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被引量:96
1
作者 罗志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5-196,共12页
清季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个政治变革,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废科举前,取士的标准已从鼓励新旧学兼通变为新学是尚,与之伴随的参考书籍的变换对印书、卖书、买书及应试者均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科举制... 清季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个政治变革,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废科举前,取士的标准已从鼓励新旧学兼通变为新学是尚,与之伴随的参考书籍的变换对印书、卖书、买书及应试者均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科举制废除后,耕读仕进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转变,城乡逐渐分离,在传统社会中原居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由于政教相连的政治传统中断,政统的常规社会来源枯竭,又缺乏新的职业官僚养成体制,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因“市场需求”而逐渐进据政统。而政治、军事群体的社会组成及其行为也逐步呈现非常规化,出现了“游民”和“饥民”这类边缘社群对政治军事的参与及类似开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读书人 清季 社会变动 社会变迁 近代中国 梁启超 社会影响 废科举 上升性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要求:新权力结构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沪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以预料,新的一轮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将大幅度地冲击和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在社会即将发生大的转变的时...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以预料,新的一轮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将大幅度地冲击和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在社会即将发生大的转变的时刻,清醒的人们不能一头扎入经济事务之中,而应冷静地思考,这一社会变动会带来什么样的政治反应和政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权力结构 政治报告 社会结构 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生产力 经济事务 政府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华北农民的离村与社会变动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汉国 王印焕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4-142,共9页
农民纷纷离开久居的村庄外出谋生,是民国时期华北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其时的农民离村,虽大多为连年的灾荒和不堪重负的捐税等因素所致,但农民离村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口由农业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的自然调... 农民纷纷离开久居的村庄外出谋生,是民国时期华北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其时的农民离村,虽大多为连年的灾荒和不堪重负的捐税等因素所致,但农民离村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口由农业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的自然调配,以及通过迁徙所带来的人的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等,无疑有利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诚然,由于民国时期华北农民的离村多为生计所迫,迁徙的无序性,加之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大量的农民离村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农民离村 社会变动
下载PDF
苏区农村的宗族势力及其消亡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友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苏区农村的宗族势力及其消亡何友良一、革命前宗族力量的活动和特点宗族制度,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历史悠久,深固不易。社会成员大多聚族而居,交相并炽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是该制度衍生和寄托的社会基础;自然条... 苏区农村的宗族势力及其消亡何友良一、革命前宗族力量的活动和特点宗族制度,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历史悠久,深固不易。社会成员大多聚族而居,交相并炽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是该制度衍生和寄托的社会基础;自然条件的艰苦、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势力 宗族制度 宗族观念 社会变动 苏区 社会变革 国民党 宗族活动 家族主义 毛泽东
下载PDF
社会变动中的群体与个人——新微观史学述评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挺之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新史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入到社会史的各个领域,其史学思想对各国史学研究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新史学” 心态史 长时段 社会变动 史学家 史学思想 史学研究 占有 国史 计量史学
原文传递
中国的环境运动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玉林 《绿叶》 2009年第11期24-29,共6页
中国的环境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动和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包括城市知识分子的环境启蒙、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环境保护行动以及基层民众的申诉和抗议行动。由于运动主体间缺少组织、地区和城乡间少有呼应,尤其是国家的环境保护理念与地... 中国的环境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动和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包括城市知识分子的环境启蒙、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环境保护行动以及基层民众的申诉和抗议行动。由于运动主体间缺少组织、地区和城乡间少有呼应,尤其是国家的环境保护理念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污染控制行为之间大断裂的存在,民众环境权被悬空,污染与抗议行动陷入循环陷阱。如何跳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运动 中国 非政府组织 城市知识分子 社会变动 污染控制 历史事件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城市化与村民自治的变迁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月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 ,村民自治 ,既表现为农村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又面临农村社会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化带来村民自治主体条件、自治环境、自治方式与手段的变迁 ,赋予村民自治新的内涵与形式 ,其影响是深刻的和基础性的。在城市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 ,村民自治 ,既表现为农村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又面临农村社会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化带来村民自治主体条件、自治环境、自治方式与手段的变迁 ,赋予村民自治新的内涵与形式 ,其影响是深刻的和基础性的。在城市化的推动下 ,村民自治在农村社会关系、组织形式、村民生活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性的变动中生成、推进与发展 ,出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乃至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部分或整体转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村民自治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中国 社会变动 村民委员会 乡镇行政关系
下载PDF
应重视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忠民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3年第2期60-61,共2页
所谓社会焦虑,是指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社会焦虑是现实社会中一种真实的现象。对此,不应回避,而应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个社会,尤其是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社会焦虑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之事... 所谓社会焦虑,是指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社会焦虑是现实社会中一种真实的现象。对此,不应回避,而应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个社会,尤其是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社会焦虑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之事,而是有着一定的原因。推究起来,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成员 社会行为 现实社会 社会焦虑 负效应 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机体 表现形式 焦虑问题 社会变动
下载PDF
明末清初社会变动与地方志的编纂——以《松江府志》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玉荣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8年第7期43-49,共7页
文章以明末清初《松江府志》的编纂为例,阐明地方志的编纂深受社会变动的影响,具有因时而变的特点。明末,由于中央政权的式微,松江士绅在编纂地方志时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可以依照士绅主体的选择,对地方事务进行评议,突显地方特色,引导地... 文章以明末清初《松江府志》的编纂为例,阐明地方志的编纂深受社会变动的影响,具有因时而变的特点。明末,由于中央政权的式微,松江士绅在编纂地方志时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可以依照士绅主体的选择,对地方事务进行评议,突显地方特色,引导地方社会的价值取向,成为地方事务话语权的主体。而在清初府志的编纂中,处处体现了中央试图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不仅主持之人为官方儒学教授、他邑之人,不再突显地方士绅的作为;撰写也是以中央统一标准,有关地方社会的特殊习气不再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国家控制力加强、地方舆论空间相对缩小、士人社会地位下降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社会变动 《松江府志》
原文传递
从红色歌谣看苏区的社会变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晓荣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引起了苏维埃区域天翻地覆的社会变动,在当时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苏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是苏区社会历史研究的...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引起了苏维埃区域天翻地覆的社会变动,在当时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苏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是苏区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以红色歌谣为着眼点和依据,分析了苏区社会变动的方向、性质和意义,以及苏区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变动的态度,同时说明了红色歌谣的意义、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歌谣 苏区 社会变动
下载PDF
变动时代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背景、目标与理念 被引量:13
11
作者 饶从满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教育对象深刻变化、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信任严重动摇以及教师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为主要背景,日本展开了一场以提高教师专业性为根本目标,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双重压力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教育对象深刻变化、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信任严重动摇以及教师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为主要背景,日本展开了一场以提高教师专业性为根本目标,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双重压力背景下展开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要取得更大成效,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并发挥中小学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教师教育者)的主体性上下足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师 教师教育 教育改革 社会变动
原文传递
论《水浒传》中的主导意识──游民意识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学泰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5-105,共11页
游民,这个自宋朝以来、尤其是到了近代人数众多、能量极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持久影响的阶层,除了一些清史学者从秘密会社构成角度予以注意之外,还没有受到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特别重视。当然,他们的活动、思... 游民,这个自宋朝以来、尤其是到了近代人数众多、能量极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持久影响的阶层,除了一些清史学者从秘密会社构成角度予以注意之外,还没有受到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特别重视。当然,他们的活动、思想意识以及在社会变动中的作用也就没有被引入文学研究领域。本文以《水浒传》中所反映的主导意识为例,评述游民、游民思想在早期通俗小说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主导意识 游民 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 文学研究 社会变动 思想意识
原文传递
春秋时期晋国的县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苏平 《史学月刊》 1986年第2期14-20,共7页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变革时期,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动的情况。春秋时期地方行政建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晋、楚、秦等国开始推行县制。本文拟对春秋时期晋县的设置情况、职能、特点、性...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变革时期,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动的情况。春秋时期地方行政建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晋、楚、秦等国开始推行县制。本文拟对春秋时期晋县的设置情况、职能、特点、性质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建制 晋县 封建制 社会变动 宗族奴隶制 秦汉时期 郡县制 公元前 春秋时期 三十年
下载PDF
西欧社会变动与十字军东征的进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立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5,共6页
虽然名义上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基督徒对异教徒的“圣战” ,但西欧世俗社会的变动自始自终发挥着作用。通过十字军东征 ,西欧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认识了自身 ,学会了宽容 ,并培养了开拓和冒险精神 。
关键词 阿拉伯人 态度 西欧 社会变动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
下载PDF
春秋时期晋国政权的演变及其原因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苏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9-46,共8页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进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在春秋史的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晋国社会改革的步伐亦走在春秋诸国的前面。因此,探讨晋国社会变动的情况...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进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在春秋史的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晋国社会改革的步伐亦走在春秋诸国的前面。因此,探讨晋国社会变动的情况,对于春秋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探索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道路,亦能得到有益的启发。考察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我们发现,晋国的社会变动与军事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改革首先是从军事制度开始的,新制度较早地产生于军队之中,然后推而广之,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晋国历史发展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晋国 公室 军事制度 军队 公族 社会变动 宗族 左传 春秋时代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绅士“劣质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宗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5-59,共5页
在晚清,劣绅大量地出现。20世纪初以后,劣绅有从个体性向整体性蜕化的趋向。通过描述劣绅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发生的场域,指出绅士劣质化的扩大甚至整体性蜕变,特别是在乡村社会,表现尤为明显。重点分析绅士劣质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认... 在晚清,劣绅大量地出现。20世纪初以后,劣绅有从个体性向整体性蜕化的趋向。通过描述劣绅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发生的场域,指出绅士劣质化的扩大甚至整体性蜕变,特别是在乡村社会,表现尤为明显。重点分析绅士劣质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认为劣绅作为绅士阶层的异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负影响,并从社会变动角度来阐释绅士整体性蜕变的根本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劣绅 过程 社会变动 影响
下载PDF
从社会阶层看战后日本社会变动——当代社会结构变化分析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坂健次 李为 《东南学术》 2000年第2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日本 社会变动 社会阶层 社会平等
下载PDF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利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选官制度。1905年科举制的废止,意味着传统的仕进之路的断绝。但是,由于科举存废问题的长期反复所形成的心理准备,所以科举遽废所引起的社会反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烈。科举废止后,各种学堂迅速增... 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选官制度。1905年科举制的废止,意味着传统的仕进之路的断绝。但是,由于科举存废问题的长期反复所形成的心理准备,所以科举遽废所引起的社会反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烈。科举废止后,各种学堂迅速增加,士绅阶层也找到了自己相应的位置。当然,随着科举的废止,士绅阶层发生了分化和变化,整个社会结构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5年 科举废止 学堂 士绅阶层 社会变动
下载PDF
晚清江西商道与社会变动述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新民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42,共4页
五口通商改变了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格局,曾经辉煌了数百年的江西大庾岭商道,逐渐呈现颓势.九江开埠后,确立了以鄱阳湖为载体,以九江为集散中心的扇形商道网,成为近代九江城市发展和社会变动的一个历史契机.
关键词 清朝晚期 江西 社会变动 通商口岸 城市发展 对外贸易
下载PDF
社会变动、“生世界”与民俗 被引量:8
20
作者 岛村恭则 王京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2,159,共7页
民俗学源自17世纪意大利的维柯,在18、19世纪反启蒙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社会脉络中,由德国的赫尔德、格林兄弟等大力推进的文献学,与莫泽尔的乡土社会研究合流而形成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各地形成了独自发展的学术领域。民俗学这门学问是... 民俗学源自17世纪意大利的维柯,在18、19世纪反启蒙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社会脉络中,由德国的赫尔德、格林兄弟等大力推进的文献学,与莫泽尔的乡土社会研究合流而形成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各地形成了独自发展的学术领域。民俗学这门学问是关注在与霸权、普遍、中心、主流等不同的社会层面展开的人之‘生’,通过对包含二者关系在内的内在理解,产生新的见识,将以前者为标准形成的知识体系相对化并超越。如此定义之下的民俗学如何才能接近现代人之"生",这一问题十分有必要从其理论框架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动 生世界 民俗 VERNACULAR 柳田国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