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血液碱化和纯氧影响呼吸调控的人体实验研究Ⅱ:血液碱化后运动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兴国 William W. Stringer +6 位作者 尹希 葛万刚 王桂芝 吕婧 刘方 慈政 Karlman Wasserman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45-348,J0006-J0008,共7页
目的:在完成吸入室内空气状态下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动脉血气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液酸碱度和CO2含量对呼吸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正常志愿者5名,给予5%Na HCO3(总量0.3 g/kg)分次口服,每5 mi... 目的:在完成吸入室内空气状态下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动脉血气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液酸碱度和CO2含量对呼吸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正常志愿者5名,给予5%Na HCO3(总量0.3 g/kg)分次口服,每5 min口服75 ml(3.75g)。总量服完1 h后,重复CPET。于静息、热身、运动及恢复期,连续测定肺通气指标及每分钟动脉取样的血气指标变化,并与本人在非碱化血液条件下对照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碱化血液之后,CPET期间随着运动功率逐步递增,气体交换和血气指标的反应模式与非碱化血液对照相似(P〉0.05);即与静息状态比较,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V4O2、V4CO2均呈现近于线性渐进性递增(P〈0.05~0.001)。与碱化血液前吸入室内空气的对照比较:在碱化血液条件下,所有时间点血红蛋白浓度,PaCO2与p H均显著提高(P〈0.05);除无氧阈Pa CO2减低外,只有热身状态呈增高态势,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而PaO2无差异(P〉0.05),各状态均较对照状态减低,除恢复期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碱化血液对照比较,除静息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P〈0.05)外,所有通气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碱化血液条件下,尽管有更高的Ca CO2,Pa CO2和p Ha平均水平及更低的Hba和[H+]a平均水平,机体对CPET的呼吸反应模式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血液 心肺运动试验 呼吸反应模式 室内空气 呼吸频率 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
下载PDF
代谢、血液碱化和纯氧影响呼吸调控的人体实验研究Ⅲ:血液碱化后纯氧运动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兴国 William W. Stringer +5 位作者 尹希 王桂芝 吕婧 葛万刚 刘方 Karlman Wasserman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49-352,356,J0009-J0011,共8页
目的:在急性血液碱化前、后空气吸入下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在血液碱化后吸入纯氧对呼吸调控的影响。方法:正常志愿者5名在碱化血液后呼吸纯氧CPET,在静息、热身、运动及恢复期,连续测定肺通换气... 目的:在急性血液碱化前、后空气吸入下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在血液碱化后吸入纯氧对呼吸调控的影响。方法:正常志愿者5名在碱化血液后呼吸纯氧CPET,在静息、热身、运动及恢复期,连续测定肺通换气指标及每分钟动脉取样的血气指标,对CPET期间的呼吸气体交换和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与急性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数据比较。结果:碱化血液后吸入纯氧运动呼吸反应与急性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呼吸反应基本一致。CPET期间,各运动状态下的每分通气量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仅静息每分通气量较血液碱化空气CPET略高(P<0.05),而其它状态和恢复2min时均相近(P>0.05)。潮气量仅峰值运动时较对照和血液碱化空气CPET略低(P<0.05);而运动过程和恢复2min时的潮气量均相近(P>0.05)。呼吸频率在各个时间与血液碱化前后CPET均无差异(P>0.05)。在碱化血液后吸入纯氧运动各个时期的Pa O2和Sa O2较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时明显提高(P<0.001,P<0.05)。血红蛋白浓度虽然较急性血液碱化前后均低,但仅较血液碱化前显著降低(P<0.05),比血液碱化后差异不显著(P>0.05);开始时的Pa CO2较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时降低(P<0.05),无氧阈时相近(P>0.05),但到峰值及恢复2 min时明显增高(P<0.05);p H仅较对照增高(P<0.05),但与碱化血液空气试验时无差异;乳酸水平较对照略高,但仅在热身和恢复期有差异(P<0.05)。纯氧提高了两人无氧阈和三人峰值运动的功率和时间。结论:虽然血液碱化给予纯氧,CPET呼吸反应与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呼吸反应模式相似,表明运动中呼吸反应主要取决于代谢变化,而非动脉血气平均值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血液 吸入纯氧 心肺运动试验 呼吸反应模式 呼吸频率 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
下载PDF
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承 叶鹏 肖雪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01-2015-06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7)。对照组进行洗... 目的:探讨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01-2015-06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7)。对照组进行洗胃、血液灌流、利尿、导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碳酸氢钠碱化血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乳酸(Lac)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PQ中毒后早期进行常规碱化血液治疗,能促进患者血液中残余PQ的分解,同时中毒后易引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能加重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及早应用碱化血液治疗不仅能改善脏器功能,降低Lac水平,还能显著改善中毒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碱化血液 碳酸氢钠
原文传递
碱化血液辅助治疗高胆红素血症2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彩 刘淑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碱化血液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新生儿
下载PDF
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叶珊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索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1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索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1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120.73±8.48)U/L,AST(89.56±8.32)U/L,Cr(76.93±12.43)mmol/L,BUN(11.82±1.54)mmol/L,CK-MB(40.21±3.23)U/L,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时间(36.65±3.65)h,ARDS发生时间(55.64±4.45)h,死亡病例存活时间(15.56±2.87)d,均较对照组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死率50.88%,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数升高、肺纤维化、MODS、ARDS发生率分别为47.37%、29.82%、59.65%、42.11%,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碱化血液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效果显著,能保护脏器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治疗预后,可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血液 急性百草枯中毒 碳酸氢钠 预后
下载PDF
碱化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言国 吴莹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4期19-20,共2页
目的比较碱化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实验组采用碱化血液+血液灌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阿托... 目的比较碱化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实验组采用碱化血液+血液灌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应用总量、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碱化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碱化血液 有机磷中毒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阵 胡念丹 +4 位作者 易欣 许懋 苏德振 徐翊 李文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1-954,共4页
目的:评价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数据库中关于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RCTS共770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评价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数据库中关于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RCTS共7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碱化血液)37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9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碱化血液组的治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对于患者继发肺水肿、脑水肿、电解质混乱等并发症方面,RCTS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传统质量方案,碱化血液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存活率,且不增加发生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性,可作为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碱化血液治疗 碳酸氢钠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8
作者 程宪 黄玉春 吴秀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7期136-136,共1页
病例:患儿女,52h,因皮肤黄染34h入院。患儿生后16h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生后26h外院给予碱化血液、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换血,黄染无减轻,仍进行性加重,生后48h测总胆红素494μmol/L,出现拒乳,反应差,无抽搐,转入我院。G1P1 38+6... 病例:患儿女,52h,因皮肤黄染34h入院。患儿生后16h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生后26h外院给予碱化血液、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换血,黄染无减轻,仍进行性加重,生后48h测总胆红素494μmol/L,出现拒乳,反应差,无抽搐,转入我院。G1P1 38+6w顺产,出生体重3.6kg。无宫内窘迫及出生窒息史。A;;pgar评分1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 进行性加重 早期 皮肤黄染 丙种球蛋白 碱化血液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杨 张国杰 +1 位作者 朱继红 楼滨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33-533,共1页
关键词 环类抗抑郁药 药物中毒 碱化血液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