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15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7期647-64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治疗。方法采用高压氧治疗、保护神经细胞及活血化瘀等治疗。结果治疗好转率为60%,无效率为40%。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愈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神经系统后发 一氧化碳 中毒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一例
2
作者 王军 张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0-371,I0001,共3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 高血压病 钩端螺旋体病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自然疫源性疾病 神经系统后发 人兽共患 散发性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
3
作者 郭兆美 李英欣 +1 位作者 蒋惠荷 陈艺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427-428,共2页
报道60例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病变,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或供血血管引发变态反应,肺、肝。肾和心肌等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单纯用西药治疗,对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治疗缓慢。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 报道60例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病变,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或供血血管引发变态反应,肺、肝。肾和心肌等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单纯用西药治疗,对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治疗缓慢。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清热燥湿,化瘀通络,机化血管再通。合用庆大霉素,以根治病原体,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系统后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山东省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病例检测报告
4
作者 陈志林 王丽娟 +1 位作者 冯开军 崔嵩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49-950,共2页
目的 探讨山东省钩体病临床病例特征 ,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放射检查综合确诊病例 ,然后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经对 1985~ 2 0 0 2年临床 15 12例疑似钩体病患... 目的 探讨山东省钩体病临床病例特征 ,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放射检查综合确诊病例 ,然后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经对 1985~ 2 0 0 2年临床 15 12例疑似钩体病患者检测 ,综合确诊 2 49例 ,阳性率为 16.47%。其中仅有少数病例为钩体病现症病人 (13 /2 49) ,而绝大多数 (2 3 6/2 49)为钩体病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临床符合脑血管钩体病的特征者 2 13例 ;调查分析显示 :后发症病例在山东分布较广 ,发病人数以 14岁以下少年儿童最多 ,发病时间以每年第四季度与次年第一季度较多见 ,波摩那群钩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血清菌群。 结论 脑血管钩体病是感染钩体最多见、最严重的后发症 ,一旦怀疑本病 ,应尽早进行特异血清学诊断 ,及时对症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检测 中枢神经系统后发 脑血管钩体病
下载PDF
6例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惠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109-,共1页
关键词 CO中毒 神经系统后发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附12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佑明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4期528-528,共1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并按诊断标准诊断及高压氧治疗。结果:12例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3例死亡,1例遗留精神分...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并按诊断标准诊断及高压氧治疗。结果:12例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3例死亡,1例遗留精神分裂样症状,8例痊愈。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发生与中毒后发现的早晚和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积极治疗亦能得到较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神经系统后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神经系统后发症的点滴体会
7
作者 郑文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一氧化碳中毒 神经系统后发 记忆缺损 治疗方法
下载PDF
63例钩端螺旋体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血清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顾黎莉 何兰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人畜共患病 中枢神经系统后发 血清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