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鼎 薛立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谶"本是假托神意兆示人间吉凶的预言;而"纬"则是相对于"经"而言的,是指汉代方士化的儒生与儒学化的方士以神学迷信观念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于"谶"与"纬"曾一度在两汉时期合流...  "谶"本是假托神意兆示人间吉凶的预言;而"纬"则是相对于"经"而言的,是指汉代方士化的儒生与儒学化的方士以神学迷信观念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于"谶"与"纬"曾一度在两汉时期合流,并形成盛极一时的"谶纬"思潮,因而古人往往将纬书称为"谶纬",或单称"谶"。于是后世人们也多将"谶"与"纬"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谶"与"纬"名异实同。本文对"谶"与"纬"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认为"谶"与"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同中有异,并非同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肇鹏 “谶” “纬” 神学目的论 儒学 汉代 字义
下载PDF
历史决定论讨论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廷国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62,共4页
近年来,关于历史决定论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历史决定论的界说 关于历史决定论的争论,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历史决定论概念的不... 近年来,关于历史决定论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历史决定论的界说 关于历史决定论的争论,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历史决定论概念的不同界说的基础之上的。从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对历史决定论概念的界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历史决定论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与唯物史观具有同等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 历史选择 唯物史观 机械决定 综述 辩证决定 神学目的论 统计决定 因果决定 因果性
原文传递
进化生物学与目的论:试论“进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5
3
作者 双修海 陈晓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2,共8页
生物学与目的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重要原因。这排除了神学目的论,但也使进化丧失了哲学根基。尽管迈尔把进化生物学定位为关于远因的研究,远因解释与目的论密切相关,但迈尔所谓... 生物学与目的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重要原因。这排除了神学目的论,但也使进化丧失了哲学根基。尽管迈尔把进化生物学定位为关于远因的研究,远因解释与目的论密切相关,但迈尔所谓的目的论是生物学目的论或经验目的论,因而不能作为进化的深层根据。与之不同,康德目的论具有先验性的特点,这恰好为进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康德目的论在进化生物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被生物学研究忽视或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生物学 神学目的论 经验目的论 先验目的论
原文传递
论王莽的思想与性格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祥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3-78,共6页
在西汉末年谶纬迷信弥漫,今文经学日趋宗教化、神学化的氛围中,王莽的思想继承与播扬的恰恰是正统思想中最荒谬最少理性的糟粕,并且明显带有复古与实用主义的特征。他的篡政活动和帝王生涯,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与谶纬迷信的一系... 在西汉末年谶纬迷信弥漫,今文经学日趋宗教化、神学化的氛围中,王莽的思想继承与播扬的恰恰是正统思想中最荒谬最少理性的糟粕,并且明显带有复古与实用主义的特征。他的篡政活动和帝王生涯,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与谶纬迷信的一系列有趣的示范演习。王莽性格怪异,特别娴熟于法家之“术”,虚伪、奸诈、阴毒、残忍,将剥削阶级那种贪婪残暴、尔虞我诈的品性发挥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统治思想 《春秋左氏传》 董仲舒 谶纬迷信 天人感应 神学目的论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进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9-61,共3页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王进学(中共商丘地委党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和对效率、经济利益的强调,功利主义已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我们这个道义论伦理传统长期...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王进学(中共商丘地委党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和对效率、经济利益的强调,功利主义已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我们这个道义论伦理传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度里,功利主义也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 道德目的论 道德价值 道德准则 价值基础 神学目的论 人的幸福 最大幸福 最大多数人 霍尔巴赫
下载PDF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目的论及相关争议
6
作者 吕纯山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43-60,共18页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以目的论为特征,但其目的论在不同科学领域是不同的。在自然哲学领域是以形式为目的的自然目的论,在实践哲学领域是道德目的论,在形而上学领域是以努斯神为目的的神学目的论。而自然目的论因为运动理论、道德目的论因...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以目的论为特征,但其目的论在不同科学领域是不同的。在自然哲学领域是以形式为目的的自然目的论,在实践哲学领域是道德目的论,在形而上学领域是以努斯神为目的的神学目的论。而自然目的论因为运动理论、道德目的论因为努斯而得以与神学目的论相互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目的论 道德目的论 至善 神学目的论
原文传递
儒学天人感应论中的生态智慧——兼论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3
7
作者 吕锡琛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儒学中的天人感应论多持负面评价,或斥其为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或批其维护封建统治、欺骗慑服民众,等等。这些观点虽然不无合理之处,但却对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有所忽略。笔者认为,儒学中的天人感应论将天地自...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儒学中的天人感应论多持负面评价,或斥其为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或批其维护封建统治、欺骗慑服民众,等等。这些观点虽然不无合理之处,但却对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有所忽略。笔者认为,儒学中的天人感应论将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类的善恶治乱分别将对自然界产生相应影响而出现灾祥异象,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生存,这是饱含生态智慧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生态智慧 中国哲学研究 问题意识 儒学 人类社会 神学目的论 负面评价
原文传递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历史发展简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叶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4-48,共5页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紧密相连。哲学家们围绕这对范畴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现代,由于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的出现,这一争论又热烈起来。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对范畴,有必...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紧密相连。哲学家们围绕这对范畴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现代,由于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的出现,这一争论又热烈起来。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对范畴,有必要回顾一下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黑格尔 量子力学 历史发展 辩证法 玻尔 机械决定 神学目的论 唯物主义者
下载PDF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少惠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6年第6期27-29,共3页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在中国思想史上各自占有光辉的一页。王充哲学标志着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他不仅把先秦以来的精气说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起唯物主义元气一元学说,而且对两汉以...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在中国思想史上各自占有光辉的一页。王充哲学标志着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他不仅把先秦以来的精气说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起唯物主义元气一元学说,而且对两汉以来种种神学迷信进行了全面的扫荡,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神学 王充 王符 社会政治 政治批判 谶纬神学 以民为心 天人感应 潜夫 神学目的论
下载PDF
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英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3-79,共7页
儒学产生于先秦,它虽在秦代受到打击,但到汉代却被定为一尊。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有没有联系?人们对此看法不尽相同。汉代儒学作为一种丧失了先秦儒学中“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它成为倾向于精神压迫的独断主义,而这种独断主义确实... 儒学产生于先秦,它虽在秦代受到打击,但到汉代却被定为一尊。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有没有联系?人们对此看法不尽相同。汉代儒学作为一种丧失了先秦儒学中“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它成为倾向于精神压迫的独断主义,而这种独断主义确实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汉代儒学也曾吸取了先秦儒学中“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并发展成为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不仅没有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独断主义 理性主义 自然科学 天人感应 谶纬迷信 张衡 阴阳五行说 早期儒学 神学目的论
下载PDF
论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波 《哲学研究》 1979年第9期47-52,共6页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解放以来,很多人发表论著对董仲舒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质。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董仲舒哲学是不是就一无可取呢?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实上,他...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解放以来,很多人发表论著对董仲舒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质。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董仲舒哲学是不是就一无可取呢?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实上,他的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曾经起了进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历史作用 唯心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 哲学思想 神学目的论 历史环境 进步作用 分析批判 西汉时期
原文传递
《汉书》中的天人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殿才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3-83,共11页
《汉书》一向被认为是一部封建正宗思想较浓的史书,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是它的思想特色,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汉书》不但取得了卓著的编撰成就,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从基本倾向上看,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历史纪实... 《汉书》一向被认为是一部封建正宗思想较浓的史书,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是它的思想特色,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汉书》不但取得了卓著的编撰成就,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从基本倾向上看,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历史纪实,而不是上苍决定人事的神意启示录。《汉书》对天人关系的看法,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正宗神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它承认天人之间互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天人关系 神学目的论 思想特色 天人感应 思想价值 社会活动 神学思想
原文传递
《淮南子》感应观新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韧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1-47,共7页
关键词 《淮南子》 天人感应 “气” 董仲舒 《吕氏春秋》 自然 “无形” 外在性 思想史 神学目的论
原文传递
实践目的的要素、层次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国忱 高立胜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27-32,共6页
《云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关于实践目的问题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再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一、实践目的及其要素与层次。 目的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主体对未来实践预期达到的结果的观念模型... 《云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关于实践目的问题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再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一、实践目的及其要素与层次。 目的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主体对未来实践预期达到的结果的观念模型,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主观意向。人们总是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目的,而实践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即通过物化活动过程,使外界对象按照人们的主观意向发生预期的变革,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重要特点。恩格斯深刻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动物也有一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 预测客体 起始点 要素与层次 客体对象 实践和认识 神学目的论 科学的目的 认识来源 实践活动
下载PDF
洪亮吉无神论思想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长安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6期203-209,共7页
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字君直,又字雅存,号北江,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县)人,清乾嘉年间的经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洪亮吉通经史、音韵,工诗文,尤长地理之学,一生著作颇富,有《洪北... 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字君直,又字雅存,号北江,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县)人,清乾嘉年间的经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洪亮吉通经史、音韵,工诗文,尤长地理之学,一生著作颇富,有《洪北江全集》(收入《四部丛刊》传世.《意言》二十篇,是他的主要哲学和无神论论著,对当时盛行的鬼神迷信和佛道神学进行了坚决的批判.一、天地无神 百物自生“山川社稷风云雷雨皆有神乎?”洪亮吉断然回答:“无也”.那么为什么人们又说有神呢?那是因为“山川社稷风云雷雨之神,林林总总,皆敬而畏之.是山川社稷风云雷雨之神,即生于林林总总之心而已.”人们对山川大地的伟大力量缺乏了解,无法抵抗,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莫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亮吉 无神思想 社稷 天地 述评 果报 神学目的论 有神 黑虎 形质
下载PDF
董仲舒“神学目的论体系”简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映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53-54,共2页
文章从人副天数与天人感应、天权神授与谴告符瑞、德主刑辅与调均分予、独尊儒术与罢黜百家等四个方面简要分析评述了董仲舒“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 ,认为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近二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既有其积极意义 ,也有其负... 文章从人副天数与天人感应、天权神授与谴告符瑞、德主刑辅与调均分予、独尊儒术与罢黜百家等四个方面简要分析评述了董仲舒“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 ,认为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近二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既有其积极意义 ,也有其负面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神学目的论 人副天数 天人感应 天权神授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灾异谴告与汉儒说诗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焕然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6-8,共3页
:灾异谴告说风靡汉代朝野 ,具有不容置疑的无上权威性。它积淀于每个儒生的灵魂深处 ,内化为一种思维定势。汉儒每每以灾异谴告说诗 ,指陈时弊 ,警醒人君 ,大大强化了诗的匡恶功能 ,成为《诗》
关键词 汉代 灾异谴告 阴阳五行说 神学目的论 儒学 思维定势
全文增补中
驭天·无鬼·非圣——评《列子》一书的基本思想
18
作者 龚杰 《人文杂志》 1980年第2期17-20,共4页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战国时列御寇作。原书己经佚失。现存《列子》八篇,据东晋张湛(约生于公元330年前后,卒年不详)《列子序》说,是他把几种残缺的本子,“参校有无”,编辑而成的。从唐柳宗元开始就怀疑它是伪书。从...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战国时列御寇作。原书己经佚失。现存《列子》八篇,据东晋张湛(约生于公元330年前后,卒年不详)《列子序》说,是他把几种残缺的本子,“参校有无”,编辑而成的。从唐柳宗元开始就怀疑它是伪书。从这本书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分析,当是魏晋时期的作品。对《列子》一书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把它看成是老庄思想的复述与发挥;有人根据《杨朱》、《汤问》两篇中所反映的消极人生观,对此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有人则认为“它反映了东晋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杨朱 基本思想 自然规律 夸父 追日 张湛 公天下 神学目的论 凝寂
下载PDF
神是目的?人是目的?——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
19
作者 韩秋红 史巍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众所周知,托马斯·阿奎那在其《神学大全》中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被称为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宇宙论证明是为目的论证明服务的,五大证明共同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以上帝存在为其神学目的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托马斯... 众所周知,托马斯·阿奎那在其《神学大全》中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被称为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宇宙论证明是为目的论证明服务的,五大证明共同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以上帝存在为其神学目的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是神学目的论没有疑问,但其神学目的论掩盖了其人学目的论。透视其神学目的论,挖掘其人学目的论思想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阿奎那 上帝存在 五大证明 神学目的论 人学目的论
下载PDF
浅述陶渊明的无神论思想
20
作者 王玲华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6-47,共2页
一提起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我们马上会联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后又改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因宅旁有五棵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41岁时曾任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一提起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我们马上会联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后又改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因宅旁有五棵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41岁时曾任彭泽令(今江西彭泽县西),后人也称他“陶彭泽”或“陶令”.63岁逝世,谥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诗歌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陶渊明又是一位带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无神论者.虽然他在这方面没有专门的论著,思想史上一般也不会提及,但在他诗文的字里行间不时闪耀着无神论思想的光辉,这在当时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里,作为一个封建文人,能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说是难能可贵的.本文即就陶渊明无神论思想的某些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简要论述,以求教于广大同仁.一、对神学目的论的否定所谓神学目的论,就是宗教迷信用以证明神存在的一种流行的理论.肯定人格神的天的存在,认为天有目的意志,能赏善罚恶,这是一切世俗迷信的基础.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认为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无神思想 神学目的论 神不灭 “五柳先生” 陶渊明诗歌 长生不死 人格神 中国文学史 “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