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71
1
作者 边海 韩素芹 +3 位作者 张裕芬 冯银厂 吴建会 姚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小粒径颗粒与大粒径颗粒浓度的比值明显增加.能见度与颗粒物中总碳质量浓度变化呈负相关.5042,N03,OC和EC对大气消光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8.7%,6.1%,27.6%和19.2%.表明观测期间颗粒物中5042-,0C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PM10 PM2.5 水溶性离子 组分
下载PDF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及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程曼 朱秋莲 +1 位作者 刘雷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35-2844,共10页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表现为"V"字分布:>5 mm和<0.25 mm这两个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多,5—2 mm、1—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次之,2—1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少。坡耕地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最低,为1.4,其他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在1.9—3.1之间。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下,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全土有机碳含量在7.4—17.7 g/kg之间、微生物碳含量分布在50.3—664.7 mg/kg之间、腐殖质碳含量在0.9—2.5 g/kg之间。胡敏酸碳含量分布在0.2—0.6 g/kg,富里酸碳含量在0.6—1.9 g/kg之间。全土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均为坡耕地最低,其他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1—2.3倍、2.0—8.4倍、1.0—2.0倍、1.2—2.4倍。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相比较,大多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粒径,即5—2 mm、2—1 mm、1—0.25 mm这3个粒径。逐步回归表明,5—2 mm团聚体和1—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碳形态上,富里酸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敏感度较高,胡敏酸碳含量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 宁南山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上海城区典型空气污染过程中细颗粒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懿华 段玉森 +4 位作者 高松 魏海萍 沙斐 蔡艳 沈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5-1121,共7页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60%且PM2.5中离子组分含量高.17~19日的浮尘过程中,受北方沙尘影响本市粗颗粒浓度上升,PM2.5所占比重下降,二次离子组分从细颗粒物向粗颗粒物转移且Ca2+浓度上升,同时受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秸秆焚烧的影响,细颗粒物中K+,EC和OC含量高.因此,应在控制本地源排放的同时,加强对细颗粒尤其是二次细颗粒污染及其前体物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 PM2.5 水溶性离子 组分 灰霾 浮尘 秸秆焚烧
下载PDF
沈阳市PM_(2.5)污染组分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田莎莎 张显 +6 位作者 卞思思 赵雪艳 韩斌 余浩 殷宝辉 陈莉 白志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7-496,共10页
为了解沈阳市空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于2015年2月、5月、8月和10月在沈阳市采集PM_(2.5)样品,对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无机元素、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样期间沈阳市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69μ... 为了解沈阳市空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于2015年2月、5月、8月和10月在沈阳市采集PM_(2.5)样品,对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无机元素、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样期间沈阳市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69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2.0.水溶性离子在PM_(2.5)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为碳组分、无机元素.富集因子结果表明:沈阳市富集因子值最高的元素来自于燃煤、交通污染、工业排放等污染源.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结果表明:PM_(2.5)结果中燃煤源、二次源、工业源、扬尘源和交通源的贡献比分别为33.4%、27.2%、16.7%、11.5%、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组分 无机元素 源解析 沈阳
下载PDF
民用燃料燃烧排放PM_(2.5)和PM_(10)中碳组分排放因子对比 被引量:34
5
作者 孔少飞 白志鹏 陆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49-2756,共8页
在实验室中模拟民用燃料在家庭炉灶中的燃烧,应用稀释通道系统采集颗粒物,获得玉米秸秆、薪柴、蜂窝煤和块煤四种常用民用燃料燃烧排放PM10,PM2.5及载带碳组分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民用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以细颗粒为主,PM2.5占PM10的... 在实验室中模拟民用燃料在家庭炉灶中的燃烧,应用稀释通道系统采集颗粒物,获得玉米秸秆、薪柴、蜂窝煤和块煤四种常用民用燃料燃烧排放PM10,PM2.5及载带碳组分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民用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以细颗粒为主,PM2.5占PM10的70%~90%.颗粒物排放因子最大的为块煤,其PM2.5和PM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9.837和11.929g/kg,分别是蜂窝煤的12.6和13.7倍;玉米秸秆和薪柴PM2.5和PM10的排放因子稍低于块煤,为7.359~10.444g/kg.4种燃料燃烧OC排放因子块煤最高,其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5.29和5.19g/kg.薪柴燃烧EC的排放因子最高,其在PM2.5和PM10中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065和1.126g/kg.块煤两种粒径上EC的排放因子略低于薪柴.蜂窝煤EC的排放因子最低,比薪柴低300倍左右,玉米秸秆EC的排放因子也要比薪柴低10倍左右.碳组分是块煤,秸秆,薪柴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在40%~60%之间,该值比蜂窝煤高3倍.四种燃料对应的OC/EC比值差异很大,薪柴和块煤燃烧排放颗粒该值为3~6,秸秆和蜂窝煤燃烧排放颗粒其值高达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燃料 颗粒物 稀释采样 组分 排放因子
下载PDF
2011年秋冬季天津PM_(2.5)组分特征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爱霞 韩素芹 +2 位作者 姚青 张敏 蔡子颖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2期42-47,共6页
利用2011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11月16日至12月13日颗粒物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PM2.5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PM2.5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能见... 利用2011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11月16日至12月13日颗粒物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PM2.5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PM2.5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能见度与颗粒物中TC质量浓度变化呈负相关,SO24-,NO3-,OC和EC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组分,其中SO24-浓度对能见度影响最大,其次为OC浓度、EC浓度,NO3-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后向轨迹和混合层高度分析表明,气象条件是造成PM2.5质量浓度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相对湿度 PM2 5 水溶性离子 组分
下载PDF
上海市夏冬两季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黄众思 修光利 +2 位作者 朱梦雅 陶俊 郁建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29,共6页
2009年7月和2010年1月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应用热/光碳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得到了二次有机碳(SOC)、char-EC和soot-EC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2.5、OC、EC、SOC、cha... 2009年7月和2010年1月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应用热/光碳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得到了二次有机碳(SOC)、char-EC和soot-EC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2.5、OC、EC、SOC、char-EC、soot-EC夏季平均浓度分别为(58.87±20.04)、(11.37±4.12)、(3.68±1.27)、(4.37±2.86)、(3.00±1.24)和(0.68±0.30)μg/m3;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142.31±45.47)、(16.01±4.43)、(5.53±2.36)、(5.67±2.92)、(5.11±2.35)和(0.42±0.17)μg/m3,除soot-EC外,均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特点。在不同空气质量下,OC、EC和char-EC的质量浓度具有明显差异,且三者均与能见度、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夏冬两季soot-EC、char-EC、SOC和POC占TC的百分含量相差不大,其中POC/TC值最高,soot-EC/TC值最低。夏季SOC/TC的比值高于冬季,可能由于气温高有利于发生光化学反应。对8个碳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燃煤、生物质燃烧、汽油和柴油车排放对PM2.5中碳组分的贡献显著,并且可能受燃煤和汽油车排放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组分 来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天津市区夏冬季环境空气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程渊 刘保双 +6 位作者 毕晓辉 吴建会 董海燕 李立伟 肖致美 张裕芬 冯银厂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94-3405,共12页
为了明确天津市区环境受体PM_(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分别于2016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天津市区设置6个采样点位同步采集PM_(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法测定样品中各个碳组分(OC1~OC4、EC1~EC3和OP(裂解碳))的含量,并计... 为了明确天津市区环境受体PM_(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分别于2016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天津市区设置6个采样点位同步采集PM_(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法测定样品中各个碳组分(OC1~OC4、EC1~EC3和OP(裂解碳))的含量,并计算得到OC、EC、CharEC和Soot-EC,以定性识别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夏季PM_(2.5)中OC平均浓度为(7.5±3.0)μg·m-3,占PM_(2.5)的11.7%±4.1%;而冬季相比于夏季OC的浓度和占比均有增加,分别为(13.1±7.0)μg·m-3和13.9%±2.8%.夏季和冬季EC浓度分别为(4.0±1.8)μg·m-3、(4.3±2.4)μg·m-3,占PM_(2.5)的6.1%±2.0%和4.6%±1.2%.OC与EC的相关性在夏季(r=0.83,p<0.01)和冬季(r=0.96,p<0.01)均显著,而冬季CharEC与OC(r=0.94,p<0.01)、EC(r=0.98,p<0.01)相关性明显高于夏季(OC:r=0.44,p<0.01;EC:r=0.45,p<0.01).PM_(2.5)中OC/EC平均值在夏季和冬季分别为1.9和3.0,估算得到夏季SOC为(2.6±1.4)μg·m-3,占OC的33.5%±13.6%;冬季为(3.5±2.5)μg·m-3,占OC的26.6%±12.0%.夏季Char-EC/Soot-EC为6.5,高于冬季(4.9),并且空间差异性显著(t检验,p<0.05).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区大气PM_(2.5)中碳组分主要有4类来源:燃煤及生物质排放混合源、柴油车、汽油车、道路尘,对夏季PM_(2.5)中碳组分分担率分别为35.4%、16.4%、20.5%、14.4%;对冬季碳组分分担率分别为41.3%、15.5%、18.1%、16.3%.可见,燃煤和机动车是天津市区PM_(2.5)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组分 来源解析 PMF 天津市区
原文传递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田慎重 张玉凤 +3 位作者 边文范 董亮 Jiafa Luo 郭洪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响应耕作方式变化及有机物输入。为对比长期旋耕农田进行深松后土壤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及比例变化,该研究基于连续7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旋耕无秸秆...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响应耕作方式变化及有机物输入。为对比长期旋耕农田进行深松后土壤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及比例变化,该研究基于连续7a的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旋耕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moval,RT)、旋耕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return,RTS)、旋耕转变为深松无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moval,RT-DT)、旋耕转变为深松秸秆还田处理(rotary tillage conversion to subsoiling with straw return,RTS-DTS)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在土壤有机碳中比例的变化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从旋耕转变为深松和秸秆还田对SOC及其各活性组分均产生显著影响,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及两者的交互效应是影响SOC及其活性组分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RTS处理和RTS-DTS处理的SOC含量,分别比RT和RT-DT处理高6.1%~15.6%和19.1%~32.3%。并且转变耕作方式后RTS-DTS处理比于RTS处理SOC含量提高16.9%~20.0%。同时,RTS-DTS处理的POC含量比RTS处理高13.6%~53.8%;但RT-DT和RTS-DTS处理的土壤ROC含量较RT和RTS处理都呈下降趋势,RTS-DTS处理的ROC含量比RTS处理下降4.6%~10%;MBC含量降低23.8%~30.6%。虽然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处理的DOC含量,但RTS转变为RTS-DTS处理后,其3个土层的DOC含量下降了8%~41%。相比于RT和RTS处理,RT-DT和RTS-DTS处理0~30 cm各土层中LOC在SOC中的比例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OC与ROC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外,SOC及各组分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 秸秆还田 深松 活性有机 旋耕 组分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焘 王传宽 +1 位作者 周正虎 孙志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51-1658,共8页
抚育间伐作为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之一,能够改变林分结构和稳定性,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然而,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程度如何尚不明确,尤其缺少长期试验结果报道.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经过4种不... 抚育间伐作为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之一,能够改变林分结构和稳定性,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然而,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程度如何尚不明确,尤其缺少长期试验结果报道.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经过4种不同强度和频度的抚育间伐处理后的6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4次低强度的间伐,LT4;3次中等强度的间伐,MT3;2次高强度间伐,HT2;不进行间伐的对照,CK),从酸水解法划分土壤碳、氮库(活性碳、氮库Ⅰ,活性碳、氮库Ⅱ和惰性碳、氮库)的角度研究了抚育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幅分别高达48.7%~50.3%和28.9%~42.7%.抚育间伐均增加了3种碳、氮组分的含量,而增加的程度因碳、氮组分和抚育间伐措施的不同而异.与活性碳库Ⅰ和活性碳库Ⅱ的增加程度相比,惰性碳库的增加程度最大,LT4、MT3和HT2处理下惰性碳库分别增加71%、69%和75%.此外,抚育间伐也显著增加了惰性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LT4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而MT3和HT2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却无显著影响.抚育间伐可能通过产生较多的粗木质残体于土体中,增加土壤木栓质和木质素等顽固组分的输入,进而导致土壤惰性碳含量增加,降低有机质的分解,最终导致土壤有机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间伐 组分 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夏季PM2.5中碳组分和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特征 被引量:29
11
作者 安欣欣 张大伟 +5 位作者 冯鹏 富佳明 景宽 王琴 魏强 刘保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720,共8页
为探索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及其碳组分和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特征,于2014年6月1日至7月15日在车公庄地区使用微量振荡天平(TEOM+FDMS)、EC/OC在线分析仪以及水溶性离子在线分析仪对PM_(2.5)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组分(OC... 为探索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及其碳组分和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特征,于2014年6月1日至7月15日在车公庄地区使用微量振荡天平(TEOM+FDMS)、EC/OC在线分析仪以及水溶性离子在线分析仪对PM_(2.5)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组分(OC、EC、SO_4^(2-)、NO_3^-和NH_4^+)进行了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夏季PM_(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69.0±47.9μg·m-3,PM_(2.5)中OC、EC、SO_4^(2-)、NO_3^-和NH_4^+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8%、2.4%、23.0%、15.7%和19.2%,SNA(SO_4^(2-)、NO_3^-和NH_4^+)合计达到了PM_(2.5)质量浓度的57.9%.研究各组分的日变化特征发现,OC和SO_4^(2-)白天浓度变化较小,夜晚浓度稍高;NO_3^-和NH_4^+则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EC呈现出夜晚浓度高白天浓度低的特点.研究各组分的相关性及比值发现,OC和EC的相关系数为0.62,OC/EC大于2.0,说明北京城区夏季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此外,NO_3^-/SO_4^(2-)平均比值为0.68,SOR和NO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0.55和0.14.通过分析北京市城区夏季不同浓度级别各组分的变化发现,随着PM_(2.5)质量浓度的增加,OC和EC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而SNA比例则不断升高,其中NO_3^-浓度水平的增加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北京城区 组分 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不同pH土壤中碳氮磷的转化与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秋桐 邱志腾 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13,共11页
为了解生物质炭的施用对土壤本身碳、氮、磷循环的影响,选择不同酸碱度的3种土壤,设置对照(不施生物质炭和肥料)、施生物质炭、单施肥料及同时施生物质炭和肥料等4个处理,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氮、磷的转化与形态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解生物质炭的施用对土壤本身碳、氮、磷循环的影响,选择不同酸碱度的3种土壤,设置对照(不施生物质炭和肥料)、施生物质炭、单施肥料及同时施生物质炭和肥料等4个处理,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氮、磷的转化与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pH值,在酸性土壤上尤为明显。施用生物质炭显著地提高了供试3种土壤的有机碳积累,降低了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碳,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提高,降低了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轻微增加了土壤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humic/fulvic acids,H/F)。施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中的NH4+-N含量,有利于氮素向缓效态转化,防止氮素淋失;但它可增加土壤中NH3的挥发损失,对NH3挥发损失的影响在酸性土壤中小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施生物质炭可提高土壤中的总磷含量,在未施肥料磷的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水溶性磷的比例,但在施肥料磷的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却降低了土壤水溶性磷的比例;施生物质炭可增加土壤中NaHCO3-IP和NaHCO3-OP等生物有效态磷在总磷中的比例,降低了NaOH-IP和残余态磷的比例,明显增加了HCl-P的比例。研究认为,施用生物质炭可促进土壤碳的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氮、磷等养分的有效性;可考虑优先用于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酸碱度 磷形态 组分 氮形态
下载PDF
邯郸市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薛凡利 牛红亚 +4 位作者 武振晓 任秀龙 李淑娇 刘召策 樊景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85-1894,共10页
为研究邯郸市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4~12月采集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法(TOR)分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邯郸市PM2.5和总碳气溶胶(TCA)质量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88.87±58.89)μg/m^3... 为研究邯郸市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4~12月采集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法(TOR)分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邯郸市PM2.5和总碳气溶胶(TCA)质量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88.87±58.89)μg/m^3和(31.45±23.35)μg/m^3,PM2.5质量浓度超标率为50%,TCA/PM2.5比率的年均值为(38.23%±14.61%),表明邯郸市碳组分污染严重.冬季PM2.5中TCA质量浓度均值为(68.06±23.77)μg/m^3,TCA/PM2.5比率的均值为(46.86%±10.07%),OC(37.09±13.05)μg/m^3和EC(8.72±3.78)μg/m^3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表明冬季碳组分污染较为严重.各季节OC/EC比值均大于2,表明邯郸市全年均受二次有机碳(SOC)的污染;OC、EC及SOC与SO2、NO2呈显著正相关,与O3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与NO2相关关系最强,说明邯郸市碳质气溶胶可能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对8种碳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道路扬尘、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是邯郸市PM2.5中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 污染特征 气象因子 气态污染物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元 张伟 +2 位作者 胡培雷 肖峻 王克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535-8544,共10页
植被恢复被认为是提升退化区域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有效措施。然而,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模式下SOC不同组分变化特征、稳定性和固持能力的研究还较缺乏。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以耕地为对照,以恢复15年... 植被恢复被认为是提升退化区域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有效措施。然而,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模式下SOC不同组分变化特征、稳定性和固持能力的研究还较缺乏。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以耕地为对照,以恢复15年的人工恢复(人工林)和自然恢复(耕地撂荒后植被自然演替为灌丛)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SOC、颗粒态有机碳(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易氧化态有机碳(ROC)、惰性碳指数(RI)和SOC相对固持能力(SCS_(capacity))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人工林和灌丛SOC、POC和ROC含量显著高于耕地,且灌丛POC和ROC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MOC则在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与耕地相比,人工林和灌丛RI显著下降,但SCS_(capacity)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恢复15年后主要提升土壤活性碳组分,且自然恢复比人工恢复更有利于于提升土壤活性碳组分;然而,耕地退耕后短期内土壤碳稳定性并未增加,强调植被恢复后避免再次毁林开荒对于维持土壤碳固持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 组分 惰性指数 植被恢复 喀斯特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下褐土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碳组分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玉皓 张艳杰 +4 位作者 李贵春 赵凯 李忠芳 唐政 鲁顺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6-1833,共8页
依托辽宁阜新褐土田间施肥定位试验,针对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配施(NPKM)4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0-20 cm耕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关键活性碳组分,旨在为区域土壤合理培肥和农业可持续管... 依托辽宁阜新褐土田间施肥定位试验,针对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配施(NPKM)4种不同施肥处理,分析0-20 cm耕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关键活性碳组分,旨在为区域土壤合理培肥和农业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施肥处理中,NPKM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均比其他3种处理高,较对照分别提高40.5%、38.6%、114.7%、57.5%、103.8%和97.6%,且含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高于不含有机肥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TOC、MBC、DOC、POC以及LOC间呈正显著相关性(P〈0.05),各组分碳间关系密切。在本试验条件下,长期进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于提升土壤有机碳水平的效果最为显著,是提高土壤肥力最优施肥模式。土壤活性碳组分对施肥措施响应敏感,可以作为土壤总碳水平变化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有机 褐土 组分
原文传递
2019年郑州冬、春季重污染期间PM2.5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维思 王楠 +3 位作者 高玉娟 左瑞亭 马双良 王晶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94-1603,共10页
为研究郑州冬、春季重度污染期间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污染来源、气象影响因素及外来传输影响,基于本地超级站污染监测数据及相关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对重污染时段进行分析,并对本地污染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9年1—3月郑州共有426 h... 为研究郑州冬、春季重度污染期间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污染来源、气象影响因素及外来传输影响,基于本地超级站污染监测数据及相关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对重污染时段进行分析,并对本地污染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9年1—3月郑州共有426 h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重污染时段碳组分(OC+EC)共占PM2.5的14.6%,OC与EC存在显著相关性,1、2、3月的r值分别为0.72、0.89和0.91,且二者比值多介于2~4之间,表明机动车和燃煤排放是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水溶性离子浓度排序为NO3^->NH4^+>SO4^2->Cl^->K^+>Ca^2+>Mg^2+>Na^+,SNA(SO4^2-、NO3^-、NH4^+)浓度达123.37μg·m^-3,占PM2.5的61.2%,且NO-3占比达30.2%,NO3^-/SO4^2-值为1.98,说明移动源对水溶性组分的贡献大于固定源.PMF受体解析结果按污染源贡献量大小依次为:机动车源(34.9%)、二次源(24.6%)、燃煤源(20.2%)、扬尘源(9.2%)、生物质及烟花爆竹源(8.2%)和工业源(2.9%),机动车和燃煤燃烧是造成大气重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气象分析表明,与清洁时段相比,重污染期间大气整体处于有利于颗粒物二次生成和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条件下,整体温度偏低(3.2℃),相对湿度较高(67%),风速较弱(1.3 m·s^-1).除本地污染物的累积外,来自偏东和偏南方向的短距离传输及东北方向中长距离输送(分别占外界传输的36.4%、22.6%和22.0%)也是造成郑州重污染天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污染 组分 水溶性离子 源解析 气象因子 轨迹传输
原文传递
长期封育对内蒙古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春燕 张晋京 +2 位作者 吕瑜良 王莉 何念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9,共9页
封育是当前恢复和改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草地固碳效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内蒙古封育32年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地,分析了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变化,并运用13 C核磁共振波普法对土... 封育是当前恢复和改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草地固碳效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内蒙古封育32年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地,分析了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变化,并运用13 C核磁共振波普法对土壤腐殖质的有机碳组分进行波普分析,探讨了长期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壤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期望能为科学地评估长期封育状况下草地固碳效应及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组分中,除土壤微生物碳(MBC )含量降低外,其碳组分含量都相应增加。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长期封育草地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4.53倍;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0.25~2 mm 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其有机碳含量;长期封育提高了草地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UC)含量和胡敏酸/腐殖质碳,降低了富里酸碳(FAC)的含量,封育草地土壤的 H AC/FAC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5.66倍。此外,长期封育草地土壤的脂族碳含量显著增加,芳香度相应增加,疏水碳/亲水碳增大。总之,长期封育不仅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还能改善草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土壤有机 组分 封育 团聚体 腐殖质 胡敏酸
下载PDF
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沿海拔的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习丹 余泽平 +2 位作者 熊勇 刘小玉 刘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49-3356,共8页
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400、600、800、1000、1200 m)常绿阔叶林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海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土壤表层最高,随土... 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400、600、800、1000、1200 m)常绿阔叶林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海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土壤表层最高,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随海拔升高,土壤总有机碳、惰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0~20 cm土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海拔1000 m达到峰值,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20~40 cm土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变化。在0~10 cm土层,土壤惰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海拔800和1200 m显著高于海拔400和1000 m,而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海拔400 m最高;土壤惰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10~40 cm土层随海拔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在1000和600 m处。各组分有机碳与土壤湿度、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且活性有机碳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海拔显著影响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布,惰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更敏感。高海拔土壤惰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在水分和氮素充足条件下易发生分解与转化,降低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在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背景下,要加强高海拔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常绿阔叶林 组分 颗粒有机
原文传递
盘锦市夏冬季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国纪良 姬亚芹 +4 位作者 马妍 王士宝 张蕾 李越洋 赵静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01-3206,共6页
于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采集盘锦市3个点位的PM2.5样品,研究盘锦市夏冬季节PM2.5中碳组分的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盘锦市夏季PM2.5、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日均浓度分别为(46.14±12.70),(8.58±2.82)和(2.89±1.54)μg/m^3... 于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采集盘锦市3个点位的PM2.5样品,研究盘锦市夏冬季节PM2.5中碳组分的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盘锦市夏季PM2.5、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日均浓度分别为(46.14±12.70),(8.58±2.82)和(2.89±1.54)μg/m^3;冬季分别为(91.01±43.51),(24.50±15.51)和(7.31±5.00)μg/m^3.夏季开发区和第二中学2个采样点的OC与EC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性;冬季3个采样点OC、EC高度相关.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估算SOC浓度,得到夏季SOC的浓度为4.65μg/m^3,占OC总量的54.19%;冬季SOC浓度为8.42μg/m3,占OC总量的34.36%.通过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盘锦市夏季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汽油车尾气和燃煤排放;冬季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锦市 PM2.5 组分 来源解析
下载PDF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复垦24a土壤碳氮组分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原野 高国卿 +2 位作者 高嫄 赵艺芳 赵中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7-174,共8页
研究大型露天煤矿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碳、氮组分特征,为深入理解露天煤矿高压实复垦土壤碳、氮固持过程及复垦土壤成土过程提供依据。以黄土区典型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的复垦24a的刺槐-油松混交林(RP)、刺槐纯林(RM)、白杆-青杆... 研究大型露天煤矿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碳、氮组分特征,为深入理解露天煤矿高压实复垦土壤碳、氮固持过程及复垦土壤成土过程提供依据。以黄土区典型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的复垦24a的刺槐-油松混交林(RP)、刺槐纯林(RM)、白杆-青杆-沙棘混交林(PPH)、沙棘纯林(HM)4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样地及未复垦样地(UR)、原地貌样地(UD)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碳、氮组分特征。结果表明:1)经过24a演替,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提高,但各样地间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显著。2)同UR样地相比,RP、RM和PPH样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594.03%、158.66%、99.25%;RP和PPH样地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则分别提高174.68%、209.34%;RP和HM样地的水溶性碳分别提高110.13%、82.99%;RP、RM样地的易氧化碳含量则分别为UR样地的35.55倍和7倍。3)与UR样地相比,RP、RM、PPH、HM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413.24%、250.00%、100%和82.35%;RP、PPH、HM样地的水溶性氮含量分别提高206.33%、153.02%、99.95%;PPH样地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提高368.07%。4)复垦土壤碳、氮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与全钾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土地复垦显著提高了土壤碳、氮组分含量,尤以刺槐-油松混交林效果较好,但复垦24a后,矿区土壤可能存在钾限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 土壤 有机 组分 组分 露天煤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