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变的论证--以《春秋》祭仲废立事件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汉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祭仲废立事件是《春秋》的著名公案。它跟中国许多权变个案不同的是,历代很多儒者都不同意《公羊传》以废君为行权的意见,多所攻诘。鉴于这个案例的高度争议性,所以有必要援引康德伦理学的说法,剖析祭仲行权在行动上的真实意义。透过图... 祭仲废立事件是《春秋》的著名公案。它跟中国许多权变个案不同的是,历代很多儒者都不同意《公羊传》以废君为行权的意见,多所攻诘。鉴于这个案例的高度争议性,所以有必要援引康德伦理学的说法,剖析祭仲行权在行动上的真实意义。透过图尔明的推理模式,以及经学史背景的简单梳理,人们可以发现:今本《公羊传》有关"君死国亡"的论断,作为"普遍性前提"的内在限制,既解释了《左传》在叙述上何以压倒《公羊传》,也解释了从汉至清不同儒者对祭仲的经传记载何以呈现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传》 《左传》 权变 经权观 伦理学
下载PDF
郑大夫祭仲家族世系及封地考
2
作者 廖昊东 罗家湘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27-131,共5页
祭仲是郑国初年的政治家,一代权臣,在郑国初年十分具有影响力,但其家族世系以及封地等情况,皆已不可考。文章在传世文献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考古发现,考证了祭仲出自先祖为周公之后的古祭国,以及祭氏家族世系。分析了祭伯、祭仲本为... 祭仲是郑国初年的政治家,一代权臣,在郑国初年十分具有影响力,但其家族世系以及封地等情况,皆已不可考。文章在传世文献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考古发现,考证了祭仲出自先祖为周公之后的古祭国,以及祭氏家族世系。分析了祭伯、祭仲本为祭氏大、小宗,因郑国吞并祭国,使得祭仲获封祭城,成为祭氏大宗。并考证了郑州东北部的古祭城即为祭仲的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世系
下载PDF
先秦政治联姻与外戚擅政的形成
3
作者 汪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4-59,共6页
外戚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产。从西汉吕后到东汉梁氏,从唐朝武则天到清代西太后,它如同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肿瘤,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给本来就畸形发展的封建社会带来更多的畸形,使本来就踽踽独行的封建历史更加举步维艰。所以,研究外... 外戚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产。从西汉吕后到东汉梁氏,从唐朝武则天到清代西太后,它如同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肿瘤,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给本来就畸形发展的封建社会带来更多的畸形,使本来就踽踽独行的封建历史更加举步维艰。所以,研究外戚政治的产生,对了解外戚政治本身乃至于中国封建政治本身,都是极有帮助的。本文拟从先秦宗法制和政治联姻入手,对外戚政治的形成作一粗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联姻 诸侯国 桓公 周天子 昭公 春秋战国时期 鲁庄公 太甲 周襄王
下载PDF
“管仲以其君霸”的“以”字索解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然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2期76-77,共2页
《孟子·公孙丑上》里有这么一句话:“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句中的“以”字,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81年修订本第一册第298页注:“以,介词,凭着。”依此,则全句只能理解为:管仲凭着齐桓公称霸,晏子凭着齐景公显名。... 《孟子·公孙丑上》里有这么一句话:“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句中的“以”字,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81年修订本第一册第298页注:“以,介词,凭着。”依此,则全句只能理解为:管仲凭着齐桓公称霸,晏子凭着齐景公显名。这样理解“以”字,显然不符孟子原意,因为它有违于历史事实。众所周知:春秋时,管仲相桓公,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靖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显名 公孙丑上 屈完 一匡天下 周室 斗辛 昭公 王力先生
下载PDF
杜预的经学条例及其学术自觉 被引量:1
5
作者 赫兆豐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375-390,共16页
西晋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春秋》及《左传》注本。该书有三大特点:首先,也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分合经传、以传附经,即杜预在《春秋序》中所说的"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①;其... 西晋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春秋》及《左传》注本。该书有三大特点:首先,也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分合经传、以传附经,即杜预在《春秋序》中所说的"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①;其次是"经承旧史、史承赴告"的注释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預 经承 学术自觉 附经 周公 注本 州吁 婉而成章 周禮
原文传递
郑国前期诸子夺位之乱浅析
6
作者 伍广庆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4-56,126,共4页
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作为周京畿之国不过经历三君便发展为国力空前强盛的诸侯国,一度跟周交恶。然郑庄公死后,郑国几易其君,陷入内乱,祭仲身为郑大夫任意废立君主,得以"执国命"。长期存在二主并存的... 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作为周京畿之国不过经历三君便发展为国力空前强盛的诸侯国,一度跟周交恶。然郑庄公死后,郑国几易其君,陷入内乱,祭仲身为郑大夫任意废立君主,得以"执国命"。长期存在二主并存的局面,对郑国发展极为不利。文公以降,郑国遂日渐衰弱,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昭公 郑厉公
下载PDF
阴险虚伪还是大度真诚——《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庄公形象之我见
7
作者 孙达恒 《克拉玛依学刊》 1987年第1期50-52,共3页
对《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郑庄公形象的评价,传统的观点以及现行教材均持否定态度。我以为这种评价是非科学非历史的,拟作如下商讨。
关键词 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 文中 批评态度 公子吕 考叔 寤生 姜氏 东莱博议
下载PDF
在叙事中写人——读《郑伯克段于鄢》札记
8
作者 东方春 《新闻界》 1985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学有"人学"之说。新闻,也是人的新闻。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是人的活动。即使是有关自然信息的新闻,也是人的发现或研究所得。新闻要叙事,也要写人,更当在叙事中写人。一些新闻,叙事的多,写人的少,在叙事中写人的新闻更... 文学有"人学"之说。新闻,也是人的新闻。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是人的活动。即使是有关自然信息的新闻,也是人的发现或研究所得。新闻要叙事,也要写人,更当在叙事中写人。一些新闻,叙事的多,写人的少,在叙事中写人的新闻更不多见。改进这方面的写作,很可以向古人借鉴。时代没有给古人办现代报纸的条件,他们虽然不知新闻为何物,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在叙事中写人的写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叔段 郑庄公 姜氏 郑伯克 颖考 子封
下载PDF
《左传·桓公十一年》“雍氏宗”解
9
作者 唐明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 《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公 封人 昭公 宗有 郑庄公 邓曼 于庄 春秋比事 宋国
下载PDF
多行不义必自毙
10
作者 高山 《文史知识》 198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下面这两个成语,皆本于《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这六个字,《左传》作了详细解释,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段;《谷梁传》也作了细致分析,这就是'处心积虑'这一成语的源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下面这两个成语,皆本于《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这六个字,《左传》作了详细解释,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段;《谷梁传》也作了细致分析,这就是'处心积虑'这一成语的源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左传》与《谷梁传》对《春秋》'经文'解释的不同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 郑庄公 武姜 子姑 郑武公 姜氏 早为之所 申国
原文传递
论“蛇妖祸斗”之源——从“四公子之乱”看郑卿祭仲
11
作者 梁霞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1期63-64,共2页
春秋初期曾雄霸一时的郑国由于长期内乱而从此衰落,郑卿祭仲反复不臣为内乱的重要原因.但大多学者都将其行为归结为环境使然,而忽视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特点.本文从此点出发,较深入地分析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原因,探讨了祭仲对郑国的... 春秋初期曾雄霸一时的郑国由于长期内乱而从此衰落,郑卿祭仲反复不臣为内乱的重要原因.但大多学者都将其行为归结为环境使然,而忽视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特点.本文从此点出发,较深入地分析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原因,探讨了祭仲对郑国的弄权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权 内乱
下载PDF
《史记》百名历史人物(十四)
12
作者 段国超 丁德科 +32 位作者 李克让 程正江 崔康柱 曹强 王东明 王忙有 王亚玲 王炳社 王麦巧 王晓红 马雅琴 韦爱萍 白建西 田晓荣 冯望岳 叶玲 仝梅菊 成荣强 严安政 张晓明 张念红 吴占文 何新国 杜振虎 岳庆华 党艺峰 贾巨川 贾耀林 郭楚伟 梁建邦 曹永贞 曹书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4期5-8,共4页
地处司马迁故里的渭南师范学院是“史记学”研究重镇,学校研究团队编纂的《(史记)人物大辞典》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史记)人物大辞典》涉及历史人物6814人,总计130万字。辞典的出版,将向广大读者通俗易懂地展示精彩纷呈、生... 地处司马迁故里的渭南师范学院是“史记学”研究重镇,学校研究团队编纂的《(史记)人物大辞典》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史记)人物大辞典》涉及历史人物6814人,总计130万字。辞典的出版,将向广大读者通俗易懂地展示精彩纷呈、生动鲜活的《史记》人物画卷,为做人识人提供借鉴,也将为研究者提供借鉴。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史记》的普及、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现实作用,充分体现《史记》的现代价值。本刊摘百余词条,以飨读者,并请教于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贡 端木赐 阳虎 不改其乐 鲁国人 孙叔敖 历史人物 昭公 蒯聩
下载PDF
存国以重宗庙:公羊学“祭仲行权”义理发微--兼与《孟子》比较
13
作者 王文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在公羊学中,“祭仲行权”可以是一个伦理学问题,但更多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实际上,《公羊传》之所以提出“祭仲行权”,就是为了以“借事明义”的方式阐明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君死国亡之际,存国以重宗庙。而在公羊家的解释中,从董仲舒... 在公羊学中,“祭仲行权”可以是一个伦理学问题,但更多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实际上,《公羊传》之所以提出“祭仲行权”,就是为了以“借事明义”的方式阐明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君死国亡之际,存国以重宗庙。而在公羊家的解释中,从董仲舒《春秋繁露》言祭仲“重宗庙”,到何休《春秋公羊解诂》言祭仲“知国重君轻”,其中义理皆本于此。睽之于《孟子》,何休论“权”虽然出于《公羊传》,但对《孟子》“权”说亦有所资用。然而,孟子合于《公羊传》者,实在于其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政治主张,这才是何休资其“权”说以释“祭仲行权”的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权 政治哲学 重宗庙 公羊学 孟子
下载PDF
被动行为者的责任问题——对《公羊传》“祭仲逐君”论的哲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旭东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8,共7页
与《左传》和《谷梁传》不同,《公羊传》对祭仲参与逐君的行为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郑昭公日后复位这一事实作出的。预期后果能否为一个道德行为提供免责辩护?考察伦理学几大主要流派(道义论、后果论、美德伦理学)有关... 与《左传》和《谷梁传》不同,《公羊传》对祭仲参与逐君的行为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郑昭公日后复位这一事实作出的。预期后果能否为一个道德行为提供免责辩护?考察伦理学几大主要流派(道义论、后果论、美德伦理学)有关后果与责任的论述可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预期后果是否可以提供有效的免责辩护,而在于辨别谁是真正的施动者,只有施动者才谈得上追究责任问题。《公羊传》从后果角度试图为祭仲逐君的行为提供辩护,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但其中揭示的被动行为者责任问题却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君 被动行为者 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