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汤建民 何权瀛 常秀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和102例NSCLC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NSCLC患者随访时间3~60个月.[结果]NSCLC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46.1%(47... [目的]探讨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和102例NSCLC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NSCLC患者随访时间3~60个月.[结果]NSCLC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46.1%(47/102),而正常组织为阳性.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相关.PTEN蛋白表达缺失者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阳性者(Log rank 检验χ2=21.06,P<0.0001).Cox多因素分析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NSCLC发展有关,是预测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磷酸水解酶 预后
下载PDF
MMP-2和PTEN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邱道显 王有昌 +2 位作者 王洪海 郭来成 郝丽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oproteinase-2,MMP-2)和PTEN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65例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在正常膀...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oproteinase-2,MMP-2)和PTEN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65例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在65例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9%;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MMP-2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在65例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2%;随着癌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减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PTEN蛋白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两者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病理学 基质金属蛋白 磷酸水解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FHIT、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小泉 黄雪松 +4 位作者 林晓燕 郑伟 陈凛 李荣 蒋彦永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 IT)基因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蛋白(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8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H IT和PTEN基因蛋白...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 IT)基因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蛋白(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8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H IT和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FH 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51.3%,在癌旁组织中分别均为1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 IT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均有关(P<0.05)。结论:FH IT和PTEN基因蛋白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FHIT基因 磷酸水解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PTEN P63和P2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巩玉森 孔庆兖 柳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1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检测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P63和P27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P63和P27蛋白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P63和P27... 目的检测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P63和P27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P63和P27蛋白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P63和P27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18/66)、33.3%(22/66)和21.2%(14/66),与三者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0%、70.0%和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P63在高、中分化鳞癌及低分化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0.0%(P<0.01)。PTEN和P63、PTEN和P27、P63和P27的共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6.1%和9.1%,PTEN与P63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TEN和P27在模型中呈负相关,患者的预后危险度相对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EN、P63和P27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较肺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表达率低,显示其失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PTEN和P63表达率在高、中分化鳞癌显著高于低分化鳞癌,显示PTEN和P63的表达与肺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TEN和P6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二者可能有协同作用。PTEN、P63和P27蛋白检测有可能作为诊断肺癌和评价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磷酸水解酶 肿瘤抑制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过度表达抑制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5
作者 聂凌 祝善俊 +3 位作者 于林君 宋熔 王江 田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将携带有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野生型PTEN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以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PTEN转染上述细胞,荧光... 目的将携带有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野生型PTEN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以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PTEN转染上述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确定最佳感染倍数(MOI)。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接种至96孔板,转染Ad-PTEN[Ad-PTEN转染组(MOI根据生长曲线确定)],并设正常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以MTT的方法检测其吸光度(A),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将转染效率达到90%以上成纤维细胞及正常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以吖啶橙/溴乙锭(AO/EB)法分别检测Ad-PTEN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测定的结果:48 h后Ad-PTEN转染组的A显著低于该时间点正常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Ad-PTEN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出现G1期阻滞;AO/EB法检测发现Ad-PTEN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其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无显著差异;结论PTEN基因过度表达将引起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受抑制,该现象与细胞周期G1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磷酸水解酶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转染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保健食品中的伐地那非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稚 肖松 +4 位作者 陈波 姚守拙 王竹天 杨大进 韩宏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年第6期508-511,共4页
为测定保健食品中伐地那非,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ESMS)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以紫外定量,质谱定性。色谱条件为RP-C18色谱柱,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乙腈=65+35(体积分数);流速1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54nm。质谱采用电喷... 为测定保健食品中伐地那非,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ESMS)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以紫外定量,质谱定性。色谱条件为RP-C18色谱柱,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乙腈=65+35(体积分数);流速1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54nm。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扫描范围为:200~700(mz)。伐地那非在3.6~45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检出限为18ng,最低检出限为0.9ng(SN=6)。本方法流动相简单,分析时间短且试样预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借助质谱的定性能力,可大大提高方法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准确快速地测定保健食品中的伐地那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光谱分析 质量 营养保健品 磷酸二酯水解酶
下载PDF
PTE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岩 银铎 +1 位作者 杨清 张淑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PTE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观察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 目的:探讨PTE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观察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与全部为阳性表达的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癌中PTEN表达明显下降,χ2=15.643,P<0.01。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是否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未见p53阳性染色,而在内膜癌组织中17.5%(7/40)染色呈阳性。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随着分化程度下降,表达增加。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χ2=4.969,P=0.026。结论: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癌中PTEN表达明显下降;p53则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表达增加。PTEN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代谢 PTEN 蛋白质p53/代谢 磷酸水解酶/代谢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云芬 贾永峰 +2 位作者 袁莉 李秀霞 施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AKT蛋白(phophorylatedAKT,p-AKT)及PTEN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AKT蛋白(phophorylatedAKT,p-AKT)及PTEN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EGFR、p-AKT及原位杂交法检测PTEN在66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p-AKT和PTEN在NSC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9.7%、75.8%、33.3%,在NSCLC中,EGFR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AKT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TE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调,其失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EGFR与p-AKT表达呈正相关(P<0.05),EGFR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p-AKT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EGFR和p-AKT在NSCLC的高表达和PTEN基因失表达,可能促进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可为NSCLC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1-磷酰肌醇3-激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 信号传导 肿瘤抑制蛋白质 磷酸水解酶/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TEN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力学 康格非 刘宝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作为抑癌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研究发现,它在脑组织中表达,并可与NMDR受体亚单位NR1、NR2B相互结合。在缺血性脑损伤时下调PTEN可保护神经元。现就目前PTEN与缺血性脑损伤...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作为抑癌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研究发现,它在脑组织中表达,并可与NMDR受体亚单位NR1、NR2B相互结合。在缺血性脑损伤时下调PTEN可保护神经元。现就目前PTEN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水解酶 脑缺血 缺氧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下载PDF
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宝民 孙光 +3 位作者 畅继武 韩瑞发 王文成 马腾骧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44-845,I0004,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生物素-霉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及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生物素-霉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及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G1、G2、G3肿瘤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80.4%、73.3%,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和93.8%,说明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2)G1、G2、G3肿瘤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57.14%、66.67%,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和43.8%,说明Bcl-2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呈下降,Bcl-2表达呈增高趋势,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Bcl-2有关,二者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磷酸水解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iR-25对三阴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唐维 蒋丽媛 +5 位作者 张天竺 郑超 刘水逸 李晓怡 陈卫群 卢忠心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5(miR-25)在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浆、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侵袭转移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6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miR-25的水平;应用Linke... 目的探讨微小RNA-25(miR-25)在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浆、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侵袭转移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6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miR-25的水平;应用LinkedOmics网站分析平台分析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样本中miR-25的水平;同时用定量PCR检测三阴乳腺癌细胞系中miR-25的表达情况;运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5抑制剂或对照转染后,三阴乳腺癌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1-磷酸鞘氨醇磷酸化酶SGPP1是否为miR-25的靶基因;采用SGPP1过表达质粒和miR-25过表达质粒共同转染MDA-MB-231细胞,运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SGPP1蛋白水平的变化。正态分布的组间样本均数比较用Student′st检验。结果86例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R-25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为0.031);LinkedOmics网站分析平台分析显示,三阴乳腺癌标本中的miR-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见的非三阴乳腺癌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P分别为<0.001和0.006);在三阴乳腺癌细胞系HS578T、HCC1806、MDA-MB-231和BT549中miR-25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P分别为0.006、0.01、0.029和0.046);划痕实验显示,在MDA-MB-231和HS578T细胞中转染miR-25抑制剂后,较对照组相比,伤痕愈合率受到明显抑制(P分别为0.035和0.001);Transwell实验表明,转染miR-25抑制剂的MDA-MB-231和HS578T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分别为0.002和0.001);LinkedOmics平台分析显示,三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5与SGPP1表达呈负相关(P为0.03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SGPP1是miR-25的直接靶基因;抑制miR-25能增加SGPP1的蛋白水平;共转染SGPP1过表达质粒和miR-25过表达质粒能明显削弱miR-25过表达引起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微RNAS 膜蛋白质 磷酸水解酶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酸酶A2和患者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维强 杨玉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酸酶A2(LP-PLA2)和患者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将患者分为两组,4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酸酶A2(LP-PLA2)和患者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将患者分为两组,40例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未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共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LP-PLA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LP-PLA2水平为(212.54±40.2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82±36.07)ng/mL,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TG水平、LDL-C水平、hsCRP水平高于,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提示:该5指标具有一定的预测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在0.7以上。其中以LP-PLA2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25。【结论】LP-PLA2是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患者LP-PLA2水平升高,提示患者有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并发症 痴呆 血管性/并发症 磷酸水解酶
下载PDF
PTEN基因在人和树鼠句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小娴 陈立霞 +5 位作者 曹骥 欧超 李瑗 苏建家 杨春 岳惠芬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991-993,共3页
目的:研究人和树鼠句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以及树鼠句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TEN mRNA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 mRNA... 目的:研究人和树鼠句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以及树鼠句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TEN mRNA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 mRNA在人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55和-10.065,P值均<0.001;树鼠句肝癌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t=-3.25,P=0.004。PTEN蛋白的表达在人的癌旁组织显著高于肝癌组织,t=-2.163,P=0.038;在树鼠句则无差别,t=0.757,P=0.459。结论: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用树鼠句进行肝癌发病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病理学 磷酸水解酶/遗传学 基因表达 树鼩属
下载PDF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家兔肌浆网钙ATP酶、蛋白激酶A及磷酸酶1α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曲辅政 刘志华 +4 位作者 蒋彬 邹操 李红霞 韩莲花 蒋文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肌浆网钙ATP酶(SERCA2)、心肌蛋白激酶A(PKA)和磷酸酶1α(PP1α)表达的改变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1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和缬沙坦组各7只...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肌浆网钙ATP酶(SERCA2)、心肌蛋白激酶A(PKA)和磷酸酶1α(PP1α)表达的改变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1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和缬沙坦组各7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SERCA2、PKA、PP1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缩短率(LVFS)及射血分数(EF)明显降低(P〈0.05);与心衰组比较,缬沙坦组LVMI、心率、LVEDP显著降低(P〈0.05),LVFS及EF明显升高(P〈0.05);心衰组SERCA2、PKA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PP1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缬沙坦组SERCA2、PKA显著高于心衰组(P〈0.05),PP1α显著低于心衰组(P〈0.05)。结论缬沙坦长期干预心衰,能够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可能与其上调SERCA2、PKA表达,降低PP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肌浆网 Ca(2+)转运ATP 环AMP依赖性蛋白激 磷酸水解酶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磷酸化Akt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素萍 赵静 +4 位作者 尹秀花 姜平 刘海静 侯琳 张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325-1328,1332,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磷酸化Akt(pAkt)表达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导管原位癌16例和浸润性导管癌7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kt、HER-2、ER、PR、p53和...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磷酸化Akt(pAkt)表达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导管原位癌16例和浸润性导管癌7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kt、HER-2、ER、PR、p53和Ki-67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以及pAkt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导管原位癌组织pAkt阳性率为0(0/16),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为38.6%(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导管原位癌组织中pAkt水平与HER-2的表达无相关性。7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Akt水平在HER-2阴性组(18.8%,6/32)、不确定组(37.5%,6/16)和阳性组(68.2%,15/2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pAKT的阳性表达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pAkt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频率显著高于导管原位癌,其表达水平与HER-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并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酸水解酶 基因 ERBB-2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环孢霉素A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连庆 谢晓华 +5 位作者 陈雯 李朝晖 孙愚 刘珍荣 庞永正 唐朝枢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两组采用一肾一夹模型制造肾性高血压 ,其中高血压组 (n =7)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CsA组 (n =7)给予环孢霉素A(CsA) 5m...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两组采用一肾一夹模型制造肾性高血压 ,其中高血压组 (n =7)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CsA组 (n =7)给予环孢霉素A(CsA) 5mg·kg- 1 ·d- 1 腹腔注射 ;假手术组 (n =6)只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称重法测定心重比 ,发色底物法测CaN活性 ;半定量PCR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心房利钠因子 (ANF)及CaNmRNA的水平 ,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观察心肌中CaN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cell,NFAT)的表达。结果 肾性高血压大鼠经CsA干预 4周 ,其心重比较未干预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ANFmRNA水平较手术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假手术组水平接近 ,心肌肥大受到抑制 ,同时发现心肌中CaN活性较未干预组显著下降 ,CaNmRNA水平较手术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免疫组化显示CsA干预组心肌中CaN及NFAT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性 左心室肥大 环孢霉素A 磷酸水解酶
下载PDF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不稳定膀胱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洪德 叶雪挺 +1 位作者 翁志梁 李澄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 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不稳定膀胱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 成年自发性高血压模型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日灌胃组、间断灌胃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每日灌胃组:每日伐地那非(10mg·kg-1·d-1)灌胃;间断灌胃... 目的 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不稳定膀胱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 成年自发性高血压模型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日灌胃组、间断灌胃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每日灌胃组:每日伐地那非(10mg·kg-1·d-1)灌胃;间断灌胃组:每隔3 d伐地那非(10 mg·kg-1·d-1)灌胃;空白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另以8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对照组,行每日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4组分别行膀胱尿动力学检查.各取4组大鼠膀胱逼尿肌分为2份,用于观察预收缩后硝普钠、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大鼠膀胱逼尿肌舒张作用的影响及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组织中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 空白组膀胱排尿间隔时间及膀胱容量均小于对照组[(409±36)s比(568±60)s;(284±25) μl 比 (395±42)μl,均P〈0.01]、储尿期膀胱收缩次数大于对照组[(2.03±0.49) 次/min比(1.07±0.30)次/min,P〈0.01];间断及每日灌胃组上述指标[(486±53)s 和 (564±44)s;(337±37)μl 和(392±30) μl;(1.82±0.32 )次/min和 (0.52±0.23) 次/min]较空白组明显改善(P〈0.05);且每日灌胃组作用更为显著(P〈0.01).间断及每日灌胃组与空白组比较,膀胱逼尿肌对硝普钠敏感性较强[最大舒张率:(50.6±2.1)% 和(67.9±4.1)%比(25.3±5.0)%,P〈0.01],对Y-27632的敏感性较弱[(35.8±2.5)% 和(20.2±2.3)%比(71.6±2.8)%,P〈0.01],组织cGMP含量较高[(20.6±4.1) fmol/mg和(29.4±4.3) fmol/mg比(12.9±2.1) fmol/mg,P〈0.01];且每日灌胃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高血压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存在不稳定收缩,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有效治疗不稳定膀胱,且持续每日干预效果更佳.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改善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可能与cGMP介导的蛋白激酶G-RhoA/Rho激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近交SHR 磷酸二酯水解酶 RHO激 膀胱逼尿肌
原文传递
雄激素对兔阴茎海绵体eNOS和PDE_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世洲 白文俊 +2 位作者 张国喜 王晓峰 杜左萍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对eNOS和PDE5蛋白在同一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新西兰白兔睾酮基线水平和去势后各个时间点的睾酮水平;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各组兔阴茎海绵体eNOS和PDE5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对照组(C... 目的研究雄激素对eNOS和PDE5蛋白在同一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新西兰白兔睾酮基线水平和去势后各个时间点的睾酮水平;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各组兔阴茎海绵体eNOS和PDE5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对照组(C组)兔血清睾酮水平和基线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去势组(Ox组)睾酮水平在2、4、8周时下降为基线值的17%、14%和13%;睾酮补充治疗组(OxT组)睾酮水平在不同剂量睾酮补充之后有所回升。C组eNOS和PDE5蛋白的表达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Ox组中,eNOS的表达速度、程度和时间推移的关系不明显,但是,PDE5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去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OxT组中eNOS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DE5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补充睾酮前后差异明显。结论在去势兔模型中,eNOS和PDE5蛋白表达不均衡,致使cGMP的生成和降解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提示运用雄激素维持cGMP的动态平衡是ED治疗机理上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一氧化氮合 磷酸二酯水解酶
原文传递
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细胞钙调磷酸酶活性检测及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海峪 梁鸣 +1 位作者 卢建华 傅君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检测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细胞中钙调磷酸酶(CaN)活性,探讨CaN与肾炎小鼠脾细胞IL-6、IL-1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小鼠(GVHD)模型,CaN活性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模型组血清抗ds-DNA抗体BI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 目的:检测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细胞中钙调磷酸酶(CaN)活性,探讨CaN与肾炎小鼠脾细胞IL-6、IL-1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小鼠(GVHD)模型,CaN活性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模型组血清抗ds-DNA抗体BI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K506组BI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狼疮样肾炎小鼠脾脏中CaN活性与血清中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关系(r=0.925,P<0.01)。(3)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FK506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K506显著抑制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模型组脾细胞中CaN活性显著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K506组脾细胞CaN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模型组小鼠脾细胞ConA诱导分泌Th2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FK506组。结论:狼疮样小鼠脾细胞存在CaN过度活化,Th2细胞因子高表达与其CaN过度活化密切相关,通过阻断CaN活性可调控狼疮样小鼠脾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班狼疮 系统性 磷酸水解酶 信号传递 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喉癌中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海丽 董雪蕾 田秀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并用CD105标记MVD,研究PRL-3的表达及MVD计数与喉鳞癌... 目的:探讨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并用CD105标记MVD,研究PRL-3的表达及MVD计数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RL-3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PRL-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5.22%)高于癌旁组织(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RL-3阳性率和MVD计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病理分期为Ⅲ~Ⅳ期的PRL-3和MVD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3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811,P〈0.01)。结论:PRL-3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来监控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鳞状细胞 喉肿瘤 磷酸水解酶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