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宋拓墨香谈碑帖拓本的保护与传承
1
作者 王沛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4,126,127,共15页
本文系统梳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碑帖拓本的收录情况,并特别对宋拓本的入选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回顾“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围绕碑帖拓本所开展的保护传承相关工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
关键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碑帖拓本 拓本
原文传递
碑帖拓本之为古籍--上海博物馆“玉楮流芳”展览策略
2
作者 陈才 《文物天地》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以碑帖拓本作为古籍的展览定位,如何在展品安排和展示方式上,突出碑帖拓本的古籍属性,并结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力求最佳效果将碑帖拓本予以展示?“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在碑帖拓本的展览策略上作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展示方式 碑帖拓本 古籍 最佳效果 审美情趣 展览
原文传递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被引量:2
3
作者 启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0-32,共3页
一谈起这方面的事,首先碰到书法问题。中国的汉字,虽然有表形,表声,表意种种不同的构成部分。但总的成为——可以姑且叫作——『方块字』,辨认起来,仍是以这整块形状为主。因此这种形状的语言符号的书写,便随着中国(包括汉族和用汉字的... 一谈起这方面的事,首先碰到书法问题。中国的汉字,虽然有表形,表声,表意种种不同的构成部分。但总的成为——可以姑且叫作——『方块字』,辨认起来,仍是以这整块形状为主。因此这种形状的语言符号的书写,便随着中国(包括汉族和用汉字的各族人民)的文化发展而日趋美化。所以凡用这种字体的民族,都在使用过程中把写法美化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 法书墨迹 碑帖拓本
原文传递
孔子博物馆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的论证及价值
4
作者 王沛 《古籍保护研究》 2019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古籍普查、名录评审等工作,一些古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陆续被发现与发掘,为学术界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019年4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孔子博物馆承办的"...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古籍普查、名录评审等工作,一些古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陆续被发现与发掘,为学术界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019年4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孔子博物馆承办的"第四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碑帖拓片为教学内容,通过专家讲授和学员实操,系统开展拓本的普查编目和版本鉴定培训。在此过程中发现的一部精美御制墨拓《乾隆御定石经》,在文献和修改字例的双重证实下,被确认为乾隆初拓本。这部拓本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儒家石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了《乾隆御定石经》告成后的争端,针对在乾隆、嘉庆年间的挖改拓本和改刻情况,结合孔子博物馆所藏拓本的部分字例加以分析,并探讨这部石经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御定石经》 碑帖拓本 拓本 挖改拓本 孔子博物馆
下载PDF
黄易的汉魏碑刻鉴藏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明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共16页
一、关于黄易 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年)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盦,又斋号秋景盦、小蓬莱阁等.官兖州府运河同知,癖金石,精篆隶,工丹青,善诗文,素有『浙西三妙』[1],『西泠四家』[2]『金石五家』[3]之誉.生平以... 一、关于黄易 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年)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盦,又斋号秋景盦、小蓬莱阁等.官兖州府运河同知,癖金石,精篆隶,工丹青,善诗文,素有『浙西三妙』[1],『西泠四家』[2]『金石五家』[3]之誉.生平以诗书画印金石碑版为缘,结交甚广,尤以汉魏碑刻鉴藏而为世人所重,可谓乾嘉名士.黄易虽以金石名家,但诗、书、画、印亦深具造诣.工隶书,与汉魏碑刻相渊源,治印取秦汉法.他注重访碑,将实地勘查、椎拓、绘图、记录与鉴定、著录相结合,类似于近代的田野考古调查.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岱岩访古日记》等,另有《小蓬莱阁诗》、《秋盦词草》等刊行.编集《黄氏秦汉印谱》、《秋景盦主印谱》、《黄小松存印》、《种德堂集印》等.曾绘访碑诸图,有《访古纪游图》、《嵩洛访碑图》、《岱麓访碑图》、《得碑十二图》等传世[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拓本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原文传递
中国拍卖 资讯
6
《中国拍卖》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南京经典2022秋拍顺利收官南京经典秋拍于12月15日如期举行,本季秋拍推出了《大海航行2022——现当代艺术夜场》《丹青集萃——中国名家书画》《翰墨情缘——同一藏家同一上款书画》《民国名士——民国文人政要书画》《江山多娇——新... 南京经典2022秋拍顺利收官南京经典秋拍于12月15日如期举行,本季秋拍推出了《大海航行2022——现当代艺术夜场》《丹青集萃——中国名家书画》《翰墨情缘——同一藏家同一上款书画》《民国名士——民国文人政要书画》《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薛家心象——薛亮书画》《金石墨存——碑帖拓本》《高山流水——名家古琴》《天淡云闲——古玩佛像》《传世佳酿——陈年老酒》等十二大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艺术 林散之 高山流水 新金陵画派 江山多娇 碑帖拓本
原文传递
上海博物馆藏《李靖碑》天籁阁本小识
7
作者 田振宇 《书法》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引言上海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顶级公藏机构之一,不但藏品数量多,品类全,而且藏品等级也普遍很高。以往青铜器、陶瓷、书画、玺印等一直受到大众与学术界的关注,而碑帖拓本展示的机会少,除个别明星藏品外,尚有一批高质... 引言上海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顶级公藏机构之一,不但藏品数量多,品类全,而且藏品等级也普遍很高。以往青铜器、陶瓷、书画、玺印等一直受到大众与学术界的关注,而碑帖拓本展示的机会少,除个别明星藏品外,尚有一批高质量的善本碑帖,“养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合适机缘为外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玺印 上海博物馆 青铜器 藏品 碑帖拓本
原文传递
京都流寓 書學傳古——羅振玉及其書法文物鑒藏 被引量:1
8
作者 張明傑 《文献语言学》 2017年第1期199-218,共20页
羅振玉是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位巨人。寓居京都期間,羅振玉著書立説,竭力傳古,在引領時代學術風潮的同時,積極傳播和弘揚中國書法文化,通過蘭亭會、壽蘇會等形式的展覽,以及出讓、題跋、複製等方式,向日本學界提供大量中國書學文物或文獻,... 羅振玉是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位巨人。寓居京都期間,羅振玉著書立説,竭力傳古,在引領時代學術風潮的同時,積極傳播和弘揚中國書法文化,通過蘭亭會、壽蘇會等形式的展覽,以及出讓、題跋、複製等方式,向日本學界提供大量中國書學文物或文獻,對日本的中國書法鑒藏界産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如果説楊守敬及其所攜碑帖拓本開啟了近代中日書法交流大門的話,那麽,真正豐富近代日本書法鑒藏、促進其書學進步的,則是羅振玉及其經手的書法文物及文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羅振玉 書法 文物 碑帖拓本 鑒藏 傳古
下载PDF
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碑帖拓本评审略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沛 《古籍保护研究》 2022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文以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碑帖拓本为基础,结合此前入选的拓本,介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碑帖拓本的收录范围、著录项目、编排体例及评审的整体情况。第六批入选的汉碑、新发现的《乾隆御定石经》及“游相《兰亭》”等拓... 本文以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碑帖拓本为基础,结合此前入选的拓本,介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碑帖拓本的收录范围、著录项目、编排体例及评审的整体情况。第六批入选的汉碑、新发现的《乾隆御定石经》及“游相《兰亭》”等拓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和书法价值。做好碑帖拓本的申报评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下一步的工作应是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碑帖普查工作,并加快培养碑帖拓本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拓本 第六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评审
下载PDF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至五)碑帖拓本评审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文章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至五)的碑帖评审情况为基础,对其整体评审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通过数据比对,探讨了拓本保护的现状,并对下一步申报评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碑帖拓本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评审
下载PDF
关于书画鉴别的问题
11
作者 朱家济 《书法》 202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亡友萧山朱家济豫青,浙江望族,家世藏文物书画、碑帖拓本、家具,家学有自,精鉴赏。海盐张菊生七十生日,友好编印纪念论文集(《文集》刊印于一九三七年一月)征文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马先生嘱豫青代撰《关于鉴别书法的问题》一文。... 亡友萧山朱家济豫青,浙江望族,家世藏文物书画、碑帖拓本、家具,家学有自,精鉴赏。海盐张菊生七十生日,友好编印纪念论文集(《文集》刊印于一九三七年一月)征文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马先生嘱豫青代撰《关于鉴别书法的问题》一文。今检箱筐得其抽印本。其所论历代收藏情形及鉴别之道极为精辟,兹由《故宫博物院院刊》印出,以广流传,且供文物界参考,不胜庆幸。傅振伦识于故元大都安贞门西百衲斋寄庐,时年九十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文集》 故宫博物院 张菊生 马先生 傅振伦 碑帖拓本 文物界
原文传递
明清法帖的重刻、翻刻与作伪
12
作者 程渤 《书法》 2023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历代文人墨客均钟爱碑帖拓本,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刻帖同样存在作伪现象,这种现象宋、明皆有,而清代尤盛。法帖所辑刻的书迹源于公私收藏,而书画鉴定自古就是一件难事,故刻帖也难免会收入一些伪作。
关键词 书画鉴定 刻帖 法帖 书迹 碑帖拓本 文人墨客
原文传递
《七姬权厝志》大时代中的女性悲歌
13
作者 李银奇 《中华遗产》 2022年第8期154-157,共4页
2018年11月,上海图书馆举办了“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馆藏精品文献展”,因展出大量珍贵古籍,备受界内瞩目。其中,不乏一些碑帖拓本,即包括《七姬权厝志》。历史,上,这件碑石久已不存,以翻刻拓本的形式流传下来。旧碑难觅,那... 2018年11月,上海图书馆举办了“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馆藏精品文献展”,因展出大量珍贵古籍,备受界内瞩目。其中,不乏一些碑帖拓本,即包括《七姬权厝志》。历史,上,这件碑石久已不存,以翻刻拓本的形式流传下来。旧碑难觅,那么,便在故纸上寻访那段特殊的历史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 装潢艺术 文献展 馆藏精品 珍贵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 碑帖拓本
原文传递
中国书的三期变化
14
作者 金克木 《月读》 2016年第6期65-68,共4页
书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的形态演变,既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关,又和文化的发展同步进行,交互影响。中国书面貌的三期变化,由书的生产方法不同而来。这三期是:雕刻时期、抄写时期、印刷时期。
关键词 形态演变 生产方法 第三时期 课艺 晚唐五代 流通范围 书面体 石经 抄书 碑帖拓本
原文传递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浅谈书法鉴赏和继承
15
作者 刘建平 《中国钢笔书法》 2006年第5期19-20,共2页
  带着问题,再次细读刊登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5年第12期上的<学书疑语>(林伟波文).文章引经据典,慷慨陈词.觉得作者古人书是读了不少,有些古典文学是书法理论基础.但是食古不化,心中难免有些块垒,文章提出了不少对传...   带着问题,再次细读刊登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5年第12期上的<学书疑语>(林伟波文).文章引经据典,慷慨陈词.觉得作者古人书是读了不少,有些古典文学是书法理论基础.但是食古不化,心中难免有些块垒,文章提出了不少对传统经典碑帖、人物的褒贬和疑问,观点未免有些偏激,且大有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之意.在这言论自由的开明时代,这种一家之言,虽然有失公允客观,倒也无可厚非;相反,倒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有道是小疑则小进,大疑者大进嘛,至少比我们这样麻木不仁要好.文章所提到的问题,要展开讨论的话,牵涉到书法哲学、历史、美学等多方面,是书法签赏、书法批评和书法继承方面的一个相当广泛的话题.这里结合本人自身学书的一些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鉴赏 “以意逆志” 碑帖拓本 颜真卿 麻姑仙坛记 王羲之 多宝塔碑 祭侄稿 以意逆志
原文传递
丰碑墨宝焕奇光 ——故宫博物院《秦至清碑帖、法书陈列》巡礼
16
作者 单国强 《中国书法》 1983年第1期24-39,共16页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书法是卓有成就的艺术门类。数千年来,随着文字的演变发展和书写工具的改进,逐渐形成真、草、隶、篆四种字体,并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书法家和众多的书法流派,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碑帖拓本和法书墨迹是其中最重要的...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书法是卓有成就的艺术门类。数千年来,随着文字的演变发展和书写工具的改进,逐渐形成真、草、隶、篆四种字体,并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书法家和众多的书法流派,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碑帖拓本和法书墨迹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九八二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秦至清碑帖、法书陈列》,展出了近二百件古代碑帖、法书精品,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概况和高度成就。展览首先由《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明拓本)揭开序幕,这是两块仅存至今的秦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是秦小篆中的精品。汉至唐代,集中展出了许多著称于世的名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拓本 至清 琅琊台刻石 艺术遗产 古代文化史 泰山刻石 魏将军歌 薛绍彭 胆巴碑 鲜于枢
原文传递
碑帖拓本及其装潢与保护
17
作者 赵海明 《书法教育》 2020年第4期81-88,共8页
古人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写在丝帛、竹木简、纸上或镌刻在甲骨、金石上,以此传播,因此大量古人的文献,只能从刻本中去追寻遗踪.金石刻辞是传布文字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印刷术、照相术发明之前,如何使它们化身千百,传之以用,摹拓与传拓这两... 古人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写在丝帛、竹木简、纸上或镌刻在甲骨、金石上,以此传播,因此大量古人的文献,只能从刻本中去追寻遗踪.金石刻辞是传布文字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印刷术、照相术发明之前,如何使它们化身千百,传之以用,摹拓与传拓这两种古老的复制技术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复制技术 竹木简 照相术 印刷术 金石 重要载体 碑帖拓本
下载PDF
书坛信息
18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78,共2页
全国篆刻艺术展览在潍坊隆重举行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潍坊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篆刻艺术展』四月十八日上午在潍坊市博物馆开幕。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有中国书协秘书长郭雅君,中国书协篆... 全国篆刻艺术展览在潍坊隆重举行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潍坊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篆刻艺术展』四月十八日上午在潍坊市博物馆开幕。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有中国书协秘书长郭雅君,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崔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法帖 郁孤台 潍坊市 印社 字帖 篆刻 篆刻艺术 中国书协 刘一闻 碑帖拓本 杨守敬 陆维钊 书协 书法家协会 艺术展览 书法作品展
原文传递
碑帖拓本的收藏保护与装裱工艺
19
作者 陈潇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0年第1期327-334,共8页
碑帖拓本是拓片最主要的装裱样式,同时也是一种由历史文化、艺术品位和古代技艺三者相结合的珍贵艺术品。为了对碑帖拓本更好地进行欣赏研究与收藏保护,其装裱工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体样式。文章通过结合在碑帖拓本保... 碑帖拓本是拓片最主要的装裱样式,同时也是一种由历史文化、艺术品位和古代技艺三者相结合的珍贵艺术品。为了对碑帖拓本更好地进行欣赏研究与收藏保护,其装裱工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体样式。文章通过结合在碑帖拓本保护与修复工作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碑帖拓本受损的原因及保护方法做了全面详尽的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各历史时期碑帖拓本的发展脉络和装裱工艺的特点及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拓本 收藏 保护 装裱工艺
原文传递
吴湖帆旧藏古代书画特辑
20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123,共46页
编者按:吴湖帆(一八九四—一九六八),作为一位集书画创作、诗词歌赋、鉴赏收藏以及艺术教育等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的显赫人物,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独特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其所藏古代书画及碑帖拓本数量繁多、种类丰富,时代跨度更... 编者按:吴湖帆(一八九四—一九六八),作为一位集书画创作、诗词歌赋、鉴赏收藏以及艺术教育等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的显赫人物,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独特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其所藏古代书画及碑帖拓本数量繁多、种类丰富,时代跨度更是由唐至清、长达千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财富。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画 吴湖帆 碑帖拓本 书画史 艺术教育 书画创作 鉴藏 诗词歌赋 上海博物馆 至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