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NdFeB磁体化学镀Ni-P/Ni-Co-P镀层组织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庆龙 曹晶晶 +1 位作者 冯旭东 苏志俊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5-859,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烧结钕铁硼表面制备了Ni-P/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Ni-P预镀层与多孔基材界面结合特征、不同金属离子浓度比[Co2+]/[Ni2++Co2+]对镀层成分、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Ni-P预镀层与钕铁硼基材呈犬牙交错,增...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烧结钕铁硼表面制备了Ni-P/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Ni-P预镀层与多孔基材界面结合特征、不同金属离子浓度比[Co2+]/[Ni2++Co2+]对镀层成分、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Ni-P预镀层与钕铁硼基材呈犬牙交错,增加了界面的有效结合面积,提高了结合强度,说明预镀层溶液具备较强的深镀能力;Ni-P/Ni-Co-P镀层间结合紧密,两者具有优异的相容性和相似的结构特征。Ni-Co-P镀层表面由不同尺寸胞状物组成,组织致密,孔隙率几乎为零;随金属离子浓度比值的增加,镀层表面颜色由暗银白色变为亮银白色,镀层中Ni和P含量降低,Co含量增加,表明镀层成分与镀液中主盐金属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XRD分析结果表明,随金属离子浓度比的增加,镀层呈现由非晶结构向微晶结构转变的趋势。在金属离子浓度比为0.3~0.5范围内,镀层表面胞块尺寸随金属离子浓度比的增加而减小;当金属离子浓度比值增至0.6时,镀层表面胞块尺寸变大,且呈微晶形态,说明在0.5~0.6之间存在一临界值,小于此值,镀层组织结构为细小的非晶态胞块形貌,大于此值,镀层则由非晶态结构开始发生向微晶组织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永磁体 化学镀 Ni-Co-P合金 离子浓度 胞块
原文传递
共存无机离子对国产纳滤膜去除氟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淑涵 李世勇 +2 位作者 武福平 张国珍 郑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2,共6页
该文通过分别研究国产纳滤膜NF1和VNF2对单组分溶液的截留率和膜通量以及双组分溶液的截留率,考察了国产纳滤膜对不同阴阳离子的截留顺序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共存无机阴离子对纳滤除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操作压力与纳滤膜通量... 该文通过分别研究国产纳滤膜NF1和VNF2对单组分溶液的截留率和膜通量以及双组分溶液的截留率,考察了国产纳滤膜对不同阴阳离子的截留顺序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共存无机阴离子对纳滤除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操作压力与纳滤膜通量之间的研究,证明操作压力是膜通量的主要推动力;单组分溶液中,膜NF1与VNF2对阳离子截留率的大小顺序为Mg^2+>Ca^2+>Na^+,对阴离子的截留顺序为F^->HCO3^->SO4^2->Cl^-,膜VNF2的截留率高于膜NF1,通量则低于膜NF1;在双组分溶液中,共存无机阴离子对F^-截留率的影响不同,主要影响顺序为SO4^2->HCO3^->Cl^-,而膜VNF2除氟时受到的影响小于膜N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国产纳滤膜 窖水 离子 离子浓度
下载PDF
基于化学动力学的地层硫酸钡结垢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洪建 陈满 +2 位作者 石祥超 唐鑫 王德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3-148,共6页
成垢离子在地层中发生沉淀反应的规律与普通水溶液中的不尽相同。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的扩散与沉淀反应的反应系数需要通过岩芯流动实验中所测得的出口端钡离子浓度拟合得到。在已有的岩芯结垢模型与地层结垢模型求解方法中,需要分别假... 成垢离子在地层中发生沉淀反应的规律与普通水溶液中的不尽相同。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的扩散与沉淀反应的反应系数需要通过岩芯流动实验中所测得的出口端钡离子浓度拟合得到。在已有的岩芯结垢模型与地层结垢模型求解方法中,需要分别假设入口端与近井地带边界处的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浓度比远小于1,这一假设使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罗巴托与牛顿法求解岩芯结垢模型,取消了关于离子浓度比的假设;并详细推导了地层结垢模型,修正了控制方程中的二阶项系数,研究了低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海水作为注入水的情况下,不同无因次扩散系数,无因次化学反应系数,边界浓度比对地层结垢模型中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硫酸根离子浓度注入水降低边界离子浓度比,阻力系数将大大降低;若离子浓度比与无因次反应系数降低相同的百分比,前者将导致更大的阻力系数减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硫酸钡 离子浓度 结垢模型 阻力系数
下载PDF
Si_3N_4陶瓷粉体中可溶性离子对悬浮体固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金龙 谢志鹏 +1 位作者 黄勇 冀静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9-687,共9页
应用离子色谱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Si3N4粉体中的可溶性离子种类和浓度。通过去除粉体中的高价阳离子Ca2+,Mg2+等,悬浮体固相体积分数可从38%提高至44%。然后调控离子浓度比常数K=5.2mS·cm-1,获... 应用离子色谱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Si3N4粉体中的可溶性离子种类和浓度。通过去除粉体中的高价阳离子Ca2+,Mg2+等,悬浮体固相体积分数可从38%提高至44%。然后调控离子浓度比常数K=5.2mS·cm-1,获得了体积分数为58%且粘度为1Pa·s的Si3N4浓悬浮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去除陶瓷粉体的可溶性高价反离子,然后调控离子浓度比常数,可显著地提高悬浮体固相含量,从而发明了一种获得低粘度且高固相含量陶瓷浓悬浮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 离子浓度常数 氮化硅陶瓷 固相
下载PDF
镀液中锌镍离子浓度比对锌镍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顺 范海林 李庆余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采用氯化铵体系在45钢基体上电镀制备Zn–Ni合金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H_4Cl 200 g/L,H_3BO_3 20 g/L,Zn^(2+)、Ni^(2+)总浓度1.1 mol/L,pH 4.3,电流密度20 m A/cm^2,温度30°C,时间15 min。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 采用氯化铵体系在45钢基体上电镀制备Zn–Ni合金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H_4Cl 200 g/L,H_3BO_3 20 g/L,Zn^(2+)、Ni^(2+)总浓度1.1 mol/L,pH 4.3,电流密度20 m A/cm^2,温度30°C,时间15 min。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不同锌镍离子浓度比时所得锌镍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镍含量和相结构。通过塔菲尔曲线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对比研究了从不同锌镍离子浓度比的镀液中所得合金镀层及纯锌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随镀液锌镍离子浓度比的增大,合金镀层表面颗粒由棱锥状逐渐转变为球状,镍含量减小,厚度稳定在2.45μm左右,晶面(330)的织构系数逐渐增大,晶面(600)与(552)的织构系数逐渐减小,耐蚀性先改善后变差,但Zn–N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均优于纯锌镀层。镀液中锌镍离子浓度比为1.2时,所得Zn–Ni合金镀层的Ni质量分数为13%,微观形貌和耐蚀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电镀 锌镍离子浓度 耐蚀性 择优取向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萃取分离镁和锂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桂平 秦炜 +1 位作者 谭元忠 戴猷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0-433,共4页
为获得从高镁锂离子浓度比卤水中分离锂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溶剂萃取法从卤水中提取镁以降低镁锂离子浓度比的研究思路。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模拟盐湖卤水进行萃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皂化后D2EHPA对Mg2... 为获得从高镁锂离子浓度比卤水中分离锂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溶剂萃取法从卤水中提取镁以降低镁锂离子浓度比的研究思路。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模拟盐湖卤水进行萃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皂化后D2EHPA对Mg2+具有较好的选择分离性能;在相比和皂化率相同的条件下,D2EHPA的浓度越大越有利于Mg2+的萃取;为防止有机相粘度过大,皂化率不宜高于80%,D2EHPA的浓度不宜高于50%;采用MgCl2溶液对负载溶剂进行洗涤可除去其中Li+和K+,从而获得高纯度的Mg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镁锂离子浓度 液液萃取 皂化
原文传递
铜、锌离子浓度比对羟基乙叉二膦酸体系电镀黄铜的影响
7
作者 袁景追 喻岚 +5 位作者 陈惠敏 陈宝来 李能 刘瑞祥 王帅星 杜楠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共7页
以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配位剂进行电镀黄铜(Cu–Zn合金),通过阴极极化测试、循环伏安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Cu^(2+)/Zn^(2+)浓度比对电沉积过程及镀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体系中Cu–Zn合金... 以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配位剂进行电镀黄铜(Cu–Zn合金),通过阴极极化测试、循环伏安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Cu^(2+)/Zn^(2+)浓度比对电沉积过程及镀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体系中Cu–Zn合金电沉积的电位介于Cu和Zn之间。随Cu^(2+)/Zn^(2+)浓度比减小,Cu–Zn合金的初始沉积电位正移,共沉积得到促进,镀层的Zn质量分数增大。Cu^(2+)/Zn^(2+)浓度比为1:4时所得Cu–Zn合金镀层为金黄色,微观上呈均匀分布的胞状结构,镀层中Cu的质量分数在65%~70%之间,与氰化物电镀黄铜的组成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黄铜 羟基乙叉二膦酸 铜锌离子浓度 阴极极化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紫铜表面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义 刘向秀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
向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硫酸亚铁并改变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在紫铜表面制备了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镍-铁合金镀层,相应地命名为镍-14.52%铁合金镀层、镍-22.18%铁合金镀层、镍-30.70%铁合金镀层、镍-42.73%铁合金镀层。比较了四种镍-铁... 向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硫酸亚铁并改变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在紫铜表面制备了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镍-铁合金镀层,相应地命名为镍-14.52%铁合金镀层、镍-22.18%铁合金镀层、镍-30.70%铁合金镀层、镍-42.73%铁合金镀层。比较了四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铁的质量分数是影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热膨胀性、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的重要因素;镍-30.70%铁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镍-42.73%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镀层 铁的质量分数 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 热膨胀性 显微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