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帖学不继 碑学未成 碑帖相融的稚弱——清代书法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兰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2,共5页
清代书法分帖学和碑学两大创作流派和发展阶段。帖学未能很好继承前朝成就,碑学理论和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后期沈曾植等人在碑帖相融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尚显稚弱。反思清代书法,可为当今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清代书法
帖学
碑学
碑帖
相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俊华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康有为晚年时期有一次意义重大的书学变法——碑帖融合。他意识到了一个书家碑帖相极的弊端,欲将碑帖一统而兼之。在他的诸多言论中都能够看出其碑帖相融的书学思想已经形成,他欲将早年促使碑帖分裂的学书途径再度统一,将"极碑&qu...
康有为晚年时期有一次意义重大的书学变法——碑帖融合。他意识到了一个书家碑帖相极的弊端,欲将碑帖一统而兼之。在他的诸多言论中都能够看出其碑帖相融的书学思想已经形成,他欲将早年促使碑帖分裂的学书途径再度统一,将"极碑"书学理论拉回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晚年
书学变法
碑帖
相融
原文传递
“碑为帖学,帖为碑用”——清代书法的思考
3
作者
胡新圆
韩铭
郑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在中国传统书法史上碑与帖是极其重要的两大部分,两者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审美风向。刻帖之风源于唐,盛行于宋,随之形成了帖学。习碑之风始于宋,盛行于清中叶以后。受明末书风的影响,清代书法进一步壮大,清代的碑帖之争是时代背景条件下必...
在中国传统书法史上碑与帖是极其重要的两大部分,两者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审美风向。刻帖之风源于唐,盛行于宋,随之形成了帖学。习碑之风始于宋,盛行于清中叶以后。受明末书风的影响,清代书法进一步壮大,清代的碑帖之争是时代背景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谁更胜一筹难以下定论,谈及清代书法许多人会笼统地概括为"碑学笼罩"。碑和帖各有各的优劣特点,两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书法风尚。文章以清代碑帖学为例,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从乾隆、康熙年间的重帖,到光绪年间的尊碑,分析各自的利弊,以将二者结合的书家沈曾植为例反思清代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法
碑学
帖学
碑帖
相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碑帖相融 文质彬彬——魏启后书风成因探析
4
作者
陈培站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清末民初以来,碑帖融合成为书家普遍的选择,魏启后亦延续此途,从史学的视角将自己的作品与传统做长时间的对话。不仅是自我审视的行为与创造过程,更是将碑帖之间的关系做本源梳理与探析,进而直入元典。
关键词
碑帖
相融
个性化书风
审美风格
原文传递
题名
帖学不继 碑学未成 碑帖相融的稚弱——清代书法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兰浩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2,共5页
文摘
清代书法分帖学和碑学两大创作流派和发展阶段。帖学未能很好继承前朝成就,碑学理论和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后期沈曾植等人在碑帖相融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尚显稚弱。反思清代书法,可为当今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清代书法
帖学
碑学
碑帖
相融
Keywords
Qing dynasty calligraphy
study of copybook
study of tablet inscription
blending of copybook and tablet inscription
分类号
J292.26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俊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摘
康有为晚年时期有一次意义重大的书学变法——碑帖融合。他意识到了一个书家碑帖相极的弊端,欲将碑帖一统而兼之。在他的诸多言论中都能够看出其碑帖相融的书学思想已经形成,他欲将早年促使碑帖分裂的学书途径再度统一,将"极碑"书学理论拉回正轨。
关键词
康有为
晚年
书学变法
碑帖
相融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碑为帖学,帖为碑用”——清代书法的思考
3
作者
胡新圆
韩铭
郑潇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书法史上碑与帖是极其重要的两大部分,两者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审美风向。刻帖之风源于唐,盛行于宋,随之形成了帖学。习碑之风始于宋,盛行于清中叶以后。受明末书风的影响,清代书法进一步壮大,清代的碑帖之争是时代背景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谁更胜一筹难以下定论,谈及清代书法许多人会笼统地概括为"碑学笼罩"。碑和帖各有各的优劣特点,两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书法风尚。文章以清代碑帖学为例,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从乾隆、康熙年间的重帖,到光绪年间的尊碑,分析各自的利弊,以将二者结合的书家沈曾植为例反思清代书法。
关键词
清代书法
碑学
帖学
碑帖
相融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碑帖相融 文质彬彬——魏启后书风成因探析
4
作者
陈培站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文摘
清末民初以来,碑帖融合成为书家普遍的选择,魏启后亦延续此途,从史学的视角将自己的作品与传统做长时间的对话。不仅是自我审视的行为与创造过程,更是将碑帖之间的关系做本源梳理与探析,进而直入元典。
关键词
碑帖
相融
个性化书风
审美风格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帖学不继 碑学未成 碑帖相融的稚弱——清代书法反思
兰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
马俊华
《中国书法》
CSSCI
2019
2
原文传递
3
“碑为帖学,帖为碑用”——清代书法的思考
胡新圆
韩铭
郑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碑帖相融 文质彬彬——魏启后书风成因探析
陈培站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