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夏家墩、神墩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海超 方玲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33,F0002,F0003,共15页
2013年,对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近旁的夏家墩和神墩两个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炼炉、房址、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灰坑等,出土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铜器以及炉渣、炉壁等冶铜遗物。其中西周早期炼炉保存有... 2013年,对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近旁的夏家墩和神墩两个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炼炉、房址、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灰坑等,出土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铜器以及炉渣、炉壁等冶铜遗物。其中西周早期炼炉保存有炉基、炉壁,并发现配套设施,是国内性质明确的同类发现中年代最早、发现最全面的一例。这些发现为我们探讨皖南地区周代的铜料生产技术、流通方向以及冶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都提供了重要资料。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的发现也为我们认识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墩形遗址的居址模式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铜陵 夏家 周代 冶炼遗址
原文传递
江苏溧阳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山东大学考古学系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1 位作者 宋艳波 田名利 《海岱考古》 2016年第1期358-364,共7页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南部,2004年12月和2005年12月2006年7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溧阳神墩遗址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和三次发掘,发掘面积共1 002.5平方米[1]。发掘区主要集中在遗址西北部,主要遗...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南部,2004年12月和2005年12月2006年7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溧阳神墩遗址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和三次发掘,发掘面积共1 002.5平方米[1]。发掘区主要集中在遗址西北部,主要遗存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分为早、中、晚三大阶段,早期阶段遗存距今700065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本次整理的动物遗存全部来自早期,分为早期一段和早期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遗存 距今 溧阳 动物
原文传递
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3
作者 田名利 郝明华 彭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8,I0001,共15页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经先后三次考古发掘,发现马家浜文化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清理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252座,婴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90个,灰沟1条,良渚文化墓葬9座,商周时期灰坑12个,灰沟1条。该遗址为重新认识马家浜...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经先后三次考古发掘,发现马家浜文化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清理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252座,婴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90个,灰沟1条,良渚文化墓葬9座,商周时期灰坑12个,灰沟1条。该遗址为重新认识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分区、分界、类型和文化变迁过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 马家浜文化 墓地 太湖西部
原文传递
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地层的孢粉记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春梅 田名利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6,共10页
对采自太湖西部的江苏溧阳市神墩遗址地层的17块土样进行了孢粉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距今约7千年以前,研究地区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遗址点周围主要生长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如青冈、枫香、胡桃、栎、枫杨、悬铃木、榆和松等,反映比... 对采自太湖西部的江苏溧阳市神墩遗址地层的17块土样进行了孢粉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距今约7千年以前,研究地区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遗址点周围主要生长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如青冈、枫香、胡桃、栎、枫杨、悬铃木、榆和松等,反映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马家浜文化早期气候温暖湿润,体现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但向晚期过渡时,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温凉偏干。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址周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繁茂,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比较适宜人类活动与居住。良渚文化时期,木本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花粉增加,约占孢粉总数的50%,气候环境为温凉。草本植物花粉中直径大于37μm的禾本科含量很大,达37.1%,可能是先人类进驻,开始进行农作,有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的大量种植。春秋时期,气候条件比良渚时期要好,较温湿,环纹藻等藻类孢子有较多出现,说明遗址区可能曾被淡水淹没成湖沼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气候与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遗址 溧阳 江苏
下载PDF
马家浜文化早期的生业经济研究——以动物考古学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宋艳波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共6页
马家浜文化早期,太湖沿岸的先民们主要通过渔猎野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资源,不同聚落野生动物群构成的差异可能与聚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关。他们已经驯化并饲养狗和猪,家猪饲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提... 马家浜文化早期,太湖沿岸的先民们主要通过渔猎野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资源,不同聚落野生动物群构成的差异可能与聚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关。他们已经驯化并饲养狗和猪,家猪饲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提高;水牛尚未被人类驯化,仍属野生种属;除了获取肉食外,先民还会进一步利用动物骨骼和鹿角等来制作所需的物品,有可能会利用某些特殊动物的皮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遗址 遗址 罗家角遗址 马家浜文化早期 动物考古 生业经济
原文传递
近年来九江先秦考古新进展概述
6
作者 吴圣林 《九江师专学报》 1990年第3期60-65,共6页
近几年,九江市文物工作者经过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古文化遗址达二、三百处;发掘了一批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资料。本文就此作一概述,籍以为九江市先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料。
关键词 九江市 考古 先秦古文化遗址 石钟山遗址 文昌Fu遗址 铜岭矿冶遗址 遗址 石灰山遗址
下载PDF
试析神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
7
作者 丁风雅 郭梦雨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8,共9页
神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兼具环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与皖江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特点。虽然其早期部分遗存与骆驼墩遗址相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晚期以陶鼎为代表的遗存可归入骆驼墩文化。根据遗址(4)层下墓葬间的层位关系... 神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兼具环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与皖江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特点。虽然其早期部分遗存与骆驼墩遗址相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晚期以陶鼎为代表的遗存可归入骆驼墩文化。根据遗址(4)层下墓葬间的层位关系及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将这批墓葬由早至晚划分为三组,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墓地的形成、布局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分期 马家浜文化 墓葬
原文传递
也说秣陵
8
作者 赵慕明 《江苏地方志》 2007年第4期31-31,共1页
在最近出台的南京市首批50个“老地名遗产保护名单”中,“秣陵”紧排于“金陵”之后,名列第二。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南京市 秣陵 历史 地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