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共产党宣言》对当代教育的启迪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曹连众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5期10-11,共2页
-
文摘
文章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等理论分析入手 ,具体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中有关教育理论对于当代教育的深刻启迪。
-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教育理论
马克思
阶级斗争
社会教育理论
劳动异化论
-
Keywords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modern education
theory on education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A1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理论的辨析与界定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马洪正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2020年第10期7-11,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本土构建路径研究”(2016SJD880012)。
-
文摘
中国近代和当下对社会教育理论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理论"的传统解释,将其与"实践"相对应而进行的。通过对理论、教育理论和社会教育理论的概念的逻辑分析,概括出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理论就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判断和命题,对社会教育实践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对社会教育基本问题进行深度理性思考,进而形成普遍性的社会教育知识体系。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理论范畴包括对社会教育基本问题和实践问题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即基本理论和实践理论。
-
关键词
社会教育理论
中国近代
基本问题
实践问题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探源及启示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龚超
-
机构
广州医学院
-
出处
《青年探索》
2010年第4期33-41,共9页
-
基金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tjk084)
-
文摘
社会教育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而至终老,是每个人必经的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重点考察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所有具有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目前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水平可与欧美先进地区相媲美,这对于社会教育理论和实务相对滞后的内地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照顾理论、青少年帮助理论和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
-
关键词
社会教育
青少年社会教育
香港
西方社会教育理论
-
分类号
D4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国际中文教育项目式教学评价: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冰
郑艳群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
-
出处
《语言教育》
2024年第3期84-92,132,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2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全息论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在线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2YH48B)
北京语言大学重大基础研究专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式正经历着教学理念、教学形态和业态、人才结构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本文指出项目式教学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变革的潜在力量。同时,本文强调评价体系在保证项目式教学效果和质量、指导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过于关注阶段性语言教学成果,忽略社会文化交互的弊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和社会教育学理论,本文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汉语学习成就和个人发展,也重视中文项目对社会的贡献。本文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旨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项目式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评价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社会教育学理论
项目式教学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theory
social pedagogy theory
program-based teaching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后“双减”时代课后服务社会教育场域的分析及建构
- 5
-
-
作者
杨静
任韧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
文摘
“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普遍认识到,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教育服务的载体,唯有充分保证其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互促共生。然而,当下的课后服务普遍存在政策统一与执行的差异性、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制约性、服务空间与教师的局限性等现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基于社会教育场域理论的视角,可尝试解析课后服务物理场域的空间集合、课后服务场域内部的运作规则、课后服务场域多元主体的场域惯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后“双减”时代课后服务建构的路径:政策执行的地方践行探索、地缘空间的扩展综合利用、专业师资的培养准入管理、监管系统的科学多元完善、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转型、数字资源的创新服务探索。
-
关键词
后“双减”
社会教育场域理论
课后服务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雷沛鸿的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婷婷
戴桂君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期27-27,共1页
-
文摘
雷沛鸿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格维龙"。在近代教育史上,雷先生建立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并办理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丰富了社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他的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可贵的实事求是与创新精神,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
关键词
雷沛鸿
社会教育理论
实践
-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