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2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探析
1
作者
魏伟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指出了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终极目的,揭示了社会有机体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指出了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终极目的,揭示了社会有机体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规律。这些宝贵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
发展理论
构建
和谐
社会
社会
有机体
和谐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与墨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44-50,共7页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汲取的有益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社会
和谐
思想
现代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溯源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学来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进步的理性化目标,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理念。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包含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进步的理性化目标,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理念。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包含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而且还具有社会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
和谐
思想
思想
渊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励慧芳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5期8-10,共3页
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贡献,就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在当代新的社会环境下,使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矛盾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实践观...
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贡献,就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在当代新的社会环境下,使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矛盾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实践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
和谐
思想
马克思主义
生长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唐敦双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和社会的有识之士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
和谐
思想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个代表”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健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2,9,共3页
和谐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更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谐思想,并表现为宏观和谐思想和微观和谐思想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和谐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更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谐思想,并表现为宏观和谐思想和微观和谐思想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和谐思想实践意义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社会
和谐
思想
实践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
作者
袁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7-130,共4页
从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开始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西方的思想家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社会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些思想中不乏进步的历史意义,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来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方传统文化
社会
和谐
思想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昌友
林良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134,共5页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阐述了一种"普遍和谐"的理念,其中"修身正己"蕴含着自我身心的和谐,"诚信守义"蕴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为政以德"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蕴含着人与自然...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阐述了一种"普遍和谐"的理念,其中"修身正己"蕴含着自我身心的和谐,"诚信守义"蕴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为政以德"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政治伦理
思想
社会
和谐
思想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荀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2
9
作者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和谐
思想
以礼分之
现代启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恩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2,共8页
《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阴阳和谐是它的本质;圣人君子在位是实现它的首要条件;社会财富是实现它的物质保证,有等级的和谐是它的根本特点;礼义刑罚是实现它的制度保证;道德修养是实现它的必备条件;由家庭和谐...
《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阴阳和谐是它的本质;圣人君子在位是实现它的首要条件;社会财富是实现它的物质保证,有等级的和谐是它的根本特点;礼义刑罚是实现它的制度保证;道德修养是实现它的必备条件;由家庭和谐、国家和谐到天下和谐是实现它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社会
和谐
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11
作者
董根洪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30,共5页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容与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相比较,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意义。尽管二者在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上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社会和谐思想中重视民心民意、重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重视思想道德与制度关系的和谐等许多观点,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社会
和谐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尔社会和谐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胜才
杨泽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密尔对时代提出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他主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修正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缺陷和不足,试图通过厘定"群己权界"、界分公私权力、倡导互助合作、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种...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密尔对时代提出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他主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修正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缺陷和不足,试图通过厘定"群己权界"、界分公私权力、倡导互助合作、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等,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社会,形成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尔的理论主张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对其身后的英国乃至欧洲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尔
功利主义
社会
和谐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田耕滋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现代性的发展经历着一种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观目的,既促使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引起了文化焦虑。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减轻这种文化焦虑。通过对传统...
现代性的发展经历着一种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观目的,既促使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引起了文化焦虑。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减轻这种文化焦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使其获得新生,是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现代化转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刊特约请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05C003Z)课题组成员,撰写了此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思想
当代价值
社会
和谐
思想
温家宝
中国哲学史
和谐
社会
黄宗羲
民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室宁盈 群黎遍德——朱舜水的社会和谐思想
14
作者
董根洪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朱舜水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本和谐论、权力和谐论和儒教和谐论三大层面。朱舜水的社会和谐思想具有时代性、深刻性和切实性的特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民本
和谐
论
权力
和谐
论
儒教
和谐
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毛泽东的社会和谐思想
15
作者
陈明富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主要包括他关于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等的思想内容。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对我们今天抓住...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主要包括他关于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等的思想内容。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对我们今天抓住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协调日益分化的各阶层的利益,巩固国内统一战线,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国内环境,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加强国际问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毛泽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统一战线工作
构建
和谐
社会
国际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思想
中国
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16
作者
张静
《理论文萃》
2006年第4期17-22,共6页
社会和谐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基本的理念。中国古代就有“致中和”的“中庸”思想、主张“普遍和谐”的“太和”观念、以“天下为公”的“大道”维系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同之世”等等,无不奏...
社会和谐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基本的理念。中国古代就有“致中和”的“中庸”思想、主张“普遍和谐”的“太和”观念、以“天下为公”的“大道”维系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同之世”等等,无不奏鸣出和谐之音。“和谐”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到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格林的政治和谐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后来以美国学者马斯洛为代表的社会均衡论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协和社会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亨廷顿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等等,西方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比较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和谐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及其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亚里士多德
和谐
社会
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庸”
思想
“天下为公”
社会
契约理论
原文传递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敏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儒家理论
社会
和谐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会
赵飞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和谐思想的探索主要有:协调城乡发展与推动工农关系和谐的思想;建构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的思想;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社会
和谐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初社会和谐思想与实践的初探者——陆贾与贾谊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江洪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
陆贾与贾谊,在反思秦亡的历史、积极探索兴汉之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黄老道家思想,他们在对天、地、人的哲学思考中,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汉初政治模式的形成、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思想与政策,并被统治者所接受,大大地促进了汉初社会的...
陆贾与贾谊,在反思秦亡的历史、积极探索兴汉之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黄老道家思想,他们在对天、地、人的哲学思考中,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汉初政治模式的形成、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思想与政策,并被统治者所接受,大大地促进了汉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社会
和谐
思想
陆贾
贾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
20
作者
张春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兼立德、立功、立言。他的社会和谐思想建立在其良知心学哲学基础之上,提出为政以德的和谐治国论,实现大同理想的社会和谐状态。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
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兼立德、立功、立言。他的社会和谐思想建立在其良知心学哲学基础之上,提出为政以德的和谐治国论,实现大同理想的社会和谐状态。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社会
和谐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探析
1
作者
魏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指出了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终极目的,揭示了社会有机体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规律。这些宝贵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
发展理论
构建
和谐
社会
社会
有机体
和谐
发展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与墨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44-50,共7页
文摘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汲取的有益的因子。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社会
和谐
思想
现代价值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溯源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学来
机构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出处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文摘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进步的理性化目标,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理念。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包含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而且还具有社会现实依据。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
和谐
思想
思想
渊源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励慧芳
机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出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5期8-10,共3页
文摘
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贡献,就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在当代新的社会环境下,使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矛盾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实践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创新。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
和谐
思想
马克思主义
生长点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唐敦双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基金
"恩施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论文
湖北民族学院社科基金课题论文
文摘
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和社会的有识之士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
和谐
思想
意义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个代表”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健
机构
扬州大学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2,9,共3页
文摘
和谐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更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谐思想,并表现为宏观和谐思想和微观和谐思想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和谐思想实践意义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社会
和谐
思想
实践价值
Keywords
"Three Representatives"
social harmonious concept
value of practice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
作者
袁琳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文摘
从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开始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西方的思想家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社会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些思想中不乏进步的历史意义,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来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方传统文化
社会
和谐
思想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Keywords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s
thoughts of social harmony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昌友
林良山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134,共5页
文摘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阐述了一种"普遍和谐"的理念,其中"修身正己"蕴含着自我身心的和谐,"诚信守义"蕴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为政以德"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政治伦理
思想
社会
和谐
思想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荀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2
9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文摘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和谐
思想
以礼分之
现代启迪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恩林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2,共8页
文摘
《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阴阳和谐是它的本质;圣人君子在位是实现它的首要条件;社会财富是实现它的物质保证,有等级的和谐是它的根本特点;礼义刑罚是实现它的制度保证;道德修养是实现它的必备条件;由家庭和谐、国家和谐到天下和谐是实现它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周易》
社会
和谐
思想
天人合一
Keywords
ZHOUYi
social harmony
un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11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应用伦理研究所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30,共5页
文摘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容与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相比较,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意义。尽管二者在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上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社会和谐思想中重视民心民意、重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重视思想道德与制度关系的和谐等许多观点,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社会
和谐
思想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尔社会和谐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胜才
杨泽明
机构
九江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密尔社会和谐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7FX202)的阶段成果
文摘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密尔对时代提出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他主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修正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缺陷和不足,试图通过厘定"群己权界"、界分公私权力、倡导互助合作、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等,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社会,形成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尔的理论主张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对其身后的英国乃至欧洲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密尔
功利主义
社会
和谐
思想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田耕滋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003Z)
文摘
现代性的发展经历着一种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观目的,既促使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引起了文化焦虑。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减轻这种文化焦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使其获得新生,是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现代化转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刊特约请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05C003Z)课题组成员,撰写了此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
老子
思想
当代价值
社会
和谐
思想
温家宝
中国哲学史
和谐
社会
黄宗羲
民主性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室宁盈 群黎遍德——朱舜水的社会和谐思想
14
作者
董根洪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文摘
朱舜水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本和谐论、权力和谐论和儒教和谐论三大层面。朱舜水的社会和谐思想具有时代性、深刻性和切实性的特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民本
和谐
论
权力
和谐
论
儒教
和谐
论
分类号
D248.9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毛泽东的社会和谐思想
15
作者
陈明富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主要包括他关于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等的思想内容。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对我们今天抓住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协调日益分化的各阶层的利益,巩固国内统一战线,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国内环境,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加强国际问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毛泽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统一战线工作
构建
和谐
社会
国际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思想
中国
社会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16
作者
张静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出处
《理论文萃》
2006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摘
社会和谐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基本的理念。中国古代就有“致中和”的“中庸”思想、主张“普遍和谐”的“太和”观念、以“天下为公”的“大道”维系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同之世”等等,无不奏鸣出和谐之音。“和谐”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到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格林的政治和谐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后来以美国学者马斯洛为代表的社会均衡论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协和社会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亨廷顿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等等,西方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比较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和谐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及其理想模式。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思想
亚里士多德
和谐
社会
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庸”
思想
“天下为公”
社会
契约理论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敏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儒家理论
社会
和谐
思想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李会
赵飞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和谐思想的探索主要有:协调城乡发展与推动工农关系和谐的思想;建构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的思想;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社会
和谐
思想
Keywords
Marx
Engels
Lenin
social harmony thought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初社会和谐思想与实践的初探者——陆贾与贾谊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江洪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
文摘
陆贾与贾谊,在反思秦亡的历史、积极探索兴汉之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黄老道家思想,他们在对天、地、人的哲学思考中,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汉初政治模式的形成、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思想与政策,并被统治者所接受,大大地促进了汉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
汉初
社会
和谐
思想
陆贾
贾谊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
20
作者
张春生
机构
保定学院
出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兼立德、立功、立言。他的社会和谐思想建立在其良知心学哲学基础之上,提出为政以德的和谐治国论,实现大同理想的社会和谐状态。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社会
和谐
思想
Keywords
Wang yang-ming
conscience
thought of social harmony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探析
魏伟
《理工高教研究》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家与墨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比较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溯源研究
宋学来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意义
励慧芳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唐敦双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个代表”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吴健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袁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先秦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
叶昌友
林良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荀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
陈恩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
董根洪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密尔社会和谐思想研究
陈胜才
杨泽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田耕滋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百室宁盈 群黎遍德——朱舜水的社会和谐思想
董根洪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毛泽东的社会和谐思想
陈明富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张静
《理论文萃》
2006
0
原文传递
17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
王敏
《南方论刊》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思想解读
李会
赵飞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汉初社会和谐思想与实践的初探者——陆贾与贾谊
张江洪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王阳明的社会和谐思想
张春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