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认识与社会探索的双重嬗变——《呐喊》与《彷徨》的比较
1
作者 臧文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呐喊》和《彷徨》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和自我生命的认识。但是深入梳理考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两本小说集在内、外两个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轨迹,一是自我把握...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呐喊》和《彷徨》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和自我生命的认识。但是深入梳理考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两本小说集在内、外两个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轨迹,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正是在上述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呐喊》与《彷徨》分别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 彷徨 自我认识 社会探索 嬗变 比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中国六十年 被引量:6
2
作者 石仲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2,共10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历史的发展,可将这60年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即"两个30年"。"前30年"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历史的发展,可将这60年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即"两个30年"。"前30年"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都为"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了重要准备。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改革开放
下载PDF
社会主义探索史上有价值的一页——中共领导人60年代前期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推进 被引量:3
3
作者 鲁振祥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5,共8页
与社会主义实践相伴随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6 0年代前期中共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推进 ,是社会主义探索史上重要的一页。当时所取得的探索成果 ,正是后来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 与社会主义实践相伴随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6 0年代前期中共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推进 ,是社会主义探索史上重要的一页。当时所取得的探索成果 ,正是后来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料。对第一代领导人走过的探索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的估价 ,是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 社会主义探索 成果
原文传递
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奎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2期78-84,共7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探索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推动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5
作者 杜磊 朱晓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考察邓小平如何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目前,学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主要从这一思想的内容体系、实践成就和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考察邓小平如何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目前,学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主要从这一思想的内容体系、实践成就和理论意义等方面展开。本文拟对邓小平如何具体推动对外开放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结合20世纪80年代国际国内各种因素,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对外开放 世界奇迹 历史节点 实践成就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革新透视越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冯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1,共6页
自从越共"六大"执行全面革新开放路线以来,越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教训和考验。尤其是近年来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时有新创见。现阶段越南... 自从越共"六大"执行全面革新开放路线以来,越南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教训和考验。尤其是近年来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时有新创见。现阶段越南共产党(以下简称越共)正在马克思主义越南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改革 越南共产党 社会主义探索
下载PDF
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兼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3
7
作者 苗勃然 周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6,104,共11页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实践与巨大成就,需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现在国内有一种错误观点:将新中国70年完全割裂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期,认为这两个时期是相互对立,甚至是相互否定的。...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实践与巨大成就,需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现在国内有一种错误观点:将新中国70年完全割裂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期,认为这两个时期是相互对立,甚至是相互否定的。事实上,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基于这种认识,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为改革开放后40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40年是对前30年的继承与发展,割裂掉任何一段历史都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性,未来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改革开放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原文传递
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性进展
8
作者 冯干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6,2,共7页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近三四十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密切注视这种探索运动的发展方向,总结实践经验,促进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理论战线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国特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探索 科学社会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 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下载PDF
制度与生活之间的张力:1956至1966年间人民物质生活状况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学勤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7-194,共8页
1956到196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得到强化。10年间,户籍制、统购统销制、人民公社制、单位制等各层级的制度设计严密地规训了城乡居民的饮食、服饰等日常生活消费状况。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10年间人民物质... 1956到196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得到强化。10年间,户籍制、统购统销制、人民公社制、单位制等各层级的制度设计严密地规训了城乡居民的饮食、服饰等日常生活消费状况。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10年间人民物质生活质量呈现出"两头稍高,中间较低"的波状发展态势,这与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国家对社会主要资源的全面控制相统一。这表明,制度在规训社会生活时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而如何构建制度与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让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是当下我们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6至1966年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城乡分治 统购统销制度 物质生活
原文传递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铮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0,共7页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共产党夺取政权初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摆脱国际国内战争危机之后,导致难以解决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战时共产主义”带来的困境,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和...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共产党夺取政权初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摆脱国际国内战争危机之后,导致难以解决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战时共产主义”带来的困境,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和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政策的表面,认为其是“权宜之计”“临时措施”,而应当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高度给以重新关注。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原文传递
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
11
作者 穆显娟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8期31-35,共5页
【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大转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四个时期: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②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③“文化... 【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大转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四个时期: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②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③“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今)五大制度:①社会主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中国现代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两大转变 文化大革命
原文传递
阿斯塔菲耶夫作品中的苏联风雨百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明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101-105,共5页
阿斯塔菲耶夫是以描写战争和大自然见长的作家,但他也一直秉承着俄罗斯文学中社会道德探索的传统,从早期的新经济政策到解体前的社会动荡,前苏联的重大社会事件在他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位"天生的道德探索作家&... 阿斯塔菲耶夫是以描写战争和大自然见长的作家,但他也一直秉承着俄罗斯文学中社会道德探索的传统,从早期的新经济政策到解体前的社会动荡,前苏联的重大社会事件在他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位"天生的道德探索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王 悲伤的侦探 社会道德探索
下载PDF
瑞典左翼党百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桂森林 陈金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瑞典左翼党在百年历史演进中经历了从共产主义政党向左翼政党的转变。该党的调整转型与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探索密切相关,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的范畴,注入环保主义、女权主义、和平及民主人权等因素,在形式上日渐淡化共产党... 瑞典左翼党在百年历史演进中经历了从共产主义政党向左翼政党的转变。该党的调整转型与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探索密切相关,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的范畴,注入环保主义、女权主义、和平及民主人权等因素,在形式上日渐淡化共产党的特性,以加强阶级合作、推动社会民主主义化的方式来探索瑞典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转型帮助瑞典左翼党从其他左翼政党和组织中吸纳了不少支持者,使其虽多次出现分裂仍能继续发展,成为瑞典政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左翼党 社会主义探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形式──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江苏吴江市召开的研讨会述要
14
作者 石教群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形式──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江苏吴江市召开的研讨会述要石教群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江苏省委党校、苏州市委党校和吴江市委党校共同组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研讨会”于1... 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形式──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江苏吴江市召开的研讨会述要石教群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江苏省委党校、苏州市委党校和吴江市委党校共同组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研讨会”于1995年5月15日至20日在吴江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科学社 实践形式 江苏吴江 具体实践 研讨会 社会主义模式 理论工作者 社会主义探索
下载PDF
改变面貌 迎接挑战
15
作者 薛德震 《中国出版》 1987年第1期31-35,共5页
人民出版社作为政治书籍出版社,建社36年来,累计出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党和国家的文献、文件、领导人著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论著5,300多种,其中有2,300种是在最近10年内出版的,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 人民出版社作为政治书籍出版社,建社36年来,累计出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党和国家的文献、文件、领导人著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论著5,300多种,其中有2,300种是在最近10年内出版的,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来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探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指导方针 物质文明 编辑出版工作 丛书 哲学社会科学 新知识 出版社
下载PDF
兼容·制约·共振─—试论建国后商品经济主题的两个认识循环与社会主义探索的两个高潮
16
作者 刘增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1-89,共9页
兼容·制约·共振─—试论建国后商品经济主题的两个认识循环与社会主义探索的两个高潮刘增合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历史主题与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两个战略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 兼容·制约·共振─—试论建国后商品经济主题的两个认识循环与社会主义探索的两个高潮刘增合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历史主题与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两个战略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预测以及苏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 社会主义探索 历史主题 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 探索实践 刘少奇 循环周期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灿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3,共10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从学科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看,有三大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实践始终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构成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逻辑;三是不断站在时代和实践前沿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阶段,要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社区融合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探索——以长沙市M社区“益成长”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服务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艳园 欧阳宏松 +2 位作者 刘希 叶玲 郭青青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5-27,共3页
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区融入是国家、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益成长"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服务项目探索启示我们,基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真实需求,在"个人及家庭-学校-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的专业模式的指导下,注... 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区融入是国家、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益成长"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服务项目探索启示我们,基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真实需求,在"个人及家庭-学校-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的专业模式的指导下,注重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服务关系的建立,致力于流动儿童成长与发展资源的培育,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与学校的合作,推动本地家庭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融合,是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但项目开展也面临困局,存在社区融合边界模糊,各方主体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以及社工专业反思不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区融合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服务探索
下载PDF
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下)
19
作者 赵曜 孙劲松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0,共4页
四、关于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很不平凡的。他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是他领导党和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 四、关于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很不平凡的。他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是他领导党和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遗憾的是晚年发生了重大失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同志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鉴”,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探索中,一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就是那个时期奠定的;二是发生了失误,其中包括“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种全局性的重大失误;三是即使在失误的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共产党 社会主义理论 苏东剧变 前沿问题 意识形态 毛泽东 社会主义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评《论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主义思想》
20
作者 李国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4-115,共2页
评《论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李国锋陶季邑同志撰写的《论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一书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由近代史专家吴雁南教授作序。书中,作者本着求实的精神,寓论于史,不仅为读者在认识社会主义理... 评《论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李国锋陶季邑同志撰写的《论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一书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由近代史专家吴雁南教授作序。书中,作者本着求实的精神,寓论于史,不仅为读者在认识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过程方面开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国民党人 社会主义思想 孙中山 主观社会主义 朱执信 胡汉民 社会主义探索 五四时期 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