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曲六乙 《戏剧艺术》 1987年第4期91-101,共11页
一、从傩到傩戏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都信仰过原始宗教,并且产生出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在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女为巫,男为觋,合称巫觋。现统一称为巫师)。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所进行的宗教祭... 一、从傩到傩戏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都信仰过原始宗教,并且产生出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在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女为巫,男为觋,合称巫觋。现统一称为巫师)。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便是在歌傩、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从傩嬗变出傩戏,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一般认为,流行于汉族地区的各种傩戏,最早的大约形成于宋代,最晚的大约一、二百年。但作为母体的傩,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发生三个重要的转变。有了这三个转变,再加上其它主客观条件和因素,才具有形成傩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 土家族 祭祀活动 活化石 巫师 三个转变 宗教活动 汉族 西南地区 戏剧
原文传递
死亡与中国的丧葬文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靳凤林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5期27-32,共6页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民族的宗教观念、灵魂观念等紧密相关。中国的丧葬文化大体遵循着“生死如一”、“聚族而葬”和神人相通三个原则。多种多样的丧葬形式和礼仪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条件以及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中...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民族的宗教观念、灵魂观念等紧密相关。中国的丧葬文化大体遵循着“生死如一”、“聚族而葬”和神人相通三个原则。多种多样的丧葬形式和礼仪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条件以及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在丧葬文化中有直接的体现,像天人合一、等级观念、人生观等等。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文化 图腾崇拜 丧葬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生活 死者 地理环境 宗教观念 祭祀活动 葬式
下载PDF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鸿勋 《考古》 198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的发掘,其封土上的建筑遗迹,特别是《兆域图》的出土,进一步提供了当时统治者陵墓上设置建筑物的实证,同时也为某些殷墓上曾有建筑物的推断提供了佐证。就高级陵墓建筑的发展来说,秦以前更多地保持着传统制度,秦、...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的发掘,其封土上的建筑遗迹,特别是《兆域图》的出土,进一步提供了当时统治者陵墓上设置建筑物的实证,同时也为某些殷墓上曾有建筑物的推断提供了佐证。就高级陵墓建筑的发展来说,秦以前更多地保持着传统制度,秦、汉以后才有较大的变革。无疑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魏王陵、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上设置建筑的制度与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五号墓)以及大司空村殷墓M311、M312等之间,是有着传统继承关系的。"周因于殷礼",在殷将灭亡的前夕,殷太师、少师以及内史向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制 祭祀 建筑物 秦以前 陵墓 统治者 战国 祭祀活动 先秦 王陵
原文传递
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宝成 《考古》 1987年第12期1062-1070,1145+1153-1155,共13页
1976年春我队曾在殷墟王陵区东区发掘了191座殷代祭祀坑,通过对这批祭祀坑以及过去在该处发掘的同类遗迹的研究,我们推测这里应是一处商王室祭祀其祖先的场所。为了对这一遗迹现象作进一步探索,并搞清这一祭祀场的分布范围和遗迹特征,1... 1976年春我队曾在殷墟王陵区东区发掘了191座殷代祭祀坑,通过对这批祭祀坑以及过去在该处发掘的同类遗迹的研究,我们推测这里应是一处商王室祭祀其祖先的场所。为了对这一遗迹现象作进一步探索,并搞清这一祭祀场的分布范围和遗迹特征,1977年冬我们在这里继续进行了钻探。在这次钻探中共发现祭祀坑120座。1978年春,对这批新发现的祭祀坑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自4月12日开始,6月11日结束,在两个月时间内共发掘商代祭祀坑40座。参加这次发掘的有杨宝成、徐广德、冯浩璋、刘永启等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殷墟发掘 文化层 祭祀活动 殷代 骨架 遗迹 钻探 新发现 武官
原文传递
乐论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30,共8页
向上师和文殊菩萨合掌致敬! 向从诸胜者之法言神变中 生成的金刚妙音躬身致敬, 音乐的应用给他人带来裨益, 我要将这无瑕的理论阐明。 虔诚信徒们的祭祀活动, 食不果腹的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乐论 祭祀活动 音乐 文殊 信徒 菩萨 中央音乐学院 扬升 祭祀歌曲 比喻
原文传递
磁山祭祀遗址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1
6
作者 卜工 《文物》 1987年第11期43-47,共5页
据古文献记载,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一情况的生动写照。迄今,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的辽宁喀左东山嘴、内蒙古包头附近和辽宁牛河梁等祭祀遗址,已证明这种活动的发... 据古文献记载,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一情况的生动写照。迄今,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的辽宁喀左东山嘴、内蒙古包头附近和辽宁牛河梁等祭祀遗址,已证明这种活动的发端颇为久远。然而,中原地区在前仰韶时代是否已经存在祭祀遗址,构成这类遗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似言者甚少。本文主要根据磁山遗址遗迹构成的具体情况作一些分析,以作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遗址 村落遗址 灰坑 祭祀活动 遗址遗迹 粮食加工 长方形 中原地区 初步探讨 文献记载
原文传递
秦汉祭祀综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留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48-56,共9页
祭祀是古人精神生活中的大事。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祭祀的意义也便复杂起来,除了原有的崇拜自然、迷信鬼神、纪念祖先、缅怀英灵等含义之外,它还成为统治阶级实施精神统治的重要武器之一。须知:一系列繁缛而神秘的祭礼对人们的束... 祭祀是古人精神生活中的大事。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祭祀的意义也便复杂起来,除了原有的崇拜自然、迷信鬼神、纪念祖先、缅怀英灵等含义之外,它还成为统治阶级实施精神统治的重要武器之一。须知:一系列繁缛而神秘的祭礼对人们的束缚,并不比几十万军队所起的作用逊色!因此,对历史上各种祭祀活动不应简单地斥为迷信而不屑一顾,相反,倒是需要认真进行研究的。本文即拟以秦汉祭祀为对象,试图做些综合整理及探索性工作,旨在抛砖引玉,求得师友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活动 封禅 秦汉时期 统治阶级 西汉后期 武帝 宗庙 秦始皇 泰山 司马迁
下载PDF
三星堆器物坑的再审视 被引量:22
8
作者 施劲松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82,共26页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器物坑。由于这两个坑出土的遗物极为丰富、独特,也由于这两个坑的出土地点按传统的历史观属于远离文明中心的偏远地区,因此学术界对这两个坑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器物坑 商文化 祭祀活动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古代希腊的献祭仪式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晓群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献祭仪式 古代希腊 集体潜意识 古代宗教 希腊神话 城邦 祭祀活动 祭祀文化 宗教信仰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铸鼎象物说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世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鼎的出现据说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最初用陶土烧制而成 ,不过是日常生活所用的炊器 ;后来 ,随着祭祀活动的发展和青铜时代的到来 ,而变成了祭器和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铸鼎象物” ,则是说用九州所贡之金铸鼎 ,并把从远方图画来的... 鼎的出现据说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最初用陶土烧制而成 ,不过是日常生活所用的炊器 ;后来 ,随着祭祀活动的发展和青铜时代的到来 ,而变成了祭器和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铸鼎象物” ,则是说用九州所贡之金铸鼎 ,并把从远方图画来的各种物象铸于鼎上。这样做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让民众周知何物为神 ,何物为 ,其最终的实际功效是可以让人们在出入山林川泽的时候 ,不再遇到不利于己身之物 ,夏王铸了九鼎 ,一下子便解除了古代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灾难。在上的帝或天自然会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很乐意把治理天下的权力交付给他们 ,九鼎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它是否被用作祭器 ,而在于它上边铸有许多奇异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祭祀活动 青铜器 巫术
原文传递
金沙遗址出土象牙的由来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剑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17,共7页
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 ,数量之庞大 ,在考古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惊人发现。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 ,这些象牙很可能是本地所产 。
关键词 金沙遗址 象牙 古代蜀人 祭祀活动
下载PDF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雷汉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7-73,112,共8页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雷汉卿语言学家们早就指出,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并且在有些语言中可以划分出与其文化特点有关的各种词汇范畴。其中数量因素也起着作用,因为凡对该民族比较重要的现象... 《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雷汉卿语言学家们早就指出,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并且在有些语言中可以划分出与其文化特点有关的各种词汇范畴。其中数量因素也起着作用,因为凡对该民族比较重要的现象,相应地也有较为详细的名称;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古代宗教 甲骨文 灵魂观念 云南人民出版社 “礼” 考古发现 祭祀活动 “祭” 宗庙
下载PDF
关中民间社火的原生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清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社火,是一种祈祥纳福、驱疫逐魔的民间祭祀活动,几千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现流传于陕西关中一带的民间社火,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演变,仍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原生性,形成了一套具有完备艺术形态、艺术语言和表现手... 社火,是一种祈祥纳福、驱疫逐魔的民间祭祀活动,几千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现流传于陕西关中一带的民间社火,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演变,仍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原生性,形成了一套具有完备艺术形态、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民问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陕西关中 原生性 社火 祭祀活动 艺术形态 艺术形式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云南稻作民族文化生态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童绍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6,共5页
稻作文化是云南稻作民族能动地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云南稻作民族的生存环境立体多样 ,内部纵横分割、地形破碎封闭 ;区位具有过渡性 :是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和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之间的过渡地带 ,... 稻作文化是云南稻作民族能动地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云南稻作民族的生存环境立体多样 ,内部纵横分割、地形破碎封闭 ;区位具有过渡性 :是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和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之间的过渡地带 ,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中南半岛文化在此交汇 ,与本土文化圆融 ,古代三大原始族群在此繁衍融合。这种立体多样的文化生态孕育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多个稻作文化亚型。云南各稻作民族在长期能动适应文化生态的过程中 ,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民族立体分布格局 ,独特的祭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文化生态 稻作文化 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 祭祀活动 稻作民族 生态经济
下载PDF
从广西左江岩画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远古渊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韦晓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67-68,共2页
悠悠左江,源远流长,在连亘左江数百里的悬崖 峭壁上,有一幅幅用赭红颜料平涂的人物、动物、器 械画像,斑驳影绰,若隐若现。“广西太平府(今广 西崇左县境内),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 无首者,舟人或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清末 ... 悠悠左江,源远流长,在连亘左江数百里的悬崖 峭壁上,有一幅幅用赭红颜料平涂的人物、动物、器 械画像,斑驳影绰,若隐若现。“广西太平府(今广 西崇左县境内),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 无首者,舟人或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清末 《宁明州志》云:“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 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未 乱之先,色明亮;乱世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 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形象地记载了距今两 千年前的秦、汉期间陆续完成的广西左江崖壁画。这 种规模巨大的岩壁画,不仅国内罕有,而且在世界上 也少见。这些画是古代壮族先民的结晶,是壮族人 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涉及了历史、民族、民俗、 舞蹈、美术、宗教、考古等十几个学科,而且对壮族 的传统体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许多画面为我们研究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史料,本文试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广西左江岩画对壮族传统体育 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壮族神话 岩画 祭祀活动 广西 壮族先民 左江流域 民族体育项目 图腾崇拜 渊源
下载PDF
陕北秧歌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7,共6页
陕北秧歌在古代作为一种娱神祭祀活动,1935年至1949年经过"鲁艺"人的改造,成为中国革命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一种新的娱乐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鲁艺人"又在小场子秧歌基础上把陕北秧歌改造成为舞台化的秧歌剧。随着中... 陕北秧歌在古代作为一种娱神祭祀活动,1935年至1949年经过"鲁艺"人的改造,成为中国革命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一种新的娱乐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鲁艺人"又在小场子秧歌基础上把陕北秧歌改造成为舞台化的秧歌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施,陕北秧歌作为新中国人民群众体育锻炼、健身、娱乐的一种手段,进入体育领域。试图探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着陕北秧歌发展变化,陕北秧歌发展演变也映衬出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秧歌 社会变迁 祭祀活动 体育手段
原文传递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满族萨满音乐——对萨满音乐的价值判断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伯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0-86,共7页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满族萨满音乐——对萨满音乐的价值判断冯伯阳由于种种原因所致,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自身及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探究远远落后于对周围生存环境的认识。直至19世纪中叶,当人类学在欧洲逐渐发展形成为一门新兴的独...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满族萨满音乐——对萨满音乐的价值判断冯伯阳由于种种原因所致,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自身及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探究远远落后于对周围生存环境的认识。直至19世纪中叶,当人类学在欧洲逐渐发展形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才得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音乐 人类学视野 满族 文化人类学 艺术起源 萨满文化 文化模式 原始音乐 祭祀活动 原始文化
原文传递
秦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祭祀遗存的再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滕铭予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3期70-79,95,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凤翔县秦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祭祀坑的分析 ,认为当时每一次祭祀活动以使用一种牺牲为主 ;使用牺牲种类不同 ,其埋入方式亦有差别 ;该遗址中打破宗庙主体建筑的人坑 ,其埋放时间、性质及目的当与分布于中庭的它类祭祀坑...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凤翔县秦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祭祀坑的分析 ,认为当时每一次祭祀活动以使用一种牺牲为主 ;使用牺牲种类不同 ,其埋入方式亦有差别 ;该遗址中打破宗庙主体建筑的人坑 ,其埋放时间、性质及目的当与分布于中庭的它类祭祀坑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凤翔县 马家庄 宗庙遗址 祭祀活动 祭祀
原文传递
神明崇拜与传统社区意识——对闽西武北客家社区的田野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大可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6,共9页
神明崇拜与社区意识具有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的关系 ,是客家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相关的研究迄今尚不多见。作者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历史文献 ,试图对闽西武北传统客家社区的神明崇拜做一较为全面的考察。文章分析了武... 神明崇拜与社区意识具有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的关系 ,是客家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相关的研究迄今尚不多见。作者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历史文献 ,试图对闽西武北传统客家社区的神明崇拜做一较为全面的考察。文章分析了武北社区神明崇拜的寺庙层次、组织结构、祭祀活动与仪式 ,以及与此相关的社区意义 ,特别是神明崇拜与宗族、村落、乡镇等多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明崇拜 社区意识 闽西武北客家社 田野调查 寺庙层次 组织结构 祭祀活动
原文传递
西周王盂考──兼论京地望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西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6-81,共6页
西周王盂考──兼论■京地望罗西章(周原博物馆研究员)1994年12月17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刘家组又出土了一件重要的西周王器──王盂。它是继1978年5月5日齐村发现厉王■■,1981年2月庄白发现五祀钟等王器以来... 西周王盂考──兼论■京地望罗西章(周原博物馆研究员)1994年12月17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刘家组又出土了一件重要的西周王器──王盂。它是继1978年5月5日齐村发现厉王■■,1981年2月庄白发现五祀钟等王器以来又一重要发现。目前我国发现的4件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窖藏 王家沟 青铜器铭文 周王 西周早期 周文化 大型建筑群 地层关系 祭祀活动 周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