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7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 被引量:273
1
作者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年第2期42-46,80,共6页
“礼貌原则”并非Leech首创。E.Goffman,P.Brown和S.Levinson早已对礼貌现象有所论述。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次则:策略、慷慨、赞扬、谦虚、赞同、同情。“礼貌原则”能解释配合原则解释不了的语言现象。但Leech有几个问题没有... “礼貌原则”并非Leech首创。E.Goffman,P.Brown和S.Levinson早已对礼貌现象有所论述。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次则:策略、慷慨、赞扬、谦虚、赞同、同情。“礼貌原则”能解释配合原则解释不了的语言现象。但Leech有几个问题没有讲清楚。第一,应该说“礼貌原则”比配合原则”有更大约束力。第二,六条次则的定义前后不一致。第三,Leech论述“反语原则”时,没有区分与礼貌有关和无关的反语。第四,关于“玩笑原则”,Leech没有提到在非严肃场合过于客气的假话也是开玩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LEECH 配合原则 玩笑原则 反语原则 礼貌现象 语言现象 几个问题 约束力 讲清楚
原文传递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 被引量:175
2
作者 陈林华 李福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5-59,共5页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陈林华,李福印自1965年查德教授发表《模糊集》(FuzzySets)的文章以来,模糊理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语言学领域,相继出现了模糊语言学、模糊语义学、模糊语言语义学等学科。模糊限制语(he...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陈林华,李福印自1965年查德教授发表《模糊集》(FuzzySets)的文章以来,模糊理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语言学领域,相继出现了模糊语言学、模糊语义学、模糊语言语义学等学科。模糊限制语(hedges),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语义特征 合作原则 语用功能 礼貌原则 语义含糊 语义学 会话含意 模糊集合 质的准则
原文传递
礼貌原则新拟 被引量:164
3
作者 徐盛桓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共7页
一、导言 李奇(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浯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外的浯用学论著对此都有章节加以阐述,我国的外语刊物也曾发表文章作过译介。 李奇的礼貌原则是为了“拯救”语用学经常提到的另一原则——合作原则而提出来的(... 一、导言 李奇(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浯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外的浯用学论著对此都有章节加以阐述,我国的外语刊物也曾发表文章作过译介。 李奇的礼貌原则是为了“拯救”语用学经常提到的另一原则——合作原则而提出来的(参看Leech,1983),它解释了合作原则未能解释的某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 李奇 身份地位 第三方 参赛者 合作原则 付出代价 LEECH 节目主持人
原文传递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1
4
作者 陈治安 文旭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34,共6页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治安,文旭Abstract:Duringrecentyears,greatsuccesshasbeenachievedinthestudyoffuzzylinguistics,muchof...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治安,文旭Abstract:Duringrecentyears,greatsuccesshasbeenachievedinthestudyoffuzzylinguistics,muchofwhich,however,i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模糊性 模糊言语 模糊理论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人工智能 语用功能 礼貌原则 模糊语义
原文传递
模糊限制词语及其语用分析 被引量:101
5
作者 陈治安 冉永平 《外国语文》 1995年第1期18-24,共7页
模糊限制词语及其语用分析陈治安,冉永平一、引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数理语言等的一大显著特征。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即所谓“模糊概念”,其界限并非泾渭分明。1965年美国著... 模糊限制词语及其语用分析陈治安,冉永平一、引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数理语言等的一大显著特征。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即所谓“模糊概念”,其界限并非泾渭分明。1965年美国著名学者查德(L.Zadeh)提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词 语用分析 礼貌原则 说话者 言语交际 言语行为 “合作原则 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学 质量准则
下载PDF
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 被引量:122
6
作者 陈融 《外国语》 1986年第4期19-23,18,共6页
一九七八年,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onomena")的文章,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间接语言行为 会话含义 语用学 礼貌现象 语言应用 消极面子 普遍现象 礼貌原则 消极礼貌 受话人
原文传递
语用法的语法化 被引量:114
7
作者 沈家煊 《外国语言文学》 1998年第2期1-,3+5+7+14+2+4+6+8,共9页
0.释题就像“syntax”既指“句法”——用词造句的法则,又指“句法学”——研究句法的分科,“pragmatics”也一样既指“语用法”——语言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法则,又指“语用学”——研究语用法的分科。(注1)一... 0.释题就像“syntax”既指“句法”——用词造句的法则,又指“句法学”——研究句法的分科,“pragmatics”也一样既指“语用法”——语言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法则,又指“语用学”——研究语用法的分科。(注1)一般地说,用词造句的法则是必须严格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法 语法化 隐含义 礼貌原则 常规关系 语用原则 《西游记》 语用学 褒义词 否定句
全文增补中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By Geoffrey. N. Leech, Longman, 1983, Pp. xii, 250, ISBN O 582 55110 2.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建荣 《外国语》 1985年第1期80-81,共2页
本书作者利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英国语言学家,他于1980年出版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探索》(Exploration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一书,1981年发表了《语用学与交际中的修辞》(Prag-matics and Conversational Rhetoric)一文,在... 本书作者利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英国语言学家,他于1980年出版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探索》(Exploration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一书,1981年发表了《语用学与交际中的修辞》(Prag-matics and Conversational Rhetoric)一文,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出版了《语用学原理》(Principlesof Pragmatics)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对语用学的看法。本书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语言学两大学派——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和韩礼德(M.A.K.Halliday)系统语法理论作了分析、肯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用学 英国 语用学原理 语义学 语用涵义 礼貌原则 交际语法 语言学家 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
原文传递
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曹春春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0-74,共5页
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曹春春1.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指的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语用失误现象出现在语言学习与应用的各个层面。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Th... 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曹春春1.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指的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语用失误现象出现在语言学习与应用的各个层面。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Thomas,1983)的观点,英语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失误 礼貌准则 失误现象 英汉语 称呼语 礼貌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 贬己尊人准则 英语交际 “面子”
原文传递
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76
10
作者 徐海铭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5,48,共5页
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徐海铭1.委婉语研究简述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研究的论著不少,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研究委婉语的历史及演变。J.Neaman(1983)在这一层面所作的研究当算详尽而具有权威性。在#FKKindWord... 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徐海铭1.委婉语研究简述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研究的论著不少,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研究委婉语的历史及演变。J.Neaman(1983)在这一层面所作的研究当算详尽而具有权威性。在#FKKindWords一书引言中,他对委婉语的历史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语 语用学研究 语境因素 显性语境 莱柯夫 委婉表达 交际参与者 会话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交际效果
下载PDF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 被引量:83
11
作者 何文忠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6,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在研究会话的语用原则时 ,首先应当区分真诚交流话语与非真诚交流话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新格赖斯主义掌管的是真诚交流话语 ,而幽默是一种非真诚交流话语 ,是由幽默原则来约束的。文章指出 ,以往的研究中把幽...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在研究会话的语用原则时 ,首先应当区分真诚交流话语与非真诚交流话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新格赖斯主义掌管的是真诚交流话语 ,而幽默是一种非真诚交流话语 ,是由幽默原则来约束的。文章指出 ,以往的研究中把幽默作为一般的违反合作原则话语来研究是不正确的 ,是对 Grice的定义的误解 ,因为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违反 ,而是朝着合作原则等原则的反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 ,所谓幽默原则就是在会话中对指导真诚交流话语的原则的一种反动。文章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原则 非真诚交流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关联
下载PDF
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 被引量:75
12
作者 李瑞华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27,共3页
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李瑞华G.Leech在PrinciplesofPragmatics一书中说:"IhaveinmindtheeffectiveuseofLanguageinitsmostgeneralsense,... 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李瑞华G.Leech在PrinciplesofPragmatics一书中说:"IhaveinmindtheeffectiveuseofLanguageinitsmostgeneralsense,appleingin(rhe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最高原则 语用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社会因素 语言 得体准则 书面交际 交际者 言语行动
原文传递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 被引量:78
13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中十分重视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经常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这种现象供后学者思考。在《好不……》一文中,吕先生指出,有一些形容词——安分、争气、讲理、公平、知足,等等——本身不能用"好"来加强,可是用&q...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中十分重视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经常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这种现象供后学者思考。在《好不……》一文中,吕先生指出,有一些形容词——安分、争气、讲理、公平、知足,等等——本身不能用"好"来加强,可是用"不"否定之后就可以用"好"来加强 * 好公平好不公平 * 好安分好不安分 * 好上算好不上算 * 好知足好不知足 * 好讲理好不讲理 * 好争气好不争气吕先生又说,这些词语在语义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很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现象 语法研究 语义 词语 贬义词 反语理解 褒义词 语用法 礼貌原则 吕叔湘
原文传递
也谈礼貌原则 被引量:56
14
作者 熊学亮 刘国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0-62,共3页
Leech(1983)提出“礼貌原则”后,国内外的研究论文不少,但绝大多数从说话人角度来探讨。需要着重分析的是听话人对礼貌的认同在礼貌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并认为这种认同是衡量言语礼貌性质和程度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礼貌原则 听话人认同 听者礼貌模型
下载PDF
英语的礼貌语言 被引量:50
15
作者 陈融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14,共7页
两年前,笔者向国内语言学界介绍了Brown和Levison的礼貌原则。本文从语言角度出发,探讨一下在英语中的礼貌语言的表达方法及其意义。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分为两种:积极面子及消极面子。
关键词 礼貌语言 英语 语言学家 消极面子 说话人 语言行为 表达方法 词汇 积极礼貌 礼貌原则
下载PDF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 被引量:65
16
作者 Geoffrey Leech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1,共29页
The theory of politeness of Brown and Levinson (1978, 1987) has remained the most seminal and influential starting point for cross-cultural and cross-linguistic contrastive pragmatics. Yet is has also provoked counter... The theory of politeness of Brown and Levinson (1978, 1987) has remained the most seminal and influential starting point for cross-cultural and cross-linguistic contrastive pragmatics. Yet is has also provoked countervailing arguments from Ide (1989, 1993), Matsumoto (1989), Gu (1990), Mao (1994) and others, pointing out a Western bias in Brown and Levinson’s theory, particularly in their construal of the concept of ‘face’, in their overemphasis on face-threat and their assumption of individualistic and egalitarian motivations, as opposed to the more group-centred hierarchy-based ethos of Eastern societies. This leads to the question in the title of this article: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 in politeness? The following argument will be presented. There is an overarching framework for studying linguistic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communication: a common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Leech, 1983, 2002) and a Grand Strategy of Politeness (GSP), which is evident in common linguistic behaviour patterns in the performance of polite speech acts such as requests, offers, compliments, apologies, thanks, and responses to these. The GSP says simply: In order to be polite, a speaker communicates meanings which (a) place a high value on what relates to the other person (typically the addressee), (MAJOR CONSTRAINT) and (b) place a low value on what relates to the speaker. (MINOR CONSTRAINT). It is clear from many observations that constraint (a) is more powerful than constraint (b). The following hypothesis will be put forward, and supported by very limited evidence: that the GSP provides a very general explanation for communicativ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astern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as well as in Western languages such as English. This is not to deny the importanc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settings of social parameters and linguistic parameters of politeness in such languages. A framework such as the GSP provides the parameters of variation within which such differences 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礼貌原则 语用学 英语
原文传递
再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联原则 被引量:48
17
作者 周利娟 郭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本文中作者论述了两个问题。其一,Grice 提出了“合作原则”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补充。Leech 认为人们在会话中常常在违反合作原则的同时遵守礼貌原则。本文作者通过自身收集的生活实例,证明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并非都... 在本文中作者论述了两个问题。其一,Grice 提出了“合作原则”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补充。Leech 认为人们在会话中常常在违反合作原则的同时遵守礼貌原则。本文作者通过自身收集的生活实例,证明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并非都是出于礼貌的心理。其二,Sperber & Wilson 在1986 年提出了关联原则,并认为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可以用关联原则“一以概之”(9 ,1998/1,30) 。作者认为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用,后者不应替代前者。语用研究从多方面展开才有利于认识语言在语用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关联原则 会话 英语
原文传递
礼貌现象研究评介 被引量:42
18
作者 高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9-15,125,共8页
礼貌现象研究评介高航礼貌本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种现象,在社会语言学中也属于边缘研究对象。然而,自1978年Brown和Levinson发表了《语言使用中的一些普遍原则:礼貌现象》一文后,礼貌现象逐渐成为语言学... 礼貌现象研究评介高航礼貌本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种现象,在社会语言学中也属于边缘研究对象。然而,自1978年Brown和Levinson发表了《语言使用中的一些普遍原则:礼貌现象》一文后,礼貌现象逐渐成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礼貌现象 言语行为 消极礼貌 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 研究评介 言外行为 合作原则 社会语用学
下载PDF
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 被引量:39
19
作者 曲卫国 陈流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3-41,共9页
关键词 礼貌原则 自我观 交际主体 关系准则 交际过程 费孝通 中国传统 交际动机 传统中国 交际活动
原文传递
“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毕继万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60,共9页
关键词 中国汉人 礼貌行为 汉文化 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 特性研究 文化特性 面子保全论 列文森 会话含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