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 被引量:187
1
作者 桂诗春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5,共9页
问:最近电视里常看到这样的广告,家长们为弦子们的英语词汇量上不去而深锁眉头,最后用了一个记忆单词的玩意儿,弦子们的英语词汇量马上飙升,英语课的成绩马上就上去了。家长们都说这个玩意儿“神”了。请问您有什么反映?
关键词 英语词汇学习 英语词汇量 英语课 家长
原文传递
玄府概念诠释(六)——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 被引量:97
2
作者 常富业 王永炎 +1 位作者 高颖 杨宝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玄府 生理 病理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 被引量:74
3
作者 王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2-654,共3页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以及对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柏然 张思洁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30,共5页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张柏然张思洁中国的传统译论约始于1700多年前的佛家经书翻译。在我国的传统译论中,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源。历史定势和文化整体形态的发展促使译学与哲学尤其是与美学联姻。例如道安的“案...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张柏然张思洁中国的传统译论约始于1700多年前的佛家经书翻译。在我国的传统译论中,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源。历史定势和文化整体形态的发展促使译学与哲学尤其是与美学联姻。例如道安的“案本而传”,严复的“译事三难”,傅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似” 钱锺书 传统译论 美学思想 “化” 思维模式 “化境” 翻译理论
下载PDF
对“醒脑开窍”针刺体系中神–脑–窍的认识 被引量:55
5
作者 余亮 樊小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3-886,共4页
石学敏院士创新性提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中风病的总病机,并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脑腑"立论,"治神"思想是其核心内涵,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临床... 石学敏院士创新性提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中风病的总病机,并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脑腑"立论,"治神"思想是其核心内涵,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临床应用中也拓展到了不同的疾病种类,尽管配穴不同,但其治疗法则始终不离神、脑、窍。笔者通过引用古代文献及借鉴现代不同学者的观点,阐述石学敏院士"治神"思想指导下的神、脑、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对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的理解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 中风
原文传递
关于中西诗学的对话──弗朗索瓦·于连访谈录 被引量:54
6
作者 秦海鹰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2期77-87,共11页
关键词 中西诗学比较 中国思想 中国诗学 现代汉语 比较研究 形而上学 中国传统 西方思想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 被引量:42
7
作者 傅守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消费时代 审美 悲剧 欢乐 生存境遇 文化艺术 常人 感官
原文传递
“形”与“神”辨 被引量:41
8
作者 许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6,共10页
长期以来,“形”与“神”的关系一直是备受翻译界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新旧两个世纪中发生的两场关于“形似”与“神似”关系的辩论,通过对各方观点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了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进而结合“形式”、“意义... 长期以来,“形”与“神”的关系一直是备受翻译界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新旧两个世纪中发生的两场关于“形似”与“神似”关系的辩论,通过对各方观点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了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进而结合“形式”、“意义”与“内容”等概念对翻译中的“形”与“神”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 "" 形似 形式 内容 翻译 意义
原文传递
“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9
作者 曲淼 唐启盛 +1 位作者 孙文军 任熙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7-440,共4页
结合古代文献及临床应用经验,对中医"神、魂、魄"理论与精神疾病病机、证候的内在联系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临床为基础,从神、魂、魄的生理、病理及辨证用药等角度进行论述,认为神与主意识、魂与潜意识、魄与植物系统的功... 结合古代文献及临床应用经验,对中医"神、魂、魄"理论与精神疾病病机、证候的内在联系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临床为基础,从神、魂、魄的生理、病理及辨证用药等角度进行论述,认为神与主意识、魂与潜意识、魄与植物系统的功能相似并密切相关,因此临床诸多精神疾病出现的幻觉、妄想、强迫、躯体障碍等症状均可由神不安、魂不守、魄不宁等病机所导致,并提出养心安神、柔肝镇魂、益肾(肺)定魄、宣肺畅魄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对于精神疾病中"神、魂、魄"理论的运用进行系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内经》“神”概念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烟建华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神为万物变化内在依据的内涵移植到医学,提出神机的概念,心为其主宰,体现了以中为尊的思想。五神乃精神活动的主体,其中神为人类特有的自觉意识,魂为本体意识,魄为与生俱来的感觉、运动本能,意志则代表心神主导... 《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神为万物变化内在依据的内涵移植到医学,提出神机的概念,心为其主宰,体现了以中为尊的思想。五神乃精神活动的主体,其中神为人类特有的自觉意识,魂为本体意识,魄为与生俱来的感觉、运动本能,意志则代表心神主导下的思维活动。神主于五脏。精化气、气生神,神又反过来影响精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精、神、气、血、津液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今庸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4期7-10,22,共5页
藏府的功能活动,体现了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而“神”则是这种生命活动的概括。藏府的功能活动,依赖于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等在营养藏府、保证藏府功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又在藏府功能活动过程... 藏府的功能活动,体现了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而“神”则是这种生命活动的概括。藏府的功能活动,依赖于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等在营养藏府、保证藏府功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又在藏府功能活动过程中从饮食物里不断地得到滋养和补充。神是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又主导着这些活动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 内在联系
下载PDF
试述中医心、脑、神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关梓桐 徐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根据中医对"神"定义的不同概念,来阐述"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并赞同从神的不同角度来分别阐述心主识神和脑主元神的"心脑共主神明"的观... 根据中医对"神"定义的不同概念,来阐述"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并赞同从神的不同角度来分别阐述心主识神和脑主元神的"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认为此观点更符合临床实验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 脑主 心脑共主
下载PDF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针刺的核心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文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0,共4页
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内经》中关于针刺"真"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安全... 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内经》中关于针刺"真"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安全等技术特色,证实了得气(针感)是"凡刺之真"的具体体现,调节心神(中枢)是"必先治神"的关键。《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正确的,是实施科学针刺的理论核心,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法 《内经》
原文传递
中医意念与康复的运动想象疗法的比较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杨远滨 王芗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躯体运动 想象疗法 意念 康复 中医 祖国医学 生理活动
下载PDF
从五脏藏神的理论内涵探讨五脏俞治疗失眠症 被引量:38
15
作者 胡金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根据导师东贵荣教授内伤病“脏腑、阴阳、气血、虚实”辨证法则及调五脏神辨证立法治疗失眠症的学术思想,查阅古今中医文献,从五脏神的含义及其功能、五脏神的整体调控机制、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的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脏藏神分... 根据导师东贵荣教授内伤病“脏腑、阴阳、气血、虚实”辨证法则及调五脏神辨证立法治疗失眠症的学术思想,查阅古今中医文献,从五脏神的含义及其功能、五脏神的整体调控机制、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的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脏藏神分型辨证、配穴立法论治不寐的理论及取穴原则,分析五脏神对机体整体的调控功能以及与心神、脑神之间的关系。阐述针刺五脏俞穴调节五脏神志治疗失眠症的立法依据,从而建立并提出针刺膀胱经五脏俞穴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针灸疗法 背俞
下载PDF
“心神”与“脑神”之辨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思馨 纪立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2,共2页
"心神"与"脑神"谁主人的神明,随着西医的普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目前,"心脑共主神明说"更受大家的认可。经查阅文献,分析现代医疗报道,观察总结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发现心脑共主人之神明,但所主神明... "心神"与"脑神"谁主人的神明,随着西医的普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目前,"心脑共主神明说"更受大家的认可。经查阅文献,分析现代医疗报道,观察总结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发现心脑共主人之神明,但所主神明有所不同,心之所主神明偏向于感情及长期建立起来的爱好习惯性神明,而脑之所主神明偏向于思维,记忆等后天学习性神明。二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影响,共主一身神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别 联系
原文传递
从“神”角度探讨《黄帝内经》中五情致形神失调的病机与表现 被引量:32
17
作者 莫慧 王挺 +5 位作者 何苗 文燕 余婉蓉 陈珑 秦永菊 林立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45-1849,共5页
五情是形神失调的主要病因,五情内伤,神失其机,神不御形,气乱脏扰而发病。五情通过影响五脏神(神、魂、魄、意、志)、五精气(脉、血、气、营、精)、气血活动及脏腑功能致形神失调,而形神失调性疾病多为长期、慢性、持续性五情过极所致... 五情是形神失调的主要病因,五情内伤,神失其机,神不御形,气乱脏扰而发病。五情通过影响五脏神(神、魂、魄、意、志)、五精气(脉、血、气、营、精)、气血活动及脏腑功能致形神失调,而形神失调性疾病多为长期、慢性、持续性五情过极所致。以神失守、形失调为主要表现,可见精神、人格、行为及脏腑、气血功能异常,其中形失调通过影响本脏、子母脏、乘侮脏或所有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异常。不同情志刺激致不同状态形神失调,与情志所应神、所藏脏的属性相关。五情致病虽分为作用,亦是相合、相离之态,其中"神"是整个病机演变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黄帝内经 病机 理论 中医学 心身医学
原文传递
感应、治神与针刺守神 被引量:30
18
作者 卓廉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感应、治神与针刺守神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古代文、史、哲和当代人文社科文献,从中摘录出与感应、治神相关的内容,并与中医典籍中有关治神、针刺守神的论述进行对照、分析、考释,研究其中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感应是治神和... 目的:探讨感应、治神与针刺守神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古代文、史、哲和当代人文社科文献,从中摘录出与感应、治神相关的内容,并与中医典籍中有关治神、针刺守神的论述进行对照、分析、考释,研究其中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感应是治神和守神的理论基础,治神是针前的一种特殊训练,而针刺守神是凭借医患之间的感应联系并由医生主动实施控制的治疗方法。结论:针刺守神体现了中医崇尚生命的体验,注重生命的交融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感应 考证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论“治未病”的核心观念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3,共3页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当前中医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于道学文化和中医学的学习,认为古人在形神问题上持有的观点是"重神轻形"。人体疾病的发生多由伤"神"引起,所以"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当前中医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于道学文化和中医学的学习,认为古人在形神问题上持有的观点是"重神轻形"。人体疾病的发生多由伤"神"引起,所以"治未病"的关键问题,并非仅仅是落实在形体上的预防,而应当更加注重对"神"的养护;强调人体自然状态下,"心"能够与自然精气相通;与自然精气相通,就能够同天地之气化;与天地同气化,"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当前"治未病"理论的研究中,对于"神"的理解和探索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治未病 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对《黄帝内经》中阳气与神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7
20
作者 蔡华珠 林丹红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69-3372,共4页
阳气与神是《黄帝内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阐述阳气与神的概念、功能、作用,论述了阳气为化神之体,神乃阳气之用的效应,两者互相为用,阳气可化神、运神、养神,神可御阳气。指出阳气与神的关系在临床上治... 阳气与神是《黄帝内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阐述阳气与神的概念、功能、作用,论述了阳气为化神之体,神乃阳气之用的效应,两者互相为用,阳气可化神、运神、养神,神可御阳气。指出阳气与神的关系在临床上治疗神志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