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65
1
作者 夏元友 李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87-1091,共5页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 发展趋势 离散单元 有限元方 DDA方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同拉格朗日元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2
2
作者 王泳嘉 邢纪波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2期1-14,共14页
离散单元法是一种适合于节理岩体的数值分析方法,拉格朗日元法则特别适用于解决大变形的问题。本文叙述了离散单元法和拉格朗日元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有关参数的选择问题.文中还举出两种方法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离散单元 拉格朗日元 岩土力学
下载PDF
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0
3
作者 张政 谢灼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共12页
鉴于流体 -固体两相流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Euler坐标系下流体相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以及流体 -颗粒双流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 ;对相间耦合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介绍 ,特别是对能... 鉴于流体 -固体两相流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Euler坐标系下流体相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以及流体 -颗粒双流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 ;对相间耦合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介绍 ,特别是对能详细描述多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颗粒离散单元法在流体 -固体两相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评述各模型的优缺点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固两相流 耦合 颗粒间相互作用 离散单元 化工过程 流体力学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4
作者 许传华 任青文 李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围岩体的破坏失稳判据作了总结与回顾 。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围岩 稳定性 数值分析方 解析 有限元 块体单元 离散单元
下载PDF
现代土力学研究的新视野——宏微观土力学 被引量:111
5
作者 蒋明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54,共60页
随着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深地、深海、深空工程("三深工程")方面需要面对更多复杂的岩土材料和环境条件。基于连续介质和唯象的常规土力学理论与方法在描述岩土材料的非连续性、大变形和破坏等复杂特性以及复杂... 随着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深地、深海、深空工程("三深工程")方面需要面对更多复杂的岩土材料和环境条件。基于连续介质和唯象的常规土力学理论与方法在描述岩土材料的非连续性、大变形和破坏等复杂特性以及复杂环境影响上有许多缺陷。宏微观土力学力图从本质上探求岩土材料复杂宏观特性的微细观机理,建立其多尺度分析理论与方法,解决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疑难与关键问题,从而帮助提高工程设计水平。本文回顾了宏微观土力学近40 a的发展历程,从宏微观土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典型土体的微观特性、微观本构理论、宏微观关联、基于微观机制的宏观本构理论等。研究土体包括陆地上黏土、结构性砂土、黄土、深海能源土和太空土(月壤)。重点阐述了宏微观土力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的离散单元法在模拟陆、海、空疑难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与拓展,探讨了宏微观土力学研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重大机遇。通过系统介绍上述研究成果,勾勒了宏微观土力学的基本框架,以期推动该研究方向的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观土力学 微观试验 离散单元 宏微观关联 本构模型 疑难土 三深工程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水平圆盘式精量排种器排种仿真试验 被引量:98
6
作者 石林榕 吴建民 +4 位作者 孙伟 张锋伟 孙步功 刘全威 赵武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8,共9页
为了优化水平圆盘式精量排种器的最佳排种性能参数(动排种盘转速、动排种盘厚度、型孔圆角半径),达到提高粒距合格指数、降低漏播和重播指数指标,并降低大田试验强度。该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对根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所设计的水平圆盘式精量... 为了优化水平圆盘式精量排种器的最佳排种性能参数(动排种盘转速、动排种盘厚度、型孔圆角半径),达到提高粒距合格指数、降低漏播和重播指数指标,并降低大田试验强度。该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对根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所设计的水平圆盘式精量排种器进行了排种数值模拟,并得到玉米籽粒模型排种、重播、漏播的形成过程;为提高其排种性能,进行了排种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以合格指数较高为重点、兼顾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较低的原则,确定了动排种盘转速为17 r/min、动排种盘厚度为6 mm、型孔上边倒圆角半径为1 mm时为较优组合,此时粒距合格指数S=97.05%、重播指数D=1.83%、漏播指数M=1.12%。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在上述条件下,测得粒距合格指数为S=95.13%,重播指数D=2.34%,漏播指数M=2.53%,重点指标粒距合格指数误差2.02%(<5%)。因此,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排种器仿真试验为排种器性能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数值方 优化 排种器 离散单元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55
7
作者 周先齐 徐卫亚 +1 位作者 钮新强 崔玉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08-416,共9页
岩体是一种高度非线性、非连续的介质,从现代工程规模来看,需要对其物理力学性质有一个比较好地认识。相比而言,数值模拟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工具,因为其具有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等优点。讨论了连续介质数值方法应用于非连续介质... 岩体是一种高度非线性、非连续的介质,从现代工程规模来看,需要对其物理力学性质有一个比较好地认识。相比而言,数值模拟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工具,因为其具有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等优点。讨论了连续介质数值方法应用于非连续介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非连续介质数值方法更加适合非连续介质。介绍了非连续介质数值方法中应用比较广泛、发展比较成熟的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情况,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离散单元法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研究进展,对其应用也做了相关的介绍,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离散单元法今后发展的几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节理单元 接触判断 矢量差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旋耕刀受力分析 被引量:60
8
作者 方会敏 姬长英 +1 位作者 张庆怡 郭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4-59,共6页
为分析旋耕刀在有秸秆覆盖和无秸秆覆盖土壤中工作时的受力情况,该文采用离散元法构建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和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在土槽试验中采用扭矩传感器测量旋耕刀所受扭矩,在仿真中导出每个时刻旋耕刀受... 为分析旋耕刀在有秸秆覆盖和无秸秆覆盖土壤中工作时的受力情况,该文采用离散元法构建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和秸秆-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在土槽试验中采用扭矩传感器测量旋耕刀所受扭矩,在仿真中导出每个时刻旋耕刀受到的扭矩和力数据,试验和仿真都在恒定前进速度0.222 m/s和耕作深度100 mm及4种转速77、100、123、146 r/min下进行。结果显示旋耕刀最大扭矩值随着转速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无秸秆覆盖土壤中,试验值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为16.3%;在有秸秆覆盖土壤中二者相对误差为19.1%。耕作过程中旋耕刀所受合力、水平力及侧向力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合力、水平力和垂直力的最大值,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旋耕刀刚开始切土时,在有秸秆覆盖的土壤中受到的阻力总比无秸秆覆盖的土壤中所受阻力要大;之后旋耕刀在有秸秆覆盖的土壤中受到的最大力要大于在无秸秆覆盖的土壤中受到的最大力。仿真的水平力和垂直力与旋耕刀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旋耕刀水平力和垂直力变化一致。利用离散元法研究旋耕刀切土过程,对探讨刀具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理及设计和优化高秸秆含量土壤中工作的耕作机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扭矩 秸秆 土壤 旋耕刀 离散单元
下载PDF
颗粒阻尼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6
9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闫维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共7页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基本概念、耗能机理及国内外应用与研究概况;系统阐述颗粒阻尼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发展,简述多自由度结构附加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模拟方法;重点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实例及相应研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基本概念、耗能机理及国内外应用与研究概况;系统阐述颗粒阻尼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发展,简述多自由度结构附加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模拟方法;重点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实例及相应研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诸多优点及使用潜力,针对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 冲击阻尼 离散单元 振动控制
下载PDF
三维离散单元法软件系统TRUDEC的研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泳嘉 刘连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用C语言研制了三维离散单元法软件TRUDEC。该系统利用动态松弛法求解力和位移;采用公共面法检查块体间的接触;并设计了较完整的前、后处理程序,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实际应用表明:TRUDEC已初步具备了工程应用的水平。
关键词 三维 离散单元 岩石力学 软件系统 边坡稳定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的计算参数和求解方法选择 被引量:26
11
作者 邢纪波 俞良群 +1 位作者 张瑞丰 王泳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对离散单元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刚度计算公式,提出了两种新的用于求解静态问题的自适应阻尼,并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探讨了中心差分法、Wilsonθ法和Newmark法对离散单元法解的影响。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参数 直接积分 非连续介质
下载PDF
建筑结构倒塌过程模拟与防倒塌设计 被引量:47
12
作者 顾祥林 印小晶 +1 位作者 林峰 王英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9-187,共9页
针对结构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离散单元法提出了结构倒塌分析的理论模型。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块体间碰撞的力学行为,并结合扩展的数值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块体在不同碰撞形式下的计算模型。针对建筑物内的局部爆炸作用... 针对结构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离散单元法提出了结构倒塌分析的理论模型。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块体间碰撞的力学行为,并结合扩展的数值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块体在不同碰撞形式下的计算模型。针对建筑物内的局部爆炸作用,在分析构件反应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对结构平面及空间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加载路径的材料弹簧力-位移本构关系,据此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空间倒塌过程。采用基于OpenGL的图形建模技术,实现了结构倒塌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及工程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所采用的离散单元法适合结构大变形阶段的分析。为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有必要采用多尺度的模拟分析。另外,对不同荷载及作用下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结构参数对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构倒塌机理、实用的防连续倒塌设计方法以及地震作用下结构防倒塌定量设计方法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以便建立相应的防倒塌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砌体结构 离散单元 数值模拟 倒塌
原文传递
金山店铁矿地下开采引起地表变形规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郑榕明 陈文胜 +1 位作者 葛修润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30-1135,共6页
用离散单元法对金山店矿山进行了二维模拟研究,得到了其围岩变形规律,且计算结果为圈定地表的移动和陷落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离散元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参数选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金山店铁矿 离散单元 地表变形 地下采矿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倒塌反应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苗吉军 顾祥林 +1 位作者 张伟平 彭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52,共8页
本文建立了能反映砌体结构出平面破坏的三维空间刚体离散单元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模拟了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倒塌反应,模拟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比较,效果良好。
关键词 离散单元 砌体结构 倒塌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3DGIS和3DEC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涛 陈晓玲 杨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476-3481,共6页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在可视化和建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是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在处理结构控制型的工程围岩破坏问题中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借助于3DEC内嵌语言FISH,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在可视化和建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是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在处理结构控制型的工程围岩破坏问题中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借助于3DEC内嵌语言FISH,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问题的咨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离散单元 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 地下洞室
下载PDF
不连续散粒体的离散单元法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伟 朱德懋 +1 位作者 胡选利 黄协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5-91,共7页
建立了球体元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单元接触模型。该模型把两个球体空间接触时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四个弹簧阻尼器和三个滑动摩擦器。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理论,合理地确定了各接触参数。文中详细讨论了接触球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 建立了球体元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单元接触模型。该模型把两个球体空间接触时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四个弹簧阻尼器和三个滑动摩擦器。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理论,合理地确定了各接触参数。文中详细讨论了接触球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和球体间产生接触的判断及检索方法,给出了球体元三维离散单元法的原理、算法和数据结构,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球体自重下落和颗粒阻尼减振器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离散单元 球体元 散粒体 DEM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机械排种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确定及验证 被引量:44
17
作者 石林榕 孙伟 +2 位作者 赵武云 杨小平 冯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52、0.445和0.517;通过斜面法测定种薯与钢板、塑料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9、0.303。由于通过颗粒堆积法建立的种薯在外形尺寸和质心上与实际薯有一定误差,因此,以种薯堆积角为目标值,通过改变仿真种薯模型的动摩擦系数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的种薯间动摩擦系数为0.024;为检验所确定种薯仿真模型参数的可靠性,通过切片造型法构建马铃薯种薯(球形、椭球、不规则)模型,采用确定的参数进行马铃薯堆积角仿真试验,并与试验堆积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堆积角相对误差为1.33%;以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仿真和台架试验排种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相对误差为9.16%,空种率相对误差为6.20%,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仿真与试验重播率、空种率满足GB/T 6242-2006《种植机械马铃薯种植机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计算机仿真 马铃薯 离散单元 参数 验证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仿真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端宜 赵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41,共5页
为突破常规数值方法基于连续性的理想假设,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模拟,给出了与实际试验相符的本构行为,并针对模型细观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本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接触刚度的增加,... 为突破常规数值方法基于连续性的理想假设,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模拟,给出了与实际试验相符的本构行为,并针对模型细观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本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接触刚度的增加,试件的峰值强度增加,出现峰值强度时对应的应变降低;随摩擦系数的增加,试件的峰值强度增加;随接触粘结强度的增加,试件峰值强度增加,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应变也增加;随平行粘结半径的增加,试件峰值强度增加,且峰值后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现象更趋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非连续特征 离散单元 单轴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用虚拟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端宜 张肖宁 王绍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手段评价这些影响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尝试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的虚拟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可视化级配设计,而且所得结论... 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手段评价这些影响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尝试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的虚拟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可视化级配设计,而且所得结论可以指导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 级配设计 虚拟试验 离散单元 可视化设计 评价方 道路工程
下载PDF
基于EDEM-CFD耦合的内充气吹式排种器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40
20
作者 韩丹丹 张东兴 +3 位作者 杨丽 崔涛 丁友强 卞晓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51,共9页
针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对圆形种子适应性差、排种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进行优化设计,为增强种子充填容积和气流压附力在型孔底部开设不同结构的槽孔。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建立玉米籽粒粘结颗粒模型,运用EDEM-CFD耦合分析方法... 针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对圆形种子适应性差、排种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进行优化设计,为增强种子充填容积和气流压附力在型孔底部开设不同结构的槽孔。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建立玉米籽粒粘结颗粒模型,运用EDEM-CFD耦合分析方法,以型孔内种子在排种盘转动过程中所受的曳力值为指标,在入口风速为30 m/s、前进速度为8 km/h的工作条件下对3种不同型孔结构排种盘进行圆粒种子排种效果的耦合仿真,分析排种过程中圆粒种子所受曳力的变化情况及清种和压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同一排种盘中,因大圆粒种子迎风面积大于小圆粒种子,所受曳力均大于小圆粒,迎风面积大的颗粒更易被清出型孔;径向内开方孔盘型孔内气流对颗粒的曳力及压附力均较大,且增大了型孔对种子在径向方向的充填容积,该盘对圆粒种子及混合种子的工作效果均较好。为验证仿真结果进行台架试验,当前进速度为8 km/h时进行3种排种盘工作压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径向内开方孔盘合格率随工作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当工作压强大于5.5 k Pa时,合格率超过95%,明显优于其他2个排种盘;对径向内开方孔盘进行前进速度为4~12 km/h、工作压强为4~8 k Pa的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合格率随着前进速度和工作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针对不同前进速度,当工作压强高于6 k Pa时,合格率接近96%,漏播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排种器 内充气吹式 离散单元 EDEM-CFD 结构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