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5
1
作者 鲁玉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901-1904,共4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神经 常见 感觉异常 鞍区 马尾神经损害 大小 压迫 刺激
下载PDF
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被引量:62
2
作者 顾玉东 张高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563-56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 手术 臂丛 损伤 移位
原文传递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0
3
作者 朱立国 张清 +7 位作者 高景华 李金学 罗杰 杨克新 王尚全 于杰 赵国东 张威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神经 颈椎病 正骨手法 神经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旋转手法 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研究院 颈椎病患者 有效方法
下载PDF
间断鞘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及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孙志华 郭曲练 邹望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间断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按改良Yaksh法置入导管至脊髓腰段鞘内8 cm。随机分为4组(n=6):N 组(对照组)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1.5 h一次,共3次。R1、R2、R... 目的观察鞘内间断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按改良Yaksh法置入导管至脊髓腰段鞘内8 cm。随机分为4组(n=6):N 组(对照组)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1.5 h一次,共3次。R1、R2、R3注药方式同N组,分别注入0.5%、0.75%、1%罗哌卡因40μl。各组在注药后6 h取腰膨大处1mm3脊髓及神经根,电镜下观察其早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N、R1、R2组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基本正常。R3组大多数神经元细胞固缩,大多数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模糊,有少数神经元细胞完全变性;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变性,板层结构疏松;雪旺氏细胞固缩。与R3组比较,N、R1、R2组神经元胞质空泡形成或变性评分、灰质内空泡评分、髓鞘丢失断裂评分、内、外轴膜清晰度评分及神经根空泡变性评分均降低(P<0.05),而灰质内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1、R2组间以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0.7%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神经根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1%罗哌卡因则可造成脊髓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鞘内注射 罗哌卡因 大鼠 脊髓 神经 超微结构 麻醉
原文传递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5
作者 陈威烨 王辉昊 +1 位作者 梁飞凡 詹红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9-601,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高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负担。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1],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高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负担。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1],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病机[2],牵引能够拉开椎体间距离,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脊髓、血管的受压,调整颈椎与周围神经、血管、肌肉间的关系[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错缝 椎间盘突出 牵引时间 神经 生理弧度 牵引角度 颈椎牵引 牵引重量 前屈位牵引 力学结构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段小锋 郑汉江 +1 位作者 陈俊君 吴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03-706,共4页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认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认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康复快,但是对于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DISCECTOMY 脊柱微创 lumbar 硬膜囊 椎间隙感染 环锯 穿刺路径 黄韧带 神经
下载PDF
腰椎旋转手法对髓核内压力和神经根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勇 毕胜 +1 位作者 赵卫东 李义凯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观察模拟腰椎旋转手法下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和神经根的位置改变 ,以探讨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方法  (1) 7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在 MTS机上经定量模拟腰椎旋转手法 ,测量手法前后 L3,4、L4,5和 L5S1 髓核内压力变化 ;... 目的 观察模拟腰椎旋转手法下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和神经根的位置改变 ,以探讨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方法  (1) 7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在 MTS机上经定量模拟腰椎旋转手法 ,测量手法前后 L3,4、L4,5和 L5S1 髓核内压力变化 ;(2 )用引伸仪定量化观察模拟旋转手法下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结果 旋转手法可使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各腰椎节段中以 L5S1 髓核内压力升高最明显 (p <0 .0 5 ) ;旋转手法时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相对位移为 (1.48± 0 .6 7) mm ,双侧神经根位置变化量无显著差别。结论  (1)旋转手法难以使突出物还纳 ;(2 )旋转手法可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位置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旋转手法 髓核 神经 治疗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神经根DTI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8
作者 崔婷婷 李松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神经根DTI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基于临床症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的相关性。方法 25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单侧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患者术前均接...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神经根DTI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基于临床症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的相关性。方法 25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单侧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DTI扫描和ODI与VAS评分,ODI、VAS用于评价患者受压神经根对应的特征性下肢疼痛区域。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与健侧神经根FA值分别为0.26±0.05、0.36±0.05,ADC值分别为(1.69±0.32)×10^(-3)mm^2/s、(1.56±0.21)×10^(-3)mm^2/s;患侧FA值与ODI(r=-0.88,P<0.01)及VAS评分(r=-0.66,P<0.01)呈负相关,ADC值与ODI(r=0.30,P=0.15)及VAS评分(r=0.36,P=0.08)无相关关系。结论 DTI的FA值可能是量化神经根结构改变的重要参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结构的损伤可能是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同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蔡佩琴 顾玉东 +2 位作者 薛锋 彭峰 陈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998年2月至 2 0 0 0年 9月 ,对 4例颈5、6神经根节前损伤患者 ,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上干 ,其中 2例同时将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结果 术后随访 1... 目的 探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998年2月至 2 0 0 0年 9月 ,对 4例颈5、6神经根节前损伤患者 ,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上干 ,其中 2例同时将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结果 术后随访 1~ 2年半 ,4例肱二肌肌力均恢复至M4。肩外展 :1例外展15° ,1例 45° ,2例 >90°。供区神经的支配肌 ,除短期内肌力下降 1级外 ,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臂丛上干损伤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是有效的、安全的手术方法。如系下干不全损伤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神经损伤 臂丛 神经 神经移位
原文传递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丢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钱宇 范顺武 +2 位作者 方向前 胡月正 顾传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6-540,共5页
目的描述下腰椎椎间孔的形态及椎间盘高度丢失时椎间孔形态的变化。方法取正常的成年新鲜尸体下腰椎标本8具(L3~S1),观察标本在不同状态(椎间盘完整和椎间盘破坏)及不同加载条件(0、300、500N)下L4,5 和L5S1椎间孔的形态及其和神经根... 目的描述下腰椎椎间孔的形态及椎间盘高度丢失时椎间孔形态的变化。方法取正常的成年新鲜尸体下腰椎标本8具(L3~S1),观察标本在不同状态(椎间盘完整和椎间盘破坏)及不同加载条件(0、300、500N)下L4,5 和L5S1椎间孔的形态及其和神经根的解剖关系,测量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间盘前、后高度。结果在未加载的自然状态下,椎间孔上大下小,呈倒置的泪滴形,神经根位于椎间孔上部。在椎间盘完整的状态下,加载500N时,椎间孔形态及其与神经根关系的变化不明显。摘除髓核,随着加载量逐渐增大,椎间孔逐渐缩小、变形,神经根被推挤向同位椎弓根的下缘;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和椎间盘前高、后高逐渐减小,与未加载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椎间孔高度与椎间盘后高、前高呈线性相关。结论椎间盘高度丢失与椎间孔形态改变关系密切,椎间孔形态改变增加了神经根卡压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 椎间盘 神经 下腰椎 孔形态 改变 相关性研究 高度 载量 摘除
原文传递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定位与手术方式选择(附32例报告) 被引量:23
11
作者 曾述强 张功林 +1 位作者 葛宝丰 张军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狭窄部位的对应关系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 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绝大多数是由单一间隙引起... 目的 :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狭窄部位的对应关系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 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绝大多数是由单一间隙引起的 ,针对引起症状、体征相应的狭窄区进行手术 ,疗效优良率可达 93 %。结论 :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确定狭窄区域最重要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侧隐窝狭窄 神经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特点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岩 张雪松 +3 位作者 张永刚 刘郑生 肖嵩华 刘保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患者神经根性压迫的原因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2年12月本院骨科治疗的27例DLSS患者,术前进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通过神经根性特定体表分部确定受压神经根序列和侧别。全...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患者神经根性压迫的原因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2年12月本院骨科治疗的27例DLSS患者,术前进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通过神经根性特定体表分部确定受压神经根序列和侧别。全部患者进行X线平片、核磁共振检查和腰椎管造影,并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结果27例患者中6例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13例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15例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9例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L3、L4神经根多在侧凸凹侧的神经根孔或神经根孔以外的部位存在压迫和狭窄,L5、S1神经根则较多在侧凸凸侧的侧隐窝位置存在压迫。结论DLSS患者神经根性损害出现在侧凸凹、凸两侧,出现的几率相近;神经根性损害的分布均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此结果可能与侧凸的非正常应力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 神经
下载PDF
健侧C_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树锋 王海华 +4 位作者 苏彦农 潘勇卫 陈山林 胡琪 赵俊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体前通路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健侧C7神经根在干股交界处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处,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食管后间隙,经4~6股皮神经桥接,修复患侧上干或上干后股.2002年3月~2003... 目的观察经椎体前通路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健侧C7神经根在干股交界处切断,近端游离至椎间孔处,经前斜角肌的深面翻转至椎体前食管后间隙,经4~6股皮神经桥接,修复患侧上干或上干后股.2002年3月~2003年8月,共完成21例手术,其中1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14例中男12例,女2例;年龄17~41岁,平均31岁.手术时间:伤后2~6个月,平均4个月.全臂丛神经撕脱伤5例,上中干撕脱伴下干不全损伤8例,上中干锐器伤1例.结果 14例患者术后随访12~19个月,平均16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或C5、C6神经根或上干前后股的10例,9例肩外展及屈肘肌肌力≥3级,1例无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患侧上干后股或C5神经根的3例,肩外展肌肌力均≥3级;健侧C7神经根修复C6神经根1例,肱二头肌肌力为0级.结论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的同时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或修复上干后股重建肩外展功能,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椎体 修复 患侧 臂丛神经损伤 肌力 观察 桥接 翻转 年龄
原文传递
对腰椎间盘脱出手术治疗的再认识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中英 翁龙江 +2 位作者 汤逊 林月秋 王宇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的传统模式是手术效果不好的常见原因。在脊柱解剖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以来通过206例的手术研究,特别注意探查神经根并彻底松解一切嵌压因素,手术后近期显效率达92%。随访观察108例,最短1年,... 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的传统模式是手术效果不好的常见原因。在脊柱解剖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以来通过206例的手术研究,特别注意探查神经根并彻底松解一切嵌压因素,手术后近期显效率达92%。随访观察108例,最短1年,最长5年,优良率为89%。重点分析了腰骶神经根常见的各种致压因素,以腰骶神经根全程各种致压因素的再认识为根据,强调手术中不仅要摘除椎间盘,更应彻底松解被嵌压的神经根以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嵌压 松解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分节段整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红海 黄荣 +5 位作者 韦贵康 胡刚锋 李进儒 伍学勇 岑武胜 黄刚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 :观察研究根据颈椎不同节段运用相应的调整骨关节、椎体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分节段整骨手法 )、对照组 1 (侧旋提推法 )、对照组 2 (旋转复位法 )、对照组 3 (软组织按摩 ) ... 目的 :观察研究根据颈椎不同节段运用相应的调整骨关节、椎体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分节段整骨手法 )、对照组 1 (侧旋提推法 )、对照组 2 (旋转复位法 )、对照组 3 (软组织按摩 ) ,每组 46例进行治疗 ;分别统计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 ,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 ,疗效变化等等。结果 :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与对照组 1、2、3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P<0 .0 5 ;P<0 .0 1 ) ;观察组、对照组 1对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 ,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的调整椎体、关节的手法 ,比单纯运用一种调整手法或纯粹的软组织按摩方法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神经 颈椎病
下载PDF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腿疼痛: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春亮 郭强 +3 位作者 秦凤 严文琪 朱海勇 王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45-2349,共5页
背景: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神经根受压而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痛。传统的全椎板切除修复虽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脊柱缺乏稳定性,易出现退变性滑脱,导致疗效不佳,不良反应较多。目的:设想采用全椎板切除联合... 背景: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神经根受压而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痛。传统的全椎板切除修复虽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脊柱缺乏稳定性,易出现退变性滑脱,导致疗效不佳,不良反应较多。目的:设想采用全椎板切除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效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可提高脊柱稳定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试验将纳入来自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60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3,6,9,12个月随访。结果与结论: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2个月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改善率变化评价患者腰腿疼痛的改善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以JOA下腰痛评分变化、椎管直径变化及腰椎CT形态变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前期71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试验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及椎管直径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以期证实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修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并保证脊柱的稳定性,安全可靠。试验经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审批号:QHY201602G)。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12月,试验于2018年8月至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2019年10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19年12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的方案版本号(1.0)。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800014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人 腰腿疼痛 神经 日本矫形科学学会评分 椎管直径 脊柱稳定性 CT检查 退行性滑脱
下载PDF
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卓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911-91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疗法配合颈部牵引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为治疗组,同时设西药配合颈部牵引65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治愈率61.5%,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疗法配合颈部牵引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为治疗组,同时设西药配合颈部牵引65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治愈率61.5%,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治愈率18.5%,总有效率81.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疗法 颈部牵引 神经
下载PDF
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两条神经的初步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贵新 顾玉东 +2 位作者 史其林 朱艺 王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 2条上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 2种移位修复的方法。 (1)合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尺神经近端分 2股分别和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缝合 ,共 5例。 (2 )分干法 :健侧颈7前后... 目的 探讨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 2条上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 2种移位修复的方法。 (1)合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尺神经近端分 2股分别和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缝合 ,共 5例。 (2 )分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 ,共 3例。结果 合干法 4例术后随访 12~ 19个月 ,1例尚在随访中。正中神经运动 :2例已恢复屈腕、屈指 ,肌力M3 。 2例屈腕肌力为M1。正中神经感觉 :3例为S2 ,1例为S0 。桡神经运动 :2例伸腕、伸指肌力为M2 。 1例伸肘肌力为M2 ,1例伸腕肌力为M1。桡神经感觉 :1例为S2 ,1例为S1,2例为S0 。分干法 1例术后随访 15个月 ,已恢复屈腕、屈指 ,肌力为M3 。正中神经感觉为S2 。肌皮神经 :屈肘肌力为M3 。另 2例术后时间短尚在随访中。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上肢 2条主要神经的新术式 ,初步应用结果证实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 正中神经 神经 神经 肌皮神经 修复 移位 结论 运动 上肢
原文传递
健侧颈_7移位术后的远期功能随访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凯鸣 劳杰 +3 位作者 顾玉东 张丽银 虞聪 赵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随访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健侧颈_7移位术后远期功能恢复的情况,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对28例行健侧颈_7移位术的全臂丛损伤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其中健侧颈_7移位于正中神经20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18例),桡神经3例,肌... 目的随访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健侧颈_7移位术后远期功能恢复的情况,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对28例行健侧颈_7移位术的全臂丛损伤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其中健侧颈_7移位于正中神经20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18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2例,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桡神经2例,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1例。随访内容:了解患肢受体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及其支配区域皮肤感觉恢复、电生理表现、双侧肢体协同活动和颈_7神经根切断后对健侧肢体功能影响等情况。结果术后28例患者远期随访发现,健侧肢体功能均无障碍。1.健侧颈_7移位于正中神经:屈腕、指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10例(10/20),屈腕肌肌力达M_3或以上者12例(12/20),屈指肌肌力达M_3或以上者9例(9/20);感觉恢复达S_3或以上者10例(10/20)。2.健侧颈_7移位于肌皮神经:屈肘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2例(2/2),屈肘肌肌力均达M_3以上;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达S_3或以上者1例(1/2)。3.健侧颈_7移位于桡神经:伸腕、指肌群电生理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1例(1/3),伸腕肌力达M_3或以上者2例(2/3),伸指肌力达M_3或以上者1例(1/3);感觉恢复达S_3或以上者2例(2/3)。4.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屈腕肌肌力达M_3或以上者2例(2/2),屈指肌肌力达M_3或以上者1例(1/2);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均为S_2。而桡神经支配区伸腕、指肌力仅为M_2和M_0,感觉均为S_1。5.同时移位于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1例,其电生理均呈单纯相,屈腕肌和肱二头肌肌力均已达M_3。28例中能自主活动患肢者仅为6例(6/28),22例需靠健侧肢体带动以活动患肢。结论健侧颈_7移位术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术式,分期手术效果更好。如需同时修复2根神经,则应选择相互无拮抗作用的受体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移位 随访研究 神经
原文传递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19
20
作者 申勇 张英泽 +3 位作者 吴华荣 任东风 丁文元 张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在减压手术同时进行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82例,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3岁。其中有颈肩痛13例,神经根征28例,脊髓征25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16例。MRI可见不同程度的椎管受压;过伸过... 目的探讨早期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在减压手术同时进行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82例,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3岁。其中有颈肩痛13例,神经根征28例,脊髓征25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16例。MRI可见不同程度的椎管受压;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超过10°或水平位移超过3mm。依据颈椎退变过程和Kirkaldy-Willi分s期标准,结合X线片、MRI影像资料诊断为颈椎退变不稳定期。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30个月,平均15.4个月。融合节段均获骨性愈合。(1)25例有脊髓征和16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者术前JOA评分为9.52±1.93、术后为14.74±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73.8%。术后疗效为优24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1%。(2)13例有颈肩痛和28例神经根征者术后疗效为优20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在颈椎退变的不稳定期应尽早减压并行内固定,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维持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不稳症 早期手术治疗 退行性 Willis 颈椎退变 钢板内固定术 自体髂骨植骨 不稳定期 术后疗效 颈前路减压 JOA评分 椎间隙高度 神经 同时进行 减压手术 平均年龄 椎管受压 不同程度 分期标准 影像资料 病例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