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周围神经的抗原性及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秦长江 王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8期71-72,75,共3页
关键词 异体周围神经 预处理 抗原性 自体神经移植 异体神经移植 周围神经缺损 周围神经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外科领域 神经材料
下载PDF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瑞斌 沈尊理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导管技术被认为是修复神经缺损新的发展方向,而单纯的异体神经移植也存在着受体免疫排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神经缺损修复 脱细胞 自体神经 神经移植术 神经材料 导管技术 人工神经
下载PDF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进展
3
作者 胡瑞斌 沈尊理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最佳选择,但白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最佳选择,但白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导管技术被认为是修复神经缺损新的发展方向,而单纯的异体神经移植也存在着受体免疫排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脱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缺损 神经移植术 自体神经 神经材料 导管技术
下载PDF
电活性聚苯胺/聚乳酸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玲玲 崔志明 +5 位作者 徐冠华 李卫东 保国锋 孙郁雨 陈佳佳 张金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557-3562,共6页
背景:有研究证实在电刺激条件下,聚苯胺/聚乳酸复合支架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突起的生长。目的:制备电活性聚苯胺/聚乳酸支架,观察其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聚乳酸膜,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测定其电导... 背景:有研究证实在电刺激条件下,聚苯胺/聚乳酸复合支架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突起的生长。目的:制备电活性聚苯胺/聚乳酸支架,观察其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聚乳酸膜,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测定其电导率。将SD乳鼠嗅鞘细胞分别接种于聚苯胺/聚乳酸膜上(实验组)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上(对照组),进行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率测定及免疫荧光抗体标记观察。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聚苯胺/聚乳酸膜表面平整、均匀,可见为细小纤维形成的网格状结构,其电导率为1.5×10-5 S/cm;(2)培养1,3,5,7 d,实验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90%以上,细胞毒性为Ⅰ级;(3)培养7 d后,实验组细胞吸附率高于对照组(P<0.05);(4)培养7 d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对照组S-100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胞体面积与实验组无明显性差异(P>0.05),对照组S-100阳性细胞周长明显小于实验组(P<0.05);(5)结果表明,制备的聚苯胺/聚乳酸膜与嗅鞘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神经材料 导电生物材料 聚苯胺 聚乳酸 嗅鞘细胞 生物相容性 共培养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神经导管的物理引导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项泱 吴屹冰 +2 位作者 魏鹏 尹俊 戴光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4235-4240,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神经导管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在导管内添加不同物理引导因素,具有提高修复神经缺损的潜力。目的:从管壁物理性质和管内物理引导方式两方面,归纳总结组织工程神经导管物理引导因素的研究进展。方法:用计算... 背景:组织工程神经导管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在导管内添加不同物理引导因素,具有提高修复神经缺损的潜力。目的:从管壁物理性质和管内物理引导方式两方面,归纳总结组织工程神经导管物理引导因素的研究进展。方法: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1980至2017年间发表的文献,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组织工程,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物理结构"和"tissue engineering,nerve conduit,peripheral nerve,injury,scaffold,topological cues"。结果与结论:早期周围神经损伤主要通过自体神经移植和异体神经移植进行修复,然而其存在的缺点无法避免。组织工程神经导管作为桥接神经两断端的支架,避免了自体神经移植和异体神经移植的缺点。相关实验在神经导管内添加物理引导因素,证实具有更好的促进神经再生效果。如果神经导管在物理引导因素的设计上达到最优的平衡,结合生物化学因素的引入,将达到最优的促进神经修复效果,未来可以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首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材料 周围神经 损伤 神经导管 物理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不同材料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及其应用
6
作者 郑胜哲 卢蕾 宋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7907-7910,共4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神经,人工神经,神经材料,神经损伤修复"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nerve,artificial ner...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神经,人工神经,神经材料,神经损伤修复"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nerve,artificial nerve,materials,repairing of neuralinjury"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3有关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性能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讨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自体神经移植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生长、组织修复,但取材有限。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以实现神经自身的修复。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惟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性等,但仍满足不了完全相容的需要。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结论:随着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可降解性合成材料被证明可以支持神经再生,但仍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如何寻找一种良好的神经支架材料,具有与神经再生速度相匹配的降解速度、最佳孔隙率、导管厚度、形状等均是问题,而神经支架材料要实现与种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最佳搭配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神经 神经材料 性能 神经损伤修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新生儿脐带血管作为神经修复材料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朔暾 张时纯 +2 位作者 龚家琳 龙文荣 彭隆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0-184,T003,共6页
将46只纯种大鼠双侧坐骨神经横断或造成0.5cm缺损,一侧用人类新生儿脐带血管(HUV)套接或桥接,对侧用外膜缝合法或旷置法进自体对照。术前和术后分期采用电生理检测和显微解剖、光镜及电镜等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HUV... 将46只纯种大鼠双侧坐骨神经横断或造成0.5cm缺损,一侧用人类新生儿脐带血管(HUV)套接或桥接,对侧用外膜缝合法或旷置法进自体对照。术前和术后分期采用电生理检测和显微解剖、光镜及电镜等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HUV可引导神经纤维再生。HUV套接法不亚于外膜缝合法;HUV桥接法优于旷置法。HUV来源方便,易制备,抗原性弱,可被宿主同化,能用于不同大小的神经修复,是一种新型、有效、副作用少的神经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血管 神经材料 修复术
原文传递
去细胞异体神经材料修复不同长度周围神经缺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跃军 陈绍宗 +2 位作者 李学拥 刘明锁 李望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4期565-565,585,共2页
目的:为开发新的神经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学指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形态学方法,对1,2和3cm长度神经缺损修复后的神经再生进行检测。结果:再生神经纤维流畅地通... 目的:为开发新的神经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学指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形态学方法,对1,2和3cm长度神经缺损修复后的神经再生进行检测。结果:再生神经纤维流畅地通过了不同长度的移植体,各组动物电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移植材料长度的延长神经再生效果减低,3cm长度缺损在修复后20周再生有髓纤维数为(77±20)根/104μm2。结论:去细胞异体神经材料能够成功修复3cm内的周围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异体神经材料 修复 周围神经缺损
下载PDF
负载钛酸钙取向性静电纺聚己内酯/丝素蛋白支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9
作者 柳小军 商雨情 +2 位作者 管文超 许琳琳 李贵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070-6082,共13页
背景: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共混静电纺丝支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可促进神经再生,但修复效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生物活性材料、生长因子等因素制备仿生神经支架。钛酸钙纳米颗粒具有促进施万细胞间黏附的能力,已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 背景: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共混静电纺丝支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可促进神经再生,但修复效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生物活性材料、生长因子等因素制备仿生神经支架。钛酸钙纳米颗粒具有促进施万细胞间黏附的能力,已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钛酸钙功能化支架,进一步探索该支架对施万细胞活力与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丝素蛋白支架,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注射器流速、接收装置转速、纺丝时间筛选最优参数进行后续实验。在最优参数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随机取向聚己内酯/丝素蛋白支架(记为PCL/SF-R)、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支架(记为CTO-0)及含0.1,0.5,1.0 mg/mL聚多巴胺修饰钛酸钙的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支架(依次记为CTO-1、CTO-5、CTO-10),表征5组支架的物理性能。将5组支架浸提液分别与大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将大鼠施万细胞系(RSC96)分别接种于5组支架上,进行细胞活力、细胞骨架染色及细胞骨架与细胞黏附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①制备静电纺丝支架的最优参数为:注射器流速15μL/min,接收装置转速1800 r/min,纺丝时间1 h;②PCL/SF-R组水接触角最大、弹性模量最小,CTO-0组水接触角最小、弹性模量最大;CTO-0组支架降解速率低于CTO-1组,并且随着取向性支架中钛酸钙质量浓度的增加,支架的降解速率降低;③5组支架对L929细胞无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CCK-8检测结果显示,CTO-10可提升RSC96细胞活力;细胞骨架染色结果显示,取向性支架上细胞的长宽比和细胞突起长度均高于随机取向支架;qPCR检测结果显示,CTO-5组、CTO-0组YAP、Cntn2 mRNA表达均高于PCL/SF-R组(P<0.05);④结果表明,取向性聚己内酯/丝素蛋白-钛酸钙支架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钙 取向性静电纺丝 聚己内酯 丝素蛋白 周围神经再生 工程化神经材料
羧甲基壳聚糖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增殖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斌 陶海鹰 +1 位作者 卫爱林 刘世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89-39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多种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但其对许旺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许旺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其对许旺细胞内核因子κ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D乳... 背景:研究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多种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但其对许旺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对许旺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其对许旺细胞内核因子κ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D乳鼠许旺细胞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分别以PBS、0,10,50,100,200,500,1 000 mg/L羧甲基壳聚糖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取对数生长期的SD乳鼠许旺细胞,胰酶消化后制备成细胞悬液,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内,分别加入50 mg/L羧甲基壳聚糖、100 mg/L羧甲基壳聚糖、200 mg/L羧甲基壳聚糖、PBS培养24 h,进行BrdU、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结论:CCK-8及BrdU检测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在50-1 000 mg/L范围内可促进许旺细胞增殖,200-500 mg/L时促增殖效应最明显。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50-200 mg/L羧甲基壳聚糖可促进许旺细胞内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可促进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的增殖及其核因子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神经材料 羧甲基壳聚糖 许旺细胞 增殖 核因子Κ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脊髓损伤大鼠脑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宗昊 沈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41-347,共7页
背景:目前的研究表明,从胚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可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5只SD大鼠制... 背景:目前的研究表明,从胚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可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5只SD大鼠制作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造模1周后,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皮质后部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悬液,联合组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结合胶原蛋白悬液,模型组不植入任何物质。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8周,3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且联合组移植后8周BBB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移植后1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均可见少量凋亡细胞及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大量Bax阳性细胞;随时间的推移,3组Bax凋亡蛋白阳性细胞、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并且移植后8周联合组、细胞移植组Bax阳性细胞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高于模型组(P<0.05),此时3组均无凋亡细胞。表明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神经材料 胶原凝胶 神经干细胞 细胞凋亡 脊髓损伤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非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岩 鲁开化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自体神经移植虽是较有效的方法,但供区有限,长度和直径难以与受区相符,可遗留供区感觉障碍等缺点。因此,不少学者试图寻找非神经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发展过... 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自体神经移植虽是较有效的方法,但供区有限,长度和直径难以与受区相符,可遗留供区感觉障碍等缺点。因此,不少学者试图寻找非神经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发展过程 非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Gluck(1880)和Vanlair(1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神经材料 修复
原文传递
非神经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
13
作者 余东晖 杨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周围神经损伤后,对治疗的最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功能恢复率.自体神经移植是传统较为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但这种术式毕竟是一种“拆 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供体来源受限,且存在误向支配的问题.因此寻求用非神经材料代替自体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后,对治疗的最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功能恢复率.自体神经移植是传统较为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但这种术式毕竟是一种“拆 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供体来源受限,且存在误向支配的问题.因此寻求用非神经材料代替自体神经的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在神经修复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神经材料 修复 硅胶管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非神经材料修复面神经缺损
14
作者 黄孝文 陶泽璋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9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缺损 修复术 神经材料
原文传递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专题座谈会专家意见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华侨 朱庆棠 杨俐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0-420,共1页
周围神经缺损在我围现阶段临床诊疗过程中属于多发、常见的疾病,每年有逾100万例的患者治疗需求.传统的治疗手段--短距离神经缺损直接用神经缝合术,长距离神经缺损惯用自体神经移植(含带蒂神经移植),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之供区并发症,... 周围神经缺损在我围现阶段临床诊疗过程中属于多发、常见的疾病,每年有逾100万例的患者治疗需求.传统的治疗手段--短距离神经缺损直接用神经缝合术,长距离神经缺损惯用自体神经移植(含带蒂神经移植),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之供区并发症,且供体缺乏,是困扰显微外科临床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专题座谈会 专家意见 神经材料 同种异体 去细胞 自体神经移植 修复
原文传递
冻干辐照异体神经的制备及保存
16
作者 李祥鹏 常洪贤 +3 位作者 王殿柱 张习高 彭东 沙建慧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5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冻干辐照异体神经的制备及保存李祥鹏,常洪贤,王殿柱,张习高,彭东,沙建慧(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132011)由于创伤、肿瘤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多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因自体神经移植,无排斥反应... 冻干辐照异体神经的制备及保存李祥鹏,常洪贤,王殿柱,张习高,彭东,沙建慧(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132011)由于创伤、肿瘤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多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因自体神经移植,无排斥反应,效果肯定。但自体神经移植也有其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神经 冻干辐照 保存 制备 自体神经移植 神经移植材料 周围神经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移植修复 排斥反应 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 异体材料 移植实验 神经材料 多发性
下载PDF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医用耗材管理应用中的探索——以某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为例 被引量:23
17
作者 罗莉 唐密 +2 位作者 杨海 白飞 林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围绕上海某三级医院在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开展HB-HTA研究,探索HB-HTA对医院在用耗材规范管理的作用。方法以欧盟的HB-HTA手册为指导原则,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HB-HTA试点的评估报告模板为研究框架开展研究。结... 目的围绕上海某三级医院在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开展HB-HTA研究,探索HB-HTA对医院在用耗材规范管理的作用。方法以欧盟的HB-HTA手册为指导原则,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HB-HTA试点的评估报告模板为研究框架开展研究。结果神经导管仅在修复短距离周围神经缺损时效果较好,同种异体材料修复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效果较好。评估期间,创伤组进一步严格控制材料适应症,同种异体材料的使用比例有所下降,此类材料总体均价从12996元降到11189元。结论该HB-HTA研究模式可为临床合理使用耗材提供证据,有助于合理控费,能协助耗材管理科进一步规范耗材管理。闭环的HB-HTA评估应用更能提升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在用医用耗材 周围神经缺损 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 神经导管
下载PDF
脊髓损伤再生研究进展——搭建脊髓损伤修复的希望之桥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志峰 陈冰 +4 位作者 赵燕南 李佳音 韩素芳 陈艳艳 戴建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5-1408,共14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在局部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使得神经再生尤为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在局部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使得神经再生尤为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等支持下,我国在脊髓损伤后再生微环境的重建、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支架材料,建立了支架材料与再生因子或干细胞特异结合的功能生物材料制备技术;并通过移植重建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建立了大段缺损的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提出神经桥接是功能生物材料促进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运动恢复的主要机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支架材料结合细胞引导完全性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研究,使得我国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转化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系列产品必将填补市场空白,造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支架材料 干细胞 神经桥接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干细胞及神经导管支架修复神经缺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苏平 王梓晗 +2 位作者 彭道勇 王虹 李淑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5119-5122,共4页
背景:组织工程的发展为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可能,种子细胞与导管支架制成的复合体是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核心。目的: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应用及构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导管支架材料角度,探索如何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方法:以"干细... 背景:组织工程的发展为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可能,种子细胞与导管支架制成的复合体是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核心。目的: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应用及构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导管支架材料角度,探索如何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方法:以"干细胞,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导管,神经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stem cells,nerve damage,repair,nerve guide conduit material,scaffold materials,nerve tissue engineering"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Medline数据库1996-01/2011-01有关不同来源干细胞和导管支架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移植神经干细胞可以在神经系统存活、增殖、迁移,在不同部位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因此给神经修复领域带来新的希望。另外,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神经导管材料修复神经缺损也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神经干细胞复合导管可降解生物材料有望能更好的满足神经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神经损伤 修复 神经支架材料
下载PDF
人工非神经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进 逄文泉 邹云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2-93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移植材料 四肢神经损伤 人工 外周神经损伤 下肢神经损伤 上肢神经损伤 肢体功能 早期处理 伤残程度 晚期修复 劳动力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