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肾病注重调脾胃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淑菊
张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756-757,共2页
张琪教授重视调脾胃的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
张琪教授重视调脾胃的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张琪教授临证中,非常注重对脾胃的调护。1诊病问疾,首调脾胃张琪教授临证问诊,以问消化为先,常问大便及饮食情况,若有脾胃不和,则先调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琪
脾胃功能
胃
气
为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
水谷之海
生化之源
人体
气
机
禀
气
气
血不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史少博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5-30,共6页
朱熹在心性论上,以“理”为“性”,以“气”为“心”,“性”和“心”便是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而“理”与“太极”相连,“气”与“阴阳”有关,由此阐述朱熹的心性论和易学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心性
太极
阴阳
禀
气
易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子人性“恶”的思想逻辑与管理警示
3
作者
林秀芳
黄永锋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3-81,271,共10页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使至善的天理落实到人身上时,为人欲所蒙蔽,不能充分地展现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影响因素,但禀气不必然导致恶的产生;另外,“欲”是“恶”牵引机制,但“欲”也并不绝对导致“恶”,“欲”不等于“人欲”,“人欲”是做坏的“欲”,这“人欲”便是“恶”。深入分析可知,朱子哲学的人性论对人性“恶”的形成机制有过细致剖析,结合现代管理学来看,它有助于从源头上对治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进而促成管理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至善
禀
气
恶欲
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充论“命”
被引量:
1
4
作者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王充在继承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用元气、星象、骨相这些物质的东西来解释“命”,主张偶然的禀气决定了必然性的“命”;而从另一角度,他又认为偶然发生的任何变故,又都是必然性的“命”决定的,最终陷入了机械的宿命论。
关键词
王充
禀
气
骨相
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祥子康复”谈“有胃气则生”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坤
《家庭中医药》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传统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非常注重"胃气"。"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传统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非常注重"胃气"。"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气
平人
气
象论
祥子
水谷之海
养老奉亲书
血生
禀
气
腐熟水谷
大源
胃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子思想中的“理气强弱”
6
作者
赵金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朱子思想中具有"主宰"作用的"理"在流行中往往"拗不过""气",气影响着理在现实层面作用的发挥。朱子思想中有"气强理弱"的一面。然而,仅仅看到"气强理弱"只能解释修养的必...
朱子思想中具有"主宰"作用的"理"在流行中往往"拗不过""气",气影响着理在现实层面作用的发挥。朱子思想中有"气强理弱"的一面。然而,仅仅看到"气强理弱"只能解释修养的必要性,无法解释修养的可能性。朱子思想中还有"理强气弱"的一面。"理气强弱"这一问题与朱子修养论、历史观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强
气
弱
气
强理弱
禀
气
气
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释“文气”
7
作者
贾树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7,共7页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屡展出现于从先秦至明清的历代有关著述之中,可见它在古文论中占据着何等重要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文气”,这是古文论研究中存疑的问题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文论研究
至明
才性
淮南子·精神训
天地之间
禀
气
钟嵘《诗品》
曹丕
论文偶记
《尚书·洪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轩岐精言(8)
8
作者
吴沫梴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8期44-45,共2页
用古方疗今疾,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民之手,其可用乎。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专门论述"古今元气不同"之说:"古人有言,‘用古方疗今病,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是有察于古今元气之不同也。……天地初开...
用古方疗今疾,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民之手,其可用乎。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专门论述"古今元气不同"之说:"古人有言,‘用古方疗今病,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是有察于古今元气之不同也。……天地初开,气化密浓,则受气常强;及其久也,气化渐薄,则受气常弱。故东汉之世,仲景处方,辙以两计;宋元而后,东垣、丹溪不过钱计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轩岐
《医宗必读》
今病
朱李
李中梓
东垣
丹溪
匠氏
胃
气
为本
禀
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
9
作者
张克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能否生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孩子,不仅涉及到家庭和子代个人的幸福,且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故百余年来优生学大倡,且为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然中医此却早有一定认识,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本文仅就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试...
能否生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孩子,不仅涉及到家庭和子代个人的幸福,且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故百余年来优生学大倡,且为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然中医此却早有一定认识,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本文仅就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试从婚配、种子、胎教、临盆等问题略论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
气
褚氏遗书
腰腹痛
万氏妇人科
畸形胎
现代医学
养虎贻患
养胎
胎孕
母
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朱熹的“五行”配“五常”
10
作者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备受中国人重视,但追究其渊源,其和"五行"关系密切。古人常以"五行"配"五常",并且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直到朱熹,其"五行"配"五常"达到了...
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备受中国人重视,但追究其渊源,其和"五行"关系密切。古人常以"五行"配"五常",并且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直到朱熹,其"五行"配"五常"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五行
五常
禀
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气”说与刘勰的自然文思观
11
作者
胡睿臻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元气"说主张自然文学观。其中的禀气成文说认为人因禀气而有心神,心神的思虑功能让人具有写作能力。由于天下一气,人禀气而生,神作为气之精粹就能达到"道"的自由。然而,思虑著述耗气伤神,反而会限制神的自由。只...
"元气"说主张自然文学观。其中的禀气成文说认为人因禀气而有心神,心神的思虑功能让人具有写作能力。由于天下一气,人禀气而生,神作为气之精粹就能达到"道"的自由。然而,思虑著述耗气伤神,反而会限制神的自由。只有放弃智思、虚静养气,神才能实现正常的思虑功能与自由特征。在这样的知识传统中,刘勰发现了神思自由和语言有限、禀气有限和智用无涯两对矛盾,提出了以养气为核心的自然文思观。他承续"元气"说生成论和玄学的自然心气观,承认语言不能穷尽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以才气掌控技巧,以虚静养气畅神,用任物自得的方式为恰当的气神关系、思言关系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
气
”说
禀
气
养
气
刘勰
自然文思
原文传递
朱熹论“善”、“恶”与“禀气”
12
作者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善
恶
禀
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
被引量:
3
13
作者
韩玉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91,共8页
西汉王朝需要确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权威与等级秩序。司马迁生当武帝尊崇今文经及纬书谶语符命盛行时期 ,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不得不用纬书作者的手法 ,把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圣化为“庶圣” ,神化为“赤帝子” ;班固...
西汉王朝需要确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权威与等级秩序。司马迁生当武帝尊崇今文经及纬书谶语符命盛行时期 ,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不得不用纬书作者的手法 ,把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圣化为“庶圣” ,神化为“赤帝子” ;班固则将元后王政君圣化为“圣女” ,神化为“太阴之精”。纬书作者们则将孔丘神圣化为“黑帝子”、“玄圣”、“素王”与刘汉王朝的“制法主”。王充提出察表知命说、禀气说 ,详细论证了西汉大一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天然合理性与神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相论
西汉
政治
刘邦
班固
纬书
王充
知命说
禀
气
说
纬谶学
原文传递
朱熹“禀气”说与人的道德先在性
14
作者
史少博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禀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先在性
朱熹
“
禀
气
”说
道德修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皇侃性情论内涵辨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2,共7页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等命题。展现在"性""情"关系上,皇侃虽然借鉴了王弼"性其情"论,但已不再是玄学式的以本体之"性"去支配经验之"情";而是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因此,皇侃性情论可视为南北朝时期玄学流宕氛围中的儒学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侃
禀
气
定性
性其情
儒学
原文传递
“元气”论与曹丕“文气”说
16
作者
张家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61,共5页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
气
”论
“文
气
”说
禀
气
论
原文传递
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
被引量:
1
17
作者
叶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西汉初年,董仲舒首先把道家阴阳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建立了儒家的禀气人性论。其后,道家、道教也提出了自己的禀气人性论。禀气人性论在发展中呈现出强烈的儒道互补的特征,儒、道的人性论都分别引入了对方的话语范式,互含对...
西汉初年,董仲舒首先把道家阴阳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建立了儒家的禀气人性论。其后,道家、道教也提出了自己的禀气人性论。禀气人性论在发展中呈现出强烈的儒道互补的特征,儒、道的人性论都分别引入了对方的话语范式,互含对方的某种理论特质。儒家学者以道家、道教的中性价值话语(即物理属性的阴阳、有无、明暗、厚薄、多少)为形式,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话语(善恶、正邪、贤愚)为内容,论证其禀气人性论;道家、道教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赋予阴阳二气以道德意义,不但将传统的"道性"观念伦理化,而且承认了儒家禀气论中人性差异的主张。唐末到宋代,儒道互动的趋势更为明显,经过张伯端、张载、朱熹等人的努力,儒、道禀气人性论不但义理相通,而且在话语范式上实现了完全的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
气
人性论
儒家
道教
阴阳
善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命好不如习惯好
18
作者
马烈光
《华人时刊》
2017年第10期78-78,共1页
什么是命?汉代王充的《论衡·气寿篇》中说:"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其中所言"所当触值之命",即卜筮者喜论的"天命",也就是被某种神...
什么是命?汉代王充的《论衡·气寿篇》中说:"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其中所言"所当触值之命",即卜筮者喜论的"天命",也就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注定的人生轨迹;后者"强寿弱夭",文中将其归于"禀气",即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命"好就能长寿吗?先论"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
气
先天
禀
赋
黄帝内经
中医经典
一曰
强寿
中说
淡泊宁静
文中
后天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肾病注重调脾胃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淑菊
张琪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756-757,共2页
文摘
张琪教授重视调脾胃的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张琪教授临证中,非常注重对脾胃的调护。1诊病问疾,首调脾胃张琪教授临证问诊,以问消化为先,常问大便及饮食情况,若有脾胃不和,则先调脾胃。
关键词
张琪
脾胃功能
胃
气
为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
水谷之海
生化之源
人体
气
机
禀
气
气
血不足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7.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史少博
机构
德州学院社科部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摘
朱熹在心性论上,以“理”为“性”,以“气”为“心”,“性”和“心”便是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而“理”与“太极”相连,“气”与“阴阳”有关,由此阐述朱熹的心性论和易学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心性
太极
阴阳
禀
气
易学
Keywords
mind
nature
Taiji
Yinyang
Qi
the book of change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子人性“恶”的思想逻辑与管理警示
3
作者
林秀芳
黄永锋
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3-81,271,共10页
文摘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使至善的天理落实到人身上时,为人欲所蒙蔽,不能充分地展现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影响因素,但禀气不必然导致恶的产生;另外,“欲”是“恶”牵引机制,但“欲”也并不绝对导致“恶”,“欲”不等于“人欲”,“人欲”是做坏的“欲”,这“人欲”便是“恶”。深入分析可知,朱子哲学的人性论对人性“恶”的形成机制有过细致剖析,结合现代管理学来看,它有助于从源头上对治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进而促成管理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人性论
至善
禀
气
恶欲
管理
Keywords
Human Nature Theory
Supreme Goodness
Innate Qi
Evil Desires
Management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61 [经济管理—管理学]
C9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充论“命”
被引量:
1
4
作者
史少博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文摘
王充在继承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用元气、星象、骨相这些物质的东西来解释“命”,主张偶然的禀气决定了必然性的“命”;而从另一角度,他又认为偶然发生的任何变故,又都是必然性的“命”决定的,最终陷入了机械的宿命论。
关键词
王充
禀
气
骨相
命
Keywords
Wang Chong
vitality
mettle
life
分类号
B23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祥子康复”谈“有胃气则生”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坤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传统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非常注重"胃气"。"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
关键词
胃
气
平人
气
象论
祥子
水谷之海
养老奉亲书
血生
禀
气
腐熟水谷
大源
胃神经官能症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子思想中的“理气强弱”
6
作者
赵金刚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文摘
朱子思想中具有"主宰"作用的"理"在流行中往往"拗不过""气",气影响着理在现实层面作用的发挥。朱子思想中有"气强理弱"的一面。然而,仅仅看到"气强理弱"只能解释修养的必要性,无法解释修养的可能性。朱子思想中还有"理强气弱"的一面。"理气强弱"这一问题与朱子修养论、历史观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密切相关。
关键词
理强
气
弱
气
强理弱
禀
气
气
运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释“文气”
7
作者
贾树新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7,共7页
文摘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屡展出现于从先秦至明清的历代有关著述之中,可见它在古文论中占据着何等重要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文气”,这是古文论研究中存疑的问题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文论研究
至明
才性
淮南子·精神训
天地之间
禀
气
钟嵘《诗品》
曹丕
论文偶记
《尚书·洪范》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轩岐精言(8)
8
作者
吴沫梴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8期44-45,共2页
文摘
用古方疗今疾,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民之手,其可用乎。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专门论述"古今元气不同"之说:"古人有言,‘用古方疗今病,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是有察于古今元气之不同也。……天地初开,气化密浓,则受气常强;及其久也,气化渐薄,则受气常弱。故东汉之世,仲景处方,辙以两计;宋元而后,东垣、丹溪不过钱计而已。
关键词
轩岐
《医宗必读》
今病
朱李
李中梓
东垣
丹溪
匠氏
胃
气
为本
禀
气
分类号
R273.0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
9
作者
张克尘
机构
恩施医专中医系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能否生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孩子,不仅涉及到家庭和子代个人的幸福,且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故百余年来优生学大倡,且为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然中医此却早有一定认识,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本文仅就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试从婚配、种子、胎教、临盆等问题略论于后。
关键词
禀
气
褚氏遗书
腰腹痛
万氏妇人科
畸形胎
现代医学
养虎贻患
养胎
胎孕
母
气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朱熹的“五行”配“五常”
10
作者
史少博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传统文化与德育研究"(HEURS0711)
文摘
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备受中国人重视,但追究其渊源,其和"五行"关系密切。古人常以"五行"配"五常",并且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直到朱熹,其"五行"配"五常"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
关键词
朱熹
五行
五常
禀
气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气”说与刘勰的自然文思观
11
作者
胡睿臻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文摘
"元气"说主张自然文学观。其中的禀气成文说认为人因禀气而有心神,心神的思虑功能让人具有写作能力。由于天下一气,人禀气而生,神作为气之精粹就能达到"道"的自由。然而,思虑著述耗气伤神,反而会限制神的自由。只有放弃智思、虚静养气,神才能实现正常的思虑功能与自由特征。在这样的知识传统中,刘勰发现了神思自由和语言有限、禀气有限和智用无涯两对矛盾,提出了以养气为核心的自然文思观。他承续"元气"说生成论和玄学的自然心气观,承认语言不能穷尽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以才气掌控技巧,以虚静养气畅神,用任物自得的方式为恰当的气神关系、思言关系创造条件。
关键词
“元
气
”说
禀
气
养
气
刘勰
自然文思
Keywords
The Theory of Yuanqi
Binqi
Yangqi
Liu Xie
the concept of naturalliterary thought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论“善”、“恶”与“禀气”
12
作者
史少博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摘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关键词
朱熹
善
恶
禀
气
Keywords
Zhu Xi
goodness
evilness
natural disposition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
被引量:
3
13
作者
韩玉德
机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91,共8页
文摘
西汉王朝需要确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权威与等级秩序。司马迁生当武帝尊崇今文经及纬书谶语符命盛行时期 ,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不得不用纬书作者的手法 ,把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圣化为“庶圣” ,神化为“赤帝子” ;班固则将元后王政君圣化为“圣女” ,神化为“太阴之精”。纬书作者们则将孔丘神圣化为“黑帝子”、“玄圣”、“素王”与刘汉王朝的“制法主”。王充提出察表知命说、禀气说 ,详细论证了西汉大一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天然合理性与神圣性。
关键词
命相论
西汉
政治
刘邦
班固
纬书
王充
知命说
禀
气
说
纬谶学
Keywords
physiognomy, son of the Red Emperor, saintess, the authoritative code maker, telling one's fortune by reading his appearances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B99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禀气”说与人的道德先在性
14
作者
史少博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文摘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禀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关键词
道德
先在性
朱熹
“
禀
气
”说
道德修养
Keywords
"Bing Qi"
Morals
Preexistence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皇侃性情论内涵辨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波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2,共7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13JK0034)
文摘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等命题。展现在"性""情"关系上,皇侃虽然借鉴了王弼"性其情"论,但已不再是玄学式的以本体之"性"去支配经验之"情";而是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因此,皇侃性情论可视为南北朝时期玄学流宕氛围中的儒学奇葩。
关键词
皇侃
禀
气
定性
性其情
儒学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气”论与曹丕“文气”说
16
作者
张家钊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61,共5页
文摘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关键词
“元
气
”论
“文
气
”说
禀
气
论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
被引量:
1
17
作者
叶平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末五代十国儒学研究"(10CZX027)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
文摘
西汉初年,董仲舒首先把道家阴阳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建立了儒家的禀气人性论。其后,道家、道教也提出了自己的禀气人性论。禀气人性论在发展中呈现出强烈的儒道互补的特征,儒、道的人性论都分别引入了对方的话语范式,互含对方的某种理论特质。儒家学者以道家、道教的中性价值话语(即物理属性的阴阳、有无、明暗、厚薄、多少)为形式,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话语(善恶、正邪、贤愚)为内容,论证其禀气人性论;道家、道教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赋予阴阳二气以道德意义,不但将传统的"道性"观念伦理化,而且承认了儒家禀气论中人性差异的主张。唐末到宋代,儒道互动的趋势更为明显,经过张伯端、张载、朱熹等人的努力,儒、道禀气人性论不但义理相通,而且在话语范式上实现了完全的圆融。
关键词
禀
气
人性论
儒家
道教
阴阳
善恶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命好不如习惯好
18
作者
马烈光
出处
《华人时刊》
2017年第10期78-78,共1页
文摘
什么是命?汉代王充的《论衡·气寿篇》中说:"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其中所言"所当触值之命",即卜筮者喜论的"天命",也就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注定的人生轨迹;后者"强寿弱夭",文中将其归于"禀气",即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命"好就能长寿吗?先论"天命"。
关键词
禀
气
先天
禀
赋
黄帝内经
中医经典
一曰
强寿
中说
淡泊宁静
文中
后天因素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肾病注重调脾胃的学术思想
李淑菊
张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
史少博
《德州学院学报》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朱子人性“恶”的思想逻辑与管理警示
林秀芳
黄永锋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王充论“命”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由“祥子康复”谈“有胃气则生”
张坤
《家庭中医药》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朱子思想中的“理气强弱”
赵金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释“文气”
贾树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轩岐精言(8)
吴沫梴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中医对优生学的贡献
张克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朱熹的“五行”配“五常”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元气”说与刘勰的自然文思观
胡睿臻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12
朱熹论“善”、“恶”与“禀气”
史少博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
韩玉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原文传递
14
朱熹“禀气”说与人的道德先在性
史少博
《管子学刊》
CSSCI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皇侃性情论内涵辨析
张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16
“元气”论与曹丕“文气”说
张家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原文传递
17
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
叶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命好不如习惯好
马烈光
《华人时刊》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