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4
1
作者 钱广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中共十九大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总体布局中,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 中共十九大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总体布局中,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提出以社会主义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为此,要澄明以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学理前提,解读以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厘清以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维度。确立以公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公正观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在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排除各种错误认识的干扰,协同创新,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理念 学理澄明 逻辑解读 创新维度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公正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1,共4页
新时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公正理论认识上不断深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正的内涵、推进手段、主要内容等。我国社会主义公正实践不断推进,但也存在不足。总结经验,推进社会主义公正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机会平等和利益补偿结合... 新时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公正理论认识上不断深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正的内涵、推进手段、主要内容等。我国社会主义公正实践不断推进,但也存在不足。总结经验,推进社会主义公正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机会平等和利益补偿结合,抓住重点,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公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主义公正 演进历程
下载PDF
中国制度与公正的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海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3-28,共6页
公正的实现依靠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简称"中国制度")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在中国制度之诠释和理解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三大面向:一是面向人民的正义,二是面向... 公正的实现依靠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简称"中国制度")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在中国制度之诠释和理解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三大面向:一是面向人民的正义,二是面向制度的美善,三是面向制度的笼子。三个"面向"分别涉及中国制度的价值维度、制度优越性维度和法治维度,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正的价值基础、制度优越性前提和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度 社会主义公正 制度的笼子 公正的实现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正观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4
作者 汪琼枝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8-20,共3页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基本价值目标的界定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要符合这一价值准则。作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分配制度要遵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公正原则,解除束缚在劳动者和其他社...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基本价值目标的界定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要符合这一价值准则。作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分配制度要遵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公正原则,解除束缚在劳动者和其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身上的束缚,鼓励并支持其在实践中发挥最大潜能,并切实分享发展成果。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必须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推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 共同富裕 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下载PDF
公正是制度之“善”--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海平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4,共8页
公正即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指的是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公正是人们必须为之奋斗的价值理想,内含公正之公的美德与公正之正的规范,二者互为表里。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优先强调作为制度正当性和规范合理性的本... 公正即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指的是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公正是人们必须为之奋斗的价值理想,内含公正之公的美德与公正之正的规范,二者互为表里。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优先强调作为制度正当性和规范合理性的本质内涵,它是社会制度之善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所寻求的就是一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正观,它反对以“权贵的利益”或“资本的利益”作为行动正当性和制度正义性之根据。公正作为制度之善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实质和核心。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理解或诠释公正价值观;二是坚持在知行合一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公正之公 公正之正 制度之善
原文传递
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弱势群体 被引量:4
6
作者 汤清 《兰州学刊》 200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社会公正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现社会公正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对待 ,才能...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社会公正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现社会公正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对待 ,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主义公正 社会秩序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国杰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公正原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指导原则,也是道德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从伦理道德方面考察,在社会主义的众多道德原则中,又有着不同层次的关系。弄清社会主义总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区别和联系,不论... 公正原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指导原则,也是道德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从伦理道德方面考察,在社会主义的众多道德原则中,又有着不同层次的关系。弄清社会主义总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区别和联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资本主义公正原则 效率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初探——由公平与效率的争论说开去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拥军 《兰州学刊》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存在着多种意见。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平是多维度的和复杂的概念,从而在理论上构建新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实践中坚持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公平 公正 效率 社会主义公正
下载PDF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任荣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正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历程。在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正的经济基础,开启了法制推进社会主义公正的征程,推动了人民权利保障的实践,确立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生产力与生产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正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历程。在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正的经济基础,开启了法制推进社会主义公正的征程,推动了人民权利保障的实践,确立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协调,公民权利保障举步维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挫折以及按劳分配的执行不彻底等因素阻碍了社会主义公正建设。因此,探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思想将会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正发展进程提供经验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公正思想 社会主义公正建设 启示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琼枝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8期64-67,共4页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其成长成才的需求,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应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原文传递
高校培育大学生公正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子祯 傅锁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公正价值观不仅是其全面发展的道德基础,也是影响社会公正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公正价值观不仅是其全面发展的道德基础,也是影响社会公正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公正价值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抓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推动和谐公正社会的构建。高校培育大学生的公正价值观,应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理念的文化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和中国共产党人公正探索的实践根基;以加强公正认知为基本前提,以强化公正情感为重要依托,以坚守公正信念为价值目标,以落实公正行为为关键环节,形成“四位一体”的公正自觉培育机制,进一步优化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现实性 内在规定 培育路径 公正自觉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兼论马克思主义公正学说的指导意义
12
作者 颜广明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6期37-40,共4页
马克思主义公正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思想来源和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生存是社会公正的本质规定,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基本特征,理想性和现实... 马克思主义公正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思想来源和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生存是社会公正的本质规定,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基本特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实践原则,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正学说 社会主义公正理论 思想渊源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初探——由公平与效率的争论说起
13
作者 李拥军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存在着多种意见。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平是多维度的和复杂的概念,从而在理论上构建新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实践中坚持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公平 公正 效率 社会主义公正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有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1,共3页
公正是维护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中重要的价值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当前国情,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培育应通过物质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物质环境建设 文化环境建设 制度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金明 黄永斌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37,共3页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整课程设置,变革授课方式,更新教育形式,搭建教育阵地...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整课程设置,变革授课方式,更新教育形式,搭建教育阵地,创新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公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
16
作者 张荣国 王海传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旨在于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协调、平衡社会的利益格局。它的实现基于社会主义公正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正制度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分配制度。它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旨在于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协调、平衡社会的利益格局。它的实现基于社会主义公正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正制度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分配制度。它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基础,又是人的平等性发展的实现机制。须从机会平等制度、按劳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等层面建设社会主义公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的发展
下载PDF
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万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4,共5页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和印度国内社会不公状况明确提出其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主张。在国内地方执政过程中,印共(马)通过推行社会政策对其社会公正理论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执政地区(西孟加...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和印度国内社会不公状况明确提出其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主张。在国内地方执政过程中,印共(马)通过推行社会政策对其社会公正理论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执政地区(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的社会公正度及其人文社会发展指数,吸引了世界多国观察家和学者的目光。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尚在谋求发展的社会主义政党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党 印共(马) 社会主义公正 执政实践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与“公正”的关系辨析
18
作者 张翁敏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5期46-49,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表述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与公正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由于平等与公正意义相近,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对平等与公正概念的混淆从而导致误用和混用的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表述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与公正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由于平等与公正意义相近,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对平等与公正概念的混淆从而导致误用和混用的现象。平等与公正之间存在着相同点及或大或小的差异,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从教育和制度建设入手实现社会主义平等观与公正观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公正 社会主义平等观 社会主义公正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正观对先秦儒家公正观之借鉴解读
19
作者 杨蓉 高敏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8-100,共3页
在构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立足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深入研究先秦儒家公正观,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维度对儒家公正思想进行批判、继承、改造、转型与超越,以完善和丰富社会主义公正观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立足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深入研究先秦儒家公正观,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维度对儒家公正思想进行批判、继承、改造、转型与超越,以完善和丰富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结构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正 儒家公正 借鉴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广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0-27,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正研究逐渐成为了学术界所关注的显学,学者们对社会公正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深入的论述和研究,成果颇丰。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基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正研究逐渐成为了学术界所关注的显学,学者们对社会公正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深入的论述和研究,成果颇丰。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基本内容、重要价值以及基本原则等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述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 思想渊源 实践基础 基本内容 重要价值 基本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