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深松对黑土结构特性和有机碳及碳库指数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博文 杨彦明 +3 位作者 张兴隆 李金龙 陈新宇 李志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3,共8页
为阐明连续深松对黑土结构特性及土壤碳库的影响,于2016~2017年设置旋耕(CK)、浅松1年(QS1)、浅松2年(QS2)、深松1年(SS1)、深松2年(SS2)、超深松1年(CS1)、超深松2年(CS2)7个处理,研究了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活... 为阐明连续深松对黑土结构特性及土壤碳库的影响,于2016~2017年设置旋耕(CK)、浅松1年(QS1)、浅松2年(QS2)、深松1年(SS1)、深松2年(SS2)、超深松1年(CS1)、超深松2年(CS2)7个处理,研究了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指数变化。结果表明:深松可显著降低犁底层土壤紧实度。相同深松深度下,深松2年各处理紧实度低于深松1年。深松处理较旋耕显著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深松2年各处理较深松1年可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各深松处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20~40 cm土层显著增加。相同深松深度下,深松2年各处理较深松1年可提高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深松较旋耕可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相同深松深度下,增加深松年限可降低0~10 cm、提高10~4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深松较旋耕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转化效率及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各处理以CS2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黑土地 土壤结构特性 土壤有机碳 碳库指数
下载PDF
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廷亮 王嘉豪 +1 位作者 黄璐 王灏滢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为了探究黄土旱塬麦田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的影响,为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及作物稳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21年在晋南旱地冬小麦种植区进行,设置秸秆不还田(S0,CK)、秸秆半量还田(S1/2)、秸秆全量还田(... 为了探究黄土旱塬麦田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的影响,为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及作物稳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21年在晋南旱地冬小麦种植区进行,设置秸秆不还田(S0,CK)、秸秆半量还田(S1/2)、秸秆全量还田(S1)、秸秆2倍量还田(S2)4个处理(CK的养分投入全部以化肥添加,而S1/2、S1和S2中的部分养分通过秸秆还田补充,各处理氮(N)和磷(P_(2)O_(5))有效养分投入量相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各有机碳组分和土壤碳库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 a秸秆还田替代化肥使土壤总有机碳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不同程度提升,各处理间均表现为S2>S1>S1/2>S0。各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总有机碳的百分比从大到小总体表现为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其中,颗粒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6.38%~50.59%;不同有机碳组分中,土壤微生物量碳较CK提升幅度最高(15.87%~84.23%),表明其是反映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最敏感的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不同处理由大到小表现为S2>S1>S1/2>S0,且S2处理显著高于S0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可溶性有机碳外,其余有机碳组分均与土壤总有机碳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颗粒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关系更为紧密,结合各有机碳组分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表明土壤颗粒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固存的重要形式。秸秆还田部分替代化肥可提高旱塬冬小麦产量,且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S2和S1处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高于CK,但S2和S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黄土旱塬冬麦区,2倍秸秆还田量(平均为7477 kg/hm^(2))替代32%N、63%P_(2)O_(5)条件下可更有效促进土壤碳库积累,提升土壤质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实现旱作农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旱地麦田土壤 有机碳组分 碳库指数
下载PDF
湘南典型烟区土壤有机碳库指数、养分库容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肖志鹏 王灿 +3 位作者 姆婷婷 肖孟宇 马明云 廖超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4-20,共7页
于2020─2021年采集了耒阳烟区土壤及烟叶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库指数、养分及其库容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库指数、养分总库容量、有效磷库容量及碱解氮库容量是影响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 于2020─2021年采集了耒阳烟区土壤及烟叶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库指数、养分及其库容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库指数、养分总库容量、有效磷库容量及碱解氮库容量是影响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的4个主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库指数通过影响烟叶总钾、总糖、总植物碱含量间接地影响烤烟的感官质量,还通过影响烟叶总钾、总植物碱、总氮(土壤碱解氮)含量间接地影响烤烟的外观质量;土壤有机碳库指数、烤烟总钾含量、总植物碱含量与烤烟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烤烟的总糖含量与其感官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烤烟的外观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烤烟总氮含量与其外观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提高耒阳烟区烤烟质量的重点在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库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库指数 养分库容量 烟叶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甘肃景电灌区次生盐碱地枸杞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涛 马全林 +4 位作者 贾志清 李银科 王耀琳 张晓娟 马俊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57-1766,共10页
以景泰红跃村典型次生盐碱地枸杞(Lycium barbarum)林为研究对象,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枸杞生长过程中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次生盐碱地开垦种植枸杞使得土壤总有机碳发生了显著变化,呈先增后减的倒"V... 以景泰红跃村典型次生盐碱地枸杞(Lycium barbarum)林为研究对象,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枸杞生长过程中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次生盐碱地开垦种植枸杞使得土壤总有机碳发生了显著变化,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变化趋势。枸杞林土壤有机碳在幼苗生长阶段(1-4年)快速增加,呈"碳汇"趋势,在成熟阶段土壤总有机碳逐渐降低,随着枸杞生长衰老(8-12年),土壤有机碳降低到开垦前土地的水平。2)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次生盐碱地种植枸杞在生长初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但是随着枸杞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土壤性质呈恶化的趋势,这种变化过程与当前大量灌水、施化肥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不改变当前的农田管理措施,在未来20-30年内枸杞林地极有可能转变为一个弱的碳排放源。因此,改变当前的农田耕作方式,增加有机肥投入,采用科学灌水设备等对提高枸杞林土壤质量,增加固碳效益和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碱地 枸杞林 土壤有机碳 CENTURY模型 土壤碳库指数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49
5
作者 徐明岗 于荣 +3 位作者 孙小凤 刘骅 王伯仁 李菊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5,共7页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结果表明,只耕作不施肥(CK)10年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下降11.1~63.6,其中垆土、褐土下降幅度最大、黑土最小。施用化肥也使土壤活性有机质下降,其中单施氮(N)的潮土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达31.3%;化肥配合施用(NPK)的红壤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其余土壤相对较小。施肥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总有机质含量增加,高于初始土壤和CK。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均显著增加,CMI以红壤上升最大,达91.4,潮土最小,仅为4.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及CMI变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变化幅度,以CMI变化为大,说明CMI是评价施肥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好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分组结果表明,红壤活性有机质组成以高活性有机质为主;垆土、灰漠土活性有机质以高活性和中活性两部分为主;潮土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红壤、灰漠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对垆土、潮土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垆土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CMI)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被引量:192
6
作者 徐明岗 于荣 王伯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3-729,共7页
对长期不同施肥5 a和10 a后红壤活性有机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耕作10 a不施肥或仅施化肥(CK、N、NP、NK、PK、NPK)的土壤活性有机质(LOM)及碳库管理指数(CMI)都明显下降,最大下降(CK)分别为40.5%和48.1;而有机肥或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 对长期不同施肥5 a和10 a后红壤活性有机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耕作10 a不施肥或仅施化肥(CK、N、NP、NK、PK、NPK)的土壤活性有机质(LOM)及碳库管理指数(CMI)都明显下降,最大下降(CK)分别为40.5%和48.1;而有机肥或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M、MNPK、1.5MNPK),LOM和CMI则显著升高,最大升高(1.5MNPK)分别为183%和195;秸秆还田(SNPK)处理LOM和CMI先下降后增加,5 a分别下降25.2%和31,10 a又分别上升17.9%和13。说明化肥主要提高非活性有机质,有机肥则显著改善土壤有机质质量,秸秆还田对提高红壤有机质质量比有机肥慢。用33 mmol L-1、167 mmol L-13、33 mmol L-1KMnO4测定的三种活性有机质(本文分别称其为高活性有机质HLOM、中活性有机质MLOM和活性有机质LOM)的含量依次增加,分别占总有机质的5.6%、9.6%和14.5%。三种活性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HLOM与MLOM相关系数为0.478*,HLOM与LOM为0.592**,MLOM与LOM为0.716**。作物产量只与MLOM和LOM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602**,而和总有机质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LOM及CMI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交换性钙、盐基总量、微量元素等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总有机质与上述土壤化学指标相关性差。这些结果暗示LOM和CMI比总有机质更能客观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应该成为描述土壤质量和评价土壤管理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施肥对土壤不同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64
7
作者 沈宏 曹志洪 徐志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分析了施肥对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生物量碳(CMB)、矿化碳(CM)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CA、CMB、CM及CPMI的大小为:水稻土>黄棕壤>红壤>潮土。施肥对CA和CPMI,CMB和CM的影响分别为:处理3>处理... 分析了施肥对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生物量碳(CMB)、矿化碳(CM)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CA、CMB、CM及CPMI的大小为:水稻土>黄棕壤>红壤>潮土。施肥对CA和CPMI,CMB和CM的影响分别为:处理3>处理5>处理1>处理4>CK,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1>CK。在提高CA、CMB、CM及CPMI方面,稻草肥、绿肥优于厩肥,厩肥高量施用优于常量施用。施肥10年与5年相比,潮土中CPMI处理7和9上升,处理8和CK下降。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或极相关,反映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可以运用CPMI来评估土壤碳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库管理指数 施肥 农田土壤 碳形态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4
8
作者 陈尚洪 朱钟麟 +2 位作者 刘定辉 舒丽 王昌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6-809,共4页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但各个处理间土壤磷素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秸秆还田免耕、旋耕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4.33%-52.88%、8.69%-86.62%、20.64%-60.79%和18.41%-57.12%。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养分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09
9
作者 李琳 李素娟 +1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为旋耕〉免耕〉翻耕〉对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耕层总有机碳,旋耕和免耕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活性碳平均含量为旋耕〉翻耕〉对照〉免耕,旋耕和翻耕提高土壤活性碳,免耕则降低土壤活性碳,尤其是10~20cm土层活性碳比旋耕下降了27.33%。华北平原0~30cm土层的碳库各项指数受表层的影响比较大,其中保护性耕作(少免耕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层的总有机碳、稳态碳和碳库指数;而翻耕秸秆还田则提高了土壤的A和AI,少免耕则降低了土壤的A和AI;就碳库管理指数来讲,秸秆还田的贡献大于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总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有机类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7
10
作者 龚雪蛟 秦琳 +5 位作者 刘飞 刘东娜 马伟伟 张厅 刘晓 罗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3-1416,共14页
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投入是关键之一。基于有机肥培肥土壤、生态友好的优势,发展和推广有机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有... 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投入是关键之一。基于有机肥培肥土壤、生态友好的优势,发展和推广有机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有机肥产品种类及标准现状、理化性质差异、碳氮矿化特性差异及影响因素,评述了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的作用。因来源、制作工艺不同,不同有机肥的有机碳组分含量、全氮和活性氮含量、碳氮比等基本性质差异明显,这四者是影响有机肥碳氮矿化率、碳氮矿化量、碱解氮释放量等碳氮供应特性的主要内在因素;加之土壤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有机肥表现出不同的养分供应特性。总体上,有机肥一方面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尤其是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容量,减少作物生长消耗带来的土壤养分亏损,促进土壤质量良性发展。今后,应加强有机肥在耕地培肥中的应用,并加强有机肥肥效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安全高效有机肥新产品的开发,促进有机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矿化特性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氮磷钾
原文传递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75
11
作者 马超 周静 +4 位作者 刘满强 郑学博 崔键 李辉信 康炳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921,共7页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FS)、化肥+秸秆+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秸秆+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FS)、化肥+秸秆+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秸秆+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计算土壤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探讨秸秆促腐还田对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0%、4.6%和10.7%,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增加12.0%和11.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30.6%;(2)秸秆促腐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7.4%、40.5%和12.4%,土壤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分别增加12.0%、9.5%和51.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102.3%;(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碳素有效率等的相关性较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提高。可见,秸秆促腐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利于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中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有效率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即使减施磷、钾肥20%,该措施的增肥和培土效果也不会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秆剂 土壤养分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砂姜黑土
下载PDF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沈宏 曹志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3-668,共6页
讨论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 ( CPMI) ,结果表明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 CPMI明显受施肥、气候、土壤利用方式、耕种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供试土壤的活性碳含量范围为 0 .4 9~ 4 .99mg/ g,土壤 CPMI为51 .6~ 1... 讨论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 ( CPMI) ,结果表明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 CPMI明显受施肥、气候、土壤利用方式、耕种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供试土壤的活性碳含量范围为 0 .4 9~ 4 .99mg/ g,土壤 CPMI为51 .6~ 1 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 CPMI的影响顺序为绿肥 ( GM) >厩肥 ( FYM) >FYM+NPK>参考 ( REF) >NPK>对照 ( CK) ;在水稻土中 ,其相应的影响顺序为 :稻草 ( RSC) >FYM>FYM+NPK>PEF>NPK>CK。黄棕壤中 ,与 PEF的 CPMI值相比 ,GM、FYM和 FYM+NPK3个处理分别提高了 50 %、4 5.9%和 2 1 .9% ,NPK和 CK处理分别下降了6%和 38.1 %。潮土中 ,施肥 1 0 a的 CPMI值与施肥 5a的值相比较 ,FYM和 FYM+NPK处理提高了 2 8.4 %和 1 9.7% ,而 NPK和 CK处理分别下降 8.7%和 1 7.9%。相关分析表明 :CPMI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 H的相关性高于 CPI、A、AI。 CPMI可灵敏地反映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库管理指数 施肥 土壤碳库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稻田绿肥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碳库 被引量:70
13
作者 兰延 黄国勤 +2 位作者 杨滨娟 陈洪俊 王淑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6-152,共7页
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稻田绿肥轮作模式,筛选与优化绿色高效的稻田多熟种植系统,有利于南方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绿肥轮作模式(A冬闲-稻-稻→冬闲-稻-稻(对照)、B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C油菜/花生-... 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稻田绿肥轮作模式,筛选与优化绿色高效的稻田多熟种植系统,有利于南方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绿肥轮作模式(A冬闲-稻-稻→冬闲-稻-稻(对照)、B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C油菜/花生-稻→马铃薯/玉米+大豆-稻、D马铃薯/玉米+大豆-稻→蔬菜/花生+玉米-稻、E蔬菜/花生+玉米-稻→紫云英-稻-稻)对土壤养分中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及总有机碳库、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轮作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8.73%-15.59%、11.79%-19.64%和5.80%-37.19%。绿肥轮作处理B、C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P〈0.05)增加,分别增加了15.59%、11.19%。与对照相比,绿肥轮作B、C、D、E均可以显著(P〈0.05)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提高幅度分别为29.03%、19.96%、16.67%和21.75%。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绿肥轮作系统中处理B的土壤碳库指数显著(P〈0.05)增加了15.70%。相比冬闲对照处理,绿肥轮作处理B、C、D、E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32.07、21.32、17.91和23.74,其中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种植模式达到最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有效磷、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均与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此外,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可见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绿肥轮作尤其是紫云英-稻-稻-油菜/花生-稻能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建立农田可持续的土壤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绿肥轮作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沈宏 曹志洪 王志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讨论了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活性碳含量为049~499mg/g、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CPMI的影响为绿肥(GM)>厩肥(FYM)>... 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讨论了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活性碳含量为049~499mg/g、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CPMI的影响为绿肥(GM)>厩肥(FYM)>FYM+NPK>参考(REF)>NPK>对照(CK);对水稻土为:稻草(RSC)>FYM>FYM+NPK>REF>NPK>CK。黄棕壤GM、FYM和FYM+NPK处理的CPMI分别比REF提高了50%、459%和219%,NPK和CK下降了6%和381%。潮土施肥10年的CPMI与施肥5年相比,FYM和FYM+NPK提高了284%和197%,而NPK和CK下降87%和179%。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相关或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碳库管理指数 施肥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5
15
作者 邱莉萍 张兴昌 程积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式对子午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3种活性有机质及其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3种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在土壤剖面基本表现为林地、撂荒未...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式对子午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3种活性有机质及其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3种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在土壤剖面基本表现为林地、撂荒未翻耕地〉撂荒翻耕地〉农用地.同一土层,3种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及其有效率表现为低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高活性有机质.不同利用方式下,活性有机质有效率随有机质活性增强,呈现撂荒未翻耕地〉林地〉撂荒翻耕地〉农用地的趋势.不同利用方式之间的CMI的差异随有机质活性的增强而增大,且影响深度也逐渐加深.在0-30cm土层内,林地3种活性有机质的CMI高于撂荒翻耕地和农用地;而在30cm之下土层,3种利用方式低活性有机质的CMI相差不大,但中活性有机质和高活性有机质的CMI表现为林地〉撂荒翻耕地〉农用地.3种活性土壤有机质与其他生物化学性质之间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活性有机质可以指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CM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CMI) 土地利用方式 剖面分布
下载PDF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5
16
作者 张贵龙 赵建宁 +4 位作者 宋晓龙 刘红梅 张瑞 姬艳艳 杨殿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9-365,共7页
在华北夏玉米生产体系中,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不施肥、单施有机肥、推荐施肥、习惯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 在华北夏玉米生产体系中,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不施肥、单施有机肥、推荐施肥、习惯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1.68%和21.71%;推荐施肥和习惯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6.57%和7.58%,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8.53%和4.26%;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没有显著增加。施有机肥和推荐施肥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不施肥分别高31.79和13.01;单施化肥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玉米子粒产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碳库管理指数与玉米子粒产量极显著相关,能够指示土壤生产力的变化。可见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适当配施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17
作者 田小明 李俊华 +1 位作者 危常州 褚贵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对棉花苗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5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均显著增加。其中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施用生...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对棉花苗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5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均显著增加。其中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20 g/kg效果显著,中等有机质含量土壤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30、40 g/kg效果显著。5种土壤酶活性施肥处理均高于对照(CK),并且土壤酶活性与施用量成正比。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在施用生物有机肥10、20 g/kg与其它处理相比变化显著,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和CMI在棉花出苗0 d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0.542*;在出苗后60 d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635**,其中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相关性最高。而CMI与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在棉花出苗0 d相关系数分别为0.542*、0.896**,在出苗后60 d分别为0.635**、0.842**,说明活性有机质相对于有机质与CMI关系更为密切。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在棉花出苗0 d和出苗后60 d存在显著相关,表明活性有机质与土壤酶活性能够较好的反映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0
18
作者 魏燕华 赵鑫 +3 位作者 翟云龙 张二朋 陈阜 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7-95,共9页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试验于2008年设置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0)、翻耕秸秆不还田(CT0)、免耕秸秆还田(NT)、翻...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试验于2008年设置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0)、翻耕秸秆不还田(CT0)、免耕秸秆还田(NT)、翻耕秸秆还田(CT)和旋耕秸秆还田(RT)5个处理。研究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碳库管理指数。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下0~110cm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下降,NT显著增加了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而>10~50cm有机碳含量较其他处理(NT0除外)有所下降,深层(>50~110cm)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0~30cm土层有机碳储量以NT最高,CT与其无明显差异,二者较CT0分别高出13.1%和11.0%,而至0~50cm土层,CT的碳储量最高,但与NT无显著差异(P<0.05);与CT0相比,NT0降低了各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而NT则在0~10cm土层表现为增加;RT、CT分别显著增加了0~10、>10~30cm土层的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碳库管理指数,同时碳库管理指数受耕作方式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CT和RT;NT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增加有机质的输入,可提高上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耕作方式 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19
作者 张继光 秦江涛 +2 位作者 要文倩 周睿 张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以江西进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C库管理指数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H、CEC、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 以江西进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C库管理指数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H、CEC、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速效K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C和C库管理指数也较试前土壤和其他处理土壤明显提高,此外,土壤的转化酶、脱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以及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它们均与土壤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等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红壤旱地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或与无机肥配施,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持续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酶活性
下载PDF
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新的量化指标概述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晶 张旭东 +2 位作者 解宏图 朱平 姜桂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809-1812,共4页
随着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化,在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测定方法,如溶性有机质(DOC)、土壤水溶性有机质(WSOC)、热溶性有机质(HWC)、易氧化有机质(R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土壤微生物氮(MBN)、潜在可矿化... 随着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化,在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测定方法,如溶性有机质(DOC)、土壤水溶性有机质(WSOC)、热溶性有机质(HWC)、易氧化有机质(R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土壤微生物氮(MBN)、潜在可矿化碳(PMC)和潜在可矿化氮(PMN)、氨基葡萄糖(Glu)、氨基半乳糖(Gla)、氨基甘露糖(Man)、胞壁酸(Mur)、碳同位素丰度(δ13C)、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等等.为了澄清和了解这些指标,从其由来、概念、应用和测定方法几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概述.这对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掌握此方面知识,尤其是对现代土壤研究中新观念、新指标和新方法的运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指标 土壤有机质 溶性有机质 碳同位素丰度 氨基糖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