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浮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明钊 李强 +1 位作者 张跃军 史帅星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4期75-77,81,共4页
高浓度浮选可增大气泡和矿物颗粒的碰撞概率,强化黏附,进而提高浮选速度、节约药剂成本和用水量,但浓度过大会影响气泡在矿浆中的分散,恶化浮选环境。分析了矿浆浓度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总结了高浓度浮选技术的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闪速浮... 高浓度浮选可增大气泡和矿物颗粒的碰撞概率,强化黏附,进而提高浮选速度、节约药剂成本和用水量,但浓度过大会影响气泡在矿浆中的分散,恶化浮选环境。分析了矿浆浓度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总结了高浓度浮选技术的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闪速浮选机、水力分选机、串联浮选柱等高浓度浮选设备的发展与应用实践,最后指出加强高浓度浮选机理的研究和专用设备的研制,以将高浓度浮选技术应用于常规浮选流程和细粒矿物浮选是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浮选 碰撞黏附 回收率
下载PDF
浮选颗粒与气泡间动态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美 蒋昊 +2 位作者 刘志龙 王宾 滕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6-1809,共14页
颗粒与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对浮选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能否发生有效黏附是决定浮选效率高低的关键。高速摄影技术能直接观察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微观动态过程,具有可视化、直接化等优点,在颗粒−气泡碰撞、黏附、三相接触线(TPC)形成... 颗粒与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对浮选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能否发生有效黏附是决定浮选效率高低的关键。高速摄影技术能直接观察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微观动态过程,具有可视化、直接化等优点,在颗粒−气泡碰撞、黏附、三相接触线(TPC)形成、脱附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总结了基于高速摄影技术探究颗粒−气泡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颗粒与气泡间碰撞黏附过程研究主要采用颗粒沉降法,TPC的形成过程研究主要采用单气泡上升法,颗粒的脱附过程及黏附力的研究则主要采用单气泡驱动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的形状和粗糙度、气泡的大小和运动速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类型、矿物疏水性等因素均会对颗粒−气泡间的碰撞−黏附−脱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黏附 三相接触线 矿物颗粒 气泡 高速摄影技术
下载PDF
流场涡旋中颗粒碰撞黏附机制的CFD-DEM(XDLVO)模拟
3
作者 林喆 吴亚红 +1 位作者 郭语妍 秦志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1635,共11页
混凝装备中流场的涡旋特征是影响煤泥水等微细颗粒絮凝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析流场涡旋影响颗粒混凝碰撞与黏附机制,以圆柱绕流产生的涡街为代表性涡旋流场,采用CFD方法模拟了流速和圆柱直径对流场涡旋强度和尺度的影响;引入XDLVO... 混凝装备中流场的涡旋特征是影响煤泥水等微细颗粒絮凝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析流场涡旋影响颗粒混凝碰撞与黏附机制,以圆柱绕流产生的涡街为代表性涡旋流场,采用CFD方法模拟了流速和圆柱直径对流场涡旋强度和尺度的影响;引入XDLVO理论辅助描述离散元方法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粒径为25~100μm颗粒在上述流场中的碰撞与黏附过程进行CFD-DEM模拟,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流速0.06~0.12 m/s、圆柱直径2~6 mm、雷诺数为120~720条件下,圆柱绕流场中的涡旋半径(r)与圆柱直径(D)的关系近似为r=0.133 3D+0.421 4,与流速无显著相关性;涡旋中心的最大涡量与流速成正比,涡旋强度与圆柱直径的2次方正相关。CFD-DEM(XDLVO)模拟方法获得的黏附聚集体的特征参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其可较准确地描述圆柱绕流场中颗粒的碰撞与黏附过程。对流场涡旋分布特征和聚集体在流场分区中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流场中的涡旋通过惯性离心力使颗粒远离涡旋中心向涡旋周边的黏性剪切区富集,在改变颗粒运动方向的同时,增加了颗粒在黏性区的局部浓度,从而提高了颗粒的碰撞概率,有效促进了颗粒的黏附并大。当涡旋尺度为物料粒径的10倍左右时最有利于颗粒的碰撞黏附,因此可根据应用场景的物料粒度来优化设计绕流圆柱直径,使其达到最好的黏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黏附 XDLVO CFD-DEM 圆柱绕流 涡旋
下载PDF
逆向-同向流气浮工艺构建与运行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磊 刘宝震 +4 位作者 张克峰 李梅 贾瑞宝 宋武昌 李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2-5258,共7页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果表明,CCDAF工艺显著提高了泡絮黏附效率和泡絮体稳定性,对浊度、藻类平均去除率达到96.4%、96.50%,出水颗粒物以2~7μm粒径为主。工艺主要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CODMn、UV254、DOC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7.6%、46.3%和32.11%,CCDAF比同向流及逆向流DAF除污染效能更加显著。泡絮黏附机理分析表明,CCDAF工艺逆向流碰撞区主导作用机制为碰撞黏附及共聚作用,同向流接触区为碰撞黏附及网捕、包卷和架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浮选 CCDAF 吸附 泡絮碰撞黏附 溶气气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