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痰论治神志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范小会 刘华 +1 位作者 庆慧 范军铭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0期39-41,共3页
围绕神志病的"从痰论治"思想,认为痰与神志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痰邪致病,易困遏阳气,阻滞气机,内扰心神,导致神志异常。神志病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气、痰、瘀、虚"4个阶段,而痰邪则往往出现于疾病发展过程的中期... 围绕神志病的"从痰论治"思想,认为痰与神志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痰邪致病,易困遏阳气,阻滞气机,内扰心神,导致神志异常。神志病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气、痰、瘀、虚"4个阶段,而痰邪则往往出现于疾病发展过程的中期,痰为浊邪,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脑神活动失常。其致病部位十分广泛,病情变化多端,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中医药疗法 从痰论治 痰气交阻 痰火扰心 风痰上扰 痰瘀互结
下载PDF
试述神志病从脾胃论治 被引量:5
2
作者 崔晓 赵仓焕 《陕西中医》 2010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中医传统理论多认为神志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神志病的病因根本是脾胃功能的失调,故此论述神志病应从脾胃论治。方法:主要从神志病的两个重要物质基础血和气入手,通过脾主血统血... 目的:中医传统理论多认为神志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神志病的病因根本是脾胃功能的失调,故此论述神志病应从脾胃论治。方法:主要从神志病的两个重要物质基础血和气入手,通过脾主血统血、胃气乃一身之气及脾胃气机转输、濡养五脏的生理病理基础来阐述脾胃与神志病的关系,同时结合历代医家临床从脾胃论治神志病取得的良好效果以及现代关于脑肠肽、肠脑等研究成果来说明神志病与脾胃的重要关系。结论:从脾胃论治神志病是临床的重要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中医药疗法 从脾胃论治
下载PDF
解郁丸联合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神志疾病45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煜珂 范军铭 +2 位作者 王百娟 郑雯雯 刘华 《中医研究》 2018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河南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神志疾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疏肝调神针法针刺(百会、四神聪、本神、印...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河南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神志疾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疏肝调神针法针刺(百会、四神聪、本神、印堂、神庭、合谷、膻中、太冲、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郁丸,4 g/次,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的第2,4,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肝气郁结量表评分结果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解郁丸联合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神志疾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中医药疗法 肝气郁结型 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应用 解郁丸/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温胆汤治疗神志病验案3则
4
作者 张蒙 宁俊云 《国医论坛》 2010年第1期10-10,共1页
温胆汤首见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书串记载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温胆汤治疗范围广,疗效佳,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又有了新的发展。王增祥教授是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温胆汤首见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书串记载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温胆汤治疗范围广,疗效佳,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又有了新的发展。王增祥教授是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学验俱丰,本人有幸随王老临诊,发现王老善用温胆汤治疗各类精神疾病,收效甚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中医药疗法 温胆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