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 被引量:60
1
作者 秦建明 张在明 杨政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5,共12页
1993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组成调查组,对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的古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几组西汉大型建筑群的轴线竟与汉长安城南北轴线相合。调查结果证实,西汉时期曾经存在一条超长距离的南北向建筑基线。... 1993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组成调查组,对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的古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几组西汉大型建筑群的轴线竟与汉长安城南北轴线相合。调查结果证实,西汉时期曾经存在一条超长距离的南北向建筑基线。这条基线通过西汉都城长安中轴线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基线 超长建筑 子午谷 西汉初期 礼制建筑 都城 地理坐标 陕西省 考古调查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庆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115-1124,共10页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从某种角度说形成于汉代。汉代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大多创立或形成于这一时期。因而可以说,汉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从某种角度说形成于汉代。汉代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大多创立或形成于这一时期。因而可以说,汉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首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央宫 汉长安城 宫城 礼制建筑 古代都城 西汉王朝 形制 遗址 周长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学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展岳 张建民 《考古》 1960年第7期36-39,73+8,共6页
一汉长安城南郊(今西安西郊)汉代礼制建筑遗址群,早在1956年就被发现了,当时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作过钻探,并写出报导。及至1958年10月,才由我队开始进行发掘。在发掘期间,又有新的发现。直到现在,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由于各方... 一汉长安城南郊(今西安西郊)汉代礼制建筑遗址群,早在1956年就被发现了,当时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作过钻探,并写出报导。及至1958年10月,才由我队开始进行发掘。在发掘期间,又有新的发现。直到现在,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由于各方面的关切与支持,我们曾把发掘消息先后在科学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上作过简短报导,并经北京新华社发出新闻稿。这些报导,都嫌过于简略,为着使各方面同志对其中已发掘的一组建筑群有个较具体的了解,有助于共同研究讨论,特作如下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汉长安城 建筑技术 发掘简报 建筑形式 柱础 遗址 厅堂 围墙 陕西省
原文传递
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汉长安城南郊一组建筑遗址的定名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展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1-268,共8页
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在今西安城西北郊、原汉代长安城南郊发掘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群,其中有一组建筑遗址非常引人注目。这组建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安门和西安门南出一公里许的平行线内,由十一个大小相仿的"回"字形建筑所组成。在... 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在今西安城西北郊、原汉代长安城南郊发掘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群,其中有一组建筑遗址非常引人注目。这组建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安门和西安门南出一公里许的平行线内,由十一个大小相仿的"回"字形建筑所组成。在这十一个建筑的四周,还环以大围墙。紧靠南边大围墙的正中,又有一个比这十一个建筑约大一倍的建筑。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北边的十一个依次编为1—11号建筑遗址,南边的大遗址编为12号(图一)。 1960年,当这组建筑遗址发掘基本结束时,我们曾发表一个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汉长安城 大遗址 王莽 礼制建筑 遗址群 发掘 定名 围墙 明堂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大土门村遗址)原状的推測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世仁 《考古》 1963年第9期501-515,523-528,共21页
1956—57年,在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出一座西汉时期的礼制建筑遺址。这是研究汉代建筑极重要的資料。正式发掘报告已于1959年发表;关于这座建筑的性质、原状,也曾經有文章进行过討論和推測。本文原系对这座建筑原状进行推測时的... 1956—57年,在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出一座西汉时期的礼制建筑遺址。这是研究汉代建筑极重要的資料。正式发掘报告已于1959年发表;关于这座建筑的性质、原状,也曾經有文章进行过討論和推測。本文原系对这座建筑原状进行推測时的一些說明,但在作复原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汉代礼制建筑的問題,因此不揣淺陋,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冀能对汉代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有所了解,并就教于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明堂月令 汉代建筑 建筑形制 汉长安城 辟雍 灵台 汉武帝 发掘报告 原状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0年田野工作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9
6
《考古》 1961年第4期214-218,共5页
1960年,我所田野工作队在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甘肃、内蒙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发掘,取得不少重要的收获。现依时代先后将主要发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发掘 田野工作 仰韶文化 首次发现 礼制建筑 长方形 龙山文化 房基 陶器 齐家文化
原文传递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汝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40,共6页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别玉石的不同。器形有匕、管、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墓地 河姆渡遗址 福泉山 太阳神 玉琮 礼制建筑 地质考古学 玉器 巫术活动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毓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75,55,共5页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西...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西汉初年,刘邦定都长安,首先以秦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未央宫 考古发掘 甘泉宫 遗址 上林苑 昆明池 夯土台基 礼制建筑 宫城
下载PDF
秦陵及其陵寝制度浅论 被引量:9
9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4年第6期7-14,共8页
秦自襄公“始国”(公元前770年),至二世亡秦(前207年),传三十二代,历563年,在此期间秦人至少营筑了西垂,雍城、毕陌、芷阳与骊山五大茔域.虽然我们还不能确指春秋早期宪公、出子的葬地“衙”及武公的葬地“宣阳聚”,甚至也不清楚献公、... 秦自襄公“始国”(公元前770年),至二世亡秦(前207年),传三十二代,历563年,在此期间秦人至少营筑了西垂,雍城、毕陌、芷阳与骊山五大茔域.虽然我们还不能确指春秋早期宪公、出子的葬地“衙”及武公的葬地“宣阳聚”,甚至也不清楚献公、孝公所葬之“嚣圉”、“弟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寝制度 秦始皇陵园 秦陵 布局结构 便殿 雍城 礼制建筑 帝王陵墓 管理机构 防护设施
下载PDF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的位置及其有关问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展岳 《考古》 1960年第9期53-58,52,共7页
一、引言礼制建筑是宗教迷信的产物。恩格斯说过,"宗教是在是原始时代,从人们对于自己本身及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极愚昧、极朦胧、极原始的观念中发生的。"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低下水平、技术的简陋和极低的劳动生产... 一、引言礼制建筑是宗教迷信的产物。恩格斯说过,"宗教是在是原始时代,从人们对于自己本身及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极愚昧、极朦胧、极原始的观念中发生的。"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低下水平、技术的简陋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宗教一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汉长安城 明堂 辟雍 唐长安城 宗教迷信 王莽 公元前 汉书 太学
原文传递
试论诸葛村民居的空间形态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星 钱镇祥 《南方建筑》 2004年第3期32-34,共3页
兰溪诸葛古村落的空间形态,深具魅力。村落的先民早在元代建村之时,就选择了宜耕、宜樵、宜渔、宜居、宜汲、宜商、宜行、宜游的自然环境,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宗族之间的凝聚和谐,又创造了以礼制建筑--宗祠为中心的伦理空... 兰溪诸葛古村落的空间形态,深具魅力。村落的先民早在元代建村之时,就选择了宜耕、宜樵、宜渔、宜居、宜汲、宜商、宜行、宜游的自然环境,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宗族之间的凝聚和谐,又创造了以礼制建筑--宗祠为中心的伦理空间。同时在审美空间的营造方面也采用多种多样的建筑艺术手法,体现了美的规律。诸葛村的空间形态,对于创造现代建筑空间,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诸葛村民居 建筑艺术 建筑空间
下载PDF
舞阳贾湖遗址发掘的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汝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 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有一定规律的礼制性建筑和刻划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或原始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湖遗址 原始文字 陶器 裴李岗文化 红山文化 随葬器物 炼铜遗址 仰韶文化 礼制建筑 龟甲
原文传递
论老哈河、大凌河地区的文明起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汝祚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共7页
关键词 礼制建筑 红山文化 大凌河 牛河梁 老哈河 社会地位 石围墙 早期国家 神权统治 史前时期
原文传递
明堂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春平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6期72-81,共10页
明堂初探曹春平明堂是中国古代一项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但它的原始面目一直模糊不清。汉武帝曾召集众儒讨论明堂制度,争论再三也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以至于一时无法建造明堂[1]。清儒更是对明堂制度作了大量... 明堂初探曹春平明堂是中国古代一项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但它的原始面目一直模糊不清。汉武帝曾召集众儒讨论明堂制度,争论再三也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以至于一时无法建造明堂[1]。清儒更是对明堂制度作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和图形探讨[2],却多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楚帛书 《汉书·郊祀志》 甲骨文 明堂图 《吕氏春秋·十二纪》 陈梦家 《说文》 “明堂” 明堂月令
下载PDF
陕西三原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天井坑遗址)勘探简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清波 孙伟刚 +10 位作者 周小虎 张昆 凤小京 薛程 牛新龙 冯锴 王超翔 朱晨露 程亦萱 韩一夫 何家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共5页
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的天齐塬上,东南距县城15公里,西北距嵯峨山9.5公里,西距唐崇陵约4.5公里(图一)。该建筑遗址由天井坑遗址和五处夯土台遗址组成,天井坑遗址位于天齐塬西部,五处夯土台遗址呈梅花桩式分布... 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的天齐塬上,东南距县城15公里,西北距嵯峨山9.5公里,西距唐崇陵约4.5公里(图一)。该建筑遗址由天井坑遗址和五处夯土台遗址组成,天井坑遗址位于天齐塬西部,五处夯土台遗址呈梅花桩式分布在天齐塬中部,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2015~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天井坑遗址及其周边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勘探,掌握了天井坑遗址地面遗存及其地层堆积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堆积 考古调查 西距 礼制建筑 文化遗产 梅花桩 天齐 西北大学
原文传递
以中为轴起源于何时?从中国聚落发展史追寻答案
16
作者 徐成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11期8-15,共8页
一个人即便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但当他第一次面对北京中轴线时一定会感受到别样的震撼。这条中轴线长达7.8干米,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穿过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神武门,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明清时期最重要的... 一个人即便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但当他第一次面对北京中轴线时一定会感受到别样的震撼。这条中轴线长达7.8干米,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穿过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神武门,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明清时期最重要的礼制建筑对称状分布在中轴线两边,而端坐在这条中轴线中间的,则是君临天下的天子所居——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农坛 北京中轴线 正阳门 礼制建筑 君临天下 永定门 神武门
原文传递
君权演替与汉长安城文化景观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晓峰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1年第3期17-29,共13页
西汉长安城,自刘邦时代的始建到王莽时代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皇帝,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对长安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建,致使长安的文化景观屡有变化。刘邦时代,城市初创,只有3组宫殿,城市结构简单。惠帝出于实... 西汉长安城,自刘邦时代的始建到王莽时代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皇帝,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对长安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建,致使长安的文化景观屡有变化。刘邦时代,城市初创,只有3组宫殿,城市结构简单。惠帝出于实用而修建城墙,长安具备了“形状”,但文化意义不大。武帝大规模扩展宫殿景观,但城市体制没有发展。成帝建立郊祀制度,使都城文化意义升级。王莽修建礼制建筑,突出未央宫轴线,作为大王朝的都城,长安体制逐渐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 礼制建筑 城市轴线 文化景观
下载PDF
陕西三原天井坑遗址坑底结构的天文意义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曲安京 段清波 陈镱文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2,共4页
关于陕西三原天井坑遗址的讨论,最早见于秦建明等学者的文章。该作者发现,天井坑与秦岭山麓子午谷口的连线是一条长74公里的正南北方向的直线,与汉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重合。由此推测,这是一条西汉时期人为设计的正南北方向的超长的建筑... 关于陕西三原天井坑遗址的讨论,最早见于秦建明等学者的文章。该作者发现,天井坑与秦岭山麓子午谷口的连线是一条长74公里的正南北方向的直线,与汉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重合。由此推测,这是一条西汉时期人为设计的正南北方向的超长的建筑基线。同时,将天井坑定位为汉代礼制建筑遗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子午谷 南北中轴线 西汉时期 礼制建筑 陕西三原 天井 遗址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礼制建筑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熹年 《美术大观》 2015年第6期96-99,共4页
礼制建筑包括祭祖先的宗庙,祭天、地、日、月、山、川的坛庙等,是皇帝通过祭祀向天下显示其皇权"受命于天""淹有四海"具有合法性的场所,在古代是与宫殿并尊的重要建筑。受古代"至敬无文"(《礼记·礼... 礼制建筑包括祭祖先的宗庙,祭天、地、日、月、山、川的坛庙等,是皇帝通过祭祀向天下显示其皇权"受命于天""淹有四海"具有合法性的场所,在古代是与宫殿并尊的重要建筑。受古代"至敬无文"(《礼记·礼器》语)观念的影响,礼制建筑追求端庄、简洁、肃穆,绝大多数采取中轴对称甚至纵横双轴或中心对称的布局,建筑用材高贵但装饰有度。现在所见古代实例如汉代的辟雍、明代的天坛,其布局和形体都以方、圆形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建筑用材 辟雍 中轴对称 受命于天 坛庙 圜丘 享殿 工字殿 攒尖顶
下载PDF
潜山杨氏宗祠的传统建筑理念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力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3-75,共3页
杨氏宗祠位于潜山县龙潭乡万涧村口,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属晚清遗构。该祠在选址、平面构成及建造工艺诸方面,均有可为现代建筑设计借鉴的价值,是古代建筑匠师智慧之结晶。
关键词 卜居 建筑空间 广场 礼制建筑 择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