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家“礼”文化基因再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平飞
《天府新论》
200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中华“礼”文化基因的遗传密码可以从礼之源、礼之本、礼之用等方面破解。欲究礼之源,可从字源字义、人性结构、社会生活三面切入;欲解礼之本,可从礼的人文性、秩序性、情感性和互主体性四点来阐发;欲明...
“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中华“礼”文化基因的遗传密码可以从礼之源、礼之本、礼之用等方面破解。欲究礼之源,可从字源字义、人性结构、社会生活三面切入;欲解礼之本,可从礼的人文性、秩序性、情感性和互主体性四点来阐发;欲明礼之用,可以统观全方位功能,也可细究政治、道德、方法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文化
礼
之本
礼
之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婚姻说略(上)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嘉璐
《文史知识》
1986年第6期74-79,共6页
在儒家经典中,婚姻问题被视为家庭、社会的大事。《礼记·昏(婚)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祭丧,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昏礼者,礼之本也。'在儒家的'礼'书中还记载了婚礼的繁复的仪节...
在儒家经典中,婚姻问题被视为家庭、社会的大事。《礼记·昏(婚)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祭丧,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昏礼者,礼之本也。'在儒家的'礼'书中还记载了婚礼的繁复的仪节、对婚姻双方(特别是对女方)在道德和家庭义务上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自由
昏
礼
礼
之本
乡射
曾子
公孙黑
赵衰
寡君
春秋时期
野有蔓草
原文传递
“仁”之古文“忎”:文质彬彬与身心互摄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仁"字在汉语思想中极端重要,而在《说文解字》中它还有另外两种构形,即""与"忎"。前者出现最早,形容贵族男子刚猛尚武之外在威仪,进而引申为一切积极品质的外在表现;与""相比,"忎"...
"仁"字在汉语思想中极端重要,而在《说文解字》中它还有另外两种构形,即""与"忎"。前者出现最早,形容贵族男子刚猛尚武之外在威仪,进而引申为一切积极品质的外在表现;与""相比,"忎"之构形较晚出现,其中的"千"符是"身"字的简写,基本涵盖了""构形的全部内涵,而多出的"心"符,则揭示了此概念由外在、形下之具身修养技术向内在、形上之完美君子人格演变的提升历程。该历程肇端于孔门扬弃前代君子"即貌言仁"之传统而以内在真情判分"仁者"与"乡愿"的学术讨论,立基于孔门对作为礼乐之本的内在真实与爱人之心的发现。不仅如此,"忎"之构形还直观地记录了由孔门所开创的以"内自省"(即以内主外、身心互摄)为特色而不同于前代君子落实于外在容礼技术的修身、为仁新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者
乡愿
礼
之本
礼
之后
三年之爱
内自省
三省吾身
美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恒心堂读书答问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逸
《船山学报》
1932年第1期166-180,共15页
问制礼精微何在答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问礼乐法天地其说如何答乐者天地之利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
关键词
忠信
无本
礼
之本
问
礼
真色
左契
先王
必先
二字
事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覯《礼论》中“礼”之思想考论
5
作者
刘宝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47-49,共3页
作为北宋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李覯之思想非常宏富,而李觏其他方面成就往往为其思想成就所掩。《礼论》虽然只有一卷,却是李覯阅读经籍之后的参悟之文。李覯《礼论》中的核心思想是"礼","礼"之思想也是李覯经学、理学...
作为北宋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李覯之思想非常宏富,而李觏其他方面成就往往为其思想成就所掩。《礼论》虽然只有一卷,却是李覯阅读经籍之后的参悟之文。李覯《礼论》中的核心思想是"礼","礼"之思想也是李覯经学、理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李覯所论之"礼"包括了"礼之本"、"礼之三支"、"礼之四别名"等几个方面。李覯"礼"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礼
论》
“
礼
”
“
礼
之本
”
“
礼
之三支”
“
礼
之四别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曾国藩礼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玙
《人文天下》
2016年第9期68-72,共5页
曾国藩的一生都十分重视"礼",对"礼"的研究成为他毕生学术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并非就礼论礼,而是将"礼"与"仁"融为一体,认为"仁"与"礼"不可或缺,认为"礼"重在"化裁通变""以时为大"才能不失三代制礼之本意。同...
曾国藩的一生都十分重视"礼",对"礼"的研究成为他毕生学术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并非就礼论礼,而是将"礼"与"仁"融为一体,认为"仁"与"礼"不可或缺,认为"礼"重在"化裁通变""以时为大"才能不失三代制礼之本意。同时,他还强调将"礼"运用于实践,以礼治人、以礼治国、经世致用,他曾说"盖古之学者,无所谓经世之术也,学礼焉而已"。正是因为他以礼治人的经世理念,其礼学思想体现出了"调和汉宋"的学术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学
经世
古之学者
通变
礼
之本
思想探析
论
礼
学术旨趣
秦蕙田
以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两姓之好”:古代婚礼的思想意蕴
7
作者
陈以凤
《走进孔子》
2022年第3期34-40,共7页
男女结合为什么要举办婚礼?婚礼的意义是什么?“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牲》)我们从这两句话中足见中国古人对婚礼的高度重视。何以如此?《礼记·昏义》给予了回答:“昏...
男女结合为什么要举办婚礼?婚礼的意义是什么?“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牲》)我们从这两句话中足见中国古人对婚礼的高度重视。何以如此?《礼记·昏义》给予了回答:“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可知,婚礼不仅是男女个体缔结婚姻关系的正式呈现,同时也是家族之间“合二姓之好”的庄严宣告,还包含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内在要求,承载着家族观念、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意蕴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意蕴
家族观念
礼
之本
社会伦理
庄严宣告
礼
记
婚
礼
昏
礼
原文传递
昏礼者,礼之本也——浅谈《氓》中的婚礼习俗
被引量:
1
8
作者
欧阳瑛
马香梅
《语文月刊》
2017年第5期93-94,共2页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照当今,仍有启迪。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婚姻爱情都是...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照当今,仍有启迪。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婚姻爱情都是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诗经》中歌吟爱情的诗篇特别多,也特别唯美。相恋是甜美的,思念是痛苦的。而最痛苦的是无望的爱,是被无端遗弃的女子。《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就是这样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风
昏
礼
婚姻爱情
《氓》
礼
之本
风俗民情
情变
昏义
《诗集传》
民间歌谣
原文传递
制度、经典和观念——清代礼学考证方法举例及其局限
9
作者
顧遷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52-72,共21页
一、制度和观念之间——礼典的性质《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礼制构建是一个历时化过程,社会形态、国家权力、风俗人心的改变都会促成礼制的因革。《礼器》又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
一、制度和观念之间——礼典的性质《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礼制构建是一个历时化过程,社会形态、国家权力、风俗人心的改变都会促成礼制的因革。《礼器》又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蕙田
左傅
礼
典
礼
学
无本
礼
之本
因革
忠信
清儒
秦氏
原文传递
论孔子道说之一贯性——《论语》前四篇探微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国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其道说之一贯性。为了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说,就必须对《论语》的意旨和学说进行整体的把握。深入分析表明,《论语》前四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从编撰方式来看,这四篇最...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其道说之一贯性。为了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说,就必须对《论语》的意旨和学说进行整体的把握。深入分析表明,《论语》前四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从编撰方式来看,这四篇最常用的技巧有二,一是对称,二是用清晰可辨的部分,区隔出不容易辨别且富含深意的部分,以促使读者去探究其间深意。只有从最容易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逐步上升到各篇的核心部分,才能看到《论语》的编者通过其精心的编排,使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在这一重要典籍中逐步清晰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礼
之本
仁
忠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八佾》“绘事后素”义旨辨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洪杏
刘娜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1期36-42,共7页
考察孔子对晚周"文敝"的深刻反省和孔子立教之初衷及《论语·八佾》各章章旨可以看出,孔子之道可谓文质彬彬之道,是"人"与"文"张力被措置到恰到好处之道。礼仪中人的真性情在孔子这里构成了礼之本、...
考察孔子对晚周"文敝"的深刻反省和孔子立教之初衷及《论语·八佾》各章章旨可以看出,孔子之道可谓文质彬彬之道,是"人"与"文"张力被措置到恰到好处之道。礼仪中人的真性情在孔子这里构成了礼之本、礼的本然义旨;《八佾》全篇中绝大部分皆辐辏礼的本然义旨。从"人"与"文"的张力进入,自"礼之本"理会"绘事后素"章的旨趣可能是一条可靠的入路,即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画之事当后于素朴的底色。郑玄一系说的根本破绽在于混淆了作为"质"的德之端倪与可以"文质彬彬"视之的德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事后素
人
文
文敝
礼
之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器》与儒家礼义诠释的核心原则
12
作者
张树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礼器》为《礼记》重要篇章,对礼之创制与施行原则和礼之于人修身成德的根本意义进行了深入阐发.《礼器》指出,礼的根本功能在于"释回""增美".礼有本有文,忠信为本,义理为文.此说具有明显的先秦儒家心性哲学特征....
《礼器》为《礼记》重要篇章,对礼之创制与施行原则和礼之于人修身成德的根本意义进行了深入阐发.《礼器》指出,礼的根本功能在于"释回""增美".礼有本有文,忠信为本,义理为文.此说具有明显的先秦儒家心性哲学特征.《礼器》重点阐述了礼之制定与施行中的五大要义,即时、顺、体、宜、称.《礼器》将礼的各种复杂体制归结为"内心""外心"两大原则,通过指出其与君子之德的关联,确立了礼之本与礼之文的关系模式,并将文质统一作为礼的最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礼
器》
德性
礼
之本
礼
之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行其言 本质为重——向先贤哲学思想借应急管理智慧之孔子篇(五)
13
作者
宏石轩
《广东安全生产》
2020年第5期64-65,共2页
在《论语》中,孔子以德领政的思想十分突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就是“复礼”。对于“礼”,历代以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注释。有人认为孔子重视“复礼”就是梦想复辟旧的政治制度。其实,如果单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孔子更多的是强调遵守...
在《论语》中,孔子以德领政的思想十分突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就是“复礼”。对于“礼”,历代以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注释。有人认为孔子重视“复礼”就是梦想复辟旧的政治制度。其实,如果单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孔子更多的是强调遵守既有制度和规章。这从《为政》篇中的“先行其言”“举直错诸枉”和《八优》篇中的“林放问礼之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先行其言,讲的是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举直错枉”是说要坚持唯贤是举的用人标准。守礼之本,则是强调要从内容实质和真实感情上去遵守法章。这三点精神,对于当代应急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章
举直错诸枉
用人标准
礼
之本
内容实质
复
礼
言行一致
应急管理工作
原文传递
礼乐思想与政治制度
14
作者
李朦
《民族音乐》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同异
礼
乐制度
典章制度
《释名》
无本
礼
之本
以立
忠信
武王
学
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
15
作者
卢云
《历史地理》
1990年第2期113-132,共20页
婚姻礼制,指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由统治阶级人为制定的有关婚姻的制度、仪式、行为规范以及建立其上的观念形态,它与一定的家庭形式、社会结构密切相联,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注重礼制的等级社会,父权制家庭是...
婚姻礼制,指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由统治阶级人为制定的有关婚姻的制度、仪式、行为规范以及建立其上的观念形态,它与一定的家庭形式、社会结构密切相联,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注重礼制的等级社会,父权制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维护着父权制家庭形态的婚姻礼制,被认为是等级观念下的“人伦之始”,成为各类礼制的根本与基石。所以《礼记·昏义》说:“昏礼者,礼之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家庭
婚姻
礼
制
等级观念
传统习俗
礼
之本
地域扩展
行为规范
观念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对张载“礼之本”论的承继与新释
16
作者
吴国梁
《船山学刊》
2021年第1期34-44,共11页
张载和王夫之皆基于时代需要,在其“礼之本”论中内嵌天人合一结构。王夫之在承继张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之所以具有自运而运天下的特性,就在于道为礼之本。二者所言之道皆分天道和人道。就天道而言,张载释《礼记》中“礼必本于大一”...
张载和王夫之皆基于时代需要,在其“礼之本”论中内嵌天人合一结构。王夫之在承继张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之所以具有自运而运天下的特性,就在于道为礼之本。二者所言之道皆分天道和人道。就天道而言,张载释《礼记》中“礼必本于大一”为太虚即礼之大一,王夫之释礼之大一为理无不涵、富有万殊而极乎纯者。就人道而言,二者皆由天与性的关系,主张礼本于天与礼出于人心是相贯通的,但张载言性是合两结构,以礼可持天地之性,王夫之则言一本然之性,礼通天道之理以治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之本
天人合一
张载
王夫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论道德(下)
17
《月读》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就一般礼节仪式来说,与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解读林放问孔子,何为礼之根本,孔子夸他问得好,并做出以上回答。《礼...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就一般礼节仪式来说,与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解读林放问孔子,何为礼之根本,孔子夸他问得好,并做出以上回答。《礼记·檀弓上》说:"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意思是,与其哀伤不足而礼节有余,不如礼节不足而哀伤有余,与此句意思相近。朱熹认为"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万事万物必然是先有原初的朴素状态,才会慢慢发展起来,因此,朴素可以说更接近于礼的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之本
宁戚
论道德
八佾
必先
凡物
先生馔
道德力量
个人道德修养
非
礼
勿视
原文传递
孔子的话自相矛盾吗?
18
作者
周振甫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6-97,共2页
问:《论语》载孔夫子所言似有自相矛盾之处,祈释惑。(1)《八佾篇》载林放问礼之本,夫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关键词
饩羊
礼
之本
子贡
宁戚
八佾
南宫适
稼圃
樊迟
君子固穷
稼学
原文传递
解读《论语》
19
《文化产业》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礼
之本
仪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解析
20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仪,与其寻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些好;办理丧事,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仪,与其寻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些好;办理丧事,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的悲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之本
《论语》
面面俱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礼”文化基因再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平飞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天府新论》
200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文摘
“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中华“礼”文化基因的遗传密码可以从礼之源、礼之本、礼之用等方面破解。欲究礼之源,可从字源字义、人性结构、社会生活三面切入;欲解礼之本,可从礼的人文性、秩序性、情感性和互主体性四点来阐发;欲明礼之用,可以统观全方位功能,也可细究政治、道德、方法功能等。
关键词
礼
文化
礼
之本
礼
之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婚姻说略(上)
被引量:
6
2
作者
许嘉璐
出处
《文史知识》
1986年第6期74-79,共6页
文摘
在儒家经典中,婚姻问题被视为家庭、社会的大事。《礼记·昏(婚)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祭丧,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昏礼者,礼之本也。'在儒家的'礼'书中还记载了婚礼的繁复的仪节、对婚姻双方(特别是对女方)在道德和家庭义务上的规定。
关键词
婚姻自由
昏
礼
礼
之本
乡射
曾子
公孙黑
赵衰
寡君
春秋时期
野有蔓草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92.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仁”之古文“忎”:文质彬彬与身心互摄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超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孔门身体政治研究"(16DZXJ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身体观视域下的儒家修养论研究"(15CX04133B)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宗周君子威仪修养论研究"(17CX04027B)
文摘
"仁"字在汉语思想中极端重要,而在《说文解字》中它还有另外两种构形,即""与"忎"。前者出现最早,形容贵族男子刚猛尚武之外在威仪,进而引申为一切积极品质的外在表现;与""相比,"忎"之构形较晚出现,其中的"千"符是"身"字的简写,基本涵盖了""构形的全部内涵,而多出的"心"符,则揭示了此概念由外在、形下之具身修养技术向内在、形上之完美君子人格演变的提升历程。该历程肇端于孔门扬弃前代君子"即貌言仁"之传统而以内在真情判分"仁者"与"乡愿"的学术讨论,立基于孔门对作为礼乐之本的内在真实与爱人之心的发现。不仅如此,"忎"之构形还直观地记录了由孔门所开创的以"内自省"(即以内主外、身心互摄)为特色而不同于前代君子落实于外在容礼技术的修身、为仁新取径。
关键词
仁者
乡愿
礼
之本
礼
之后
三年之爱
内自省
三省吾身
美身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心堂读书答问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逸
出处
《船山学报》
1932年第1期166-180,共15页
文摘
问制礼精微何在答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问礼乐法天地其说如何答乐者天地之利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
关键词
忠信
无本
礼
之本
问
礼
真色
左契
先王
必先
二字
事使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覯《礼论》中“礼”之思想考论
5
作者
刘宝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47-49,共3页
文摘
作为北宋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李覯之思想非常宏富,而李觏其他方面成就往往为其思想成就所掩。《礼论》虽然只有一卷,却是李覯阅读经籍之后的参悟之文。李覯《礼论》中的核心思想是"礼","礼"之思想也是李覯经学、理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李覯所论之"礼"包括了"礼之本"、"礼之三支"、"礼之四别名"等几个方面。李覯"礼"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
礼
论》
“
礼
”
“
礼
之本
”
“
礼
之三支”
“
礼
之四别名”
分类号
B244.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曾国藩礼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玙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人文天下》
2016年第9期68-72,共5页
文摘
曾国藩的一生都十分重视"礼",对"礼"的研究成为他毕生学术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并非就礼论礼,而是将"礼"与"仁"融为一体,认为"仁"与"礼"不可或缺,认为"礼"重在"化裁通变""以时为大"才能不失三代制礼之本意。同时,他还强调将"礼"运用于实践,以礼治人、以礼治国、经世致用,他曾说"盖古之学者,无所谓经世之术也,学礼焉而已"。正是因为他以礼治人的经世理念,其礼学思想体现出了"调和汉宋"的学术旨趣。
关键词
礼
学
经世
古之学者
通变
礼
之本
思想探析
论
礼
学术旨趣
秦蕙田
以时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两姓之好”:古代婚礼的思想意蕴
7
作者
陈以凤
机构
孔子研究院
出处
《走进孔子》
2022年第3期34-40,共7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礼与俗:儒家礼仪的内在精神与现代传承”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CZXJ04
文摘
男女结合为什么要举办婚礼?婚礼的意义是什么?“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牲》)我们从这两句话中足见中国古人对婚礼的高度重视。何以如此?《礼记·昏义》给予了回答:“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可知,婚礼不仅是男女个体缔结婚姻关系的正式呈现,同时也是家族之间“合二姓之好”的庄严宣告,还包含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内在要求,承载着家族观念、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意蕴深刻。
关键词
思想意蕴
家族观念
礼
之本
社会伦理
庄严宣告
礼
记
婚
礼
昏
礼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K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昏礼者,礼之本也——浅谈《氓》中的婚礼习俗
被引量:
1
8
作者
欧阳瑛
马香梅
机构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二中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
出处
《语文月刊》
2017年第5期93-94,共2页
文摘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照当今,仍有启迪。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婚姻爱情都是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诗经》中歌吟爱情的诗篇特别多,也特别唯美。相恋是甜美的,思念是痛苦的。而最痛苦的是无望的爱,是被无端遗弃的女子。《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就是这样的悲剧。
关键词
卫风
昏
礼
婚姻爱情
《氓》
礼
之本
风俗民情
情变
昏义
《诗集传》
民间歌谣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制度、经典和观念——清代礼学考证方法举例及其局限
9
作者
顧遷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52-72,共21页
文摘
一、制度和观念之间——礼典的性质《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礼制构建是一个历时化过程,社会形态、国家权力、风俗人心的改变都会促成礼制的因革。《礼器》又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
关键词
秦蕙田
左傅
礼
典
礼
学
无本
礼
之本
因革
忠信
清儒
秦氏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孔子道说之一贯性——《论语》前四篇探微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国栋
机构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ZS027)
文摘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其道说之一贯性。为了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说,就必须对《论语》的意旨和学说进行整体的把握。深入分析表明,《论语》前四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从编撰方式来看,这四篇最常用的技巧有二,一是对称,二是用清晰可辨的部分,区隔出不容易辨别且富含深意的部分,以促使读者去探究其间深意。只有从最容易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逐步上升到各篇的核心部分,才能看到《论语》的编者通过其精心的编排,使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在这一重要典籍中逐步清晰呈现。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礼
之本
仁
忠恕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八佾》“绘事后素”义旨辨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洪杏
刘娜
机构
福建省委党校哲学部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1期36-4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
项目编号:2012B153
文摘
考察孔子对晚周"文敝"的深刻反省和孔子立教之初衷及《论语·八佾》各章章旨可以看出,孔子之道可谓文质彬彬之道,是"人"与"文"张力被措置到恰到好处之道。礼仪中人的真性情在孔子这里构成了礼之本、礼的本然义旨;《八佾》全篇中绝大部分皆辐辏礼的本然义旨。从"人"与"文"的张力进入,自"礼之本"理会"绘事后素"章的旨趣可能是一条可靠的入路,即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画之事当后于素朴的底色。郑玄一系说的根本破绽在于混淆了作为"质"的德之端倪与可以"文质彬彬"视之的德本身。
关键词
绘事后素
人
文
文敝
礼
之本
Keywords
Huishihousu
Human
Culture
Cultural evil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etiquette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器》与儒家礼义诠释的核心原则
12
作者
张树业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礼记》诠释史及其经典诠释学意蕴研究”(编号:13CZX041)
文摘
《礼器》为《礼记》重要篇章,对礼之创制与施行原则和礼之于人修身成德的根本意义进行了深入阐发.《礼器》指出,礼的根本功能在于"释回""增美".礼有本有文,忠信为本,义理为文.此说具有明显的先秦儒家心性哲学特征.《礼器》重点阐述了礼之制定与施行中的五大要义,即时、顺、体、宜、称.《礼器》将礼的各种复杂体制归结为"内心""外心"两大原则,通过指出其与君子之德的关联,确立了礼之本与礼之文的关系模式,并将文质统一作为礼的最终理想.
关键词
《
礼
器》
德性
礼
之本
礼
之文
Keywords
"Ritual Vessels"
virtue
loyalty of rite
righteousness of rite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行其言 本质为重——向先贤哲学思想借应急管理智慧之孔子篇(五)
13
作者
宏石轩
机构
不详
出处
《广东安全生产》
2020年第5期64-65,共2页
文摘
在《论语》中,孔子以德领政的思想十分突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就是“复礼”。对于“礼”,历代以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注释。有人认为孔子重视“复礼”就是梦想复辟旧的政治制度。其实,如果单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孔子更多的是强调遵守既有制度和规章。这从《为政》篇中的“先行其言”“举直错诸枉”和《八优》篇中的“林放问礼之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先行其言,讲的是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举直错枉”是说要坚持唯贤是举的用人标准。守礼之本,则是强调要从内容实质和真实感情上去遵守法章。这三点精神,对于当代应急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法章
举直错诸枉
用人标准
礼
之本
内容实质
复
礼
言行一致
应急管理工作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礼乐思想与政治制度
14
作者
李朦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民族音乐》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文摘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关键词
别同异
礼
乐制度
典章制度
《释名》
无本
礼
之本
以立
忠信
武王
学
礼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
15
作者
卢云
机构
不详
出处
《历史地理》
1990年第2期113-132,共20页
文摘
婚姻礼制,指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由统治阶级人为制定的有关婚姻的制度、仪式、行为规范以及建立其上的观念形态,它与一定的家庭形式、社会结构密切相联,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注重礼制的等级社会,父权制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维护着父权制家庭形态的婚姻礼制,被认为是等级观念下的“人伦之始”,成为各类礼制的根本与基石。所以《礼记·昏义》说:“昏礼者,礼之本也。”
关键词
父权制家庭
婚姻
礼
制
等级观念
传统习俗
礼
之本
地域扩展
行为规范
观念形态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对张载“礼之本”论的承继与新释
16
作者
吴国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21年第1期34-44,共11页
文摘
张载和王夫之皆基于时代需要,在其“礼之本”论中内嵌天人合一结构。王夫之在承继张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之所以具有自运而运天下的特性,就在于道为礼之本。二者所言之道皆分天道和人道。就天道而言,张载释《礼记》中“礼必本于大一”为太虚即礼之大一,王夫之释礼之大一为理无不涵、富有万殊而极乎纯者。就人道而言,二者皆由天与性的关系,主张礼本于天与礼出于人心是相贯通的,但张载言性是合两结构,以礼可持天地之性,王夫之则言一本然之性,礼通天道之理以治人情。
关键词
礼
之本
天人合一
张载
王夫之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论道德(下)
17
机构
中华书局
出处
《月读》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文摘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就一般礼节仪式来说,与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解读林放问孔子,何为礼之根本,孔子夸他问得好,并做出以上回答。《礼记·檀弓上》说:"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意思是,与其哀伤不足而礼节有余,不如礼节不足而哀伤有余,与此句意思相近。朱熹认为"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万事万物必然是先有原初的朴素状态,才会慢慢发展起来,因此,朴素可以说更接近于礼的本原。
关键词
礼
之本
宁戚
论道德
八佾
必先
凡物
先生馔
道德力量
个人道德修养
非
礼
勿视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的话自相矛盾吗?
18
作者
周振甫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6-97,共2页
文摘
问:《论语》载孔夫子所言似有自相矛盾之处,祈释惑。(1)《八佾篇》载林放问礼之本,夫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关键词
饩羊
礼
之本
子贡
宁戚
八佾
南宫适
稼圃
樊迟
君子固穷
稼学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解读《论语》
19
出处
《文化产业》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文摘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关键词
《论语》
礼
之本
仪式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解析
20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仪,与其寻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些好;办理丧事,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的悲痛。”
关键词
礼
之本
《论语》
面面俱到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家“礼”文化基因再探
平飞
《天府新论》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婚姻说略(上)
许嘉璐
《文史知识》
1986
6
原文传递
3
“仁”之古文“忎”:文质彬彬与身心互摄
石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恒心堂读书答问
周逸
《船山学报》
193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李覯《礼论》中“礼”之思想考论
刘宝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曾国藩礼学思想探析
张玙
《人文天下》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合两姓之好”:古代婚礼的思想意蕴
陈以凤
《走进孔子》
2022
0
原文传递
8
昏礼者,礼之本也——浅谈《氓》中的婚礼习俗
欧阳瑛
马香梅
《语文月刊》
2017
1
原文传递
9
制度、经典和观念——清代礼学考证方法举例及其局限
顧遷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0
0
原文传递
10
论孔子道说之一贯性——《论语》前四篇探微
张国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语·八佾》“绘事后素”义旨辨略
陈洪杏
刘娜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礼器》与儒家礼义诠释的核心原则
张树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先行其言 本质为重——向先贤哲学思想借应急管理智慧之孔子篇(五)
宏石轩
《广东安全生产》
2020
0
原文传递
14
礼乐思想与政治制度
李朦
《民族音乐》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
卢云
《历史地理》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王夫之对张载“礼之本”论的承继与新释
吴国梁
《船山学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孔子论道德(下)
《月读》
2016
0
原文传递
18
孔子的话自相矛盾吗?
周振甫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19
解读《论语》
《文化产业》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语》解析
《村委主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