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城市化”还是“伪城市化”?——反思大学生、农民“离城返乡”问题兼与沈东商榷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友富 李向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30,51,共8页
本文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通过对农民返乡养老现象和大学生户籍变动中出现的"非转农"现象的深描,试图理解其离城返乡现象得以发生背后的实践逻辑。围绕着"人-地"、"人-人"、"人-我"三层关... 本文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通过对农民返乡养老现象和大学生户籍变动中出现的"非转农"现象的深描,试图理解其离城返乡现象得以发生背后的实践逻辑。围绕着"人-地"、"人-人"、"人-我"三层关系以及与此对应的职业、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变迁,笔者认为,个案中的"离城返乡"现象并不是"逆城市化"现象,恰恰相反它是市民化过程中不成功的案例,是"伪城市化",他们是在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福利在分配中被剥夺后,所发生的被迫返乡现象。而这些已经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个案在选择被迫回归农村的过程中,又面临着诸多非预期性后果,如面临着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以及被再度边缘化的风险。这种市民化不成功的鲜活案例是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还是强化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能不引起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 空间 市民化 市化 非预期性后果
下载PDF
从“游走”到“入乡”:数字游民的乡村嵌入与重塑——基于浙江省A县的经验考察
2
作者 王云龙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7,67,共11页
本研究基于实证考察,针对数字游民回嵌乡村的动因、在地实践的过程及其表征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游民基于时空脱域的工作特质、自由写意的生活方式和闲适质朴的价值理念,脱离城市返回乡村,以获取身心的自由。在从“游走”到“入... 本研究基于实证考察,针对数字游民回嵌乡村的动因、在地实践的过程及其表征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游民基于时空脱域的工作特质、自由写意的生活方式和闲适质朴的价值理念,脱离城市返回乡村,以获取身心的自由。在从“游走”到“入乡”的转变中,数字游民主动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乡土发展愿景相绑定,并通过主体、技术与关系三重嵌入机制成为推动乡村建设的地方性力量。同时,数字游民的嵌入实践也激发着乡村文化图景、治理效能、产业资源的重塑与再造,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全新的呈现方式和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民 返乡 乡村嵌入 空间重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