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动员与社会吸纳:安置社区混合治理实践及其反思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明宝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50,110,共15页
安置社区的过渡性特点决定了其治理事务数量远远多于农村社区和成熟的城市社区。为了维持安置社区的公共秩序,基层政府采取了行政动员和社会吸纳相结合的混合治理策略,具体包括对社区干部的行政化动员、对半正式精英的组织赋权以及对非... 安置社区的过渡性特点决定了其治理事务数量远远多于农村社区和成熟的城市社区。为了维持安置社区的公共秩序,基层政府采取了行政动员和社会吸纳相结合的混合治理策略,具体包括对社区干部的行政化动员、对半正式精英的组织赋权以及对非正式积极分子的社会吸纳。混合治理不仅实现了技术治理与情感治理的叠加,同时又能完成对居民诉求的快速回应和现代公共规则的输入。混合治理结构匹配了安置社区处于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二元过渡状态,决定了安置社区内部既有现代化的技术治理和社区行政化需求,又有熟人社会非正式治理规则的运用。但混合治理结构中由于行政动员过于强大,从而限制了社区自主性和居民自治性的发展。安置社区中的混合治理要重新塑造政府主导下市场和社会的参与边界,更大程度地发挥社区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动员 社会吸纳 混合治理 安置社区 技术治理 情感治理 社区自主性
下载PDF
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西藏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中锋 杨明洪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6,116,共7页
西藏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援助西藏,从而使西藏及其居民能够共享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效保障了西藏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以西藏为例,系统阐述了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 西藏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援助西藏,从而使西藏及其居民能够共享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效保障了西藏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以西藏为例,系统阐述了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特点、作用机理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型 经济发展 社会排斥 社会吸纳
下载PDF
“社会吸纳”何以失效?——一个国家项目运作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锴业 徐雅倩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6,172,共12页
作为突出社会参与、活化社会能动性的"社会吸纳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通过观察一个国家项目的运作过程,从民众权利诉求本身及其与中国社会情境的匹配考察社会吸纳失效的深层... 作为突出社会参与、活化社会能动性的"社会吸纳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通过观察一个国家项目的运作过程,从民众权利诉求本身及其与中国社会情境的匹配考察社会吸纳失效的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情境中,社会吸纳的目的和作用被消解:一方面,生存权或社会经济权利诉求与公民权利诉求的复杂并置,使基于公民权利诉求回应的社会吸纳机制的作用基础失效;另一方面,由于权威体制对政治风险的高敏感,权利诉求反而成为公众以"曲线"方式实现自利性诉求的工具和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风险和冲突的持续。同时社会吸纳机制在运作过程中并没有与社会相匹适,无论治理对象抑或是吸纳手段都悬浮于具体社会情境中,使得社会吸纳的效用进一步弱化。以上讨论打破了社会吸纳的幻象,如何确保吸纳广泛而有效,是中国未来社会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吸纳 社会治理 社会风险 权利诉求
原文传递
“群”以“类”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直联式吸纳——基于G省L镇“微信动员”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红波 林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14,207,共15页
社会吸纳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制度设计。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应用,相较于社会组织和社会精英的吸纳,针对普通民众的吸纳机制出现了积极动向。直联式吸纳便是一种针对普通民众的吸纳模式,其典型特征是“群”以“类”聚,即用“共... 社会吸纳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制度设计。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应用,相较于社会组织和社会精英的吸纳,针对普通民众的吸纳机制出现了积极动向。直联式吸纳便是一种针对普通民众的吸纳模式,其典型特征是“群”以“类”聚,即用“共同规律”找寻可靠的“自己人”。直联式吸纳表现出双重“自己人”效应,呈现出由“准行政人员—积极配合者—服从管理者”的递进式吸纳特征。其核心运作机制是渗透机制和剔除机制,通过身份认同和行为鉴别,寻找到普通民众中的“自己人”;目的是通过“自己人”渗透进社会,以掌握真实信息或协助完成某些事项。新媒体社会下的“社会吸纳2.0”,与传统吸纳模式有明显区别,这为营造良好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吸纳 “自己人”效应 直联式吸纳 微信群 社会吸纳2.0”
下载PDF
慈善会的功能拓展与社会吸纳——基于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华兵 《探求》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部分社会治理功能被剥离出来转移给慈善会,原来由政府完成的行政吸纳也随之转变为由社会组织实施的社会吸纳。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为例,通过对其功能及拓展途径进行系统梳理和经验分析,揭示了社会组织实现社会...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部分社会治理功能被剥离出来转移给慈善会,原来由政府完成的行政吸纳也随之转变为由社会组织实施的社会吸纳。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为例,通过对其功能及拓展途径进行系统梳理和经验分析,揭示了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吸纳的两种不同类型,即精英吸纳和公众吸纳,以及两种不同模式,即体制内吸纳与体制外吸纳,并进而对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作了延伸思考,以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慈善会 社会吸纳 功能拓展
原文传递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二元结构及其策略
6
作者 李威利 崔鸣鹃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2年第6期75-81,共7页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治理平台,基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中高度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由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选择性培育”和“代表性覆盖”,社区...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治理平台,基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中高度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由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选择性培育”和“代表性覆盖”,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着活力不足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平衡“自上而下社区社会组织”与“自下而上社区社会组织”的二元结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需要同时兼顾“赋能”和“枢纽”双重策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队”和“蓄水池”的功能,实现对社区治理活力和秩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动员 社会吸纳 基层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论资本对社会的吸纳——从剩余价值到利润
7
作者 程晓 《理论界》 2013年第9期5-7,共3页
资本通过对雇佣劳动的占有,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在生产之初,就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剩余价值不断地向社会各个层次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成利润。利润在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是:收入减去所有成本的差额。在这样的算式中,资本价值... 资本通过对雇佣劳动的占有,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在生产之初,就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剩余价值不断地向社会各个层次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成利润。利润在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是:收入减去所有成本的差额。在这样的算式中,资本价值关系的那一度被隐去了,只剩下价格数字的算计。而事实上,利润范畴开始于个别剩余价值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均值化。利润理论揭示出资本不仅在生产领域吸纳着活劳动,而且以更加普遍和强化的力量吸纳着社会的整体。马克思论述利润率下降规律,并不表明资本因无法实现利润量的积累,而走向毁灭,而是强调资本内在自我持存和增殖的条件,必然给更高的社会生产方式留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利润 社会吸纳
原文传递
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对浙东先锋村青年农民精英治村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44
8
作者 赵晓峰 林辉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33-41,共9页
浙东先锋村的个案说明,富人在治村实践中通过构筑公共权力结构网络吸纳了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分层中的精英群体,并通过个人魅力型权威形象的塑造和深具村落道义伦理文化支撑的治理技术的运用,以营造道义合法性形象的方式,将村庄里的弱势群... 浙东先锋村的个案说明,富人在治村实践中通过构筑公共权力结构网络吸纳了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分层中的精英群体,并通过个人魅力型权威形象的塑造和深具村落道义伦理文化支撑的治理技术的运用,以营造道义合法性形象的方式,将村庄里的弱势群体吸纳进当政的民意合法性根基当中。然而,富人在培育社会吸纳机制以夯实民意合法性根基的过程中,无形之间却为普通村民参与村庄政治树立了经济实力、道义伦理和社会活动力三大门槛,从而将村庄的绝大多数人排除到了公共权力结构网络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社会吸纳机制 政治排斥功能 权力结构网络 民主政治
下载PDF
统合式治理何以有效:邻避困境破局的中国路径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奎明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40,179,共12页
邻避设施建设何以失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传统治理模式被认为是造成建设失败的决定性因素而广为诟病,由此基于西方社会基础形成的协商型治理理念则被广为推崇,且被认为是传统治理模式的必然替代。问题是两种观点均忽略了一个非... 邻避设施建设何以失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传统治理模式被认为是造成建设失败的决定性因素而广为诟病,由此基于西方社会基础形成的协商型治理理念则被广为推崇,且被认为是传统治理模式的必然替代。问题是两种观点均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即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政策质量导向与民意接受度导向之间的平衡度。通过对三个邻避型重大项目"实现重启"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统合式治理模式基于"控制""吸纳""融合"三种治理策略,实现了对于邻避设施选址规划阶段、项目落地阶段、设施运营阶段不同治理策略的有机统合,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政策质量与民意接受度,成功突破了邻避困局。从实践的可能性而言,多元主体间"维稳共识"的存在为统合式治理模式的有效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统合式治理模式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城市治理突破邻避困局的特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困境 城市治理 逆向社会吸纳 统合式治理 维稳共识
原文传递
政府引导与市场活力——中国PPP项目的社会资本吸纳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净冰 章韬 陈钊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31,共13页
地方政府如何在公共部门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如何针对自身条件更为有效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层面的微观数据,验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的措施对公共领域社会资本吸纳效果的影响。... 地方政府如何在公共部门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如何针对自身条件更为有效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层面的微观数据,验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的措施对公共领域社会资本吸纳效果的影响。本文发现,地方政府的收益支持、推进效率和权利让渡是吸引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上述引导市场措施的效果受到项目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而且在考虑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财政实力、公共品供给水平之后仍较为稳健。在进一步区分社会资本的所有制类型后发现,权利让渡是吸引民营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对现有制度背景下的PPP模式研究,本文做出了两方面的补充,一方面弥补了现有研究在项目层面的微观证据的缺乏;另一方面为改善PPP模式的社会资本吸纳效果、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实证证据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社会资本吸纳 公共部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