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六城区痴呆照护培训方法探索与实施效果分析
1
作者
赵禾欣
刘宇
+8 位作者
郭红
李玉明
苗凤茹
张雅静
王欣华
薄琳
赵桂京
孙倩
刘蕙霞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指导下的社区痴呆照护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对北京市六个城区中15个社区的500位居民共计2000人次进行了四次系统的痴呆照护培训,并通过自设问卷和学习者文字反馈的方式对培训项目的...
目的:分析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指导下的社区痴呆照护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对北京市六个城区中15个社区的500位居民共计2000人次进行了四次系统的痴呆照护培训,并通过自设问卷和学习者文字反馈的方式对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习者对本次培训评价的平均分为95+2分。在对课程内容、培训师、培训场地和设备等几方面的评价中,每个条目评为好及以上的比例均超过98%。社区居民反馈中提炼的主题是“了解了痴呆症、减少了对它的恐惧”,同时也“提升了照护技能”;社区管理者则认为通过培训“明确了自身在痴呆照护中的社区角色”以及“意识到持续学习的必要性”。结论:社区参与式研究可以有效指导社区痴呆照护的培训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照护
培训
效果
社区
参与式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探讨
2
作者
杨文珍
王亚东
+2 位作者
王贵齐
徐俊杰
刘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索与农村人群特点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以提高村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以知信行理论(KAP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设计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主要包括组...
目的探索与农村人群特点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以提高村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以知信行理论(KAP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设计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主要包括组建社区筛查小组、基线调查了解需求、社区领袖树立筛查模范、社区领袖协助宣传教育、社区领袖带领社区医务人员入户进行个性化劝导等干预措施。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来评价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效果。2014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的27个行政村中选取五侯村、孤山口村作为社区干预试验现场,分为干预组(五侯村)和对照组(孤山口村)。干预组采用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组织动员模式。从社区干预试验现场选取有当地户籍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村民为筛查对象,对其进行免费结直肠癌筛查。记录两组初筛参与率、便隐血试验(FOBT)第1次完成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结果干预组911例,对照组936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初筛参与率分别为35.6%(324/911)、11.6%(109/936),其中FOBT第1次完成率分别为85.5%(277/324)、87.2%(95/109),FOBT第2次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初筛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干预组初筛参与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FOBT第1次完成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组设计的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参与率,而且简单方便,适宜于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的组织动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筛查
农村
社区
参与式
研究
方法
组织动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六城区痴呆照护培训方法探索与实施效果分析
1
作者
赵禾欣
刘宇
郭红
李玉明
苗凤茹
张雅静
王欣华
薄琳
赵桂京
孙倩
刘蕙霞
机构
北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航天中心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
出处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基金
北京市民政局资助的北京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项目(BJJQ-2016-252)。
文摘
目的:分析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指导下的社区痴呆照护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设计对北京市六个城区中15个社区的500位居民共计2000人次进行了四次系统的痴呆照护培训,并通过自设问卷和学习者文字反馈的方式对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习者对本次培训评价的平均分为95+2分。在对课程内容、培训师、培训场地和设备等几方面的评价中,每个条目评为好及以上的比例均超过98%。社区居民反馈中提炼的主题是“了解了痴呆症、减少了对它的恐惧”,同时也“提升了照护技能”;社区管理者则认为通过培训“明确了自身在痴呆照护中的社区角色”以及“意识到持续学习的必要性”。结论:社区参与式研究可以有效指导社区痴呆照护的培训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痴呆照护
培训
效果
社区
参与式
研究
Keywords
dementia car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分类号
R19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探讨
2
作者
杨文珍
王亚东
王贵齐
徐俊杰
刘茉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
韩村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5-650,共6页
基金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D121100004712001)--结肠癌早期预警及筛查规范研究
文摘
目的探索与农村人群特点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以提高村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方法采用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 (CBPR),以知信行理论(KAP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设计出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主要包括组建社区筛查小组、基线调查了解需求、社区领袖树立筛查模范、社区领袖协助宣传教育、社区领袖带领社区医务人员入户进行个性化劝导等干预措施。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来评价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效果。2014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的27个行政村中选取五侯村、孤山口村作为社区干预试验现场,分为干预组(五侯村)和对照组(孤山口村)。干预组采用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组织动员模式。从社区干预试验现场选取有当地户籍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村民为筛查对象,对其进行免费结直肠癌筛查。记录两组初筛参与率、便隐血试验(FOBT)第1次完成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结果干预组911例,对照组936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初筛参与率分别为35.6%(324/911)、11.6%(109/936),其中FOBT第1次完成率分别为85.5%(277/324)、87.2%(95/109),FOBT第2次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初筛完成率分别为71.3%(231/324)、55.0%(60/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干预组初筛参与率、FOBT第2次完成率、初筛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FOBT第1次完成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组设计的基于CBPR的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参与率,而且简单方便,适宜于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的组织动员工作。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筛查
农村
社区
参与式
研究
方法
组织动员
Key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
Screening
Rural area
Community - 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method
Mobilization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六城区痴呆照护培训方法探索与实施效果分析
赵禾欣
刘宇
郭红
李玉明
苗凤茹
张雅静
王欣华
薄琳
赵桂京
孙倩
刘蕙霞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村结直肠癌筛查组织动员模式探讨
杨文珍
王亚东
王贵齐
徐俊杰
刘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