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546
1
作者 李友梅 肖瑛 黄晓春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39,207,共15页
"公共性"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其支撑性条件之一。近年来的民主制度建设和促进社会组织发育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公共性"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但是,"公共性"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主... "公共性"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其支撑性条件之一。近年来的民主制度建设和促进社会组织发育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公共性"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但是,"公共性"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除部分的制度性因素之外,社会心理、共识缺失以及管理的技术化也是阻滞公共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进公共性,提升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增进公共权力部门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社会建设 社会参与 信任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221
2
作者 郁建兴 任泽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31,共9页
基于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社会协同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现实选择。所谓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是指政府出于治理需要,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加强对社会的支持培育,并与社会一起... 基于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社会协同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现实选择。所谓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是指政府出于治理需要,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加强对社会的支持培育,并与社会一起,发挥社会在自主治理、参与服务、协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始终保护并尊重社会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自身的运作机制和规律,并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居民自治管理、社会自我调节以及法律手段甚至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目标。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必须通过制度强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实现,从强化向社会赋权制度、清除落后制度以及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健康成长的支持培育制度等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并形成不同制度间的合力。而当各类社会主体日渐成熟后,它们必将推动政府转移更多职能,发挥社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间协同关系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协同 制度 机制
原文传递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被引量:184
3
作者 应松年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原文传递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被引量:119
4
作者 郑杭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42,共10页
根据中国社会学百多年发展的轨迹和中国社会学前辈艰辛探索学科本土化的启示,在我看来,探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且正确的研究路径是: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 根据中国社会学百多年发展的轨迹和中国社会学前辈艰辛探索学科本土化的启示,在我看来,探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且正确的研究路径是: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中国理念 理论自觉
原文传递
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1
5
作者 徐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2,共6页
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分析志愿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着重探讨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的构建,即完善... 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分析志愿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着重探讨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的构建,即完善政府对志愿者组织宏观管理的促进机制;强化志愿者组织自身管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培育民间和社会公众对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社会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志愿者组织发展的三方"合力"机制,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志愿者组织 政府促进机制 自律机制 社会协同机制
下载PDF
脱嵌的产业扶贫——以贵州为案例 被引量:113
6
作者 孙兆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共8页
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进村,以行政路径依赖为运作机制,因缺乏村庄社会性参与及村庄公共平台的承接与运作,往往会导致扶贫目标偏移、拉大贫富差距、加速村庄原子化溃败、农民对身边党政工作和形象不认可等后果。推动政府主导的产业扶... 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进村,以行政路径依赖为运作机制,因缺乏村庄社会性参与及村庄公共平台的承接与运作,往往会导致扶贫目标偏移、拉大贫富差距、加速村庄原子化溃败、农民对身边党政工作和形象不认可等后果。推动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进村体制、机制与村庄社会的历史文化深层结构相嵌合,并重建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根本而可行的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进村 产业扶贫 社会建设
下载PDF
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被引量:110
7
作者 马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13,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重大成绩。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重大成绩。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升华,是深入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人民群众在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对党和政府的新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 创新 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大
原文传递
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 被引量:100
8
作者 李友梅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关键词 社会认同 转型期 构建和谐社会 自我调适 社会整合 社会建设 社会
原文传递
不断深化医改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 被引量:103
9
作者 李克强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10,共8页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医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难,有的甚至举步维艰。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医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难,有的甚至举步维艰。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医改实施两年多来,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 国情 民生工程 科学发展观 实践行动 人民健康 社会建设
原文传递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被引量:84
10
作者 李学举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 中国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71
11
作者 陆学艺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3-19,112,共8页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方面,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使中...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方面,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社会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大事件——作为都市发展的新战略工具——从世博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谈起 被引量:63
12
作者 伦佐·勒卡达内(意) 卓健 《时代建筑》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作为城市活力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事件”正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为说明事件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试图以欧洲的几届世博会为例,首先具体说明事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其次强调城市战略在组织事件中的重要性。最后... 作为城市活力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事件”正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为说明事件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试图以欧洲的几届世博会为例,首先具体说明事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其次强调城市战略在组织事件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们简要地说明事件在社会建设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世博会 城市 城市建设 社会建设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77
13
作者 陆学艺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242,共9页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从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做起为第一个阶段;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理顺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合理、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结构为第二个阶段;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现代化为第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历史阶段 社会现代化
原文传递
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50
14
作者 甄贞 陈静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2006年5月9日至10日,北京市法学会和西南科技大学在四川绵阳市主办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2006年5月9日至10日,北京市法学会和西南科技大学在四川绵阳市主办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及四川省政法系统等法律实务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党和国家的总目标,深入探讨了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刑事政策的问题。现将会上专家的发言及论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社会建设 和谐 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主义 社会纠纷 社会矛盾 法制建设 社会秩序 稳定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法学教育 被引量:65
15
作者 徐显明 黄进 +2 位作者 潘剑锋 韩大元 申卫星 《中国法律评论》 2018年第3期2-27,共26页
从1978年至今的四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四十年,也是我国法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中,我国法学教育从恢复走向繁荣,众多法学院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法治人才",培养了大批法治社会建设的... 从1978年至今的四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四十年,也是我国法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中,我国法学教育从恢复走向繁荣,众多法学院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法治人才",培养了大批法治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这四十年中,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专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逐步探索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模式。本期对话栏目,我刊特别邀请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潘剑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专门就法学教育改革四十年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五位嘉宾都曾经或者正在我国著名政法高校或法学院担任领导职务,他们是四十年法学教育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四十年法学学科建设和法学人才培养的领航人,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我国法学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法学院法学学科的水平?如何看待大学自治?法学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是什么?站在下一段历程的起点,我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共同期待未来法学教育下一个辉煌的四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法治建设 培养模式 中坚力量 社会建设 培养目标
原文传递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7
16
作者 梁树发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
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社会建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它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建设问题,根本说来是一个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的提出... 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社会建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它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建设问题,根本说来是一个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下载PDF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 被引量:62
17
作者 严志兰 邓伟志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8,共9页
城市社区治理在当前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社区治理理念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区管理、社区建设新思路。我国当前阶段的社区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社区治理本体——社区类型多样,社区治理的三大... 城市社区治理在当前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社区治理理念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区管理、社区建设新思路。我国当前阶段的社区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社区治理本体——社区类型多样,社区治理的三大主体——政府、居民(尤其是业主阶层)、社区组织都难以适应新阶段社区治理的需要,可以从涵养治理资源、重构治理结构、建设参与机制、建立组织保障四个方面进行社区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城市社区治理 创新路径
原文传递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5
18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建设这一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说,它包含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此外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也是加强社... 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建设这一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说,它包含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此外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 社会利益群体 社会政策 和谐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57
19
作者 李友梅 相凤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60,共10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最新理念的提出,既是对现实社会变迁与民众需求变化的回应,也是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结构变化的反映,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最新理念的提出,既是对现实社会变迁与民众需求变化的回应,也是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结构变化的反映,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秩序与活力再平衡的重要举措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注重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将以一种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社会团结机制凝聚社会建设多维度合力,其制度建设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将极大增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对推动全球治理思维和治理话语转变以及社会学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 共同体 制度建设
原文传递
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 被引量:52
20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在转变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个人付出双重代价的旧式现代性的发展方式,推进以人为本,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在社会领域建立和完善对... 在转变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个人付出双重代价的旧式现代性的发展方式,推进以人为本,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在社会领域建立和完善对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以及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创新机制。社会建设的外延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从狭义上说,着重是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社会建设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奠定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