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中强地震活动特点及震前异常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柴炽章 马禾青 金春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将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分为东、中、西三段,以分段的方式研究了该带中强地震的迁移特点,并对各段地震活动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各段的迁移规律和各段中强地震震前异常特征.
关键词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 分段 异常
下载PDF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_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爱娟 殷淑燕 延军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6-1130,共5页
根据1954年以来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分析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个年... 根据1954年以来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分析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个年份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根据空间对称性和强震震中经、纬向迁移特征分析,判断出下一次地震发生地点大致在36°-39°N,95°-101°E区域。本研究可丰富重大灾害趋势判断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 地震趋势判断 可公度计算 蝴蝶结构图 可公度结构系 空间对称性
下载PDF
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变化的理论解释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禾青 杨明芝 李春贵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4,共8页
对区域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解释,可以得到小地震的发生率和累计次数与区域应变能量积累速度呈正比,并且发生率取不同值及累计次数曲线斜率产生变化时,区域应变能量的积累状态不同。并针对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不同... 对区域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解释,可以得到小地震的发生率和累计次数与区域应变能量积累速度呈正比,并且发生率取不同值及累计次数曲线斜率产生变化时,区域应变能量的积累状态不同。并针对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不同小区域计算了小地震的累计次数及发生率,表明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区域小地震累计次数曲线斜率及发生率均会发生变化,显示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其区域应力状态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发生率 地震累计次数 区域应变能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