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电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栋 白加海 +1 位作者 杨东亮 刘俊成 《山东陶瓷》 CAS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分析了金属电热丝、电热膜、电热涂料等电热材料,重点介绍了四种陶瓷电热材料各自的研究历史、主要制备方法、电热性能方面的研究,并对各电热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陶瓷 电热 化硅 PTC陶瓷 /陶瓷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碳/陶瓷复合材料性能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乔英杰 尹海莲 梁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建立了碳/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与多组分掺杂含量之间的预测模型.模型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层神经元组成,用以模拟人脑的结构.以掺杂物的质量分数为输入参数,经石墨化后测得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抗折强度为...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建立了碳/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与多组分掺杂含量之间的预测模型.模型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层神经元组成,用以模拟人脑的结构.以掺杂物的质量分数为输入参数,经石墨化后测得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抗折强度为输出参数.选取了30组实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任意的7组数据作为“未知样品”对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值和预测值相比电阻率的最大误差不超过8%,抗折强度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2%.所建的网络可为碳/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陶瓷复合材料 石墨化 材料性能
下载PDF
基于RBF型人工神经网络的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对硬度的耦合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雅芳 董万鹏 +1 位作者 由伟 饶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用RBF型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硬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RBF型神经网络模型,用"舍一法"进行了训练,使模型具有满意的预测性能。随后分析了化学组分对硬度的影响,包括单因素影响和双因素耦合影响。结... 用RBF型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硬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RBF型神经网络模型,用"舍一法"进行了训练,使模型具有满意的预测性能。随后分析了化学组分对硬度的影响,包括单因素影响和双因素耦合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两种组分同时变化时,对硬度的影响更加复杂,呈现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化学成分 硬度 RBF 型人工神经网络 耦合影响
下载PDF
改性炭黑对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关越 丁冬海 +5 位作者 高凯强 肖国庆 侯星 景文鹏 丁宇东 史晓琪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6,52,共5页
以炭黑为导电填料,与铝矾土、高岭土、钾长石等原料进行湿法球磨混合,经等静压成型、还原气氛烧结制备碳/陶瓷复合材料。为改善炭黑的分散性,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炭黑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含量对炭黑润湿角、zeta电位、沉降... 以炭黑为导电填料,与铝矾土、高岭土、钾长石等原料进行湿法球磨混合,经等静压成型、还原气氛烧结制备碳/陶瓷复合材料。为改善炭黑的分散性,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炭黑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含量对炭黑润湿角、zeta电位、沉降率及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的增加,炭黑的润湿角减小,沉降率先减小后增大,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当硅烷偶联剂与炭黑质量比为0.06时,炭黑改性效果最显著,润湿角为39.5°,降低31.9%;沉降率最低,为1.07%;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为25.33 mV,提高了1.5倍;复合材料电阻率最低,为297.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炭黑改性 电性能
下载PDF
断路器碳陶瓷合闸电阻能量耐受及失效特性
5
作者 孙晋茹 戴辉翔 +3 位作者 陈维 崔博源 杨飞 姚学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0-2600,共11页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升、动态导电、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行为,分析碳陶瓷合闸电阻的能量耐受及失效机理。研究发现,碳陶瓷电阻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动态导电特性,导通电阻及恢复电阻随能量注入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大能量注入下,碳陶瓷电阻劣化及损伤模式包含恢复电阻下降、侧面绝缘击穿及电阻体碎裂。根据大能量注入下电阻内部多物理场分布仿真结果,结合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及电接触导电机制分析,揭示来源于碳陶瓷电阻内部电流密度、温度及热应力不均匀分布的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电热正反馈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合闸电阻 陶瓷复合材料 能量耐受 动态导电 温升特性 劣化机制
下载PDF
SiC改性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广平 乔英杰 +1 位作者 方双全 黄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678-681,共4页
利用SiC与碳基材料复合,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碳陶瓷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技术分别表征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SiC改性碳陶瓷复合材料中没有新... 利用SiC与碳基材料复合,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碳陶瓷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技术分别表征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SiC改性碳陶瓷复合材料中没有新相产生。由SEM照片分析可知,SiC的掺杂破坏了石墨原有的层片状结构,并在碳石墨材料中观察到颗粒状晶体,随着SiC掺量的增加,散乱分布的晶粒有聚集长大的趋势,造成碳陶瓷复合材料结构的进一步破坏。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掺入10%SiC(质量分数)时,材料的抗折强度最大,为58.8MPa;而在SiC掺量为5%(质量分数),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为157.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抗折强度
下载PDF
TiC掺杂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乔英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36-1239,共4页
采用TiC为陶瓷掺杂材料 ,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 ,制备了TiC掺杂碳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C掺杂对碳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TiC对碳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TiC掺杂可使碳陶瓷复合... 采用TiC为陶瓷掺杂材料 ,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 ,制备了TiC掺杂碳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C掺杂对碳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TiC对碳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TiC掺杂可使碳陶瓷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提高 13 4 % ,抗压强度提高 38 1% ,气孔率降低 16 9% ;其机理在于TiC掺杂在碳陶瓷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能促进碳陶瓷石墨化 ,使晶体更加完整、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掺杂 陶瓷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生物态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李国青 杨丽霞 余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4,共14页
近年来,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耐高温、低密度、抗腐蚀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性能可设计性强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将生物态材料的多孔结构引入陶瓷基体中制备具有生物形态的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已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态碳-... 近年来,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耐高温、低密度、抗腐蚀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性能可设计性强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将生物态材料的多孔结构引入陶瓷基体中制备具有生物形态的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已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态碳-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制备工艺、性能以及应用前景。强调设计材料微观结构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渗透技术,包括:化学气相渗透、熔融渗透、溶胶凝胶渗透、料浆渗透、聚合物前驱体渗透、熔盐渗透六种渗透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综述了生物态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和断裂强度等性能,对未来的性能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指出应测试高温、强酸强碱、冷热交替环境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生物态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剂载体三个方面的潜在应用,概述在复杂成型、较强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和实际局限性。最后,对生物形态的碳-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改进、力学性能的研究进行展望,为生物态碳-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渗透技术 生物态材料 力学性能 航空发动机 尾气净化器
下载PDF
碳纳米管膜修饰玻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极对亚硝酸盐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旦子 刘洪涛 +1 位作者 黄海平 朱果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制备了碳纳米管膜修饰的玻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研究了亚硝酸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碳纳米管膜对亚硝酸盐的还原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括性。评估了溶液pH值和施加电位对亚硝酸盐电流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催化机理。在优化的实验... 制备了碳纳米管膜修饰的玻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研究了亚硝酸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碳纳米管膜对亚硝酸盐的还原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括性。评估了溶液pH值和施加电位对亚硝酸盐电流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催化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亚硝酸盐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5~3×10^-3mo]/L;检出限(3σ)为2×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 陶瓷复合材料电极 电催化还原 亚硝酸盐 化学修饰电极
下载PDF
纤维束丝数对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管国阳 矫桂琼 潘文革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4-1099,共6页
通过对2种丝束平纹编织碳纤维布增强Si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了纤维束丝数(1 k和3 k)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 k 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压缩模量、压缩强度、面内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90.... 通过对2种丝束平纹编织碳纤维布增强Si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了纤维束丝数(1 k和3 k)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 k 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压缩模量、压缩强度、面内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90.8 GPa,281.8 MPa,135.8 GPa,452.2 MPa,464.3 MPa和126.8 MPa,分别比3 k C/SiC高39%,15.8%,25%,132%,29.3%和30.2%。纤维束粗细不同是导致纤维束弯曲度和复合材料孔隙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压缩强度的影响最大,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编织 /化硅陶瓷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化学气相浸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