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社会的”社会学 被引量:40
1
作者 肖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6,共56页
社会学是一门没有确定的对象边界、而是根据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进行自我界定的学科。社会学的方法论根源蕴涵在“社会的”和“社会性”中。在社会学思想史中,“社会的”和“社会性”有四种表征:与“异化”和“失范”对立,彰显马克思意义... 社会学是一门没有确定的对象边界、而是根据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进行自我界定的学科。社会学的方法论根源蕴涵在“社会的”和“社会性”中。在社会学思想史中,“社会的”和“社会性”有四种表征:与“异化”和“失范”对立,彰显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与原子论的个人主义对立,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与抽象性对立,彰显具体性和相对性;与神秘性和神圣性对立,彰显世俗性和日常生活性。据此,社会学的方法论可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概括,在这种想象力中,社会是一个高度相对性和具体性的存在,个体和社会处在相互建构的“结构二重性”关系之中,个体的、日常的和世俗化的行动是社会实现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想象力
下载PDF
社会政策的理论建构:来自马克斯·韦伯的启示
2
作者 刘洋 赵智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政策的蓬勃发展遮蔽了其理论层面的讨论。在国际学界,关于社会政策是否有属于其自身理论的探讨尚未达成一致,而国内学界则一定程度上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社会政策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发掘。因此,从社会政策的概念出...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政策的蓬勃发展遮蔽了其理论层面的讨论。在国际学界,关于社会政策是否有属于其自身理论的探讨尚未达成一致,而国内学界则一定程度上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社会政策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发掘。因此,从社会政策的概念出发,分析社会政策在德国诞生的独特历史语境,引入马克斯·韦伯的相关论述,从理念、方法论和政策举措方面论述韦伯对于社会政策的理论贡献有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社会政策 社会 国家理由 客观性
下载PDF
论社会的语用制约 被引量:2
3
作者 桂永霞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在社会发展、语言发展过程中对外来语、粗俗语、下流语的凝聚作用,并称之为社会的语用制约。社会的语用制约即语言的三大功能是对社会语言而不是对于某一语篇所起的作用。外来语主要起到概念功能的作用,...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在社会发展、语言发展过程中对外来语、粗俗语、下流语的凝聚作用,并称之为社会的语用制约。社会的语用制约即语言的三大功能是对社会语言而不是对于某一语篇所起的作用。外来语主要起到概念功能的作用,填补本族语在概念、认知、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欠缺或差异,同时也起到显示身份、地位、学识等人际功能的作用。粗俗语、下流语主要是起到宣泄喜怒哀乐恨等人际功能的作用,故禁而不止,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社会 语用制约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汉语本族语 外来语 粗俗语
下载PDF
简析狭义社会学学科定位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大水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1,134,共4页
近些年来,社会学成为热门学科,但随之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研究都自称为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实际上成了一门在多元范式幌子下丧失了学术规范的学科。改变这种状况,构建只对社会现象中"社会的"因素的研究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学成为热门学科,但随之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研究都自称为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实际上成了一门在多元范式幌子下丧失了学术规范的学科。改变这种状况,构建只对社会现象中"社会的"因素的研究体系,可称为"狭义社会学"。狭义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证学科;"社会的"视角单一侧面性与视域贯通性是其研究对象;"询问—建构—反馈"是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的"理论自觉与方法揭示是其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 狭义社会 社会科学方法论
原文传递
狭义社会学的两个基础学理
5
作者 郭大水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1-58,70,共9页
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理论"和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中提取"社会的"共有要素,即"社会的"是对个人、群体、社会3个层次社会现象的"惯例""指向他人的行为动机"侧面的抽象,... 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理论"和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中提取"社会的"共有要素,即"社会的"是对个人、群体、社会3个层次社会现象的"惯例""指向他人的行为动机"侧面的抽象,构成社会学概念体系的内核;将"社会的"作为投影视角,建构对社会现象的"投影世界",构成一个认识上的整体,形成社会学学科体系。研究认为,以"社会的"为理论对象的社会学必然有专业性且平等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可称为狭义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社会 理论融合 社会事实 社会行动 社会学视角 社会
下载PDF
回到“社会的”的社会管理
6
作者 王祖根 《心事》 2014年第16期259-260,共2页
从“十六字方针”到十八大的“二十字方针”的创新提法的提出,我党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上不遗余力。但是,我们的社会管理模式发展之路上也受到来自现实实践之路上的“路径依赖”、“权责不明”、武断专行、“面子工程”等的严峻考... 从“十六字方针”到十八大的“二十字方针”的创新提法的提出,我党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上不遗余力。但是,我们的社会管理模式发展之路上也受到来自现实实践之路上的“路径依赖”、“权责不明”、武断专行、“面子工程”等的严峻考验。重新对“社会性”进行解读,尝试性的对社会管理路线进行剖析,提出“回到社会的自我管理”这一提法,并展开焦点分析,在“党政本位”依旧是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下对“人本位”有一个新的深刻认识!从而回归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自我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困境 社会 社会 人本位 社会管理
下载PDF
培根《新大西岛》中的理想社会
7
作者 王蕾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4-86,共3页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善有两种,一种是个体的善,一种全体的善。这两种善,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善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它的目的是保存一个更大、更高级的事物的本质。在这种善中,行善的人只是作为这个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这...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善有两种,一种是个体的善,一种全体的善。这两种善,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善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它的目的是保存一个更大、更高级的事物的本质。在这种善中,行善的人只是作为这个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看来,力守对公家的职责,比维持生命和存在,更其珍贵得多。"[1]因为这种善是为了全体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 全体 私人 社会
下载PDF
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被引量:202
8
作者 李友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civil society”和“community”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在中国学术话语中的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城市基层社区中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以及这种微观基础与“社区共治”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提醒读...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civil society”和“community”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在中国学术话语中的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城市基层社区中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以及这种微观基础与“社区共治”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提醒读者,要深刻揭示这种微妙联系,就必须把研究视角聚焦到具体行动空间的权力关系及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 society社区治理 权力关系 公民社会微观基础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 被引量:174
9
作者 褚宏启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0,共7页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性的框架由教育的人道性、多样性、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专业性、自主性所构成,...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性的框架由教育的人道性、多样性、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专业性、自主性所构成,是由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教育现代化评价实质上是对教育现代性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应该聚焦于教育现代性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性 教育形态 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 被引量:88
10
作者 孙立平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4期64-74,共11页
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孙立平回顾20世纪中的几个重大的历史现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施行,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 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孙立平回顾20世纪中的几个重大的历史现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施行,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了重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性 过渡过程 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与社会关系 法团主义 中央政府 社会力量 社会结构 国有企业 社会秩序
下载PDF
论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 被引量:57
11
作者 胡锦光 王锴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是专门针对征收 (征用 )条款而言的。但是 ,从实际的立法看 ,公共利益在普通立法上使用极为广泛 ,并不局限于征收 (征用 )领域。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最特别之处在于其不确定性 ,是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这种不确定性 ... 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是专门针对征收 (征用 )条款而言的。但是 ,从实际的立法看 ,公共利益在普通立法上使用极为广泛 ,并不局限于征收 (征用 )领域。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最特别之处在于其不确定性 ,是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这种不确定性 ,可以表现在其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由于公共利益主张者的缺位以及主张者的不保险性 ,由法律来确认或形成客观的公共利益成为法治社会的普遍做法。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这一概念 ,必须厘清公共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 ,以及与公共秩序、社会秩序、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不确定法律概念 国家利益 社会利益 集体利益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 被引量:79
12
作者 杨敏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关系 社会互构论 社会互构
下载PDF
现代教育: 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李祖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13,共5页
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李祖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限于环境学、生态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广泛的领域。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李祖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限于环境学、生态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广泛的领域。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教育既要促进社会的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现代教育 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与社会 经济增长 人文教育 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路径选择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57
14
作者 唐亚林 周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8,共10页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必然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相继开启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以“资本占有”为主导逻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以“发展共...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必然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相继开启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以“资本占有”为主导逻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以“发展共享”为主导的逻辑取向。历经了“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中国的现代化理论逐渐充实,并在新时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等六个方面齐头并进,其落脚点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均衡而协调的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西方异化的现代化道路与失衡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已经弊端频现的当下,为渴望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开拓出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的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人与社会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被引量:42
15
作者 谭志合 《理工高教研究》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笔者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及中国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 笔者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及中国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知识经济时代 当代中国 等学校 中国高校 经济社会 结构模式 学术自由 社会中心
下载PDF
中国民间社会的理:对地方政府的非正式约束--一个法与理冲突的案例及其一般意义 被引量:41
16
作者 曹正汉 史晋川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121,共30页
在中国社会,存在着约束地方政府的无形法则,这就是民间社会的理。这些民间公认的理,虽然很可能与当代法律相冲突,但因有利于产权界定和社会稳定,且在每个人心中为政府行为划出了一条虽不甚清晰、却能共同感知的底线,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在中国社会,存在着约束地方政府的无形法则,这就是民间社会的理。这些民间公认的理,虽然很可能与当代法律相冲突,但因有利于产权界定和社会稳定,且在每个人心中为政府行为划出了一条虽不甚清晰、却能共同感知的底线,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宪政缺失所留下的空白,事实上起着约束政府权力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民间社会的理,就是中国社会不成文的宪法,它修正了法律和官方政策在产权界定上的明显偏差,降低了产权界定的交易成本,在无形之中支持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社会 产权界定 地方政府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被引量:43
17
作者 孙立平 《开放时代》 CSSCI 2008年第2期57-72,共16页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认为,中国、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为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包括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这些议题扩展着发展社会学的视野,也为建构新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展社会学应当面对转型国家的社会转型实践过程,形成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三足鼎立的发展理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 社会转型 国家与社会关系 现代化理论 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 转型过程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郑杭生 洪大用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63,共6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①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②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体制外力量增强;③国家与社会分离,价值观念多样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是以经济地位为主的多样化的上向流动;一方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①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②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体制外力量增强;③国家与社会分离,价值观念多样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是以经济地位为主的多样化的上向流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当代中国 社会流动 主要内涵 社会成员 价值观念 体制外 所有制 户籍制度 国家与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 被引量:25
19
作者 范国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影响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影响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全社会的深刻变革。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育使命 教育系统 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育目 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教育 环境与发展 儿童 生存与发展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化树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60,共7页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李化树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可持...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李化树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正确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观 高等教育价值观 现代发展观 人文教育 教育可持续发展 科学教育 发展战略 中国21世纪议程 教育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