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乾 钟守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7,128,共6页
寓言概念是本雅明哲学思想和文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借助寓言概念,可以从现实语言的本质、翻译的本质和译者的任务等三方面剖析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内涵。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本雅明将翻译视为原文的寓言化过程,并赋予翻译社会批判性。
关键词 寓言化 纯语言 逐字直译 社会批判性
原文传递
论网络变异流行语的社会批判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吉益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网络变异流行语的社会批判性与其变异性密切相关。其变异性大致分为创新式变异和别解式变异两种。概括性、变异性和能产性是其运作机制。其社会批判功能的实现是网络环境、建构机制、传播模式和网民心理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网络 变异流行语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 被引量:5
3
作者 蒋承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演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的道德观念迷失催生了具有社会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自然科学思维的浸润催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精神;对人性理解的深化与拓展强化了现实主义文学对人的灵魂描写的真实性与深刻...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演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的道德观念迷失催生了具有社会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自然科学思维的浸润催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精神;对人性理解的深化与拓展强化了现实主义文学对人的灵魂描写的真实性与深刻性。社会批判性、真实性及深度人性抒写,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本质性特征,也是这种文学文本"经典性"的要素呈现。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以真实而深度的社会观察与人性剖析,展示了上帝缺位、金钱主宰的社会中人的心灵的千姿百态,描写了金钱激发出来的人性之"恶"的破坏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向当时乃至今天的人们发出了警告:物欲诱发的贪婪,将把人送入地狱——"自己成为自己的地狱"。他们的创作也普遍成了至今依然拥有深刻警世意义的"文学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文学经典 社会批判性 真实 抒写
下载PDF
论《包身工》的报告文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志云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以传统社会历史批评解读《包身工》无法深度透视其文体特性,非虚构叙述下的文体特征被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以叙事学为凭借,作为报告文学文本经典的《包身工》在叙事上所折射出的文学性与批判性渐次浮出历史地表。
关键词 报告文学 非虚构 文学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论新感觉派的陌生化叙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迎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8-242,共5页
中国新感觉派以"陌生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了一次小说的叙事革命,他们用陌生化的都市呈现、陌生化的影像抒写和陌生化的异国情调,为我们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深刻意义。新感觉派的叙事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创新,也是对作品主题... 中国新感觉派以"陌生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了一次小说的叙事革命,他们用陌生化的都市呈现、陌生化的影像抒写和陌生化的异国情调,为我们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深刻意义。新感觉派的叙事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创新,也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刻彰显,艺术与内容归根到底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我们不能看到新感觉派对现代都市的揭示与批判,我们就失去了理解新感觉派艺术技巧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 陌生化叙事 审美现代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父亲·我·《日出》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方 《剧本》 2020年第9期43-45,共3页
不管如何女儿总是会沾爸爸的光的,我也不例外。我改编了《日出》,两次,一次是改编成电视剧,一次是改编为歌剧,都是委约创作。坦白地说,我爸爸的剧本里《日出》不是我最喜欢的。此剧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就像是作者磨刀霍霍,手起刀落,... 不管如何女儿总是会沾爸爸的光的,我也不例外。我改编了《日出》,两次,一次是改编成电视剧,一次是改编为歌剧,都是委约创作。坦白地说,我爸爸的剧本里《日出》不是我最喜欢的。此剧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就像是作者磨刀霍霍,手起刀落,赤裸裸,血淋淋,露出那个社会肌体的横断面。2000年北京人艺再次上演《日出》,开场时美女们跳着劲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北京人艺 社会肌体 社会批判性 横断面 电视剧 改编
原文传递
论菲利克斯·瓦洛东在纳比派中的独立性表现
7
作者 郭楚开 《美术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0,共6页
菲利克斯·瓦洛东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瑞士画家,纳比派正式成员。然而,在国内外学者眼中,瓦洛东与纳比派的关系显得若即若离,他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行创作。本文意在深入探讨瓦洛东在纳比派时期的独立性表现,分别从... 菲利克斯·瓦洛东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瑞士画家,纳比派正式成员。然而,在国内外学者眼中,瓦洛东与纳比派的关系显得若即若离,他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行创作。本文意在深入探讨瓦洛东在纳比派时期的独立性表现,分别从风格与身份、版画与油画的互通、直面现实的社会批判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认为,瓦洛东的独立性表现在同时期的法国艺术中十分突出,反映了世纪之交的社会现实和艺术生态,彰显了艺术家的独立价值和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克斯·瓦洛东 纳比派 绘画 独立 社会批判性
原文传递
张啸的人生,高加林式的挣扎——《人生》与《挣扎》主人公形象比较
8
作者 吴梦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4-57,共4页
路遥的《人生》和季栋梁的《挣扎》都讲述了有志青年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与情感历程,体现出人性的挣扎。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的相似点,但笔者认为后者在人物形象和社会批判方面略胜一筹。论文将从个人素质、情感经历以及家族环境三个方面... 路遥的《人生》和季栋梁的《挣扎》都讲述了有志青年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与情感历程,体现出人性的挣扎。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的相似点,但笔者认为后者在人物形象和社会批判方面略胜一筹。论文将从个人素质、情感经历以及家族环境三个方面对高加林和张啸进行比较,在对比中阐释出后者的社会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素质 情感经历 家族环境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叫魂》中的社会危机意识浅探
9
作者 倪金艳 《新余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0-101,共2页
从《叫魂》所描述的人人自危的社会画卷,揭示社会无理性精神状态及作品鲜明的批判性,并反观当下,寻找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办法。
关键词 《叫魂》 无理精神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社会批判性事件应对能力分析
10
作者 娄阁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14期20-21,共2页
本文采用资料研究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社会批判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根据调研总结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以期对改进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批判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社会批判性事件 应对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