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法国大革命中的祖国崇拜——一项关于现代爱国主义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京东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6,158,共13页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诞生了现代性的爱国主义,也创造了新的政治象征。祖国祭坛及其饰物、铭文与仪式作为秩序革新的标志,在时间与空间、政体与国体的不同维度扩展开来。由此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象征体系,塑造了"祖国"与"爱国...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诞生了现代性的爱国主义,也创造了新的政治象征。祖国祭坛及其饰物、铭文与仪式作为秩序革新的标志,在时间与空间、政体与国体的不同维度扩展开来。由此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象征体系,塑造了"祖国"与"爱国"之间的象征性权力。象征体系使人们看见、相信,继而选择一定的观念、实践与政治生活。从祖国祭坛出发,大革命既更迭了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社会、一个民族国家。民主革命的"共和国"、民族革命的"法兰西"与象征革命的"祖国母亲"从此结合,催生出一种普遍一致的爱国情感。它形成了革命时代的祖国崇拜,也成为后革命时代公民宗教的一部分。它既致力于塑造公民身份,培育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意识,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共识,融入现代生活的公共记忆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
祭坛
爱国主义
象征物
话语修辞
政治仪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法国大革命中的祖国崇拜——一项关于现代爱国主义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京东
机构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暨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6,158,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16JZD008)
文摘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诞生了现代性的爱国主义,也创造了新的政治象征。祖国祭坛及其饰物、铭文与仪式作为秩序革新的标志,在时间与空间、政体与国体的不同维度扩展开来。由此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象征体系,塑造了"祖国"与"爱国"之间的象征性权力。象征体系使人们看见、相信,继而选择一定的观念、实践与政治生活。从祖国祭坛出发,大革命既更迭了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社会、一个民族国家。民主革命的"共和国"、民族革命的"法兰西"与象征革命的"祖国母亲"从此结合,催生出一种普遍一致的爱国情感。它形成了革命时代的祖国崇拜,也成为后革命时代公民宗教的一部分。它既致力于塑造公民身份,培育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意识,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共识,融入现代生活的公共记忆里。
关键词
祖国
祭坛
爱国主义
象征物
话语修辞
政治仪式
Keywords
autel de la patrie
patriotism
symbol
discourse rhetoric
political ceremony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法国大革命中的祖国崇拜——一项关于现代爱国主义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于京东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