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夫曼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口译员话语角色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文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戈夫曼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其谈话"参与框架"、"产出方式"、"接受方式"和"立足点"等概念,虽意在为单语环境下的日常谈话和人际互动提供分析模式,却也为透视双语语境下口译活动参与各方之... 戈夫曼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其谈话"参与框架"、"产出方式"、"接受方式"和"立足点"等概念,虽意在为单语环境下的日常谈话和人际互动提供分析模式,却也为透视双语语境下口译活动参与各方之间的社会互动和译员复杂多元的话语角色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口译活动中互动话语的考察发现,译员并非规范性角色描述中"管道式"的被动"听者"和"说者",而是时常在多重话语角色之间转换,而这些角色切换和"立足点"变化都可能对谈话参与者的参与身份和参与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对交际活动的走向和结果产生影响。戈夫曼的社会语言学模式消解了对译员听说角色去语境化的简单建构,重构了身处具体交际情景中的译员作为谈话过程和话语意义共建者的多维话语角色,有助于呈现口译作为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社会交往活动的"社会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社会语言学视阈 社会互动 译员话语角色 解构与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