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追求社会意义价值——关于广播新闻专题报道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同春
《视听纵横》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如何搞好广播新闻专题报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参加浙江广播奖及其他奖项的评奖活动,接触到不少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年年都有获奖的,但精品并不多见,多数是一般化的报道。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是,不...
如何搞好广播新闻专题报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参加浙江广播奖及其他奖项的评奖活动,接触到不少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年年都有获奖的,但精品并不多见,多数是一般化的报道。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是,不少作品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樊篱,没有把新闻事件蕴含的社会意义价值充分揭示出来,没有指出所报道的事情对于听众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因而使人无法了解新闻事物的本质与真谛,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专题报道
社会
意义
价值
浙江
新闻
价值
新闻事实
听众需求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仪式与意义:1919-1928年间为自杀殉国者举办的追悼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长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7,共13页
近代中国,外患频仍,一些仁人志士为警醒同胞,自杀殉国。1919-1928年间的爱国运动中,尽管人们不认同自杀这种抗议方式,但由于自杀行动具有激励国人的作用,又对自杀者表示理解、尊重,赞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将他们看成以身殉国的烈士,为他们...
近代中国,外患频仍,一些仁人志士为警醒同胞,自杀殉国。1919-1928年间的爱国运动中,尽管人们不认同自杀这种抗议方式,但由于自杀行动具有激励国人的作用,又对自杀者表示理解、尊重,赞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将他们看成以身殉国的烈士,为他们举行追悼会,通过启事、公祭、追悼、公葬、抚恤等仪式环节,使他们为国捐躯的烈士价值定位获得肯定。追悼会也为人们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呼吁同胞团结御侮、誓雪国耻提供了契机和场所,人们在感受追悼仪式所内含的意义时,增强了对国家面临的危难及共同价值的认同。追悼会在赋予自杀行动象征性社会意义的同时,也在中国现代爱国运动进程中发挥了社会动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悼会仪式
自杀殉国
社会
意义
与
价值
赋予
原文传递
题名
追求社会意义价值——关于广播新闻专题报道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同春
机构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出处
《视听纵横》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如何搞好广播新闻专题报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参加浙江广播奖及其他奖项的评奖活动,接触到不少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年年都有获奖的,但精品并不多见,多数是一般化的报道。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是,不少作品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樊篱,没有把新闻事件蕴含的社会意义价值充分揭示出来,没有指出所报道的事情对于听众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因而使人无法了解新闻事物的本质与真谛,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广播新闻专题报道
社会
意义
价值
浙江
新闻
价值
新闻事实
听众需求
表现手法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仪式与意义:1919-1928年间为自杀殉国者举办的追悼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长林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7,共13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运动激愤式自杀行动社会意义的赋予--以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2007BLS002)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的民间文化生态"的资助
文摘
近代中国,外患频仍,一些仁人志士为警醒同胞,自杀殉国。1919-1928年间的爱国运动中,尽管人们不认同自杀这种抗议方式,但由于自杀行动具有激励国人的作用,又对自杀者表示理解、尊重,赞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将他们看成以身殉国的烈士,为他们举行追悼会,通过启事、公祭、追悼、公葬、抚恤等仪式环节,使他们为国捐躯的烈士价值定位获得肯定。追悼会也为人们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呼吁同胞团结御侮、誓雪国耻提供了契机和场所,人们在感受追悼仪式所内含的意义时,增强了对国家面临的危难及共同价值的认同。追悼会在赋予自杀行动象征性社会意义的同时,也在中国现代爱国运动进程中发挥了社会动员的功能。
关键词
追悼会仪式
自杀殉国
社会
意义
与
价值
赋予
Keywords
memorial service, ceremony, suicide patriots,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define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追求社会意义价值——关于广播新闻专题报道的思考
黄同春
《视听纵横》
2002
1
原文传递
2
仪式与意义:1919-1928年间为自杀殉国者举办的追悼会
刘长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