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钢橡复合管在尾矿输送系统中的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仁聪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1年第6期12-15,共4页
通过对钢橡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碳化硅管等多种耐磨材质在尾矿输送系统中的对比试验 ,证明了在浆体及粉粒体的输送领域中钢橡复合管具有使用寿命长 ,运行阻力小 ,重量轻 ,防震动等优点 。
关键词 钢橡复合 尾矿 输送系统 钢塑复合 使用寿命 碳化硅
下载PDF
生产热镀锌钢丝的技术改进
2
作者 顾乃健 《金属制品》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在新建热镀锌线上应用大盘重、碳化硅管连续退火炉、复式漂洗、小容积锌锅、密排式收线、机械化打包等技术,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 钢丝 热镀锌 大盘重 碳化硅
下载PDF
内置多叶扭带的碳化硅换热管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佳豪 虞斌 +1 位作者 江超 吕林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375-381,共7页
为了研究碳化硅换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增强综合换热能力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4种不同结构扭带的换热管进行分析,确定四叶扭带模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对比了在4种自定义的节距和宽度两种结构参数下,不同入口风速工况的换... 为了研究碳化硅换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增强综合换热能力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4种不同结构扭带的换热管进行分析,确定四叶扭带模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对比了在4种自定义的节距和宽度两种结构参数下,不同入口风速工况的换热管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扭带宽度对换热管的换热能力相较于节距具有更显著的强化作用,四叶扭带节距为360 mm、宽度为45 mm时换热管的综合换热能力最强,为1.59,此时换热管的努塞尔数相较光管提升了24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碳化硅换热 多叶扭带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综合换热性能
下载PDF
一种双路Buck变换器研究
4
作者 闪静洁 孙照阳 《电子制作》 2023年第9期96-99,共4页
针对单路Buck变换器开关频率受限、输出纹波大、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一种双路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将双路开关管级联、公用续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开关频率,降低输出纹波,改善散热效果,提高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同... 针对单路Buck变换器开关频率受限、输出纹波大、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一种双路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将双路开关管级联、公用续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开关频率,降低输出纹波,改善散热效果,提高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同时搭建基于SG3525和碳化硅开关管的双路Buck变换器实验样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 输出纹波 散热效果 碳化硅开关
下载PDF
基于矿用变频器使用的开关电源设计与调试技巧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世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0期82-84,共3页
叙述1140V电压等级矿用变频器用的开关电源设计与调试,采用单端反激式拓扑结构,实现AC220V输入,+24V、±15V、+15V三相电源相互隔离输出;开关变压器温升要小于45℃,其它元器件温升小于20℃;纹波电压小于50mV。以适应具有热地检测矿... 叙述1140V电压等级矿用变频器用的开关电源设计与调试,采用单端反激式拓扑结构,实现AC220V输入,+24V、±15V、+15V三相电源相互隔离输出;开关变压器温升要小于45℃,其它元器件温升小于20℃;纹波电压小于50mV。以适应具有热地检测矿用变频器用开关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开关变压器 单端反激式 碳化硅MOS 匝比 骨架 磁芯 电感量
下载PDF
基于宽范围升压变换器最大效率移相轨迹控制研究
6
作者 张烁 何洪楷 +3 位作者 朱立颖 张文佳 徐浩然 闵闰 《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 2023年第3期22-2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最大效率的最优移相轨迹控制方法,可用于一种新型的输入并联输出串并联移相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柔性变拓扑技术,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与极性,能够在输入并联输出并联以及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架构间进行无缝灵活切...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最大效率的最优移相轨迹控制方法,可用于一种新型的输入并联输出串并联移相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柔性变拓扑技术,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与极性,能够在输入并联输出并联以及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架构间进行无缝灵活切换,从而实现宽范围的输出电压范围。基于变换器工作原理,提出了系统的全解析损耗模型,能够计算变换器在不同移相控制变量下的损耗情况。在此基础上,求解得到了实现最低损耗与最高效率的移相控制方案。此方案显著地优化了器件的导通损耗与变压器的总体损耗。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搭建了一个使用1700 V碳化硅二级管的1.2 kW/100 kHz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换器能2~18.6的宽电压增益范围输出,且相比传统控制提升了最高4.4%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范围变换器 柔性变拓扑 碳化硅二级 最大效率移相控制
下载PDF
碳化硅管高温陶瓷换热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大鹏 武建新 《山西化工》 1997年第3期53-53,共1页
1 引言 工业上的大量高温炉灶排出烟气可达1300℃以上,热能损失严重。回收这部分热能,是企业节能的重要方面。 国内外为回收高温烟气热能,长期以来多用废热锅炉、金属换热器和切换式蓄热器。这些设备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庞大,换热效率低;... 1 引言 工业上的大量高温炉灶排出烟气可达1300℃以上,热能损失严重。回收这部分热能,是企业节能的重要方面。 国内外为回收高温烟气热能,长期以来多用废热锅炉、金属换热器和切换式蓄热器。这些设备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庞大,换热效率低;或受使用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高温陶瓷 陶瓷 换热器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膜管对PM_(2.5)捕集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军 邹姝姝 +1 位作者 田蒙奎 陶文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3,88,共5页
PM2.5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以涂氧化铝膜的碳化硅陶瓷膜管(孔隙率28.16%,平均孔径20μm,过滤面积0.28 m2)为过滤元件,搭建了PM2.5捕集的实验装置,对膜... PM2.5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以涂氧化铝膜的碳化硅陶瓷膜管(孔隙率28.16%,平均孔径20μm,过滤面积0.28 m2)为过滤元件,搭建了PM2.5捕集的实验装置,对膜管的过滤时间、通量与阻力降的关系以及捕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和膜污染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过滤时间增加,通量逐渐减小,阻力降逐渐增大,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对PM2.5捕集效率高达99.9%;对膜污染控制参数优化后反吹压强选定为0.8 MPa,反吹间隔时间为10 min,反吹时间为1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膜 PM2.5治理 膜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