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夯能沿土层深度的分配问题──(强夯加固机理探讨之二)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见扬 《土工基础》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借助于物理学上碰撞理论,夯能沿深度分配公式,阐述了增加击次,增大夯锤重量对增大夯实深度的作用和机理。论述了砂性上比粘性土容易达到较大加固深度的原因。
关键词 强夯 加固深度 碰撞理论 能量分配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关系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邱长生 张成君 +1 位作者 沈忠明 刘定祥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29,共4页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再次获取转移能量有限,只有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才能与城市发生"有效碰撞",进而转化为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理论 中间过渡状态理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WSN覆盖优化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智博 黄宏光 李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72-1275,共4页
为了实现WSN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策略。通过粒子分簇并行搜索,采取碰撞理论使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迅速跳出,有效地避免了标准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的早熟问题,提高了... 为了实现WSN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策略。通过粒子分簇并行搜索,采取碰撞理论使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迅速跳出,有效地避免了标准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的早熟问题,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分簇数和碰撞阈值对覆盖性能指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碰撞理论的分簇粒子群算法覆盖策略有效地优化了网络的覆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 粒子群算法 分簇 碰撞理论
下载PDF
风沙流中沙粒起跳初速度分布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谢莉 郑晓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7-641,共5页
风沙流结构中起跃沙粒的初速度分布,是连接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桥梁。笔者分析了已有的实验数据,就沙质地表起跃沙粒的速度分布、角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并运用碰撞理论建立了一个二维碰撞模型。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运用概率论统计的思想... 风沙流结构中起跃沙粒的初速度分布,是连接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桥梁。笔者分析了已有的实验数据,就沙质地表起跃沙粒的速度分布、角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并运用碰撞理论建立了一个二维碰撞模型。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运用概率论统计的思想计算了风沙流结构中起跃沙粒初速度的概率分布,并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对风沙流中起跃沙粒的速度分布有了一个定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起跃沙粒 概率分布 起跳初速度 碰撞理论 二维碰撞模型
下载PDF
对湿陷性黄土在强夯作用下冲击应力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水伟厚 王铁宏 王亚凌 《建筑科学》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动力平衡方程式出发,对土体的屈服滞后现象运用碰撞理论,并考虑参振土体对夯锤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边界条件中的初速度应为形变过程初速度,导出了强夯冲击应力时程关系的解析式,明确了恢复系数及速度效应在强夯冲击应力中... 从动力平衡方程式出发,对土体的屈服滞后现象运用碰撞理论,并考虑参振土体对夯锤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边界条件中的初速度应为形变过程初速度,导出了强夯冲击应力时程关系的解析式,明确了恢复系数及速度效应在强夯冲击应力中的显著作用。并与某湿陷性黄土强夯加固工程的实测冲击应力结果对比,所得结论对强夯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碰撞理论 冲击应力 恢复系数
原文传递
气压对SF6局部过热分解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炬 赵天成 +2 位作者 姚强 苗玉龙 曾福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0-1527,共8页
为获取气压对SF6局部过热分解的影响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故障温度为400℃、气压为0.2-0.5 MPa的SF6局部过热分解特性,并结合粒子反应碰撞理论分析了气体压强对SF6分解特征组分生成过程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 为获取气压对SF6局部过热分解的影响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故障温度为400℃、气压为0.2-0.5 MPa的SF6局部过热分解特性,并结合粒子反应碰撞理论分析了气体压强对SF6分解特征组分生成过程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各种分子的有效碰撞频次增加,进而提高了生成CO2、SO2F2、SOF2、H2S和SO2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得各特征分解组分的摩尔浓度均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增长;气压的升高对不同分解组分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对SO2F2生成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气压对特征组分的有效产气速率的影响规律明显,同时,SO2F2/SOF2和SO2F2/(SO2+SOF2)两组有效特征组分比值均与气压呈正线性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将来采用SF6气体组分分析法(DCA)对SF6气体绝缘装备进行绝缘状态监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局部过热性故障 气压 碰撞理论 摩尔浓度
下载PDF
沙粒起跳自旋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晓静 谢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2-636,共5页
运用碰撞理论建立了一个一对一的二维碰撞模型。从单个沙粒的碰撞入手,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计算了接触角对沙粒自旋的影响,并就松床、紧床两种情况下沙粒的自旋速度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吻合结果;然后借助概率论的知识,计... 运用碰撞理论建立了一个一对一的二维碰撞模型。从单个沙粒的碰撞入手,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计算了接触角对沙粒自旋的影响,并就松床、紧床两种情况下沙粒的自旋速度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吻合结果;然后借助概率论的知识,计算了风沙流中沙粒起跳时角速度的概率分布,并和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研究结果在量级上和已有的工作是一致的,从而从理论上确定了起跃沙粒自旋速度的存在及其大小和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理论 二维碰撞模型 沙粒自旋 角速度 概率分布
下载PDF
油脂氢化反应速率常数与碘值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艾宏韬 张玉军 +2 位作者 黄道惠 王水兴 徐学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56-160,共5页
本文自理论上导出油脂氢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碘值间的函数关系。指出其速率常数只是单烯酸(酯)反应的常数。且受选择指数的限制。用不同催化剂对豆油氢化的结果证明理论与实验相一致。 基于油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油脂化学家断定,油... 本文自理论上导出油脂氢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碘值间的函数关系。指出其速率常数只是单烯酸(酯)反应的常数。且受选择指数的限制。用不同催化剂对豆油氢化的结果证明理论与实验相一致。 基于油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油脂化学家断定,油脂氢化反应速率不会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间没有关系。Allen注意到:大多数氢化反应的性质近乎是单分子反应,氢化速率常数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大致成比例。但反应的性质总受到各氢化条件的影响。棉籽油的氢化曲线——碘值的对数对氢化时间t作图,有的呈直线,有的呈曲线。Albright曾假设过棉籽油的氢化速率等于碘值随时间的变化率,与碘值成正比1982年Szukaiska总结出菜籽油氢化速率常数与碘值的关系式。1986年SunChol及其同事在豆油氢化中也用了这一关系,该式与Albright的假设一致。这都是些经验公式,且总速率常数与油脂中各不同双键基团氢化的速率常数间的关系,含混不清。 本文从理论上导出氢化速率常数与碘值的函数关系,并明确该关系的适用条件。对有关问题也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速率常数 碘值 单分子反应 单烯酸 碰撞理论 连串反应 油脂化学 证明理论 成比例 饱和程度
下载PDF
确定锤式破碎机锤头碰撞中心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正峰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5-28,共4页
合理确定锤式破碎机锤头碰撞中心的位置,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达到减小销轴等相关零部件碰撞载荷,延长使用寿命及降低能耗的目的。文中求证的公式和结论为锤式破碎机的强度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破碎机锤头 碰撞理论 中心位置 锤式 延长使用寿命 工作高度 合理确定 降低能耗 理论力学 转子圆盘
原文传递
基于碰撞算法的冲裁件优化排样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彩 顾海明 史俊友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4期58-62,共5页
把碰撞理论应用在冲裁件优化排样中 ,通过增加对圆弧分段处理的步骤 ,采用直接对圆弧计算的方法 ,减少了计算复杂度。解决了排样件的非直线轮廓线性化所带来的离散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适合用于解决含有圆弧的复杂轮廓的同类零件优化... 把碰撞理论应用在冲裁件优化排样中 ,通过增加对圆弧分段处理的步骤 ,采用直接对圆弧计算的方法 ,减少了计算复杂度。解决了排样件的非直线轮廓线性化所带来的离散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适合用于解决含有圆弧的复杂轮廓的同类零件优化排样。基于此算法作者开发了冲裁件的优化排样系统 ,自动计算零件间的碰撞距离、冲裁步距和最优排放角度。利用本研究的对头双排法裁料 ,可以把材料利用率从普通双排的 76.6%提高到 81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裁件 优化排样 碰撞理论
下载PDF
四氟硼酸锂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孝玲 李世友 +2 位作者 乌志明 周园 雒和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3-1327,共5页
通过热重(TG)及微商热重曲线(DTG)分析技术研究LiBF4的非等温和等温热分解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与反应级数n的一致性均较好.以等温热分解所得指前因子A和按碰撞理论计算LiBF4的分子半径r,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表... 通过热重(TG)及微商热重曲线(DTG)分析技术研究LiBF4的非等温和等温热分解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与反应级数n的一致性均较好.以等温热分解所得指前因子A和按碰撞理论计算LiBF4的分子半径r,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表明LiBF4的热分解反应基本符合碰撞理论模型,同时也验证了lnA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硼酸锂(LiBF4)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等温动力学 碰撞理论
下载PDF
身体接触对投篮命中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韩笑 唐大鹏 李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3-85,共3页
通过录像追踪停格统计,对2003—2004赛季NBA和2004—2005赛季CBA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投篮时发生的身体接触进行分析。运用碰撞原理对接触技巧进行研究,论证了当发生身体接触时。投篮命中率的高低。取决于体重、力量、速度的综合... 通过录像追踪停格统计,对2003—2004赛季NBA和2004—2005赛季CBA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投篮时发生的身体接触进行分析。运用碰撞原理对接触技巧进行研究,论证了当发生身体接触时。投篮命中率的高低。取决于体重、力量、速度的综合影响,而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则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身体接触 碰撞理论 接触技巧
下载PDF
STEAM教育理念下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的融合——以融入扎染工艺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燕娴 李梅 钱扬义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1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本节课从民间传统扎染工艺出发,让学生在体验扎染工艺“染料制备、织物退浆、织物染色”等核心步骤中学习和探究化学反应速... 1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本节课从民间传统扎染工艺出发,让学生在体验扎染工艺“染料制备、织物退浆、织物染色”等核心步骤中学习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书写扎染材料包的使用注意事项,最后应用于生产生活。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包括:(1)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从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 扎染工艺 教学现状分析 碰撞理论 化学教学 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主题
原文传递
碰撞理论简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X期65-66,2,共3页
从物体碰撞理论、气体分子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碰撞理论和核反应直接作用理论几个方面对碰撞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史和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学界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碰撞理论 物体碰撞理论 气体分子碰撞理论 化学反应碰撞理论 核反应直接作用理论
原文传递
雷蒙磨的磨碎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慧琴 秦志英 +1 位作者 王惠 侯书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6,共3页
从碰撞理论和运动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推导了实际冲击破碎力的计算方法 ,发现冲击破碎力远大于离心碾压力 。
关键词 雷蒙磨 磨碎机理 碰撞理论 运动学理论 冲击破碎力
下载PDF
巷道爆破环间延时对岩石抛掷距离的影响
16
作者 冯银 陈辉 《采矿技术》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巷道爆破中,岩石抛掷距离会影响装载和运输等后续作业,甚至还会造成围岩的二次损伤,引发安全事故。应用数码电子雷管在新疆备战铁矿开展了巷道掏槽爆破环间延时对岩石抛掷的影响试验。每次爆破试验的岩石抛掷距离和爆堆高度通过红外... 在巷道爆破中,岩石抛掷距离会影响装载和运输等后续作业,甚至还会造成围岩的二次损伤,引发安全事故。应用数码电子雷管在新疆备战铁矿开展了巷道掏槽爆破环间延时对岩石抛掷的影响试验。每次爆破试验的岩石抛掷距离和爆堆高度通过红外测距仪测量并进行分析。结合碰撞理论和现场研究表明,环间延时的选择对岩石的抛掷起重要作用,随着环间延时时间的增加,抛掷距离、爆堆高度分别呈逐渐减少、逐渐升高的趋势,如环间延时时间为50 ms、100 ms、150 ms、200 ms、500 ms的巷道爆破延时抛掷距离分别为62 m、48 m、28 m、26 m、20 m,爆堆高度分别为1.78 m、1.86 m、2.14 m、2.23 m、2.59 m。环间延时时间为50 ms的巷道掏槽爆破对岩石的抛掷作用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掏槽爆破 环间延时 岩石抛掷 碰撞理论
下载PDF
桥梁上部结构撞击响应及损伤评估分析
17
作者 夏腾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4期164-166,共3页
为保证桥梁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本文首先对比了桥梁碰撞理论,以某铁路跨线桥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车-桥碰撞三维模型,计算了车速和车重对桥梁撞击力、应力、位移的影响。同时,从外观和跨中挠度两个方面对桥梁上部结构的损伤... 为保证桥梁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本文首先对比了桥梁碰撞理论,以某铁路跨线桥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车-桥碰撞三维模型,计算了车速和车重对桥梁撞击力、应力、位移的影响。同时,从外观和跨中挠度两个方面对桥梁上部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碰撞理论 受力响应 变形响应 损伤评估
下载PDF
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
18
作者 张宏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16期66-70,共5页
喷雾降尘试验和尘雾相互碰撞理论分析完成100%,矿井采掘工作面高浓度粉尘喷雾高效净化理论分析完成100%,受限空间多重尘源粉尘及车辆尾气运移物理试验完成100%,项目总体进度完成100%,论文、专利等指标完成100%……这是陕煤集团神木红柳... 喷雾降尘试验和尘雾相互碰撞理论分析完成100%,矿井采掘工作面高浓度粉尘喷雾高效净化理论分析完成100%,受限空间多重尘源粉尘及车辆尾气运移物理试验完成100%,项目总体进度完成100%,论文、专利等指标完成100%……这是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建设课题的推进速度.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该公司百米井下正在逐步实现的"呼吸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理论 空气净化 物理试验 矿井建设 采掘工作面 推进速度 受限空间 车辆尾气
原文传递
溯源辨析国内大学化学教材关于碰撞理论中活化能的定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超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16,共5页
目前国内化学基础课教材关于碰撞理论中活化能的定义存在严重分歧,简单总结了目前中文教材中的3种定义。通过对碰撞理论形成过程中部分历史背景的梳理,总结出碰撞理论所具备的2个基本要素即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应用以及碰撞活化假设,然后溯... 目前国内化学基础课教材关于碰撞理论中活化能的定义存在严重分歧,简单总结了目前中文教材中的3种定义。通过对碰撞理论形成过程中部分历史背景的梳理,总结出碰撞理论所具备的2个基本要素即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应用以及碰撞活化假设,然后溯源3种不同定义来源的历史文献,从2个基本要素的角度分析3种定义。研究发现中文教材广泛采用的Lewis活化能解说不承认碰撞活化假设,采用了辐射活化假说,同时表述笼统不严谨,Tolman活化能解说是单纯的统计力学处理,没有应用气体分子运动论,不属于碰撞理论范畴。而简单碰撞理论提出的有效碰撞的最低能量作为活化能的定义更能承载碰撞理论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理论 活化能 气体分子运动论 碰撞活化假设
原文传递
Effect of Pd doping on CH_4 reactivity over Co_3O_4 catalysts from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被引量:5
20
作者 Chengcheng Zhao Yonghui Zhao +1 位作者 Shenggang Li Yuhan Su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820,共8页
Palladium oxide(PdOx)and cobalt oxide(Co3O4)are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methane(CH4)combustion,and Pd‐doped Co3O4catalysts have been found to exhibit better catalytic activities,which suggest synergism between the tw... Palladium oxide(PdOx)and cobalt oxide(Co3O4)are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methane(CH4)combustion,and Pd‐doped Co3O4catalysts have been found to exhibit better catalytic activities,which suggest synergism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We carried out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t the PBE+U level to investigate the Pd‐doping effect on CH4reactivity over the Co3O4catalyst.Because of the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the Pd‐doped Co3O4catalyst,we built Pd‐doped catalyst models using Co3O4(001)slabs with two different terminations and examined CH4reactivity over the possible Pd?O active sites.A low energy barrier of0.68eV was predicted for CH4dissociation over the more reactive Pd‐doped Co3O4(001)surface,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e0.98and0.89eV that was predicted previously over the more reactive pure Co3O4(001)and(011)surfaces,respectively.Using a simple model,we predicted CH4reaction rates over the pure Co3O4(001)and(011)surfaces,and Co3O4(001)surface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Pd dopant.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which suggests a strong synergy between the Pd dopant and the Co3O4catalyst,and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H4reac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l cobalt oxide Palladium dopant Methane combustion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calculation Reaction rate Collision the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