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被引量:206
1
作者 郑杭生 黄家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共8页
在对全国多个城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新形势: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群众的权利意识迅速崛起导致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降低;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凸显导致社会安... 在对全国多个城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新形势: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群众的权利意识迅速崛起导致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降低;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凸显导致社会安全感下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来临导致其双刃剑效应的显现。各地围绕破解在这些新形势下开展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创新的难题,进行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五种新的趋势:第一,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体制的复合化,强调合作共治和复合治理;第二,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分类治理;第三,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手段的艺术化,强调刚柔并济和情理法兼顾;第四,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机制的科学化,强调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第五,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区治理 新形势 新趋势 多元利益统筹兼顾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被引量:197
2
作者 曹海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8,共4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系统的基础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细胞.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量.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首次对社区治... 社区是社会治理系统的基础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细胞.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量.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首次对社区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我们邀请部分社区治理研究专家集中研讨社区治理的若干问题,以期推动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为社区治理按共治、共建、共享布局走向新时代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服务创新 治理体系 党建 社会治理 治理能力 理论与实践 中共中央
原文传递
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 被引量:173
3
作者 夏建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虽然治理理论已经遍布全球、国家和地方的不同层次,正在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治理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但是,社区治理在整个治理理论中所得到的关注还很小,相应的论述也极少。当前治理理论主要有全球治理、民族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三种。实... 虽然治理理论已经遍布全球、国家和地方的不同层次,正在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治理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但是,社区治理在整个治理理论中所得到的关注还很小,相应的论述也极少。当前治理理论主要有全球治理、民族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三种。实际上社区治理与它们一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概括三种治理理论共同特点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为初步建立社区治理理论进行了尝试和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理论 社区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党如何链接社会:城市社区党建的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 被引量:172
4
作者 吴晓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6,共15页
社区是反映国家社会变化的"小切口",社区党建体现了转型期党的建设与政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表明,城市社区党建发挥了"主体补位"和"社会建构"的功能,投射了党"二次构建社会"的意志。社... 社区是反映国家社会变化的"小切口",社区党建体现了转型期党的建设与政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表明,城市社区党建发挥了"主体补位"和"社会建构"的功能,投射了党"二次构建社会"的意志。社区成为"二次社会建构"的建制性单位,社区党建通过主体补位维持秩序,以组织化撬动社会发展,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社会建设理想的一种现实选择。社区党建具有"政治建设"与"社会构建"双重性,这既是保持党的"先锋队"作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政治优势"的政党属性使然,也是弥补多主体缺位、达成集体行动的现实选择。社区党建的"社会化"机制对于"党与社会的链接"至关重要。总体而言,社区党建需把握"一核、两化、三步走"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 社会建构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154
5
作者 燕继荣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讨论制度变迁的意义无非两条:一是说明一种良好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二是解释一种良好的制度形成以后怎样可持续。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已经产生了许多好的经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让这些良好的做法形成制度,持续下去。本文依据制度... 讨论制度变迁的意义无非两条:一是说明一种良好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二是解释一种良好的制度形成以后怎样可持续。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已经产生了许多好的经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么让这些良好的做法形成制度,持续下去。本文依据制度主义学说和社会资本理论认为,要让一种制度可持续,就要让它成为一种"路径依赖"。换句话说,要让"政府主导"之下产生的社区治理创新持续下去,就要培养和"制造"社区成员对于该制度的需求,而致力于"熟人社会"建设、促进社区自组织发展、加强社区成员交往和信任、提高社区成员集体行动能力的社会资本投资是增强社区治理创新制度依赖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和谐社区 社会资本 路径依赖 投资
原文传递
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社区治理的“复合结构” 被引量:153
6
作者 吴晓林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1,共8页
在中国,社区既非完全的行政单元,也非完全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集"政治、服务(行政)、社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体"。巩固基层政权与提供公共服务是社区复合体的主要面向。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的政... 在中国,社区既非完全的行政单元,也非完全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集"政治、服务(行政)、社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体"。巩固基层政权与提供公共服务是社区复合体的主要面向。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的政治逻辑、治理重心下移的管理(行政)逻辑、选择性参与的生活逻辑"互相交织,共同生产了社区复合体的形式。在社区层面,政治秩序逻辑统领管理逻辑与生活逻辑,居民更多地在个体生活界面活动,个体往往是在生活受损时,才会主张社会、政治权利。总体而言,社区复合体超越了国家社会二元论的解释框架,展现了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逻辑。面向未来,要引入更多健康的社会力量,应对复杂性问题,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复合体 社区治理 社区结构 选择性参与
原文传递
乡村社区自组织治理的信任机制初探——以一个村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被引量:144
7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93,106,共12页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受信任第三方扮演沟通协调者的角色,形成了明确的互惠规则以保证相互为利的信任,并且建构了基于生态保育的共识以凝聚认同感,这是新型信任机制的构建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信任机制 社会资本 社会网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被引量:142
8
作者 吴晓林 郝丽娜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8,共12页
大国治理需从小社区做起。要理解社区治理,既要注重本土经验的积累,又要关照国外的理论进展。自西方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的社区治理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为全面把握相关研究动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外社区治理研究进行述评。研究... 大国治理需从小社区做起。要理解社区治理,既要注重本土经验的积累,又要关照国外的理论进展。自西方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的社区治理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为全面把握相关研究动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外社区治理研究进行述评。研究显示,在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指导下,借由新自由主义和社区主义的调和,社区被重新发现,社区治理成为西方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转轨的重要"节点"。由此,西方学界突破了此前"社区内部互动论"的研究范畴,国家"元治理"作用被拉回到社区治理中"审视"。借由政策网络、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理论等视角,国外学界既考察了影响社区治理的结构性因素,又考察了社区失灵等新问题,并且呈现出以质性研究为主的研究图景。国内的相关研究既要适度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跟进理论前沿,更要在"结构一过程"研究、差异化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上下功夫,推动符合中国实际的"社区治理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研究述评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 被引量:89
9
作者 陈伟东 李雪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3,共7页
社区是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维持社会正义 ,稳定社区秩序、净化社区环境、和谐社区关系是居民的基本偏好。社区公共物品的属性 ,决定了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建立多元互动的合作机制。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构建过程 ,正是... 社区是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维持社会正义 ,稳定社区秩序、净化社区环境、和谐社区关系是居民的基本偏好。社区公共物品的属性 ,决定了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建立多元互动的合作机制。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构建过程 ,正是社区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也是政府与社会分权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公共产品 公民社会 制度安排
下载PDF
反思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基于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19
10
作者 陈家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不仅带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也带来社区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的治理主体的生成,并由此形成社区内部的利益纠葛与紧张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推进社区善治,就需要反思既有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基于合作治理的理论... 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不仅带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也带来社区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的治理主体的生成,并由此形成社区内部的利益纠葛与紧张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推进社区善治,就需要反思既有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基于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纳入社区治理结构,构建社区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培育社区精神和合作氛围,有助于在平等协商和良性互动中实现社区利益平衡与和谐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业主委员会 物业公司 合作治理
下载PDF
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创制: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凭借机制”——以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治理改革为例 被引量:109
11
作者 吴晓林 谢伊云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8,共8页
治理转型往往遵循非线性逻辑,人们多谈治理转型而少谈转型的中间过程和"凭借"机制。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条件论"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以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社会压力与属地责任... 治理转型往往遵循非线性逻辑,人们多谈治理转型而少谈转型的中间过程和"凭借"机制。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条件论"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以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社会压力与属地责任的背景下,城市基层推动了权责分流:横向上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纵向上推动小区自治,形成"社综院治"模式。研究发现:在社会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国家既创造社会伙伴,同时又使其运行在制度框架内,是为"国家创制社会"的机制;"寓管理于社会创制之中"是中国基层治理转型的"本土逻辑"。重要的是,"国家创制社会"将国家偏好与社会偏好"桥接"为一个连续体,既维护了"治权统合",又选择性地调整了治理要素,从而增强其合法性与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制社会 基层治理转型 社区治理 国家自主性
原文传递
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 被引量:108
12
作者 朱仁显 邬文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在政府职能转型和公民社会成长的背景下,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困境,客观上呼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因地制宜开展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护社会稳... 在政府职能转型和公民社会成长的背景下,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困境,客观上呼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因地制宜开展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管理效率上成效显著,但作为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愿望和权益诉求不免存在冲突。从长远来看,网格化社区管理只是社区治理模式演进进程中采取的过渡模式,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居民参与的活跃,它将为政府与居民合作共治的复合治理模式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社区治理 网格管理 合作共治
下载PDF
共通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 被引量:104
13
作者 陈捷 卢春龙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104,共18页
社会资本理论家们对于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对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能够达成共识。为弥补既有文献的理论缺陷,本文以2007年对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成都、西安)的144个社区的随机抽样调查... 社会资本理论家们对于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对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能够达成共识。为弥补既有文献的理论缺陷,本文以2007年对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成都、西安)的144个社区的随机抽样调查为基础,对两种形态的社会资本——共通性社会资本和特定性社会资本——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进而比较这两种形态的社会资本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通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与开放型的社会网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治理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特定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局限性的人际信任与封闭性的社会网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治理产生了显著的负面作用。这样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通性社会资本 特定性社会资本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一核多元: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 被引量:97
14
作者 张平 隋永强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共7页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是保证社区工作顺利运行的关键。元治理理论认为,在多元主体结构中,政府是唯一元治理主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为"一核多元","一核"指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核心,"...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是保证社区工作顺利运行的关键。元治理理论认为,在多元主体结构中,政府是唯一元治理主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为"一核多元","一核"指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核心,"多元"包括政府是主导力量,社区居委会是关键依托、社区社会组织是能动力量、驻区单位是重要支撑、社区居民是坚实基础。这与元治理理论相契合。依据元治理理论,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实现各个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共治,就能有效促进社区治理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社区治理 治理主体 社区治理主体结构
原文传递
社区韧性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90
15
作者 蓝煜昕 张雪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82,共10页
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抗疫的观察,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下引入"社区韧性"概念并探讨其实现路径。本文将"社区韧性"界定为社区治理体系能承受风险冲击并在非常态下保障治理功能持续、有效发挥的潜力,并指出韧... 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抗疫的观察,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下引入"社区韧性"概念并探讨其实现路径。本文将"社区韧性"界定为社区治理体系能承受风险冲击并在非常态下保障治理功能持续、有效发挥的潜力,并指出韧性社区应具有能动性、冗余性和敏捷性三大特征。结合理论与COVID-19疫情中的社区经验,指出社区韧性的四大来源,即结构韧性、过程韧性、能力韧性和文化韧性,并分析了其中对应的多中心协同、调节效应、适应性循环、自主变通、社区学习、社区承诺等社区韧性实现机制。本文倡导在基层治理创新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和考察中纳入非常态意识和"社区韧性"维度,并提出几点相关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新冠疫情 不确定性 全周期管理
下载PDF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被引量:83
16
作者 胡小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8,共8页
社区治理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治理,有协同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治理已呈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状态,其中社区内设立的有执政党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居民活动团队等,社区外介入的有上级党政机关、... 社区治理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治理,有协同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治理已呈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状态,其中社区内设立的有执政党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居民活动团队等,社区外介入的有上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等。当前,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处于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状态。推进社区从分散治理向协同治理转变,需要确定社区治理体系中的枢纽型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交叉任职形成的党—居一体化组织具备了充当枢纽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中,党—居一体化组织通过组织渗透和组织协调两种路径引导多元主体构建协同关系。党—居一体化组织应充分借助社区党员网络以及与上级党政机关的特殊联系,不断增强开放性、民主性、渗透性,推动社区协同治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多元主体 分散治理 协同治理 党—居一体化组织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机制--以集体行动的逻辑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84
17
作者 刘厚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45,共14页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需要在克服社区治理问题的过程中转化为治理效能。集体行动与社区治理在实践上的耦合意味着理论上的适用性,尽管相对剥夺感、公共物品的需求以及社会意义的建构都可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原动...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需要在克服社区治理问题的过程中转化为治理效能。集体行动与社区治理在实践上的耦合意味着理论上的适用性,尽管相对剥夺感、公共物品的需求以及社会意义的建构都可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原动力,但它们不能直接导致集体行动的产生,还需要贯穿始终的社会动员。理性选择理论深入分析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认为其出路在于有效的激励与强制,制度主义则认为互信互惠的制度规范才是破解之道,但是良好制度的产生和实施又受制于社会资本的运营。只有执政党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推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进而推动各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当前,基层党组织以组织力为基础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就是要创新社区动员的内容和方式,在运营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激发集体行动,制定和执行各项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制度和措施,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社区治理 作用机制 集体行动
下载PDF
迈向交集:论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 被引量:81
18
作者 高志敏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7-76,共10页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其中显然蕴含着一种对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发生交集的思考。从两者的交集中,不仅可以窥见社区教育以及学习型社...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其中显然蕴含着一种对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发生交集的思考。从两者的交集中,不仅可以窥见社区教育以及学习型社区创建当下所存在的疲软乏力现象,更可以发现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理念已成为其"增力"的源泉,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学习型社区创建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交集
原文传递
社区行动者逻辑: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被引量:81
19
作者 陈伟东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政治学看,社区治理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有序调适的过程,是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基层政府负责...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政治学看,社区治理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有序调适的过程,是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基层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同步加强社会协同作用和居民自治作用.居民是社区生活的主体,社区治理的目的是满足居民对社区美好生活的需要.居民自治是居民享受社区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者 居民自治 逻辑 社会治理 美好生活 治理体系 组织作用
原文传递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紧张与化解 被引量:81
20
作者 吴新叶 牛晨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制度设计,是一种用城市生活取代传统乡土社会生活的逻辑。落实在社区治理实践之中,则常见到形式各异的紧张,主要表现为移民的日常生活与制度之间产生的对立与冲突。以"制度与生活"分析框架解释,能够发...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制度设计,是一种用城市生活取代传统乡土社会生活的逻辑。落实在社区治理实践之中,则常见到形式各异的紧张,主要表现为移民的日常生活与制度之间产生的对立与冲突。以"制度与生活"分析框架解释,能够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紧张的原因、表现及正式制度推行的路径依赖。化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治理紧张,一方面正式制度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正视移民搬迁群体的正常诉求,及时进行自我变革;另一方面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要主动接受制度的规约,尽快实现由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 社区治理 移民安置 贫困人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