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早产儿营养支持的意义与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桃英 贲晓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7-269,共3页
Barker假说提出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即生后的生长速度次于宫内妊娠晚期的生长速度,可能导致患儿死亡和成年后患病率增加。宫内和生后营养状况欠佳可导致神经发育不良,包括神经和感知觉器官的损害、认知发育延迟、学校表现不良。加强... Barker假说提出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即生后的生长速度次于宫内妊娠晚期的生长速度,可能导致患儿死亡和成年后患病率增加。宫内和生后营养状况欠佳可导致神经发育不良,包括神经和感知觉器官的损害、认知发育延迟、学校表现不良。加强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可以预防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然而,目前关于早产儿最佳营养支持的规范尚无统一意见。本综述回顾整理相关文献,提出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及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的营养支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早产儿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神经发育不良 随机对照试验 生长速度 生长迟缓 妊娠晚期
原文传递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观察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胡钰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就诊的86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根据是否...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就诊的86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78例,未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与观察组(8例,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分析影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预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价值。结果86例足月新生儿中8例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发生率为9.3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整体异常程度重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窘迫、aEEG重度异常、B/A升高和NSE升高均是影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判断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789。结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远期神经发育不良与宫内窘迫、aEEG重度异常、B/A升高和NSE升高有关,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判断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神经发育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中期早产儿神经发育不良相关的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常琴 胡斌 +2 位作者 王成举 杨望 张雨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与早中期早产儿在校正18月龄时神经发育不良相关的感染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在早产高危儿门诊随访的胎龄28~< 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校正18月龄时采用修订版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进... 目的探讨与早中期早产儿在校正18月龄时神经发育不良相关的感染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在早产高危儿门诊随访的胎龄28~< 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校正18月龄时采用修订版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神经发育评估,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神经发育产生影响的感染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早中期早产儿138例,其中校正18月龄时神经发育不良者59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中期早产儿神经发育不良与晚发感染、血培养阳性、其他系统感染有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发感染是神经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10,95% CI:1.133~3.600,P < 0.05)。结论晚发感染可增加早中期早产儿神经发育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晚发感染 危险因素 早产儿
下载PDF
血管神经因子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永辉 李晓香 李秋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早产儿脑损伤(brain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BIPI)是引起早产儿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脑瘫的首要病因,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20年来,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超早产儿的成活率明显增... 早产儿脑损伤(brain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BIPI)是引起早产儿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脑瘫的首要病因,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20年来,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超早产儿的成活率明显增加(50%--70%),随之而来的神经发育障碍也大幅上升。大量研究显示至少有1/4的存活者发生脑瘫,而神经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更是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损伤保护机制 脑损伤 神经因子 血管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高热惊厥患儿额颞叶区脑电图特点与癫痫的发生及神经发育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师海玲 陈红敏 贾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S)患儿额颞叶区脑电图特点与癫痫的发生及神经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FS患儿分为EEG正常组和EEG异常组。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采用脑电图仪进行EEG检查;随访1年...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S)患儿额颞叶区脑电图特点与癫痫的发生及神经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FS患儿分为EEG正常组和EEG异常组。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采用脑电图仪进行EEG检查;随访1年,详细记录癫痫情况,参照《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认知功能评定标准对患儿的神经发育功能进行评估。结果:EEG正常组和EEG异常组两组患儿性别、热性惊厥持续时间、热性惊厥再发次数、热性惊厥再发、惊厥类型、热性惊厥家族病史、发病年龄、癫痫家族病史例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癫痫组FS患儿EEG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不良组FS患儿EEG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发育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与FS患儿癫痫和神经发育不良均存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EEG异常是影响FS患儿癫痫和神经发育不良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额颞叶区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和神经发育不良均存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是影响FS患儿癫痫和神经发育不良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额颞叶区 脑电图特点 癫痫 神经发育不良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第3讲 颅脑先天发育畸形(二)
6
作者 范国光 陈丽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先天发育畸形 影像学诊断 神经发育不良 儿童 颅脑 前脑无裂畸形 脑裂畸形 透明隔 下丘脑
原文传递
青年男性同时患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及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子系 杨丽珠 +1 位作者 李华晋 睢瑞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患者,男,26岁,因"双眼自幼视力差"于2014年7月8日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差,6岁时就诊于当地医院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双眼眼球水平震颤,眼底检查提示双眼视盘色淡,视网膜呈橘红色,诊断为"双眼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 患者,男,26岁,因"双眼自幼视力差"于2014年7月8日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差,6岁时就诊于当地医院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双眼眼球水平震颤,眼底检查提示双眼视盘色淡,视网膜呈橘红色,诊断为"双眼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良". 慢进行性下降,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眼科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 青年男性 北京协和医院 门诊就诊 神经发育不良 眼部检查 眼底检查
原文传递
透明隔--视神经发育不良
8
作者 田国红 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65-266,共2页
透明隔-视神经发育不良也称为de Morsier综合征,是儿童青少年中导致视力下降的遗传发育疾病之一。典型临床症状为视神经发育异常、脑部透明隔缺损和垂体功能低下三联征。不典型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受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表... 透明隔-视神经发育不良也称为de Morsier综合征,是儿童青少年中导致视力下降的遗传发育疾病之一。典型临床症状为视神经发育异常、脑部透明隔缺损和垂体功能低下三联征。不典型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受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表现。患儿视功能下降是常见的眼科就诊主诉,全面细致的眼科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联合神经科、内分泌会诊对疾病的预后关系重大,全面的内分泌检查能阻止危象发生;激素替代疗法可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很大程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透明隔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神经发育异常 内分泌检查 垂体功能低下 激素替代疗法 功能康复训练
下载PDF
婴儿心脏术中高血糖与其术后1,4及8年神经发育不良无关
9
作者 Sarah de Ferranti Kimberlee Gauvreau +9 位作者 Paul R.Hickey Richard A.Jonas David Wypij Adre du Plessis David C.Bellinger Karl Kuban Jane W.Newburger Peter C.Laussen 张育才 曾因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新生儿、婴儿深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神经学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术前情况、CPB时间、停循环时间、降温的速度与深度、灌注流量、血细胞比容及深低温期间血气管理的方法等.但CPB期间或CPB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对神经系统远期... 新生儿、婴儿深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神经学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术前情况、CPB时间、停循环时间、降温的速度与深度、灌注流量、血细胞比容及深低温期间血气管理的方法等.但CPB期间或CPB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对神经系统远期发育影响还无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脏手术 高血糖 术后 神经发育不良 术中 新生儿
下载PDF
蜗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诊断与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拱月 魏兴梅 李永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4-798,共5页
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是指第八对颅神经的耳蜗支缺失(是)或细小,由House等于1989年首次提出^([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研究发现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CND发生率为2.5%... 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是指第八对颅神经的耳蜗支缺失(是)或细小,由House等于1989年首次提出^([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研究发现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CND发生率为2.5%~21.2%^([2])。本文就蜗神经的胚胎发育、影像学诊断技术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手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人工耳蜗植入 诊断 评估
原文传递
快速乳酸脱氢酶染色在先天性巨结肠及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术中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向磊 柴成伟 +1 位作者 吴晓娟 冯杰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乳酸脱氢酶(LDH)染色在术中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及肠神经元发育异常(IND)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术前诊断为HD或巨结肠同源病(HAD)患儿术中分别在直肠及近端结肠取全层标本行快速LDH染色,通过预热孵育液和提高氧化... 目的探讨快速乳酸脱氢酶(LDH)染色在术中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D)及肠神经元发育异常(IND)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术前诊断为HD或巨结肠同源病(HAD)患儿术中分别在直肠及近端结肠取全层标本行快速LDH染色,通过预热孵育液和提高氧化型辅酶Ⅰ(NAD)水平将反应时间缩短在20min内,同时行快速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并与术后病检结果进行Kappa诊断一致性检验。结果LDH染色孵育20min后出现蓝紫色沉淀,可识别为神经节细胞,增加染色时间并不增加强染色程度;20例患儿中HD8例,IND6例,HD并IND3例,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1例直肠LDH染色有少量表达阳性,但AChE染色阳性,术后病检为神经节细胞减少症;2例直肠LDH和AChE染色均阴性,术后病检为HD、神经节细胞减少各1例。Kappa检验HD、IND、HD并IND的患儿检验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强的吻合性(K≥0.7)。结论快速LDH染色联合快速AChE染色术中诊断HD和IND结果可靠,可帮助术中判断病变肠管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神经发育不良 乳酸脱氢酶 术中诊断
原文传递
复杂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天峰 陈俊 +3 位作者 任寸寸 温立婷 查定军 邱建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发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京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7例复杂内耳畸形语前聋(内耳畸形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植入1例,右侧植入8例,左侧植入8例,植入年... 目的探讨复杂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发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京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7例复杂内耳畸形语前聋(内耳畸形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植入1例,右侧植入8例,左侧植入8例,植入年龄1~10岁(平均3.49岁),男6例,女11例;IP-1畸形2例,IP-3畸形2例,共同腔2例,耳蜗发育不全11例(10例伴蜗神经发育不良)。随机选择同期性别、年龄、侧别相匹配的耳蜗结构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1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复杂内耳畸形围术期并发症,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3、6个月和1年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cul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评分。结果内耳畸形组与对照组之间CAP、SIR评分在开机后6个月、1年无统计学差异(P>0.05);IT-MAIS评分在开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内耳畸形组低于对照组(P<0.05);MUSS评分在开机后3个月、6个月内耳畸形组低于对照组(P<0.05);CAP评分在开机后6个月、1年蜗神经发育不良组(10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发育效果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相似,但伴蜗神经发育不良的内耳畸形患儿开机后1年听觉发育水平低于内耳结构正常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神经发育不良
下载PDF
肠神经发育不良患儿直肠肛门测压与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易斌 王小林 +2 位作者 魏明发 韩杰 郭先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9-811,共3页
目的分析肠神经发育不良(IND)患儿直肠肛门测压有关参数,探讨其与IND病理改变程度的关系及直肠肛门测压在IN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重型肠神经发育不良(SIND)和41例轻型肠神经发育不良(MIND)患儿及20例功能性便秘(FC)患儿同时作直肠... 目的分析肠神经发育不良(IND)患儿直肠肛门测压有关参数,探讨其与IND病理改变程度的关系及直肠肛门测压在IN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重型肠神经发育不良(SIND)和41例轻型肠神经发育不良(MIND)患儿及20例功能性便秘(FC)患儿同时作直肠肛门测压检查。结果SIND患儿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MIND及FC患儿;SIND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发生率明显低于MIND及FC患儿;与MIND及FC患儿比较,SIND患儿直肠静止压、肛管静止压、肛管高压带长度及直肠顺应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平均反射阈值、平均反射潜伏期及平均反射持续时间之间却有显著差异。IND直肠肛门测压并无特征性改变,RAIR表现为不典型松弛波,呈“W”或“V”形,其反射阈值增大,反射潜伏期及反射持续时间长,RAIR与IND病理改变程度呈相关性变化。结论结合钡灌和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检查,直肠肛门测压可协助诊断IND,并可作为反应IND病理类型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直肠肛门测压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 儿童
下载PDF
1例耳蜗前庭神经畸形患者耳蜗植入术前的功能性磁共振评估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岚 杨军 +3 位作者 吴皓 黄琦 曹雯君 李玉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fMRI)评价耳蜗前庭神经畸形患者是否有人工耳蜗植入指征的可能性。方法:对1例15岁双侧耳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fMRI综合评估。结果:纯音测听和听觉脑干反应显示患者为双侧极重度感音...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fMRI)评价耳蜗前庭神经畸形患者是否有人工耳蜗植入指征的可能性。方法:对1例15岁双侧耳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fMRI综合评估。结果:纯音测听和听觉脑干反应显示患者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双侧均未引出。颞骨薄层CT显示内耳畸形(不全分隔Ⅰ型),MRI斜矢状位重建显示耳蜗前庭神经畸形。fMRI显示左耳给声,1000Hz100dBHL,右侧听皮层被激活;右耳给声,双侧听皮层均未见激活。左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个月开机,患者对声音有反应。结论:结合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fMRI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尤其是在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耳蜗前庭神经发育畸形时,更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 耳蜗前庭神经发育不良 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
原文传递
蜗神经发育不良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梅芳 洪晓纯 李楚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以43例(60耳)CND患儿(4个月~10岁,平均2.6±2.8岁)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是否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目的探讨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以43例(60耳)CND患儿(4个月~10岁,平均2.6±2.8岁)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是否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Chirp声诱发听性稳态反应(Chirp-ASSR)检测等结果。结果43例患儿中,26例(60.5%,26/43)为单侧病变,17例(39.5%,17/43)为双侧病变;仅7例患儿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50耳(83.3%,50/60)为蜗神经缺如,10耳(16.7%,10/60)为蜗神经细小;16耳(26.7%,16/60)伴面神经细小,8耳(13.3%,8/60)伴前庭神经异常。4耳(6.7%,4/60)仅伴前庭畸形为第一组,21耳(35%,21/60)合并耳蜗畸形或同时合并前庭畸形为第二组,35耳(58.3%,35/60)不伴内耳畸形为第三组。26耳(43.3%,26/60)ABR仅见波Ⅲ以前波形分化,随后波形消失;23耳(38.3%,23/60)ABR无波形分化;11耳(18.3%,11/60)可见分化不良的波V,其反应阈值为75~100 dB nHL。24耳(40%,24/60)DPOAE或/和CM引出,且第三组CND患儿DPOAE的信噪比(SNR)值和引出率均明显高于CND合并内耳畸形的第一、二组患儿。49耳ABR最大声输出时未引出波V的CND患儿中,41耳(83.7%,41/49)Chirp-ASSR可在不同频率不同程度引出,500、1000、2000和4000 Hz Chirp-ASSR平均反应阈分别为87.14±21.33、89.27±16.09、89.37±15.85和91.10±15.77 dB corHL。结论本组CND患儿多无明确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或病因,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高发于先天性单侧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可表现出听神经病的特征,ABR仅见波III以前波形分化,随后波形消失,Chirp-ASSR测得残余听力明显优于ABR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单侧聋 儿童 神经
下载PDF
蜗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术前影像学评估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思萌 李永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7-361,共5页
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是先天性极重度耳聋的原因之一,指蜗神经缺失或蜗神经纤细。CND的诊断主要依靠在3D-核磁中判断蜗神经状态,而由于技术限制,蜗神经往往显示不清。与非CND患者相比,CND患者的人工耳蜗术后... 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是先天性极重度耳聋的原因之一,指蜗神经缺失或蜗神经纤细。CND的诊断主要依靠在3D-核磁中判断蜗神经状态,而由于技术限制,蜗神经往往显示不清。与非CND患者相比,CND患者的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较差,且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因此,提高术前CND的诊断准确率十分重要,CND的影像学精确诊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总结可协助CND诊断的影像学诊断指标,并回顾以往研究中其对人工耳蜗术后效果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不良 影像学诊断 人工耳蜗
下载PDF
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神经反应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建芬 晁秀华 +3 位作者 王睿婕 樊兆民 王海波 徐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术前均行颞骨HRCT和内听道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听神经发育不良;筛选年龄相近的听神经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单耳植入澳大利亚CI24 RECA植入体,应用Custom sound EP (4.0)软件,分别对3,6,9,12,15,18,21号电极进行ECAP阈值的测试。结果 1. CND组与对照组间在3,12,21号电极处ECAP阈值刺激电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即CND组ECAP阈值处刺激电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 CND组3,12,21号电极之间引出ECAP阈值所需的刺激电量差异明显(P<0.05),且21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12号电极刺激电量,12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3号电极刺激电量;而对照组三个电极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 CND组内各个电极ECAP阈值引出率亦不相同,3号电极引出率100%(11/11),6、9号电极ECAP引出率72.7%(8/11),12、15、18号电极ECAP引出率45.4%(5/11),21号电极ECAP引出率27.2%(3/11)。结论听神经发育不良的患者,需要采用较高的刺激电量才能引起听神经的反应;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低频区域听神经的功能明显低于高频区域,低频区域需要比高频区域更高的刺激电量;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在调试编程时需要采用较低的刺激速率及较大的脉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神经发育不良 神经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耳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和电生理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玉宇 程岚 +3 位作者 杨军 黄琦 沈敏 陈建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9-735,共7页
目的:探讨耳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CI)术前应用CT、MRI、功能性磁共振(fMRI)及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评价听觉通路、听皮层功能和耳蜗神经功能是否正常。方法:6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其中4例CT显示双侧内... 目的:探讨耳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CI)术前应用CT、MRI、功能性磁共振(fMRI)及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评价听觉通路、听皮层功能和耳蜗神经功能是否正常。方法:6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其中4例CT显示双侧内听道狭窄,1例单侧内听道狭窄,余1例内听道无狭窄;3例内听道斜矢状位MRI重建双侧仅见面神经和前庭神经。6例患儿影像学诊断为CND。其中3例行fMRI,3例行EABR检查。全部患儿接受单侧CI,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随访至少1年。结果:3例CND并接受fMRI检查的患儿,其中1例左耳给声后,fMRI影像示右侧听皮层被激活,右耳给声,左侧听皮层未见激活;1例左耳、右耳及双耳2000Hz给声,双侧颞横回均激活;另1例双侧均无激活。2例患儿EABR检测引出V波。6例患儿于CI术后1、6、12个月接受听力学及言语评估,其中4例患儿术后6个月内听力改善,声场听阈为(48.15±6.60)dBHL,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和CAP评分改善,3例患儿SIR评分改善有限。1例患儿的听力提高,但因年龄偏大,言语康复不佳。结论:术前综合应用影像学、电生理评估CND患儿,可更准确地评估其听觉通路的完整性、了解耳蜗神经功能,对于是否实施手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CND患儿CI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耳蜗神经发育不良 功能性磁共振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再手术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易斌 黄姗 +3 位作者 王小林 魏明发 翁一珍 袁继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37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儿术后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肠管切除不足14例,合并肠神经发育不良6例,闸门综合征5例,其他原因12...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37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儿术后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肠管切除不足14例,合并肠神经发育不良6例,闸门综合征5例,其他原因12例。再手术后无1例死亡;31例(83.8%)获6个月至11年的随访。术后15例排便1~2次/d,7例1次/2d,6例1次/3d;1例Rehbein术者(该术式本身保留了过多的病变直肠)和1例Soaves术者(再手术后未及时行肛管扩张)每周排便1~2次,仍间断使用缓泻剂;1例Soaves术者术后有粪液污裤现象。均无大便失禁者。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肠管切除不足;复发后再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便秘 复发 再次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 复发再手术 术后便秘 临床分析 Rehbein术 神经发育不良 手术患儿 肠管切除 再手术后
原文传递
视隔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洪彬 程钢炜 睢瑞芳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视隔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通过眼科检查、头颅磁共振及实验室检测,确诊4例视隔发育不良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诊。结果 4例患者均有双侧视神经发育不良、视力低下和眼球震颤。1例... 目的探讨视隔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通过眼科检查、头颅磁共振及实验室检测,确诊4例视隔发育不良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诊。结果 4例患者均有双侧视神经发育不良、视力低下和眼球震颤。1例患者有身材矮小、癫痫、智力低下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减低;其余3例智力及运动发育迟缓。头颅磁共振显示1例患者视神经和视交叉变细,垂体结构不清;余3例均表现为脑中线结构缺陷,包括典型胼胝体缺如、左侧脑发育不良、脑室扩张和胼胝体较薄。结论严重视力损伤、视神经发育不良、脑中部缺陷、垂体相关激素异常及智力和运动发育迟缓是该组视隔发育不良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隔发育不良 脑中部缺陷 神经发育不良 智力运动发育迟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