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D4抑制剂JQ1及miR-14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晓波 赵宇峰 +1 位作者 赵波 李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621-5625,共5页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BRD)4抑制剂JQ1及miR-141对膀胱癌细胞(RT-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41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RD4抑制剂JQ1对RT-4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BRD)4抑制剂JQ1及miR-141对膀胱癌细胞(RT-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41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RD4抑制剂JQ1对RT-4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将RT-4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不做处理)、JQ1组(0.8000μmol/L JQ1)、anti-miR-141组(转染anti-miR-141)、JQ1+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0.8000μmol/L JQ1)、JQ1+anti-miR-141组(转染anti-miR-141,0.8000μmol/L JQ1)。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RT-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膀胱癌组织中miR-141呈显著高表达(P<0.05)。JQ1对RT-4细胞的IC50值为0.791μmol/L。与对照组比较,JQ1组、anti-miR-141组RT-4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及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JQ1+anti-miR-141组比较,anti-miR-141组、JQ1组、JQ1+anti-miR-NC组RT-4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及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BRD4抑制剂JQ1联合下调miR-141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141 溴结构域蛋白(bRD)4抑制剂JQ1 增殖 凋亡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下载PDF
过表达miR-132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2
作者 吕佳 冀杰 邱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313-5317,共5页
目的研究过表达微小RNA(miR)-132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10只SPF级大鼠,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建模成功后分离出视网膜Müller细胞,做细胞培养。将Müller细胞分为对照组、沉默... 目的研究过表达微小RNA(miR)-132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10只SPF级大鼠,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建模成功后分离出视网膜Müller细胞,做细胞培养。将Müller细胞分为对照组、沉默组、过表达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沉默组做miR-132沉默(miR-132 inhibitor)转染,过表达组做miR-132过表达(miR-132 mimic)转染。鉴定miR-132转染效率,对比细胞存活、凋亡情况,分析细胞肿瘤抑制因子(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miR-132表达明显降低,过表达组miR-13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沉默组相比,过表达组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沉默组相比,过表达组p-PTEN表达量明显降低,p-PI3K、p-AKT、p-促凋亡蛋白(Bad)、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miR-132可经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üller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率而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PI3K/AKT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ÜLLER细胞 肿瘤抑制因子(PTEN)/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的中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培 王鹏飞 +4 位作者 王科 叶花 董晨虹 郭宇航 段秀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0-228,共9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极高,并发症较多,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控血糖的主...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极高,并发症较多,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控血糖的主要信号通道,其信号分子的异常可引起信号转导途径异常,从而影响相应组织器官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和侵袭,导致疾病的发生。研究PI3K/Akt信号通道对于考察中药是否具有明确而稳定的降血糖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西药相对较多,但多数药物尤其是西药对于并发症的控制相对较差,为了解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进展,以期更好地研究中药在糖尿病方面的综合治疗作用及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多靶点、多途径、多通道、标本兼治的优势与特色,本文就近年来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糖尿病体内、外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包括基于该信号通道的对糖尿病产生直接原因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对胰岛素3个主要靶器官(肝、骨骼肌、脂肪)及对糖尿病4个主要并发症相应部位(脑、肾、心、睾丸)的影响,也为研究中药单味药及复方的降血糖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糖尿病 中药 靶器官 并发症 胰岛素
原文传递
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陆 高小玲 +3 位作者 李墨颜 刘雪宁 陈玉龙 崔姗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7-224,共8页
食管癌是我国肿瘤发病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报告中显示,2015年食管癌患病人口达到了24.6万人,死亡人数高达18.8万人。如何有效的治疗食管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是当今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首... 食管癌是我国肿瘤发病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报告中显示,2015年食管癌患病人口达到了24.6万人,死亡人数高达18.8万人。如何有效的治疗食管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是当今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调节机体内细胞存活、分化及凋亡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在各种癌症的发生及作用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是调节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阻滞、迁移与侵袭的重要因素。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中药治疗食管癌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尤其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用中药干预该信号通路以探索其对食管癌的作用机制是目前中药治疗食管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2009-2019年CNKI,Pubmed数据库中PI3K/Akt信号通路,食管癌,miRN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226篇,整理、归纳与中药,食管癌,miRNA,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文献61篇。综述了PI3K/Akt信号通路在食管癌中的作用机制,miRNA与PI3K/Akt信号通路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中药如何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血管生成等,最终对食管癌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提供理论基础以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miRNA 中药
原文传递
七味白术散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仕琦 李冀 王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53-160,共8页
目的:研究七味白术散对高脂饮食与链脲佐菌素(STZ)导致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药理与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七味白术散的降糖作用。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和疾... 目的:研究七味白术散对高脂饮食与链脲佐菌素(STZ)导致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药理与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七味白术散的降糖作用。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和疾病靶点,构建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信号通路。以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80 mg·kg^-1·d^-1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七味白术散祖(七味白术散煎剂18.7 g·kg^-1·d^-1),灌胃28 d后分析其降糖作用及对血清总胆固醇(T-CHO),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的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共筛选到36种活性成分,KEGG分析推测七味白术散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降糖作用的。实验药理学实验表明,七味白术散组与模型小鼠相比,血糖含量、血清TNF-α和T-CHO显著降低(P<0.01),FINS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的IR,IRS^-1,PI3K和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七味白术散可下调高脂饮食和STZ导致FINS升高,其调节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与胰岛素的代谢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白术散 总胆固醇(T-CHO) 空腹胰岛素(FINS)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lncRNA PCAT19靶向miR-143-3p通过信号通路PI3K/Akt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超 张伟丽 冯长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2-1717,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PCAT19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miR-con组、miR-143-3p组、si-con组、si-PCAT19组、pcDNA组、pcDNA-PCAT19组、si-PCAT19+anti-miR-con组、si-PCAT19+anti-miR-143-3p组、miR-con+WT-PCA... 目的探讨lncRNA PCAT19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miR-con组、miR-143-3p组、si-con组、si-PCAT19组、pcDNA组、pcDNA-PCAT19组、si-PCAT19+anti-miR-con组、si-PCAT19+anti-miR-143-3p组、miR-con+WT-PCAT19组、miR-con+MUT-PCAT19组、miR-143-3p+WT-PCAT19组、miR-143-3p+MUT-PCAT19组。qRT-PCR检测miR-143-3p和PCAT19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PCAT19和miR-143-3p的靶向关系。结果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细胞HT-ori3,甲状腺癌细胞BCPAP、TPC-1、SW1736中PCAT1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143-3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敲低PCAT19和高表达miR-143-3p抑制甲状腺癌细胞BCPAP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PCAT19靶向负调控miR-143-3p,miR-143-3p低表达可以部分逆转PCAT19低表达对BCPAP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的作用。敲低PCAT19抑制p-AK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p1102催化亚基(PI3Kp110α)的表达,miR-143-3p低表达可逆转PCAT19低表达对p-AKT和PI3Kp110α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PCAT19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3-3p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PCAT19 miR-143-3p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炎症细胞模型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邵帅 洪乐鹏 +4 位作者 邓雪华 江梅 丁涛 姜经航 王开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探讨LY294002(LY)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后对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BV2),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Y+LPS组及LY组。LPS刺激BV2细胞来诱导炎症反应... 目的探讨LY294002(LY)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后对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BV2),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Y+LPS组及LY组。LPS刺激BV2细胞来诱导炎症反应,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物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情况;LY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运用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LPS组相比,LY+LPS组p-AKt蛋白下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IL-1β、TNF-αmRNA及iNOS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LPS组相比,LY+LPS组中IL-1β和TNF-αmRNA及i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LY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BV2细胞中的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帕金森病 bV2细胞
下载PDF
白藜芦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IL-6、IL-1β含量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瑜 梁超 +1 位作者 王宝爱 徐玉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6-660,共5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老年脑缺血卒中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的分子机制。方法 21月龄雄性老年SD大鼠构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用白藜芦醇25 mg/(kg·d...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老年脑缺血卒中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的分子机制。方法 21月龄雄性老年SD大鼠构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用白藜芦醇25 mg/(kg·d)处理。36只大鼠分为Control组(正常大鼠)、大脑中动物闭塞(MCAO)组、白藜芦醇组各12只。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进行一般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观察模型构建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IL-6和IL-1β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CAO组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多,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血清中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脑组织凋亡水平明显升高及脑组织PI3K、p-PI3K、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MCAO组相比,白藜芦醇组脑梗死面积明显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血清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脑组织凋亡水平明显降低及脑组织PI3K、p-PI3K、Akt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IL-6、IL-1β含量,改善神经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卒中 白细胞介素(IL)-6 IL-1Β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雷 李东哲 陈志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彩色蚕茧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丝胶低剂量灌胃组、丝胶高剂量灌胃...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彩色蚕茧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丝胶低剂量灌胃组、丝胶高剂量灌胃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养+链脲佐菌素(35 mg/kg,2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模,成模标准是空腹血糖≥11.1 mmol/L。待建模成功后,丝胶低〔1.8 g/(kg·d)〕、高〔2.4 g(kg·d)〕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丝胶连续灌胃35 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过氧化氢(H2O2)的水平;采用Real Time 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脏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丝胶低、高剂量组大鼠肾脏SOD、CAT水平及肾脏PI3K、Akt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血糖,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及肾脏tNOS、H2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丝胶高剂量组大鼠肾脏CAT水平、PI3K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血尿素氮和肾脏H2O2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丝胶蛋白对2型糖尿病时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丝胶蛋白能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2型糖尿病 肾脏 氧化应激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婷 郭融 +2 位作者 谢小青 钟鸿 余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木犀草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0、10、20、40μmol/ml木犀草素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中后培养24 h。将生长状况良好的Hela细胞分为对照(L-O)组、水犀草...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木犀草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0、10、20、40μmol/ml木犀草素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中后培养24 h。将生长状况良好的Hela细胞分为对照(L-O)组、水犀草素20(L-10)、30(L-20)、40(L-40)μmol/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蛋白(Bax)、Bcl-2、PI3K、Akt、人磷酸化(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胞PI3K、p-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L-0组相比,L-10组、L-20组和L-40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P<0.01)。与L-0组相比,L-10组、L-20组和L-40组HeLa细胞Caspase-3、C-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L-0组相比,L-40组HeLa细胞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10、L-20和L-40组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20和L-40组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L-0组相比,L-10组、L-20组和L-40组PI3K、Akt、p-PI3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木犀草素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率、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达到改善和治疗宫颈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木犀草素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对甲状腺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铁钢 闻春艳 申铉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培养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用96孔和6孔培养板将其分为空白组、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mol/L),实...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培养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用96孔和6孔培养板将其分为空白组、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mol/L),实验分为3个时间点:培养24 h、48 h和72 h。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磷酸化(p)-Akt和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且随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显著,各时间点间、各剂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PI3K和p-Akt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更显著(P<0.05),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更显著(P<0.05),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Akt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促进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可见浓度依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甲状腺癌 TPC-1细胞株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
下载PDF
抵当陷胸汤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可敬 王悦琦 +1 位作者 储全根 储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9,共8页
目的:观察抵当陷胸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与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抵当陷胸汤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55 mg·kg^... 目的:观察抵当陷胸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与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抵当陷胸汤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55 mg·kg^(-1)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抵当陷胸汤组(8.10 g·kg^(-1))、小陷胸汤组(4.05 g·kg^(-1))、抵当汤组(4.05 g·kg^(-1))、阿拉氯胺(ALT-711)组(3 mg·kg^(-1)),每组6只,另设6只空白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程度;高碘酸-席夫(PAS)染色观察基底膜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PI3K、p-Akt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足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组织PI3K、Akt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代偿性膨胀,系膜细胞增殖,系膜间质大量胶原沉积,基底膜增厚,PI3K、Akt mRNA表达减少,PI3K、Akt蛋白磷酸化显著受到抑制(P<0.01),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p-GSK-3β、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陷胸汤组肾脏组织病理明显改善,PI3K、Akt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p-GSK-3β、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1),足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抵当陷胸汤可能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足细胞凋亡,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变 抵当陷胸汤 痰瘀同治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足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PI3K/AKT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一秋 李兰 +1 位作者 赵娜 解继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144-6148,共5页
骨质疏松(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以降低骨量,破坏骨微结构为特征,最终引起骨骼脆弱并增加骨折风险〔1〕。原发性和继发性是常见的OP分型。原发性OP可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又称为绝经后OP,为高转换型,更年期妇女常见。Ⅱ型又称为老年性OP... 骨质疏松(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以降低骨量,破坏骨微结构为特征,最终引起骨骼脆弱并增加骨折风险〔1〕。原发性和继发性是常见的OP分型。原发性OP可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又称为绝经后OP,为高转换型,更年期妇女常见。Ⅱ型又称为老年性OP,为低转换型〔2〕。所谓的高转换型是指破骨细胞活性升高而成骨细胞活性未升高,最终使得溶骨效应增强。低转换型是指破骨细胞活动正常,但成骨细胞成骨能力降低。破骨细胞起着溶骨作用,成骨细胞起着成骨作用,在正常机体中二者是动态平衡的,对于维持正常骨代谢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存活、代谢等生理过程〔3〕。多项研究〔4~6〕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既可以调控成骨细胞又可以调控破骨细胞,对于维持骨组织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和OP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OP)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芪灵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黄项鸣 樊欣钰 陆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9-86,共8页
目的:探讨芪灵方干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GIM)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空白组、空白加芪灵方组、模型组、芪灵方高、中、低剂量组、叶酸组、摩罗丹组,除空白组、空白加芪灵方组外,其余各组大... 目的:探讨芪灵方干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GIM)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空白组、空白加芪灵方组、模型组、芪灵方高、中、低剂量组、叶酸组、摩罗丹组,除空白组、空白加芪灵方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使用0.02 mol·L-1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并佐以饥饱失常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空白加芪灵方组、芪灵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7.60、15.21、7.60、3.80 g·kg-1芪灵方水煎剂,叶酸组予0.002 g·kg-1叶酸悬浊液,摩罗丹组予1.40 g·kg-1摩罗丹悬浊液灌胃,1次/d,给药8周,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体质量。麻醉后取大鼠胃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胃组织黏蛋白2(MUC2)、尾部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CDX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PI3K、Akt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参与造模的大鼠体质量自16周起有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芪灵方高、中剂量对大鼠精神状态、体质量均有改善作用。病理结果显示,第24周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参与造模的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排列相对紊乱;与模型组比较,芪灵方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可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组织MUC2、CDX2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灵方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胃组织MUC2、CDX2水平(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Caspase-3、PI3K、Akt水平均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芪灵方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Caspase-3、PI3K、Akt含量(P<0.01),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炎癌转化 芪灵方 黄芪建中汤 紫芝丸 胃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仙茅改善去势大鼠肾阳虚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杨濛 王璐 +2 位作者 张紫佳 王峥涛 徐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仙茅改善雄性去势大鼠肾阳虚的药效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在药物和疾病相关数据库中筛选出仙茅的药物作用靶点及肾阳虚导致的男性生殖疾病的相关靶点,根据拓扑特征值筛选出关键靶标后,再进行基因本体(GO)... 目的:探讨仙茅改善雄性去势大鼠肾阳虚的药效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在药物和疾病相关数据库中筛选出仙茅的药物作用靶点及肾阳虚导致的男性生殖疾病的相关靶点,根据拓扑特征值筛选出关键靶标后,再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仙茅可能造成肾阳虚的相关通路,其次采用去势手术建立雄性大鼠肾阳虚模型,分为模型组、丙酸睾酮组(2 mg·kg^(-1))和仙茅低、中、高剂量组(0.14、0.28、0.56 g·kg^(-1)),另取8只健康雄性大鼠进行切口后立即缝合,用作假手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其体质量,实验结束后,计算附性器官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精囊腺和前列腺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睾酮(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相关mRNA与蛋白测定。结果:生物学功能富集在调节细胞对各种刺激反应、细胞内信号传导、代谢反应及生殖调控4个过表达模块,其中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核心靶标富集较为显著,也是在调节细胞对各种刺激反应生物学过程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仙茅给药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有增长趋势,仙茅低剂量组肾阳虚大鼠体质量增长量明显升高(P<0.05);仙茅各给药组大鼠精囊腺指数和附睾指数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精囊腺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仙茅高剂量组大鼠的附睾指数明显增加(P<0.05),仙茅各给药剂量组大鼠精囊腺上皮细胞增生有明显减轻,但空泡变性并没有明显改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肾阳虚 网络药理学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首乌丸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超 加秀凤 +3 位作者 黄万凌 周勇 汤琪 陈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6-84,共9页
目的:探讨首乌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首乌丸中剂量组及首乌丸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用D-半... 目的:探讨首乌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首乌丸中剂量组及首乌丸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用D-半乳糖(120 mg·kg^(-1))制造衰老模型,同时首乌丸中、高剂量组用首乌丸(1.08、2.16 g·kg^(-1))进行灌胃,维生素E组予以维生素E(0.018 g·kg^(-1))灌胃。造模6周后取全脑、海马组织,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叉头框蛋白O3a(FoxO3a)、p-FoxO3a、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FoxO3a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海马CA1区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丢失、排列稀疏,尼氏体数量减少,存在尼氏体固缩和深染,p-PI3K、p-Akt、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升高(P<0.01),FoxO3a、p-FoxO3a蛋白相对表达、p-FoxO3a/FoxO3a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FoxO3a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首乌丸治疗后,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尼氏染色显示各治疗组神经元丢失好转,尼氏体增多,排列较密集,大鼠PI3K、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乌丸中、高剂量组的p-PI3K、p-Akt、Caspase-3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显著降低,FoxO3a、p-FoxO3a蛋白表达、p-FoxO3a/FoxO3a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Foxo3a mRNA表达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衰老 首乌丸 神经元凋亡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 叉头框蛋白O3a(FoxO3a)
原文传递
miR-126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17
作者 朱金有 刘振华 +2 位作者 钟瑞逢 李军军 黄小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126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成对照(Control组)、七氟烷麻醉(Model)组、miR-126激动剂对照(agonist NC)组和miR-126激动剂(agonist)组...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126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成对照(Control组)、七氟烷麻醉(Model)组、miR-126激动剂对照(agonist NC)组和miR-126激动剂(agonist)组,每组15只。采用3%七氟烷麻醉4 h建立麻醉造模,agonist NC和agonist组大鼠于麻醉前1 d经侧脑室注射miR-126 agonist或agonist NC进行干预。术后2 d进行Morris水迷宫验测试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miR-126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α亚基)]、磷酸化(p)-蛋白激酶B(AKT)、AKT、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凋亡蛋白酶(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组织损伤明显严重,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I3K(p110α亚基)、p-AKT、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Bax和Cleaved-casap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Model组比较,agonist组逃避潜伏期明显明显缩短,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改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miR-126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I3K(p110α亚基)、p-AKT、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Bax和Cleaved-casap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均<0.05),而agonist NC组以上各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miR-126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改善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miR)-126 七氟烷 认知功能障碍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放疗敏感性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娟 李多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343-4346,共4页
由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及许多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已经失去最佳手术时机,因此,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辐射抵抗的存在,部分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
关键词 肿瘤 放疗 放疗敏感性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存活、凋亡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静 郝翠翠 杨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051-4055,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的存活、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NS-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高糖+参酮ⅡA组(葡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的存活、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NS-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高糖+参酮ⅡA组(葡萄糖终浓度30 mmol/L和丹参酮ⅡA终浓度10μmol/ml、20μmol/ml、40μmol/ml)、高糖+Lv-NC组(转染Lv-NC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Lv-circ_0056891组(转染Lv-circ_0056891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丹参酮ⅡA+si-NC(转染si-NC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和丹参酮ⅡA浓度为40μmol/m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组+丹参酮ⅡA+si-circ_0056891(转染si-circ_0056891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和丹参酮ⅡA浓度为40μmol/ml的培养液培养),细胞经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胰岛素分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_005689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p-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中circ_0056891相对表达和p-PI3K、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丹参酮Ⅱ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胰岛素分泌升高,细胞中circ_0056891相对表达量和p-PI3K、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Lv-NC组比较,高糖+Lv-circ_0056891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丹参酮ⅡA+si-NC组比较,高糖组+丹参酮ⅡA+si-circ_0056891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中p-PI3K和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降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丹参酮ⅡA 高糖 circ_0056891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的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茜茜 李静蔚 +2 位作者 孙雪 王星宇 罗润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13-717,共5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2]。目前乳腺癌的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光动力学疗法等。近年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2]。目前乳腺癌的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光动力学疗法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乳腺癌方面研究的深入,中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及转移等方面逐渐显现优势与特色,已然成为乳腺癌有效的辅助疗法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中药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