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谈市场的作用
1
作者
周秋田
《财贸研究》
1981年第1期56-58,共3页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进行的商品交换关系或买卖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的作用,因势利导,才能使它更好...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进行的商品交换关系或买卖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的作用,因势利导,才能使它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为今后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造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交换关系
买卖关系
生产
部门
商品
生产
者
市场信息
社会
再
生产
社会
总劳动
社会
生产
比例
比例
关系
社会
劳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发展的选择性
2
作者
B·伊诺泽姆采夫
王昌滨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1年第24期6-9,共4页
近来,社会发展进程给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从未提出过的问题。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可供选择的途径问题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却显得很不够。在苏联的多数研究中,广义政治经济学被认为是原始...
近来,社会发展进程给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从未提出过的问题。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可供选择的途径问题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却显得很不够。在苏联的多数研究中,广义政治经济学被认为是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途径问题
当代
社会
发展
社会
生产
比例
阶级结构
当代西方
社会
资产阶级
社会
社会
形式
强制劳动
大机器
生产
社会
发展理论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性
3
作者
张成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则是旧社会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则是旧社会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公有制
社会
总劳动
比例
关系
社会
主义
生产
计划工作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发展速度
成华
经济联系
微观经济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及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劲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2年第6期19-21,共3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认识上的问题必须予以澄清,一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二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对此笔者谈点个...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认识上的问题必须予以澄清,一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二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报告
社会
经济
市场机制
经济运行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
生产
比例
发展阶段
修订计划
要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当前消费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李雅君
刘绍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45-50,共6页
在我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消费问题更加注目。本文拟就我国当前的消费态势,消费与通货膨胀,消费与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消费膨胀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
在我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消费问题更加注目。本文拟就我国当前的消费态势,消费与通货膨胀,消费与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消费膨胀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的连接点和社会生产比例的制约要素,从总体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平衡。一般所谓的消费,是从狭义上说的个人消费,它指的是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从整个社会的不断进行的再生产过程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问题
再
生产
过程
物质资料
社会
再
生产
社会
生产
比例
精神产品
增长速度
膨胀性缺口
社会
总供给
职工工资总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心得
6
作者
张绍峰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7-19,共3页
由于工作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我走了全国近1/3的省份。所到之处,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局面,人心安定,物资丰富,市场活跃。党的十四大的春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地调动了各条战线同志们的积极性,形势相当喜人。不少人都深...
由于工作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我走了全国近1/3的省份。所到之处,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局面,人心安定,物资丰富,市场活跃。党的十四大的春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地调动了各条战线同志们的积极性,形势相当喜人。不少人都深有感慨地说,这是近百年来少有的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加速发展
比例
关系
国家统计局
经济干预
私人占有
社会
再
生产
供求关系
改善经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论商品的本性
7
作者
董万祥
《唐都学刊》
1988年第2期24-30,共7页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全面深刻地认识商品的本性,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对于我国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昌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
经济发展
商品
生产
者
横向经济联合
个别劳动时间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社会
生产
比例
微观经济活动
横向经济联系
价值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
8
作者
弗·库兹涅佐夫
丛中
《国际经济评论》
1983年第10期17-18,共2页
八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和与此有关的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趋势的变化,引起了资产阶级国家经济政策危机。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时,利用各国政府用作选择经济政策方针根据的理论概念工具。在现阶段。
关键词
国家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家
经济干预
政策方针
八十年代
概念工具
社会
生产
比例
劳动市场
社会
劳动
生产
率
借贷资本市场
原文传递
从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规定性看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9
作者
郑鼎文
《探求》
1991年第3期49-52,共4页
最近一个时期,经济理论界围绕计划与市场结合这一专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有深度的见解。笔者在学习、思考中发现,如果我们从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规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模式。
关键词
经济运行机制
物质利益
经济理论界
商品
生产
者
市场机制
社会
总需求
计划机制
定性的
经济活动主体
社会
生产
比例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10
作者
石祖培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5年第3期8-11,共4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作出了明确的概括,这不仅为正在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作出了明确的概括,这不仅为正在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也是商品经济?它与计划经济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商品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社会
主义公有制
社会
生产
比例
理论工作
社会
经济
发展阶段
市场机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无政府状态
计划的科学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
11
作者
尹文书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年第12期5-8,3,共5页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探索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最佳方式,就成为计划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一文...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探索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最佳方式,就成为计划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一文对这一重要问题作了一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
计划调节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活动
市场调节
经济运行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协调
投资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论坛1982年1—6期总目录
被引量:
1
12
《江淮论坛》
1982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徽商
劳动力个人所有
历史作用
社会
化大
生产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有计划按
比例
发展
经济思想
农村能源
社会
主义
徽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基础
被引量:
2
13
作者
朱解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22,共2页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完善市场调控的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完善计划调控的体系,重塑国家计划调控的新模式。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
生产
按
比例
发展规律
计划调控的实践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品的分配和使用与两大部类比例的关系——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題的探索之三
14
作者
董輔礽
《经济研究》
1964年第8期52-64,共13页
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問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問题。如何利用馬克思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再生产公式,并把为馬克思所舍象的、但对具体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比例有意义的一些重要因素納入进来,以便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一些主要比...
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問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問题。如何利用馬克思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再生产公式,并把为馬克思所舍象的、但对具体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比例有意义的一些重要因素納入进来,以便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一些主要比例的变化規律性,这是摆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为此,我曾不揣浅陋地从社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对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具体化問題作了初步探索,并尝試地提出了一个具体化的再生产公式。在这个具体化再生产公式中,从社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考虑,把第一部类的产品(Ⅰ)进一步細分为三大部分:(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
生产
两大部类
生产
基金
第一部类
劳动者
第二部类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对比关系
有机构成
消费基金
原文传递
产品质量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影响
15
作者
黄良奇
徐万岱
庞志飞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24-25,46,共3页
在这里,我们所要涉及的问题,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比例,相反,是要研究在生产比例已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如何将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寻找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比例...
在这里,我们所要涉及的问题,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比例,相反,是要研究在生产比例已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如何将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寻找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对于正在进行的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也许是有益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生产,并根据生产规模,又把社会生产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通过这些科学划分,分析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产品质量
国民经济调整
社会
生产
两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
生活消费资料
再
生产
理论
实现条件
生产
资料
比例
失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剩余产品的比例性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6
作者
王国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36-43,共8页
一、剩余产品的比例性与社会再生产比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因为这种发展决定必要劳动对剩余劳动的比例),产品分割为与原料、机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相应的各个部分时,以及最后剩...
一、剩余产品的比例性与社会再生产比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因为这种发展决定必要劳动对剩余劳动的比例),产品分割为与原料、机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相应的各个部分时,以及最后剩余劳动本身分割为一个用于消费的部分和另一个重新变为资本的部分时,都有固定的比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仍可分割为c、v、m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产品
比例
性
社会
主义经济
马克思
社会
总产品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必要劳动
扩大再
生产
简单再
生产
过剩产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新论——兼论市场价值决定
17
作者
夏新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26-30,共5页
:我们争论已久的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早在《剩余价值学说史》( 1862年 1月至 1863年 7月写成 )中就已作了完整表述和界定。并说明了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与私人劳动 ,市场价值的关系 。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长期供求关系
生产
条件等级
市场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节的任务目标和手段
18
作者
尚文玉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最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日益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考察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调...
最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日益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考察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一、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在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宏观调控,社会再生产比例将严重被破坏,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长期存在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在生产力越来越发展,市场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若没有国家的总量调节和控制,势必日益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
经济活动
社会
生产
力
宏观调节
宏观调控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内在要求
社会
经济调节
市场经济
长期存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价格体系决定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
19
作者
曾令华
《求索》
1986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所理解的价格体系,是各种商品和劳务最终价格的比例关系。决定价格比例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笔者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一)各部门相互进行物质补偿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典型的商品生产形式是用商品...
本文所理解的价格体系,是各种商品和劳务最终价格的比例关系。决定价格比例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笔者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一)各部门相互进行物质补偿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典型的商品生产形式是用商品生产商品。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是商品。社会生产的每个部门都以别部门的产品作为本部门产品的生产要素,作为直接的生产要素或者间接的生产要素(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价格体系
价格
比例
小麦
简单再
生产
商品的价值
生产
要素
消耗系数
比例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
20
作者
合清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56-61,共6页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十分关注和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众说纷纭,新意叠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十分关注和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众说纷纭,新意叠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科学论断,这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们谨就这一论断,谈谈自己学习的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制度
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关系问题
辅助作用
比例
关系
计划决策
计划调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市场的作用
1
作者
周秋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
出处
《财贸研究》
1981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彼此进行的商品交换关系或买卖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的作用,因势利导,才能使它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为今后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造福。
关键词
商品交换关系
买卖关系
生产
部门
商品
生产
者
市场信息
社会
再
生产
社会
总劳动
社会
生产
比例
比例
关系
社会
劳动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发展的选择性
2
作者
B·伊诺泽姆采夫
王昌滨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1年第24期6-9,共4页
文摘
近来,社会发展进程给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从未提出过的问题。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可供选择的途径问题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却显得很不够。在苏联的多数研究中,广义政治经济学被认为是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
关键词
途径问题
当代
社会
发展
社会
生产
比例
阶级结构
当代西方
社会
资产阶级
社会
社会
形式
强制劳动
大机器
生产
社会
发展理论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性
3
作者
张成华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28-33,共6页
文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则是旧社会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关键词
社会
主义公有制
社会
总劳动
比例
关系
社会
主义
生产
计划工作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发展速度
成华
经济联系
微观经济效益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及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劲
机构
厦门大学
出处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2年第6期19-21,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认识上的问题必须予以澄清,一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二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报告
社会
经济
市场机制
经济运行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
生产
比例
发展阶段
修订计划
要家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当前消费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李雅君
刘绍唐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45-50,共6页
文摘
在我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消费问题更加注目。本文拟就我国当前的消费态势,消费与通货膨胀,消费与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消费膨胀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的连接点和社会生产比例的制约要素,从总体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平衡。一般所谓的消费,是从狭义上说的个人消费,它指的是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从整个社会的不断进行的再生产过程来看。
关键词
消费问题
再
生产
过程
物质资料
社会
再
生产
社会
生产
比例
精神产品
增长速度
膨胀性缺口
社会
总供给
职工工资总额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心得
6
作者
张绍峰
机构
中国煤矿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
出处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由于工作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我走了全国近1/3的省份。所到之处,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局面,人心安定,物资丰富,市场活跃。党的十四大的春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地调动了各条战线同志们的积极性,形势相当喜人。不少人都深有感慨地说,这是近百年来少有的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加速发展
比例
关系
国家统计局
经济干预
私人占有
社会
再
生产
供求关系
改善经营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论商品的本性
7
作者
董万祥
出处
《唐都学刊》
1988年第2期24-30,共7页
文摘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全面深刻地认识商品的本性,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对于我国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昌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
经济发展
商品
生产
者
横向经济联合
个别劳动时间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社会
生产
比例
微观经济活动
横向经济联系
价值量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
8
作者
弗·库兹涅佐夫
丛中
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1983年第10期17-18,共2页
文摘
八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和与此有关的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趋势的变化,引起了资产阶级国家经济政策危机。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时,利用各国政府用作选择经济政策方针根据的理论概念工具。在现阶段。
关键词
国家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家
经济干预
政策方针
八十年代
概念工具
社会
生产
比例
劳动市场
社会
劳动
生产
率
借贷资本市场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规定性看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9
作者
郑鼎文
机构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出处
《探求》
1991年第3期49-52,共4页
文摘
最近一个时期,经济理论界围绕计划与市场结合这一专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有深度的见解。笔者在学习、思考中发现,如果我们从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规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模式。
关键词
经济运行机制
物质利益
经济理论界
商品
生产
者
市场机制
社会
总需求
计划机制
定性的
经济活动主体
社会
生产
比例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10
作者
石祖培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5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作出了明确的概括,这不仅为正在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也是商品经济?它与计划经济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商品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弄清。
关键词
市场调节
社会
主义公有制
社会
生产
比例
理论工作
社会
经济
发展阶段
市场机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无政府状态
计划的科学性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
11
作者
尹文书
机构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年第12期5-8,3,共5页
文摘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探索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最佳方式,就成为计划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一文对这一重要问题作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
计划调节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活动
市场调节
经济运行
社会
生产
比例
经济协调
投资结构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论坛1982年1—6期总目录
被引量:
1
12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徽商
劳动力个人所有
历史作用
社会
化大
生产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有计划按
比例
发展
经济思想
农村能源
社会
主义
徽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基础
被引量:
2
13
作者
朱解放
机构
西京学院经济系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22,共2页
文摘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完善市场调控的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完善计划调控的体系,重塑国家计划调控的新模式。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
生产
按
比例
发展规律
计划调控的实践基础
分类号
F01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品的分配和使用与两大部类比例的关系——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題的探索之三
14
作者
董輔礽
出处
《经济研究》
1964年第8期52-64,共13页
文摘
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問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問题。如何利用馬克思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再生产公式,并把为馬克思所舍象的、但对具体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比例有意义的一些重要因素納入进来,以便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一些主要比例的变化規律性,这是摆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为此,我曾不揣浅陋地从社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对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具体化問題作了初步探索,并尝試地提出了一个具体化的再生产公式。在这个具体化再生产公式中,从社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考虑,把第一部类的产品(Ⅰ)进一步細分为三大部分:(甲)
关键词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
生产
两大部类
生产
基金
第一部类
劳动者
第二部类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对比关系
有机构成
消费基金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产品质量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影响
15
作者
黄良奇
徐万岱
庞志飞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24-25,46,共3页
文摘
在这里,我们所要涉及的问题,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比例,相反,是要研究在生产比例已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如何将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寻找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对于正在进行的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也许是有益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生产,并根据生产规模,又把社会生产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通过这些科学划分,分析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产品质量
国民经济调整
社会
生产
两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
生活消费资料
再
生产
理论
实现条件
生产
资料
比例
失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产品的比例性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6
作者
王国刚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36-43,共8页
文摘
一、剩余产品的比例性与社会再生产比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因为这种发展决定必要劳动对剩余劳动的比例),产品分割为与原料、机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相应的各个部分时,以及最后剩余劳动本身分割为一个用于消费的部分和另一个重新变为资本的部分时,都有固定的比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仍可分割为c、v、m三部分。
关键词
剩余产品
比例
性
社会
主义经济
马克思
社会
总产品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必要劳动
扩大再
生产
简单再
生产
过剩产品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新论——兼论市场价值决定
17
作者
夏新年
机构
彭城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26-30,共5页
文摘
:我们争论已久的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早在《剩余价值学说史》( 1862年 1月至 1863年 7月写成 )中就已作了完整表述和界定。并说明了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与私人劳动 ,市场价值的关系 。
关键词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长期供求关系
生产
条件等级
市场价值
分类号
F03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节的任务目标和手段
18
作者
尚文玉
出处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文摘
最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日益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考察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一、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在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宏观调控,社会再生产比例将严重被破坏,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长期存在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在生产力越来越发展,市场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若没有国家的总量调节和控制,势必日益激化。
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
经济活动
社会
生产
力
宏观调节
宏观调控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内在要求
社会
经济调节
市场经济
长期存在
分类号
F035.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价格体系决定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
19
作者
曾令华
机构
湘潭大学经济系
出处
《求索》
1986年第3期10-16,共7页
文摘
本文所理解的价格体系,是各种商品和劳务最终价格的比例关系。决定价格比例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笔者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一)各部门相互进行物质补偿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典型的商品生产形式是用商品生产商品。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是商品。社会生产的每个部门都以别部门的产品作为本部门产品的生产要素,作为直接的生产要素或者间接的生产要素(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要素)。
关键词
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价格体系
价格
比例
小麦
简单再
生产
商品的价值
生产
要素
消耗系数
比例
关系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
20
作者
合清
出处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56-61,共6页
文摘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十分关注和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众说纷纭,新意叠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科学论断,这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们谨就这一论断,谈谈自己学习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制度
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
再
生产
比例
关系问题
辅助作用
比例
关系
计划决策
计划调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谈市场的作用
周秋田
《财贸研究》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发展的选择性
B·伊诺泽姆采夫
王昌滨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1
0
原文传递
3
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性
张成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及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问题
苏劲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我国当前消费问题的思考
李雅君
刘绍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心得
张绍峰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漫论商品的本性
董万祥
《唐都学刊》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
弗·库兹涅佐夫
丛中
《国际经济评论》
1983
0
原文传递
9
从商品经济物质利益规定性看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郑鼎文
《探求》
1991
0
原文传递
10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石祖培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最佳方式
尹文书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江淮论坛1982年1—6期总目录
《江淮论坛》
198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基础
朱解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产品的分配和使用与两大部类比例的关系——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題的探索之三
董輔礽
《经济研究》
1964
0
原文传递
15
产品质量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影响
黄良奇
徐万岱
庞志飞
《江淮论坛》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剩余产品的比例性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国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新论——兼论市场价值决定
夏新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节的任务目标和手段
尚文玉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价格体系决定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
曾令华
《求索》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浅议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
合清
《河北学刊》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