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东北部拉布达林盆地下白垩统碳酸盐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3 位作者 彭晓蕾 曲希玉 马瑞 朱占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9-856,共8页
拉布达林盆地是大庆探区外围西部勘探程度极低的盆地之一。利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冷热台对大乌尔根尖子山剖面和地质浅井早白垩世上库力组的泥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剖面样品中发育早、晚2期碳酸盐脉,分别为方... 拉布达林盆地是大庆探区外围西部勘探程度极低的盆地之一。利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冷热台对大乌尔根尖子山剖面和地质浅井早白垩世上库力组的泥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剖面样品中发育早、晚2期碳酸盐脉,分别为方解石脉和白云石脉,其中方解石脉多已发生蚀变,溶孔(洞)中普遍见稠油或稠油沥青。地质浅井样品中仅发育白云石脉,微缝(洞)中见稠油或稠油沥青,泥灰岩裂缝中充填大量黑色沥青脉。碳酸盐脉中油气包裹体极为发育,包裹体液烃呈褐黄色、浅黄色、淡黄色,显示浅黄色、黄白色、暗褐色及褐红色荧光,表明拉布达林盆地曾发生过成熟油气的运聚。方解石脉中的油气包裹体均为次生包裹体,白云石脉中则以原生包裹体为主。白云石脉中含烃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0~145℃,集中分布在85~95℃、110~120℃、135~140℃3个区间,拉布达林盆地油气运聚期应为白云石脉充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聚 早白垩世 拉布达林盆地
下载PDF
台湾利吉混杂岩中蛇纹岩伴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
作者 李鸿莉 冯俊熙 +2 位作者 佟宏鹏 王钦贤 陈多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7,共1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命元素C在地球各个系统的循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俯冲带是地表C和深源C循环的重要场所,发育于俯冲带的蛇纹岩伴生碳酸盐岩和渗漏流体对生命的起源及全球C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地区东部(简称台东)海岸山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命元素C在地球各个系统的循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俯冲带是地表C和深源C循环的重要场所,发育于俯冲带的蛇纹岩伴生碳酸盐岩和渗漏流体对生命的起源及全球C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地区东部(简称台东)海岸山脉新生代利吉混杂岩中发育具有沉积特征的蛇纹岩碎屑角砾岩及具有较轻C同位素组成的伴生碳酸盐岩,其成因可能与马里亚纳弧前海底蛇纹岩泥火山和自生碳酸盐岩相似。本研究对台东3个蛇纹岩出露点发育的碳酸盐岩脉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探讨蛇纹岩伴生碳酸盐岩脉的成因。台东利吉蛇纹岩角砾碎屑岩伴生的碳酸盐岩,发育泥微晶团粒、凝块以及放射纤维状方解石和草莓状黄铁矿,总有机碳含量较高(0.11%~0.25%),可能与微生物介导的CH4厌氧氧化作用有关。利吉桥头剖面蛇纹岩巨砾中的方解石脉δ13C为-17.8‰~0.7‰,十三领碳酸盐岩δ13C为-12.8‰~-10.7‰,指示碳源很可能包括无机成因CH4的氧化与海水源碳的混合。虎头山蛇纹岩角砾中方解石脉δ13C为-3.4‰~2.9‰,指示碳源主要来自海水。这2类方解石脉大多具有平坦型REE配分模式和Eu异常特征,指示方解石脉可能形成于蛇纹岩泥火山海底蛇纹岩化流体渗漏环境。方解石脉显示Ce负异常与无异常特征,表明了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环境。因此,台东碎屑蛇纹岩中伴生碳酸盐岩脉可能是蛇纹岩化渗漏流体在海底附近与海水混合所致,部分可能存在无机成因CH4的微生物厌氧氧化作用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岩 碳酸盐 成因 台东
下载PDF
胶东新类型金矿——辽上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国华 丁正江 +5 位作者 宋明春 李俊建 李秀章 纪攀 张丕建 王志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29,共7页
辽上矿区深部金矿勘查取得大的突破,分析矿体产出规律及矿石特征,发现为新类型金矿——"辽上式"金矿,即受构造控制的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矿体赋存于北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具厚度大、品位高的特点。容矿围岩为古元古代荆山群... 辽上矿区深部金矿勘查取得大的突破,分析矿体产出规律及矿石特征,发现为新类型金矿——"辽上式"金矿,即受构造控制的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矿体赋存于北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具厚度大、品位高的特点。容矿围岩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中生代花岗岩,受构造影响破碎,发生强交代蚀变,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为含金载体,呈细脉、微细脉沿张裂隙充填成矿。该类型的提出,对在胶东东部地区金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辽上式 金矿 黄铁矿碳酸盐 胶东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区碳酸盐脉状体的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朝建 裘愉卓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13-1016,共4页
本文主要对碳酸盐脉状体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脉状体流体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180~250oC,w(NaCleq)为1.0%~14.6%,流体密度为0.80~1.06g/cm3。对国外部分碳酸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也表现出类似的特... 本文主要对碳酸盐脉状体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脉状体流体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180~250oC,w(NaCleq)为1.0%~14.6%,流体密度为0.80~1.06g/cm3。对国外部分碳酸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也表现出类似的特点。而赋矿白云岩H6-8与碳酸盐脉状体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9~365oC,w(NaCleq)为2.4%~9.0%,流体密度为0.60~0.88g/cm3,与矿区的碳酸盐脉状体流体包裹体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二者具有不同的岩石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酸盐状体 赋矿白云岩 碳酸 岩石成因 白云鄂博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碳酸盐脉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秦朝建 裘愉卓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11-312,共2页
  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REE矿床,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该矿床成因一直是中外地质学家争论的焦点,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成因观点,而赋矿白云岩(H6~H8)的成因则是争论的核心问题,水成/火成、同生/后生的争论迄今未休.……
关键词 白云鄂博 碳酸盐状体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中国海域盆地CO_(2)地质封存选址方案与构造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峰 赵学婷 +5 位作者 段威 吴涛 姚泽伟 陈国新 李刚 彭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1,共13页
本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从断裂活动、盆地压力、构造沉降特征、地震活动性和地温梯度等角度综合分析中国海域盆地适宜大规模CO_(2)地质封存的条件与目标,在宏观上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东部以及南... 本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从断裂活动、盆地压力、构造沉降特征、地震活动性和地温梯度等角度综合分析中国海域盆地适宜大规模CO_(2)地质封存的条件与目标,在宏观上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东部以及南海中央海盆是最佳CO_(2)地质封存区域,但这并不排除其他盆地内部存在适宜的CO_(2)地质封存点,因为具体某个地质封存工程目标的范围相对较小.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内适用于CO_(2)地质封存的地层包括盆地晚期快速沉降期沉积层的底部咸水层和热沉降沉积层内的含油气单元,在适宜的海底之下800~4000 m深度范围内,孔隙度大于10%,静水压力约在8~40 MPa之间、静岩压力约在13~83 MPa之间变化.在此压力范围和合适的地温梯度范围内,CO_(2)以超临界状态存在,其密度随温压变化相对稳定,有利于CO_(2)的流动和渗透.另外,盆地内的基性岩浆岩建造的规模和数量也为CO_(2)地质封存和永久矿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虽然工程难度大和代价高,但南海中央海盆是非常安全的适宜封存CO_(2)的区域,注入到海底大洋玄武岩的CO_(2)因为玄武岩矿化需要较长时间,可能存在CO_(2)泄露,但是除了玄武岩矿化以外,可能泄露的CO_(2)在后面的逃逸中还可以被多次封存,包括:火山碎屑岩矿化、海底沉积物封存、海底沉积物CO_(2)水合物封存、碳酸钙中和反应、海底碳湖和海洋溶解CO_(2)等.南海中央海盆目前6个钻遇基底大洋玄武岩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孔可以为先导性南海海盆CO_(2)封存实验提供很好的科学与工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盆地 地质碳封存 盆地分析 静岩压力 玄武岩矿化 碳酸盐
下载PDF
陕西华阴塬头碳酸岩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7
作者 田琦 刘松 刘涛 《陕西地质》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华阴塬头Q1001厚脉型钼矿床位于金堆城-黄龙铺钼矿成矿区,区内分布太华岩群和高山组地层,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方解石石英脉发育,钼矿床(点)分布密集。研究矿床产于太华群地层及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中,受南北向断裂控制;是区内发... 华阴塬头Q1001厚脉型钼矿床位于金堆城-黄龙铺钼矿成矿区,区内分布太华岩群和高山组地层,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方解石石英脉发育,钼矿床(点)分布密集。研究矿床产于太华群地层及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中,受南北向断裂控制;是区内发现的规模较大,品位较富的钼矿床;为厚大碳酸岩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床中除钼之外伴生铅、稀土矿产。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和研究,将对区内脉型钼矿及铅、稀土等矿产的找矿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阴塬头 碳酸盐石英 钼矿床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臼齿碳酸盐岩脉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9
8
作者 贾志海 宁霄峰 +1 位作者 洪天求 郑文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7-634,共8页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脉体。根据这些脉体的产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1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下部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和倪园组中,多形成于沉积期,脉体杂乱分布且与叠层石透镜体、砾屑、滑塌构造...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脉体。根据这些脉体的产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1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下部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和倪园组中,多形成于沉积期,脉体杂乱分布且与叠层石透镜体、砾屑、滑塌构造、冲刷沟槽、透镜状交错层理等共生。类型2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中、上部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和望山组中,多形成于成岩早期,脉体分布具有规律性,产出地层有明显的粒序层理,与上下岩层间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并形成规模不一的韵律层。臼齿脉体形成的原动力可能与超级大陆Rodinia的裂解导致的地壳运动有关。类型1形成于瞬间动荡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的序幕,类型2形成于稳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过程中地应力的周期性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齿碳酸盐 新元古界 形成机理 苏皖北部
下载PDF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叠层石消失原因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志海 洪天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安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主要由页岩和中薄层泥质、粉砂质灰岩组成。在该组上部中薄层砂质灰岩中产有该地区新元古代最古老的叠层石Baicalia和?Linella。大量的臼齿碳酸盐脉体穿插在该组叠层石的基本层中的现象较为独特,该组上部... 安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主要由页岩和中薄层泥质、粉砂质灰岩组成。在该组上部中薄层砂质灰岩中产有该地区新元古代最古老的叠层石Baicalia和?Linella。大量的臼齿碳酸盐脉体穿插在该组叠层石的基本层中的现象较为独特,该组上部发育的滑塌构造和臼齿碳酸盐岩脉体的特征表明该沉积时期发生过强烈的地震活动;此外,在叠层石礁体周围还有大量的风暴沉积产出。这些现象表明,该组叠层石发育于风暴活动和地震活动交织的环境之中,地震活动是导致该组叠层石消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臼齿碳酸盐 地震活动 刘老碑组 新元古代
下载PDF
南海IODP349航次基底玄武岩中碳酸盐岩脉的岩石学特征
10
作者 许佳锐 陈毅凤 王宝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3,共11页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349航次在南海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附近的U1431和U1433站位首次钻取基底玄武岩,通过对16块基底玄武岩内的碳酸盐岩脉薄片镜下观察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349航次在南海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附近的U1431和U1433站位首次钻取基底玄武岩,通过对16块基底玄武岩内的碳酸盐岩脉薄片镜下观察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示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和文石,为典型的洋壳低温热液蚀变次生矿物。U1431站位碳酸盐岩脉为独立的方解石脉、文石脉交替出现;而U1433站位则存在方解石脉、文石脉和方解石-文石共生脉三种情况。此外,U1431站位在基底~42.1m处出现了平行的方解石脉和文石脉,揭示U1431存在不同来源热液的多期活动,即可能存在多次或多阶段不同的热液注入。U1431和U1433站位的碳酸岩脉中,文石的矿物集合体形状基本一致,呈块状、纤维状和放射纤维状;而方解石存在差异, U1431的方解石以斑块状、块状、粒状和纤维状出现,而U1433的方解石仅出现块状。U1431站位的碳酸盐岩脉的丰度明显高于U1433站位。这些均揭示U1431站位的低温热液活动强,而U1433站位则相对弱。两个站位的热液活动不同很可能是由于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造成——U1431附近的巨大海山为其提供了热液补给,而U1433远离热液的补给/渗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碳酸盐 激光拉曼光谱 方解石和文石 低温热液 南海 IODP349航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