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二) 被引量:261
1
作者 蔡文智 陈思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续本刊2011年第1期《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一)]第4章神经源性膀胱常用护理技术1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1.1定义间歇导尿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膀胱护理 指南 间歇导尿术 导尿管留置 护理技术 插入膀胱 膀胱
原文传递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08
2
作者 廖利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进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必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其治疗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治疗 排尿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病变 尿道功能障碍 下尿路症状 生理调节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 被引量:207
3
作者 蔡文智 孟玲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1-7,共7页
为了科学引导临床及社区护理人员规范进行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实践能力,以满足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了数十名康复护理和医学专家,根据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 为了科学引导临床及社区护理人员规范进行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实践能力,以满足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了数十名康复护理和医学专家,根据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在循证的基础上,拟订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下称《指南》)。为使更多的护理人员了解并且学习该《指南》,本刊特予全文刊登,期望能不断推进我国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的发展,指导护理人员规范、安全地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护理,提高康复效果。《指南》有可能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地修改、增补和完善,希望同仁积极参与,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实践指南 膀胱护理 社区护理人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 护理实践 康复护理 专业委员会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一) 被引量:140
4
作者 蔡文智 陈思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科学引导临床及社区护士规范地进行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实践,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康复护理和医学专家,拟订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下称《指南》),供专业护理人员参考。《指南》是在2010年10月"全国神经源性膀胱... 为了科学引导临床及社区护士规范地进行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实践,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康复护理和医学专家,拟订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下称《指南》),供专业护理人员参考。《指南》是在2010年10月"全国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会议"中,经20多名护理专家讨论研究,并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励建安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王跃进秘书长到会指导形成的。在《指南》的起草、讨论、撰写过程中,"康乐保(中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给予了全力支持。几方合力,促进了《指南》的完稿。制定临床护理指南,旨在引导临床护理人员研究护理专业,提高护理学术水平。任何指南都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指南》也会存在不足,也需要不断地修改、增补和完善。希望同行们积极参与,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膀胱护理 指南 中国康复医学会 康复护理 护理实践 社区护士 医学专家
原文传递
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95
5
作者 王毅 赵耀瑞 张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57-1066,共10页
在我国,卒中是目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二级预防工作的开展广泛,血压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都颁布了指南或共识。卒中可以导致多种功能障碍,现已针对卒中后抑郁、吞咽困难、认知障碍、营养障碍及肢体康复等进行了... 在我国,卒中是目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二级预防工作的开展广泛,血压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都颁布了指南或共识。卒中可以导致多种功能障碍,现已针对卒中后抑郁、吞咽困难、认知障碍、营养障碍及肢体康复等进行了规范和建议,而卒中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同样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提升死亡率和致残率。为规范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ost-stroke neurogenic bladder,PSNB)的诊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结合目前诊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结果,参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所撰写的指南[2-4],参照Oxford循证医学系统的确定文献证据水平以及推荐等级标准确定本共识推荐等级为A(高度推荐)、B(推荐)、C(可选)和D(不推荐)四个等级[5]。反复商定修改,制定了《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治专家共识》,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膀胱
下载PDF
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9
6
作者 钱宝延 蔡西国 +3 位作者 马玉娟 曹留栓 李言杰 程新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针组29例,对照组行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各组患者每日记录排尿日记...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针组29例,对照组行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各组患者每日记录排尿日记,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价膀胱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等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有明显治疗作用,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俞募穴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6
7
作者 徐秀梅 徐彦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比较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矩阵取穴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方案,予以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 目的:比较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矩阵取穴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方案,予以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矩阵取穴结合"三阴穴"行针灸治疗,每日治疗2次,8日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即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论脊髓损伤节段,治疗后较治疗前残余尿量均减少、膀胱容量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增加(P<0.05)。结论:常规康复联合矩阵取穴结合"三阴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矩阵针法 三阴穴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8
作者 毕霞 王雪强 +1 位作者 孙丹 戴敏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等。结果: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S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PES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下载PDF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9
作者 陈亚平 杨延砚 +2 位作者 周谋望 刘楠 谷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31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以测压管连通导尿管,使患者可以直视膀胱内压的变化,根据患者排尿障碍的不同进行不同模式的视觉反馈膀胱训练。训练前后记录安全容...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31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以测压管连通导尿管,使患者可以直视膀胱内压的变化,根据患者排尿障碍的不同进行不同模式的视觉反馈膀胱训练。训练前后记录安全容量、基础膀胱内压、最高膀胱内压、自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程等数据。结果:经过2—8周训练,患者的平均最大膀胱内压由30.372±12.957cmH2O增至63.378±19.313cmH2O,尿潴留、无自主排尿者(16例)中有12例可以自主排尿,且残余尿量<100ml,4例目前尚无自主排尿,但可明确感知膀胱充盈;有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100ml者(14例)中有12例残余尿量降至100ml以下,2例残余尿量仍在150—200ml;有自主排尿,但排尿时程延长的1例患者控制膀胱内压能力有所提高,但排尿时程仍较伤前长。结论: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内压,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视觉反馈
下载PDF
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10
作者 邢晓红 杜莹 常淑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性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20例.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性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20例.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训练后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排尿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康复护理 被引量:56
11
作者 庞灵 郭惠玲 +1 位作者 刘花 许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对等原则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组和综合康复护理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综合组除间歇性清洁导尿外,给予膀胱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针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对等原则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组和综合康复护理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综合组除间歇性清洁导尿外,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综合康复护理。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综合组日排尿频次、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4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膀胱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综合措施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不同时期针刺介入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6
12
作者 秦江 赵亚杰 +5 位作者 石秀秀 胡鸢 唐家广 任东风 曹峥 唐金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建排尿功能的影响,寻求最佳的针刺治疗时机。方法:将53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拔管前组(25例)和拔管后组(28例)。拔管前组于拔管前一周选取腹背部腧穴,如关...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建排尿功能的影响,寻求最佳的针刺治疗时机。方法:将53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拔管前组(25例)和拔管后组(28例)。拔管前组于拔管前一周选取腹背部腧穴,如关元、中极、八髎、L1~L5夹脊穴等,以及肢体远端腧穴足三里、三阴交;拔管后依照简易水柱法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确定膀胱类型,予以不同针刺手法,条件允许开始间歇导尿术;拔管后组于拔除尿管后进行针刺干预,其取穴及操作同拔管前组的拔管后操作。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以及生活质量评估(QOL)五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拔管前组治疗后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均少于拔管后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脊髓损伤节段患者治疗后排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介入针刺治疗(拔管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建立平衡性膀胱有明显促进作用,疗效优于拔管后针刺介入,但不同损伤节段对于平衡膀胱建立的影响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排尿功能重建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蒋玮 张茂舒 +4 位作者 谭波涛 殷樱 贾功伟 虞乐华 廖春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36例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患者每日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和标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每日仅给予标准护理干预治疗。两组分...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36例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患者每日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和标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每日仅给予标准护理干预治疗。两组分别进行8周的治疗。治疗前后患者采用排尿日志、尿动力学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P<0.05),但膀胱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在排尿次数、日均排尿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生存质量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上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肌电刺激 神经膀胱 脊髓损伤 尿失禁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8
14
作者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04-606,共3页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张艳 于慧金 +5 位作者 李惠玲 牛见升 曾伟杰 赵力生 孙军弟 张亦舒 《中国康复》 2019年第5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膀胱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吴文娜 欧志梅 邱桂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4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膀胱管理方案,包括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计划及膀胱锻练计划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每天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及每天排尿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管理方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易于操作,且不受医院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管理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护理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降低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7
作者 胡琼丹 汪澄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降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合并尿潴留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保留导尿;观察组行间...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降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合并尿潴留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保留导尿;观察组行间歇性导尿。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及生活质量(QOL)。结果 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膀胱容量显著增加(P<0.01);残余尿量显著减少,尿路感染率显著下降,QOL得到明显提高(P<0.001)。观察组以上各项与对照组8周后相应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对降低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重建自主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膀胱 间歇导尿 康复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杨悦 张治强 +3 位作者 杨颖 蒋红英 叶静 杜春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5期2863-2867,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I诱发NB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9),对...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I诱发NB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9),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日膀胱内压力、24 h单次排尿量、排尿次数、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膀胱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提高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排尿症状
原文传递
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19
作者 吴娟 廖利民 +5 位作者 万里 付光 李丹 梁文立 熊宗胜 刘丽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选取以膀胱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诉、经查体和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38例,其中18例接受电刺激治疗(...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选取以膀胱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诉、经查体和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38例,其中18例接受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3~50岁,平均31.4岁,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例,病程1~32个月,平均7.2个月;其余20例不接受电刺激治疗,为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1~48岁,平均28.6岁,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3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7例,病程1~27个月,平均6.9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治疗组中10例膀胱感觉消失,8例膀胱感觉减弱;对照组中11例膀胱感觉消失,9例膀胱感觉减弱。两组年龄、性别、膀胱感觉障碍类型相匹配。治疗组除常规训练外,每天先后进行膀胱腔内电刺激和经皮膀胱电刺激各1次;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膀胱训练,不行电刺激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膀胱感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11例膀胱感觉获得不同程度改善,7例膀胱感觉无变化;8例膀胱感觉减弱患者平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和强烈尿意膀胱容量治疗前分别为414±46ml、540±42ml,治疗后分别为255±41ml、420±82m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膀胱感觉无明显变化,平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和强烈尿意膀胱容量治疗前分别为466±37ml、562±45ml,治疗后分别为421±21ml、598±47m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平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和强烈尿意膀胱容量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平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和强烈尿意膀胱容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电刺激治疗能改善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膀胱感觉功能 电刺激 疗效
下载PDF
脐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20
作者 陈爱连 胡振江 +1 位作者 符文君 艾坤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观察脐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脐灸... 目的观察脐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脐灸治疗。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尿流速率均显著增加,残余尿量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均有明显下降,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和最大尿流速率则有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和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LUT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脐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建立治疗的信心,缩短建立反射性排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脊髓损伤 脐灸 膀胱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