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薛莲 李平 +2 位作者 于雪 张淑静 杨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42-1748,共7页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组及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经磷酸化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尼可地尔组相比,SI组p-PI3K、p-AKT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p-mTOR的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起到了抑制缺氧心肌细胞过度自噬,改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心绞痛 缺氧心肌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自噬
下载PDF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柳荣 王燕 +3 位作者 朱向东 高艳奎 王欢 钟兴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PF级Wistar大鼠在SPF级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二硝基苯磺酸盐(DNBS)/乙醇溶液灌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美沙拉嗪(0.36 g·kg^(-1))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3.2,1.6,0.8 g·kg^(-1))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21 d。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大鼠结肠组织,观察大体形态及结肠损伤情况,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0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相对较差,DAI评分,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1);大鼠病理切片见肠黏膜部分消失,腺体消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于黏膜层和基层;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CMDI评分显著降低(P<0.01);大鼠病理切片显示各给药组炎性细胞减少,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温肾健脾法 四神丸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免疫组化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燕 柳荣 朱向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特征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出20只作为空...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特征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出2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100只作为造模组,造模采用DNBS/乙醇溶液灌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灌服,美沙拉嗪组按0.36 g/kg剂量灌胃,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3.2、1.6、0.8 g/kg剂量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 L/kg。每日1次,连续21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的表达位置及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切片见肠黏膜部分消失,腺体消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于黏膜层和基层;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炎性细胞减少,黏膜层结构不同程度的恢复正常,美沙拉嗪组和四神丸中剂量组效果最好,黏膜结构接近空白对照组。四神丸低剂量组炎性细胞稍有减少,可见少量的腺体结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I3K p85、p-PI3K p85、AKT、p-AKT Ser473、mTOR、p-mTOR Ser244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P<0.05)。结论四神丸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温肾健脾法 四神丸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飞 王泽泽 +1 位作者 杨冰 檀金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27.3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 mg·kg^-1),...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27.3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 mg·kg^-1),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UTP)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免疫球蛋白(Ig)G沉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自噬相关指标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升高,TP,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空泡变性,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IgG弥漫性沉积,上皮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磷酸化(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P,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可通过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激活肾脏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膜性肾病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施胜英 林海桢 +2 位作者 周溦 王素丽 林敬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0/G1期。hoechst33342染色后,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核显著呈碎块状致密浓染。同时,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ep-G2细胞Akt,m 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从而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与300 nmol·L-1的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含药血清能增强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对Hep-G2细胞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靶点Akt和m TOR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滞其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君子汤 含药血清 肝癌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佑 肖超 +2 位作者 肖戈 赵建政 王真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K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激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按1∶1体积制成TNBS/乙醇混合液...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K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激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按1∶1体积制成TNBS/乙醇混合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9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 9%Na Cl 2 m L灌肠,实验组给16%复方芩柏颗粒2 m L灌肠,2次/天,连续3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 TOR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 TOR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 18±0. 06,0. 67±0. 09和0. 40±0. 06;上述3组的PI3KP8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8±0. 04,0. 83±0. 09和0. 58±0. 08;上述3组的PI3KP10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9±0. 05,0. 71±0. 11和0. 54±0. 08;上述3组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1±0. 06,0. 79±0. 05和0. 49±0. 08;上述3组大鼠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62±0. 09,0. 19±0. 0和0. 38±0. 09。上述指标: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增加miR-199-3p表达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复方芩柏颗粒剂治疗UC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芩柏颗粒剂 微小RNA-199-3p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水蛭蜈蚣药对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冯隽龙 李海松 +6 位作者 王继升 代恒恒 鲍丙豪 邓省 龙中闻 徐洪胜 王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8-1125,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水蛭蜈蚣药对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IED)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雄性大鼠。8周后,用阿扑吗啡对DIED模型进行验证。将... 目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水蛭蜈蚣药对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IED)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雄性大鼠。8周后,用阿扑吗啡对DIED模型进行验证。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他达拉非组、水蛭蜈蚣药对组(以下简称"药对组"),分别用去离子水、他达拉非(0.5 mg/kg)和水蛭蜈蚣颗粒剂(0.3 g/kg)灌胃8周。检测血糖水平及勃起功能,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阴茎组织PI3K、AKT、mTOR蛋白和基因的表达,HE染色对阴茎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药物干预8周后,药对组大鼠的勃起次数较他达拉非组增加(P<0.05);药对组的睾酮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他达拉非组的睾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药对组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他达拉非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蜈蚣药对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DIED大鼠阴茎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改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水蛭蜈蚣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万斯斯 赵萍 +1 位作者 姜华 黄际薇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0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解毒祛瘀方(2.5 g/L)组...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解毒祛瘀方(2.5 g/L)组、他莫昔芬(10μmol/L)组、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0μg/L)+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采用噻唑蓝法验证MCF-7C细胞的耐药性、解毒祛瘀方的细胞毒性以及对MCF-7C细胞他莫昔芬耐药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MCF-7C细胞中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7.20;而经解毒祛瘀方(2.5 g/L)协同作用后,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2.02。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56.72±7.25)%比(13.24±0.76)%],同时p-PI3K[(0.37±0.06)比(0.68±0.07)]、p-Akt[(0.17±0.02)比(0.51±0.05)]、p-mTOR[(0.10±0.02)比(0.39±0.02)]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均P <0.05)。而加入PI2K/Akt通路激活剂IGF-1后,IGF-1+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较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解毒祛瘀方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解毒祛瘀方 他莫昔芬耐药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春兰 戴爱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4期813-818,共6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 in,PI3K/Akt/mTOR)是细胞内重要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蛋白合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肺癌、哮喘...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 in,PI3K/Akt/mTOR)是细胞内重要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蛋白合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肺癌、哮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pulmonary obstructive disease,COPD)等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细胞增殖及凋亡等,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机制
下载PDF
复方守宫散含药血清对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张良军 蔡琪 +3 位作者 黄璟 毛汉文 田敬海 夏黎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15-302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CSP)含药血清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CSP含药血清。以NSCLC细胞株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CSP)含药血清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CSP含药血清。以NSCLC细胞株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CSP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分为对照组、CSP低浓度(CSP-L,1.25 g/ml)组、CSP中浓度(CSP-M,2.50 g/ml)组、CSP高浓度(CSP-H,3.75 g/ml)组,在CSP-H组基础上,分别以PI3K过表达质粒(pcDNA PI3K)及过表达阴性对照(pcDNA NC)转染细胞,记为CSP-H+pcDNA NC组、CSP-H+pcDNA PI3K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状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溶酶体形成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室测定各组细胞侵袭性;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A549细胞无自噬体产生,经不同浓度CSP含药血清处理后,自噬体逐渐增多,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下降,Beclin-1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CSP-H+pcDNA NC组相比,CSP-H+pcDNA PI3K组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升高,Beclin-1及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CSP含药血清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及自噬,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守宫散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佟雪 梁潇 +2 位作者 宿滋 闫梦璇 段彦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8,共9页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给6~8周龄雌性大鼠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制备含药血清。将3~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B组,A组...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给6~8周龄雌性大鼠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制备含药血清。将3~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B组,A组灌胃蒸馏水,B组序贯灌胃补肾调经系列方(Ⅱ号方和Ⅲ号方),各灌胃12 d。第11天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 IU/只),48 h后剥离卵巢,取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体外培养。将A组CO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25μmol/L LY294002),B组分为补肾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和补肾加抑制剂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25μmol/L LY294002)。体外培养18 h后,在显微镜下统计各组第一极体排出量并计算排出率。收集COCs, RT-PCR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K、AKT、mTO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第一极体排出率补肾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制剂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补肾加抑制剂组低于补肾组(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升高(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下降(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降低(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组间PI3K、AK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系列方 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小鼠 大鼠
原文传递
二苯乙烯苷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过禾佳 李翠萍 +5 位作者 粟小平 冯冰华 廖凯彬 何雨亮 吕薇 黄旋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二苯乙烯苷(TSG)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CC-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1)TSG)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14,28μmol·L^(-1)TSG)。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二苯乙烯苷(TSG)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CC-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1)TSG)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14,28μmol·L^(-1)TSG)。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表达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于24 h的平均水平迁移率分别为(48.00±5.87)%,(19.30±1.34)%和(17.16±1.50)%;这3组的垂直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3.00±9.17,32.67±3.21和24.33±4.04;这3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0±0.70)%,(23.17±1.03)%和(36.10±1.32)%;这3组的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02,0.39±0.09和0.15±0.04;这3组的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8±0.02,0.14±0.01和0.15±0.01;这3组的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3,0.13±0.01和0.19±0.01;这3组的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5,0.38±0.01和0.34±0.02。上述指标: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TSG具有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抗癌特性,并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35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影响胃癌进展的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华 张卓奇 +5 位作者 张牙 李杰 彭鑫宇 问明 郭剑 张爱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3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测LINC01235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LINC01235对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收集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调控人胃癌细胞株...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3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测LINC01235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LINC01235对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收集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调控人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中LINC01235表达,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调控LINC01235的表达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应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TCGA数据分析表明与癌旁组织比较,LINC0123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6.340±1.705比3.115±1.558,Z=10.026,P<0.05),且LINC01235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χ^(2)=6.902,P<0.05)。临床标本验证结果与生物信息学结果相符。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p-mTOR)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Akt为1.154±0.459比0.326±0.150,t=9.392,P<0.01;p-mTOR为0.665±0.310比0.270±0.121,t=6.501,P<0.01)。在MGC-803细胞中上调LINC01235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比对照组增强(24 h为0.203±0.027比0.142±0.042,t=2.993,P<0.05;48 h为0.503±0.106比0.247±0.064,t=5.064,P<0.01;72 h为0.917±0.118比0.55±0.11,t=5.573,P<0.01)、侵袭和转移能力显著比对照组增强(139.333±22.151比57.833±15.639,t=-7.362,P<0.01;111.667±15.016比73.667±14.024,t=-4.530,P<0.01);在SGC-7901细胞中抑制LINC01235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比对照组降低(48 h为0.425±0.133比0.667±0.091,t=-3.678,P<0.01;72 h为0.565±0.157比0.945±0.200,t=-3.661,P<0.01)、侵袭和转移能力显著比对照组降低(50.667±13.231比141.167±15.224,t=10.991,P<0.01;57.667±14.348比166.167±25.631,t=9.048,P<0.01)。在MGC-803细胞中上调LINC01235表达后p-Akt、p-mTOR、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表达比对照组增强(p-Akt为0.851±0.138比0.366±0.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3K/Akt/mTOR通路在炎症相关疾病中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4
作者 嵇莹莹 龚国清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炎症是一种机体应对感染、组织损伤或者细胞应激的反应,并且可以通过修复机制恢复组织功能。炎症发生时会引起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是一种机体应对感染、组织损伤或者细胞应激的反应,并且可以通过修复机制恢复组织功能。炎症发生时会引起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为研发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为靶点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信号通路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下载PDF
GOLM1调控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海鹏 胡军 +3 位作者 姜敏 蔡若南 王俊巧 李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7,共11页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OLM1的表达,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GOLM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及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系中GOLM1的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GOLM1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mall interfering RNA negative control,si-NC)组(细胞转染si-NC)、GOLM1小干扰RNA(GOLM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GOLM1)组(细胞转染si-GOL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组[10μ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剂IGF-1处理30 min]和si-GOLM1+IGF-1组(10μmol/L的IGF-1处理30 min后再转染si-GOLM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ALB/c裸小鼠右侧皮下注射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组、si-NC组、si-GOLM1组、IGF-1组和si-GOLM1+IGF-1组,每组6只,注射6周后处死裸小鼠,收集肿瘤并测量肿瘤的质量和体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GOLM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GOLM1的表达与肿瘤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膜蛋白1 肺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下载PDF
敲减Nei内切核酸酶Ⅷ样蛋白3来源的外泌体对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自噬及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
16
作者 谢祎 闻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探讨Nei内切核酸酶Ⅷ样蛋白3(NEIL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迁移、自噬和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并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15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收集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定量聚... 目的探讨Nei内切核酸酶Ⅷ样蛋白3(NEIL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迁移、自噬和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并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15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收集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实验评估NEIL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通过基因敲减技术降低NEIL3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提取并纯化NEIL3来源的外泌体,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此外,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于多组比较。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NEIL3 RNA表达水平(1.00±0.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敲减NEIL3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55.00±0.06)%比(100.00±0.53)%,P<0.01]和集落形成[(49.67±11.55)个比(197.30±44.24)个,P<0.01],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自噬,改善脑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并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结论敲低NEIL3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自噬,改善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耐药性 外泌体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和厚朴酚对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孟楚浛 鲁美丽 +1 位作者 隋海娟 张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10μg/mL脂多糖作用H9C2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厚朴酚12.5、25.0、50.0μmol/L组和和厚朴酚50.0μmol/L+3-MA...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10μg/mL脂多糖作用H9C2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厚朴酚12.5、25.0、50.0μmol/L组和和厚朴酚50.0μmol/L+3-MA(自噬抑制剂3-MA 10 mmol/L)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DCFH法测活性氧(ROS)水平;LC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与自噬、凋亡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活力降低,LAMP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炎症因子含量、ROS水平、自噬细胞数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LC3II/I、Beclin 1、P62、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p-PI3K/PI3K和p-AKT/AKT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和厚朴酚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含量、ROS水平、细胞凋亡率、P62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蛋白表达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1),提高细胞活力、自噬细胞数量及上调LC3II/I、Beclin 1和LAMP2蛋白表达(P<0.01),且和厚朴酚对细胞活力、炎症因子水平、ROS水平、自噬细胞数量和细胞凋亡率的调节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和厚朴酚50.0μmol/L组相比,和厚朴酚50.0μmol/L+3-MA组的炎症因子含量、ROS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62和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细胞活力、自噬细胞数量显著降低,LC3II/I、Beclin 1、LAMP2、p-PI3K/PI3K和p-AKT/AKT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和厚朴酚可激发自噬,减少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且效应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这些作用可能与和厚朴酚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自噬、促进自噬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脂多糖 自噬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原文传递
去氢木香内酯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鼻咽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征 蔡晓航 +1 位作者 李钢 赵爽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 探讨去氢木香内酯(DCL)对鼻咽癌细胞CNE1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含不同浓度DCL培养液(0、5、10、20、40μmol/L)培养对数生长期CNE1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去氢木香内酯(DCL)对鼻咽癌细胞CNE1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含不同浓度DCL培养液(0、5、10、20、40μmol/L)培养对数生长期CNE1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CNE1细胞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NE1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水平及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p6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CNE1细胞存活率、PI3K、Akt和mTOR蛋白活性水平及p6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DCL作用浓度增大而降低,CNE1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比值、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DCL作用浓度增大而升高(P<0.05),同时DCL给药可显著促进CNE1细胞凋亡小体及自噬体的形成;DCL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DCL可促进鼻咽癌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木香内酯 鼻咽癌 自噬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联合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NSCLC细胞的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艺 郭芬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19-2225,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协同效应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系H1975(EGFR T790M/L858R突变的耐药细胞系)和H1299(EGFR野生型的...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协同效应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系H1975(EGFR T790M/L858R突变的耐药细胞系)和H1299(EGFR野生型的非耐药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通过联合用药指数(CI)评价TPL和吉非替尼的联用效应。将H1975细胞分为空白组,低、高浓度TPL组(5、15 nmol/L),吉非替尼组(2μmol/L),低浓度TPL+吉非替尼组、高浓度TPL+吉非替尼组(5 nmol/L TPL+2μmol/L吉非替尼、15 nmol/L TPL+2μmol/L吉非替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TPL与EGFR的结合能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α(MAP1LC3A)、MAP1LC3B]的表达情况。结果TPL对H1975和H1299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浓度、时间依赖趋势;5或15 nmol/L TPL联合吉非替尼作用48 h对H1975细胞的增殖均有协同抑制效应(CI<1),而对H1299细胞则无协同作用(CI>1)。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和G_(0)/G_(1)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S期、G_(2)/M期(个别TPL组除外)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PL的羟基可与EGFR T790M/L858R突变编码产物的Thr854残基形成氢键。与空白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中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且联用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TPL联合吉非替尼可协同抑制EGFR突变NSCLC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和诱导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藤甲素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自噬 耐药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家红 王茂源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38-343,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其导致的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OA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炎症环境中的化学信号分子有关。经典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其导致的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OA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炎症环境中的化学信号分子有关。经典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参与多种疾病的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其在OA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展开讨论,并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滑膜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