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席建明 王慧灵 +3 位作者 李瑞青 王静 吴明莉 冯晓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按照1∶1∶1比例将39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患者分为NJF组、浮针组和联合组,每组13例,3组患者均接受防治肩...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按照1∶1∶1比例将39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患者分为NJF组、浮针组和联合组,每组13例,3组患者均接受防治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良肢位摆放、物理疗法活动和主被动运动训练,通过渐进性训练提高上肢活动能力,并在站立或行走时合理使用肩托保护患肩),在此基础上,NJF组加用NJF治疗,浮针组加用浮针治疗,联合组加用NJF联合浮针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6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超声法测量患者的肩峰大结节间距(AGT)评定3组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程度,采用目测类比法(VAS)和简化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定3组患者的肩痛程度及其上肢运动功能;并依据治疗后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症状的改善程度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AGT值及VAS和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AGT值及VAS和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AGT值及VAS和FMA评分[(14.76±3.13)mm及(3.61±6.65)和(34.15±4.93)分]显著优于NJF组[(17.62±1.85)mm、(2.84±0.80)和(20.92±3.40)分]和浮针组[(18.90±2.69)mm、(4.31±1.18)和(22.53±4.6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经临床治疗改善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症状的总有效率达到84.6%,明显高于NJF组(53.8%)和浮针组(6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NJF和浮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伴肩痛的症状和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关节半脱位 肩痛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浮针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付国 姜效韦 +5 位作者 张明 周敬杰 朱伟伟 朱飞龙 陈伟 张杨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4—2020-12采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治疗的52例肩袖损伤,术后26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26例常规进行康复训...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4—2020-12采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治疗的52例肩袖损伤,术后26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26例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的CMS评分、疼痛VAS评分、前后前屈活动度、前后外展活动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康复治疗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治疗后6周、12周CMS评分、前后前屈活动度、前后外展活动度较对照组高,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手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康复疗效的观察
3
作者 高银萍 彭杰威 曾翠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对... 目的:观察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1:行常规康复功能锻炼+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照组2:行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关节松动技术;观察组:行常规康复功能锻炼+NJF。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情况、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6周、12周,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12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12周,观察组患者各项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运用NJF治疗能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康复,其效果优于运用PNF、关节松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下载PDF
内热针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对冻结肩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叶思 马腾 +3 位作者 徐志鹏 刘忠琦 陈荣元 田然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42-1847,共6页
观察内热针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对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热针联合NJF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观察内热针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对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热针联合NJF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作为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Constant肩关节评分、VAS评分及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onstant评分、ROM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冻结肩,可缓解肩部疼痛,并更大程度地改善肩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冻结肩
下载PDF
中药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对老年脑卒中伴弛缓性瘫痪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马国立 王建波 齐有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汤剂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对老年脑卒中伴弛缓性瘫痪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伴弛缓性瘫痪功能障碍患者112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汤剂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对老年脑卒中伴弛缓性瘫痪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伴弛缓性瘫痪功能障碍患者112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腓肠肌、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与低切全血比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ADL-Barthel)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7.86%)高于对照组(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和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高切WBV、低切WBV、PV、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以及同一时间对照组水平;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膝关节的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均大于治疗前水平,以及同一时间对照组水平;腓肠肌的均方根值(RMS)、肌电积分值(IEMG),胫前肌的RMS、IEMG均高于治疗前水平,以及同一时间对照组水平;FMA、ADL-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以及同一时间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高切WBV、低切WBV、PV、HCT水平均低于治疗6周水平;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膝关节的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均大于治疗6周水平;腓肠肌的RMS、IEMG,胫前肌的RMS、IEMG均高于治疗6周水平;FMA、ADL-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6周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汤剂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卒中 弛缓性瘫痪 补肾活血中药汤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功能障碍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静亚 王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JF疗法。康复干预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等。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MA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结论:NJF技术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与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总体康复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踝关节NJF技术对踝关节肌力及静态平衡能力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庆杰 冯仁志 吴雨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踝关节的NJF技术对踝关节肌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苏州大学12名大学生为受试者,干预前的静态平衡能力及踝关节肌力为对照组数据,对受试者进行为期两周、每天一次的踝关节NJF技术干预,在干预后一天内和干预后一... 目的:研究踝关节的NJF技术对踝关节肌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苏州大学12名大学生为受试者,干预前的静态平衡能力及踝关节肌力为对照组数据,对受试者进行为期两周、每天一次的踝关节NJF技术干预,在干预后一天内和干预后一周分别进行一次静态平衡能力和踝关节肌力测试。结果:干预后一天内的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和踝关节屈肌肌力相较于干预前,有显著变化(P<0.01);干预后一周的屈肌最大肌力较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作用于踝关节的NJF技术对静态平衡能力和踝关节屈肌肌力的提高有长期效果,并且作用效果的持续时间具有个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关节 肌力 平衡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