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西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关键词 汉学研究 欧洲 形象学 基歇尔 中国形象 中国文字 社会集体想象
原文传递
文学批评与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岑雪苇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6期88-93,共6页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 ,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 ,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 ,论述了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及其机制。毫无疑问 ,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以...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 ,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 ,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 ,论述了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及其机制。毫无疑问 ,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以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为基础的 ,但批评家自我的融入和批评家所属文化的“社会集体想象” ,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作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他者形象。要使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公正性 ,批评应走向开放的多元主体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作家 文化形象 注意选择 素材过滤 自我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下载PDF
自我形象的映照——《镜花缘》中的“他者”形象透视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盛财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族形象。这种异国异族形象是通过他本人所属社会或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镜花缘》中乌托邦类型的异国形象加以剖析,认为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族形象。这种异国异族形象是通过他本人所属社会或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镜花缘》中乌托邦类型的异国形象加以剖析,认为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本质上是当时中国自我形象的映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学 异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自我形象
下载PDF
《大唐西域记》中的印度人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蕴秋 王立欣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的研究成果,对《大唐西域记》中的印度人形象进行解析,进而分析其蕴含的现实的、历史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佛教政治 社会集体想象 国王 民众
下载PDF
《往五天竺国传》中的印度人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蕴秋 申美兰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1-96,共6页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入手,对《往五天竺国传》中的印度人形象进行了解析。分析了慧超在该书中对印度人形象描写失实的原因。
关键词 慧超 往五天竺国传 印度人 社会集体想象 幻象
下载PDF
16世纪葡萄牙游记《中国志》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文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1-73,79,共4页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16世纪葡萄牙修士加斯帕·达·克路士的《中国志》一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既是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又是克路士个人对中国的真实印象。它受制于当时欧洲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期待...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16世纪葡萄牙修士加斯帕·达·克路士的《中国志》一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既是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又是克路士个人对中国的真实印象。它受制于当时欧洲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期待视野,"为我所用"的立场显而易见。但由于采用的是实录的方式,这一中国形象又具有真实成份。这一形象塑造的双重特征,体现出"异国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志》 中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异国想象
下载PDF
千幻万化 难离其宗——《镜花缘》的异国形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盛财 《新余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40-43,共4页
《镜花缘》对异国形象的描写丰富多彩。海外诸国在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及两性关系等方面与中国迥然不同 ,但是 ,联系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作品中的他者进行形象学分析时 ,却发现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 ,... 《镜花缘》对异国形象的描写丰富多彩。海外诸国在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及两性关系等方面与中国迥然不同 ,但是 ,联系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作品中的他者进行形象学分析时 ,却发现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 ,尽管这些异国形象形态各异 ,但在本质上却是当时中国的一种自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异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自我形象
下载PDF
从《关山飞渡》和《与狼共舞》看印第安人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肖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
一、引言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又被称为'唯一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土著美国人'。从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就在美洲这片土地上相遇。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长期接触和碰撞过程中,白人对印... 一、引言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又被称为'唯一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土著美国人'。从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就在美洲这片土地上相遇。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长期接触和碰撞过程中,白人对印第安人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早期英国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时,得到印第安人的热心帮助,战胜了艰苦的自然环境,迎来了丰收,所以在早期殖民探险家的书信或者日记里,对印第安人的描述多倾向于突出其原始性和纯真性。他们是'自然之子'——赤身裸体,对私人财产权和物质积累毫不在意,崇尚无私和共享一切;生活在自然状态,天性淳朴,忠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人 美国西部片 形象 意识形态化 印第安文化 社会集体想象 美国人 白人 英国殖民者 他者
下载PDF
朝鲜使臣笔下的明代通州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昕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中国与朝鲜长时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繁荣发达已经成为朝鲜的社会集体想象。朝鲜使臣在使行中国时,对明朝经济发达的通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载。他们不仅记载了通州经济的繁荣,而且对京杭大运河的政治和军事作用提出了自己... 在中国与朝鲜长时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繁荣发达已经成为朝鲜的社会集体想象。朝鲜使臣在使行中国时,对明朝经济发达的通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载。他们不仅记载了通州经济的繁荣,而且对京杭大运河的政治和军事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对通州漕运的盛况给予了详细的记载,并从细节上对中国的漕运制度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通过对通州盛况的观照,朝鲜使臣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国经济繁荣发达的社会集体想象,而这种社会集体想象,则是朝鲜使臣们希望本国繁荣富强的心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臣 通州 社会集体想象
下载PDF
宋代域外行记形塑“他者”形象之策略——以使金行记为中心
10
作者 阮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92-98,共7页
域外行记不仅记录了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也记录了旅行者从一文化空间进入另一文化空间的情感体验。行记中存在大量关于异国形象的记载并不是简单的先验于文本的对异国现实的复制品,而是旅行者在自身的社会文化、伦理情感等因素影响... 域外行记不仅记录了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也记录了旅行者从一文化空间进入另一文化空间的情感体验。行记中存在大量关于异国形象的记载并不是简单的先验于文本的对异国现实的复制品,而是旅行者在自身的社会文化、伦理情感等因素影响下对异国所作的想象性描述,这一点在宋代的使金行记中得到突出体现。在宋人关于金国"社会集体想象"的影响下,作家筛选出女真族粗疏无文、遗民人心思汉、金地荒凉破败等特点来塑造金国形象,总体呈现出负面、丑陋的形象,透过对金国形象的描述,宋人完成了对自身文化大国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金行记 社会集体想象 女真族 遗民 金地 形象
下载PDF
关于麦当劳的文化遐想
11
作者 孟华 《神州学人》 1999年第2期28-29,共2页
自从麦当劳1992年在京城王府井开了第一家店之后,没多久就火了起来。如今王府井的麦当劳虽因拆迁而荡然无存,可它的分店却几乎遍及全城。三环以里的街区自不必说,就连郊区各县城,也都高高悬起了那很耀眼的红色招牌,上面嵌着一... 自从麦当劳1992年在京城王府井开了第一家店之后,没多久就火了起来。如今王府井的麦当劳虽因拆迁而荡然无存,可它的分店却几乎遍及全城。三环以里的街区自不必说,就连郊区各县城,也都高高悬起了那很耀眼的红色招牌,上面嵌着一个巨大的黄色M,让人远远就能看到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当劳 本土化 洋快餐 文化氛围 后现代 社会集体想象 饮食文化传统 文学名著 大学生 亚里士多德
原文传递
西方传统中国形象的“他者”建构与文学反转——以笛福的中国书写为中心 被引量:16
12
作者 管新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7,共9页
明清以来,欧洲掀起了中国热。诸多从未涉足中国的西方作家对中国作了想当然的描写,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尤以英国的笛福最具代表性。笛福在小说中对西方传统的中国形象作了文学反转,完全颠覆了西方固有的乌托邦视域,与当时欧洲主... 明清以来,欧洲掀起了中国热。诸多从未涉足中国的西方作家对中国作了想当然的描写,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尤以英国的笛福最具代表性。笛福在小说中对西方传统的中国形象作了文学反转,完全颠覆了西方固有的乌托邦视域,与当时欧洲主流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和热情向往大相径庭。由于笛福复杂的人生经历和重商主义理念,他对中国的描写显得异常失真,在小说中丑化甚至妖魔化中国的一切元素,而这跟当时英国商业扩张进华受阻,宗教信仰的差异,还有笛福本人反传教士美化中国的描写及民族主义情结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集体想象 “他者”形象 “自我”身份 文学反转 中国书写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视域下竹枝词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书写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7,177,共11页
明清时期,竹枝词中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及族群想象倾向,文人以竹枝词的范式书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细节、文化生态等。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分析竹枝词中建构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可以了解书写者对异己... 明清时期,竹枝词中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及族群想象倾向,文人以竹枝词的范式书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细节、文化生态等。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分析竹枝词中建构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可以了解书写者对异己的书写策略、书写心态与文化认同,并探索竹枝词文人如何运用寓居、游记、追忆的滇地体验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及深层文化意蕴。竹枝词中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书写,不仅记录了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彰显了文人借由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竹枝词书写,对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构筑,体现了一种自觉的身份认同,可更好地认识异质文化间的少数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云南少数民族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 族群想象 社会集体想象
原文传递
从变异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异国形象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顺庆 张莉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基于变异学的理论,追求同源中的变异,将形象学纳入变异学的研究范畴,以解决形象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审视形象研究中被遮蔽的变异,从无法实证的社会集体想象物身上探讨异国形象变异的原因,同时揭示这种变异是误读的产物,蕴藏着... 基于变异学的理论,追求同源中的变异,将形象学纳入变异学的研究范畴,以解决形象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审视形象研究中被遮蔽的变异,从无法实证的社会集体想象物身上探讨异国形象变异的原因,同时揭示这种变异是误读的产物,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学 异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误读 套话
下载PDF
精神的乌托邦——试论叶芝创作中的拜占庭形象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93-98,共6页
叶芝笔下的拜占庭形象既是非殖民化过程中爱尔兰社会的集体想象物,又包含着叶芝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分析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可以揭示爱尔兰民族自我建构及其代言人叶芝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叶芝创作中的拜占庭形象深刻反映了世纪之交爱... 叶芝笔下的拜占庭形象既是非殖民化过程中爱尔兰社会的集体想象物,又包含着叶芝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分析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可以揭示爱尔兰民族自我建构及其代言人叶芝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叶芝创作中的拜占庭形象深刻反映了世纪之交爱尔兰的精神冲突和内在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拜占庭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非殖民化
下载PDF
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运命之旅》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劲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其时,日本国内的女权主义者,在整个民族疯狂于国家主义的时空下变节、转向,以此获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畸形提升,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意念内的妇女解放观与军国主义达成了共谋。日本近代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日本女权主义变异的缩影。侵华战争时期,林芙美子放弃了自由主义个人奋斗的思想转投军国主义,多次身负官方使命前往中国战场采访报导,成为侵华战争的积极协力者。文章以林芙美子寓华期间创作的描写南京沦陷的小说《运命之旅》为例,分析了侵华文学中"他者"形象的成因及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他者”中国 社会集体想象 妇女解放观
下载PDF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苦力”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17
作者 郑颖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苦力曾经频繁出现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是当时日渐衰落的旧中国的象征,也是沦落为被殖民者的中国人的符号。苦力表象就是在殖民扩张、脱亚入欧的历史语境下,日本人确认身份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日本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更是为维系殖... 苦力曾经频繁出现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是当时日渐衰落的旧中国的象征,也是沦落为被殖民者的中国人的符号。苦力表象就是在殖民扩张、脱亚入欧的历史语境下,日本人确认身份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日本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更是为维系殖民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种政治意图的需要。在后殖民主义视域下,从形象学、符号学、哲学上的想象理论的维度上,探讨日本作家热衷于苦力描写的原因,以及投影在创作中的日本作家的意识形态是非常有意义的。曾经参加过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北川冬彦、牛岛春子则在固有意识形态基础上,重构了关于苦力的“乌托邦”,可以说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力 意识形态 乌托邦 社会集体想象 套话
下载PDF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蓓娟 李朝畅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2-25,30,共5页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在世界文坛声誉日隆。汤亭亭是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展示了生活在异域的华人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和面临的困境,也透露出华裔作家创作的共性特征:其创作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想象和改写了中国文化,使华裔美国作...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在世界文坛声誉日隆。汤亭亭是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展示了生活在异域的华人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和面临的困境,也透露出华裔作家创作的共性特征:其创作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想象和改写了中国文化,使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变异为带有社会集体想象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他者
下载PDF
中岛敦作品中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以《山月记》《弟子》《李陵》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雅麒 陈婷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分析研究了自幼成长于汉学世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所著的《山月记》《弟子》和《李陵》3部翻案小说中的5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通过文本细读,探索了这五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认为中岛敦创造这些形象各异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 分析研究了自幼成长于汉学世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所著的《山月记》《弟子》和《李陵》3部翻案小说中的5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通过文本细读,探索了这五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认为中岛敦创造这些形象各异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是希望借他们来表达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在乱世之中的个人思考和理想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岛敦 “中国趣味” 翻案小说 文人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
下载PDF
“诱惑”的女人,无奈的“自愿”——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妓女和吧女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朴玉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3,157,共7页
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所呈现的韩国妓女形象,多被描写成"诱惑"和"自愿"为美军服务的女性形象。她们从单个的"具像"逐渐转变成被反复摹写的"泛像",最终演变为"诱惑的女人"之套话,成为... 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所呈现的韩国妓女形象,多被描写成"诱惑"和"自愿"为美军服务的女性形象。她们从单个的"具像"逐渐转变成被反复摹写的"泛像",最终演变为"诱惑的女人"之套话,成为这一历史时期韩国女性有效的、固定的形象内涵。另外,韩国一些非正常年龄和身份的少年妓女和"妈妈桑"妓女,看似"自愿"卖身,实则出于求生的无奈,不得已而出卖肉体,成为美军士兵释放战争压力和消遣的工具。这些妓女形象,无论以何种面目被呈现,并非是对那段历史境遇中的韩国女性境况的全面再现,而是美国作家依据自身文化建构起来的、被西方贬低为"诱惑"的女人和无奈的"自愿"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韩国女性 套话 社会集体想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