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SD大鼠动眼神经再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世亭 朱宁喜 +4 位作者 李心远 潘庆刚 海舰 王旭辉 刘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2-315,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临床上成功修复了动眼神经损伤,尽管仅是个案报道,功能恢复也不够理想,但这使人们重新对颅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修复产生了信心.尤其是近年来,随...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临床上成功修复了动眼神经损伤,尽管仅是个案报道,功能恢复也不够理想,但这使人们重新对颅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修复产生了信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神经放射学、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组织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迄今尚未阐明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规律,临床尚缺乏有效的修复技术.因此,作者试图通过研究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基础,来探索动眼神经再生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损伤 再生规律 成年SD大鼠 神经功能修复 动眼神经再生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损伤 神经放射 神经组织学 组织学基础
原文传递
神经组织学:概念解析、理论发展和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浩 马庆国 董欣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4-173,共10页
神经组织学旨在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神经基础,并由此丰富组织行为学,为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变革提供新的手段。它是组织行为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神经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长远看,它不仅会重构组织行为学,而且可能会重构管理学相当... 神经组织学旨在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神经基础,并由此丰富组织行为学,为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变革提供新的手段。它是组织行为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神经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长远看,它不仅会重构组织行为学,而且可能会重构管理学相当部分的框架。本文从管理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刊物中,选出147篇权威论文作为主要源文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展示了神经组织学研究的主要现状、厘清了神经组织学的理论发展脉络。选择了领导力、团队合作、组织公平和组织变革4个组织行为学的热点问题,阐述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进展,为组织行为学所带来的实质性改变。最后,探讨了神经组织学发展中的争议问题,分析了神经组织学渐进演化阶段和研究层面与视角,并提出了神经组织学重构管理学部分框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学 神经管理 管理 组织行为 认知神经
原文传递
风寒湿痹造模及絮刺火罐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葛林宝 陈莲芳 +1 位作者 刘赟 翁恩琪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利用豚鼠进行风寒湿痹造模,温度为(4± 2)℃,湿度保持在 96 %,并有持续空气流动。治疗组采用絮刺火罐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从神经传导速度、传递速度、神经组织学、运动终板径长及腓肠肌亚显微结构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利用豚鼠进行风寒湿痹造模,温度为(4± 2)℃,湿度保持在 96 %,并有持续空气流动。治疗组采用絮刺火罐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从神经传导速度、传递速度、神经组织学、运动终板径长及腓肠肌亚显微结构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各组间有明显差异。证实了风寒湿环境的致痹作用。阐述了絮刺火罐疗法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湿痹 絮刺火罐 神经组织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肩袖及肩关节囊的神经组织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庆生 夏春明 朱锦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肩袖及肩关节囊神经力学感受器分布特点的研究,阐明维持肩关节稳定的解剖结构的神经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银染法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6例意外死亡尸体标本的完整肩袖及关节囊中神... 目的通过对正常肩袖及肩关节囊神经力学感受器分布特点的研究,阐明维持肩关节稳定的解剖结构的神经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银染法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6例意外死亡尸体标本的完整肩袖及关节囊中神经感觉小体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光镜下在肩袖三层中以及在肩关节囊上可清楚地辨别Pacini小体、Ruffini小体和Golgi腱器官三种力学感受器的形态。这些感受器主要集中分布在肩胛下肌、冈上肌和前方关节囊,以Pacini和Ruffini小体多见。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神经末梢分布在组织的表层,但更多的各类粗细神经纤维分布在组织的深层。肩胛下肌、冈上肌和前方关节囊中的神经末梢数量多且直径较粗,而后方关节囊和冈下肌,小圆肌中的神经末梢数量少且直径较细。结论在肩关节囊和肩袖组织中富含三种神经感觉小体,主要集中分布在肩关节前方关节囊、肩胛下肌和冈上肌,且神经纤维较粗。这种分布特征表明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特征是保证肩关节正常活动和受外力作用时能够瞬间产生保护性反射而不致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 肩关囊 神经组织学 临床意义 免疫组织
原文传递
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神经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秦莉 崔守信 +2 位作者 刘思伟 成少利 杨少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不同病程阶段的角膜神经组织损伤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兔角膜刮痕接种HSVⅠ,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兔角膜感染,分期进行角膜美蓝活组织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角膜神经的改变。结... 目的观察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不同病程阶段的角膜神经组织损伤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兔角膜刮痕接种HSVⅠ,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兔角膜感染,分期进行角膜美蓝活组织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角膜神经的改变。结果感染HSK后第4天光镜下即出现角膜神经纤维稀疏、变细,中央神经网密度下降。至7~14d,神经损伤显著。第30天,仍未达到正常的神经网密度。电镜下,HSK后第4天,上皮内神经末梢轴膜不完整,轴浆部分溶解。第7~14d,神经损伤严重。第30天,神经轴膜仍不完整,轴浆内微管及小泡减少。结论HSK导致角膜神经纤维损伤及神经网密度下降,且角膜神经损伤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 角膜炎 角膜神经 神经组织学
下载PDF
动眼神经损伤后中脑动眼神经核新生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 孟佑强 +6 位作者 朱宁喜 王旭辉 冯保会 张文川 仲骏 万亮 李世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82,共2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随着神经放射学、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组织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已有临床上成功修复动眼神经损伤的报道。本实验通过对动眼神经损伤后新生神经细胞分化的组织学研究,来进一步探...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随着神经放射学、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组织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已有临床上成功修复动眼神经损伤的报道。本实验通过对动眼神经损伤后新生神经细胞分化的组织学研究,来进一步探索动眼神经再生规律,为提高临床神经修复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损伤 神经细胞分化 动眼神经 实验研究 新生 神经修复技术 神经组织学 中脑
原文传递
腰脊柱韧带的神经组织学
7
作者 叶根茂 《颈腰痛杂志》 1989年第3期37-38,共2页
Bogduk(1983)复习了人类腰脊柱的神经供给并推论后方的韧带组织是由腰神经背侧支和窦椎神经支配。但是神经纤维是否终止于韧带实质内仍然不清楚。Stilwell(1956)在猴的棘间韧带和黄韧带中没有发现任何神经末梢,但Hirsch(1963)从人类相... Bogduk(1983)复习了人类腰脊柱的神经供给并推论后方的韧带组织是由腰神经背侧支和窦椎神经支配。但是神经纤维是否终止于韧带实质内仍然不清楚。Stilwell(1956)在猴的棘间韧带和黄韧带中没有发现任何神经末梢,但Hirsch(1963)从人类相同的组织却发现了纤细的游离神经纤维和复合的无包膜末梢。Jackson(1966)等认为黄韧带中没有神经末梢,而Hirsch(1963)等认为只有少数的感觉末梢。上述组织学研究主要用硝酸银和亚甲蓝染色法。Jackson(1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学 背侧支 窦椎神经 机械刺激感受器 神经 组织学研究 腰椎间盘摘除术 亚甲蓝染色 附着点 HARRINGTON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组织学上的应用
8
作者 张善庆 《生物学教学》 1979年第1期21-22,共2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d Perioxidase)追踪神经联系,这方法是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由于这个方法是基于神经元内的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的生理现象,因此该方法一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短短几年里,世界各地学者用它...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d Perioxidase)追踪神经联系,这方法是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由于这个方法是基于神经元内的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的生理现象,因此该方法一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短短几年里,世界各地学者用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的科技工作者,1976年起开始研究这个方法,1978年7月在完全采用国产药品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学 过氧化物酶 神经解剖 轴浆运输 神经联系 辣根 科技工作者 近侧端 神经细胞体 暗视野显微镜
下载PDF
中国学者早期对于神经形态学的贡献
9
作者 鲁子惠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1期44-52,共9页
五小脑关于小脑的研究工作不多。陶烈曾计算过人小脑的一些数据(陶烈1933)(200)。他的结果:小脑的总面积107500平方毫米Purkinje细胞1800多万个(约在1300—2000万之间,他种细胞不在内)卢于道曾研究过小脑Purkinje细胞的生后发育(Loo 193... 五小脑关于小脑的研究工作不多。陶烈曾计算过人小脑的一些数据(陶烈1933)(200)。他的结果:小脑的总面积107500平方毫米Purkinje细胞1800多万个(约在1300—2000万之间,他种细胞不在内)卢于道曾研究过小脑Purkinje细胞的生后发育(Loo 1936)(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纤维 直立型 神经形态 中枢神经系统 白鼠 脑皮质神经 颗粒细胞 神经组织学 张香桐 脊髓小脑 卢于道 生后发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医学形态学科视听教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德馨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1993年第2期97-99,共3页
1986年我校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形态实验中心(简称形态中心)(详见《改革实验室设置加强实验室管理》),为生物、组胚、病解三学科所开设的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组织化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学、医学遗传... 1986年我校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形态实验中心(简称形态中心)(详见《改革实验室设置加强实验室管理》),为生物、组胚、病解三学科所开设的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组织化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法医病理学等医学形态学科的多个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提供显微镜实验室和视听教育设施。形态中心全年有课,工作量大,头绪多,充分显示了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遗传 神经组织学 视听教 神经解剖 病理解剖 细胞生物 法医病理 研究生教 实验室
下载PDF
神经端侧缝合术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张琪 顾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端侧缝合术的修复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只SD大鼠 ,分为A、B两组 ,A组 :切断右侧腓总神经 ,将远侧断端以端侧缝合方式吻合到同侧胫神经外膜开窗部 ;B组 :切断右侧腓总神经 ,并将两断端分离 ,术后 1....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端侧缝合术的修复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只SD大鼠 ,分为A、B两组 ,A组 :切断右侧腓总神经 ,将远侧断端以端侧缝合方式吻合到同侧胫神经外膜开窗部 ;B组 :切断右侧腓总神经 ,并将两断端分离 ,术后 1.5月作足迹分析、组织学及电镜检查。结果 :腓总神经指数达到 -4 1.63 4,新生轴突密度 5 1.43 7± 12 .0 41个 /10 0 0 μm2 ,突触素达正常的 40 %~ 60 %。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术后 ,可诱导健康神经发出大量侧支 ,到达受体靶肌肉 ,并与之建立新的神经肌肉接头 ,从而部分恢复靶肌肉功能。神经端侧缝合术可通过供体神经的代偿作用 ,部分地恢复受体神经及靶肌肉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端侧缝合术 临床应用 神经缺损 修复 神经组织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12
作者 小时 《科学家》 2015年第5期84-85,共2页
19世纪的西班牙,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不属于欧洲的强权国家,年轻的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进入了科学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于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西班牙少数能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卡哈尔当... 19世纪的西班牙,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不属于欧洲的强权国家,年轻的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进入了科学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于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西班牙少数能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卡哈尔当属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被尊称为现代解剖学和神经学之父,他为提出大脑的现代定义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写出了具有历史开创意义的《神经系统结构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蒙-卡哈尔 神经系统结构 享誉国际 现代解剖 神经 西班牙人 萨拉戈萨 开创意义 神经组织学
原文传递
神经科学原理与教育应用
13
作者 于成龙 《教育家》 2020年第48期86-87,共2页
大脑的活动:电信号自从西班牙神经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与意大利神经组织学家卡米洛·高尔基争论以来,我们普遍认为神经元是我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神经元学说。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一起构成大脑的绝大... 大脑的活动:电信号自从西班牙神经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与意大利神经组织学家卡米洛·高尔基争论以来,我们普遍认为神经元是我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神经元学说。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一起构成大脑的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通过一种名为突触的特化结构相互联系。突触包括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等。以化学突触为例,上一个神经元(即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膨大特化为轴突末梢,下一个神经元(即突触后神经元)的树突与其紧密相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 胶质细胞 突触前 神经组织学 大脑 树突 电突触
下载PDF
青春期前尿道下裂患儿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附38例报告)
14
作者 赵夭望 刘国庆 +2 位作者 汪丽萱 陈桦 郑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小儿 神经组织学 内分泌
下载PDF
低温高渗盐水对犬脊神经组织学的影响
15
作者 刘英 李树人 郭志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低温高渗盐水 神经组织学 疼痛 治疗
下载PDF
纪念神经组织学家郑国章教授
16
作者 鲁子惠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2-2,共1页
郑国章教授是四川人,1920年生子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任重庆广仁医院医师。1946年任南京市立医院内科医师。1947年获得四川公费赴瑞士留学。先在佛利堡大学和洛桑大学解剖学研究所进修神经组织学。1948年转日内瓦大... 郑国章教授是四川人,1920年生子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任重庆广仁医院医师。1946年任南京市立医院内科医师。1947年获得四川公费赴瑞士留学。先在佛利堡大学和洛桑大学解剖学研究所进修神经组织学。1948年转日内瓦大学解剖研究所从韦伯(Weber)教授学习,研究哺乳动物心脏的神经供给,并发表了论文。1950年赴墨西哥著名的心脏病研究所进修。同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参加工作,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领导组织学研究室。1958年开辟老年学研究。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领导仿生学研究室。1975年率代表团赴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国际控制论和系统学学术会议。1976年领导地震研究室,研究地震前后动物的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学 郑国章 动物内脏
下载PDF
历史上的7月
17
《医食参考》 2009年第7期34-34,共1页
◆5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经成功控制SARS。 ◆6日(188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次给一个被疯狗咬伤的9岁男孩注射他发明的狂犬病疫苗。 ◆9日(1843年)神经组织学家和病理学家戈尔季诞生。他创立了著名的铬酸盐——硝... ◆5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经成功控制SARS。 ◆6日(188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次给一个被疯狗咬伤的9岁男孩注射他发明的狂犬病疫苗。 ◆9日(1843年)神经组织学家和病理学家戈尔季诞生。他创立了著名的铬酸盐——硝酸银方法,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神经元学说。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SARS 世界卫生组织 狂犬病疫苗 微生物 神经组织学 疯狗咬伤 病理 生物科
原文传递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保留面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意义
18
作者 陆富生 郝晓伟 赵勇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 神经/组织学和解剖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